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 189.第189章 马踏东京赏樱花 倭国巨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9章 马踏东京赏樱 倭国巨变
    李世民未答话,显然这并非是一个好方案。
    他知道,他只要一倒下,朝堂肯定会大变模样。
    为了大唐的未来,他需要布置后手了。
    “若之后,前太子李承乾兴兵而来,你可望之而后动,也许对于你,对于我皇室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李世民叮嘱道,太久后的事情,他也不能预知,也更加的不能干预。
    “儿臣知道!”
    李治心中一凛,难不成他的这父皇和太子李承乾在下什么大棋。
    而自己只不过是被推出来堵住舆论的工具。
    李世民心中一叹,如果不是旧疾所至,以及这几年来磕的药太多了,他的身体何至于此。
    很多的雄伟计划都还未得到实施。
    最终,李世民目向东方,呆呆的站立了许久。
    虽然高句丽的细作被李承乾连根拔起,但是关于高句丽、百济的大小消息,均是还有人传到宫中。
    诚然,现治下的高句丽,才是李世民心中的理想国度,一家独大,无世家门阀的掣肘,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为君者,一言九鼎。
    此时的李承乾也已经离开了百济,远航出海。
    之前的布置都已经起到了作用,通过安昙比罗夫行驶过的路线,找到了倭国所在。
    要是在后世,寻找倭国,不是多大的难度,但是在如今的背景之下,盲目探寻,是要发费太多的时间。
    李承乾等不及了,他的时间不够。
    灭倭之后,肯定还进军大唐了,启动下一个计划。
    李承乾虽然自出师以来,都是万事顺利,但是正真又做了多少事呢。
    改变流向的事情,确实没有做成多少。
    为了彻底收复高句丽和百济,他费了很多的心力。
    但是话又说了回来,时间也刚好,待到处理了倭国之后,李世民也应该要驾崩了。
    李世民模棱两可的态度,让李承乾不敢随意进军大唐。
    万一,李世民真的当他是叛逆,亲自领兵督战,那事情就大条了。
    他送密信而去,也是为了安定李二之心
    李承乾手下之中,虽也有众多的统帅之人,但是都太年轻了。
    联合起来,也不见得,是李世民的对手。
    自古能军者,无人出自李世民之右。
    怎么能不让人忌惮。
    而且,李靖也可还未死去。
    不是李靖不能指挥作战了,而是他最主要的是为了避嫌。
    功高震主。
    到了本土作战,还是能领军受命的。
    在大唐兵盛、又有当时第一、第二的统帅健在。
    在这样的混合双打之下。
    李承乾出兵大唐,不是在找死吗?
    所以,他对于唐王朝,选择了防御。
    就是一个拖字。
    待到大唐的二位军神凋零之后,大唐再无人可堪大任之后,才能举刀。
    李勣、李道宗几人被扣押,李承乾是预谋已久。
    “殿下,斥候传报!”
    刘仁轨匆忙走上船头,将一封信件递送而来。
    “都讲了什么?”
    李承乾目光平视向前,除了海水外,再无他物。
    像如此的日子,他已经在船上待了有半个月了。
    其实他大可不必吃这个苦头,派遣一员大将便可以了。
    不过,于他一个后来者的身份来说。
    一直都有一个理想,那就是“马踏东京赏樱。”
    虽然,不知道现在的倭国,有没有樱。
    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数他,能亲手灭了这个隐患。
    “信中言,倭寇之中,并没有重城,只有散落的村落。”
    “沿海地区有渔民经常出海,可能会发现大军的行踪,他们请求,是否灭村,以免消息走漏。”
    李承乾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沉默不语。
    刘仁轨见状,也是不语,而后微微后退,走至一员军官面前。
    “传令道琛将军,领其带来三千先锋军,先入倭国,打探消息,但是绝对不能走漏风声,他会知道如何做的。”
    对于倭寇的绝杀,李承乾早就已经下过了,这是不需要过多的提及。
    刘仁轨又轻轻走来,他看了看李承乾的神色,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殿下,这倭国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吗?让殿下不惜调动数万大军,还亲临指挥。”
    李承乾回头,也一眼看透了刘仁轨心中所想。
    “你是想问,为什么本宫对于倭寇会大开杀戒,而却有待百济乃至是世仇的高句丽之名吧?”
    刘仁轨低下头,不予否认。
    站在智者的角度上来看,是绝对不会做出这样损人不利己的决议出来。
    你一旦这样赶尽杀绝,一定会激发起倭国全民的死守。
    另一方面,也是不立于李承乾的名声。
    一顶暴君的帽子盖上,这是非常的致命。
    亡国之君,便是大多数从人们口中的暴君演变而来的。
    “倭国之毒,遗害千年,若是本宫今日不出战倭国,后来者,又有几人会耗巨资,兴兵来攻打倭国呢?”
    李承乾反问道。
    倭国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难攻,你要出征,便要造船。
    能装下几万人的战舰,肯定是会将国家的国库都给掏空的。
    李承乾能有如此机会,也是之前大唐举国之力打造出来的战舰。
    在后世朝代,肯定也是有想灭倭国的人。
    但是实力并不允许。
    打也没有多少好处,倭国就是因为太穷了,才会到沿海来打家劫舍。
    灭了它,还要亏巨本,还不如让它在沿海跳跳呢。
    抢点财务,也无伤大雅。
    如果倭寇就这点恶,李承乾也懒得理会它。
    但是倭寇的恶,在于它是一条毒蛇,会对于你发动致命的一击。
    它的毒,对于炎黄子孙来说,是罄竹难书。
    “殿下高瞻远瞩,末将远不及也。”
    刘仁轨恭维的说道,但是其心中,又是如何的感想。
    李承乾无从得知。
    但是灭倭,是李承乾认为穿越而来,是最应该做的事。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于我大唐敢称兵者,必灭之。”
    李承乾用力的握紧了拳头。只要他的计划均顺利,那么目之所及之处,皆是唐土。
    那便从倭国开始了。
    对于危险逼近,倭国的天皇也是有了预感。
    这并不只是来源于外部,更多的是内部。
    此次对唐用兵大败,倭国皇极天皇要负主要的责任。
    此时的倭国皇庭之上。
    一位姿色美艳的女皇,端坐于主位之上。
    她便是倭寇当政的皇极天皇,也被称为宝女王,才貌双全,且富有心计。
    先后出任过倭国的两次天皇,第一次,就皇极天皇,第二次,被称为齐明天皇。
    “天皇,你一意孤行,与百济交恶,以至于如今的大败,我等均认为你以不配为倭寇天皇了。”
    山北大兄皇子率先发难说道。
    有权势,就会有争斗,相比于唐王朝的含蓄阴谋,倭国则表现的更加直接。
    极皇天皇为女性,虽不是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皇帝。
    但是还是很难以服众,更是相当于夺了继承皇子的权力。
    登基未久,根基也不稳。
    极皇天皇先后登基两次,也是因为此间倭国内斗的原因。
    “山背大兄皇子,请注意你语述,当日出兵百济,你们也可都是同意了,兵败,乃是统帅之过,三万人对战一万人,全军覆没,岂有此理。”
    极皇天皇凤目微睁,皇者之气散开,威势赫赫。
    巾帼不让须眉。
    若是没有本事,她也不可能登上这样的高位了。
    “那敢问天皇陛下,唐军让我倭国请降,又当如何?”
    山背大兄也不怯场,再次质问道。
    水军全部战败,加上极皇天皇登基不久,人心浮动,几个皇子都是跃跃欲试。
    “百济叛军不是唐军,此次出征,也是响应了天可汗的号召,再说了,如今李承乾面对诸多藩属国的征讨,必是自身难保。”
    “传本皇旨意,征招兵勇,出征百济,一雪前耻。”
    极皇天皇想要再次转移矛盾,借此机会,重整威信。
    不到山穷水尽之时,以倭国的贱性,是不会就此投降的。
    况且,她认为,李承乾是无能再分兵了。
    “另外,派遣使者,出使大唐,我倭国是为唐朝而战,现在损兵折将,唐国理应抚恤。”
    唐朝富裕,向来对于藩属国大方,应该能要来物资,以解决如今倭国的燃眉之急。
    倭国不只是制造业落后,农业也是如此。
    此次,之所以那么积极响应唐王朝的号召,是因为,想要大捞一笔。
    不管有没有唐王朝的指令,他们每年都会对百济、新罗进行劫掠。
    就如同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样,时常南下劫掠。
    这种军事行动本来就不可避免,也只能说是顺势而为。
    然则,结果确实偷鸡不成,蚀把米。
    硬抢不成,只能试试软的方式,能不能从唐国那里要来物资。
    三万好男儿,尽数埋骨百济。
    这对于整个倭国来说,都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
    这不仅仅只是军力,而是倭国的整体国力在衰弱。
    极皇天皇的安排之下,成功的将山背大兄的话堵住了。
    “再征招兵勇吗?”
    一声嗤笑传来,另外年轻贵胄的男子昂首阔步上前来。
    气宇不凡,气势与极皇天皇亦是不遑多让,久居上位所养成的势。
    极皇天皇是有能力,是倭国的武则天,但是魄力与手段,那就与武周时期的武则天相差太远了。
    其也是通过皇后之位,统领朝纲,而后才登上了天皇的宝座。
    但是那些之前有资格继位的皇子,却都活了下令。
    在如今的倭国之中,可谓是四足鼎立,相互掣肘,维持在一种微妙的平衡。
    在舒明天皇过世后,海人皇子、葛城皇子、山背大兄皇子互相争夺皇位,完全没有注意到舒明天后,也就现在的极皇天皇。
    她趁着三个皇子争夺权力,于642年发动了政变,登基为帝,同时又上书唐皇李世民,更改国君。
    作为亚洲当时的话语人,亚村每一个村落的村长,都要得到李世民的肯定和册封。
    也是因为,极皇天皇扯了唐王朝的大衣,才暂时的安定了倭国的局势。
    但是对于李世民来说,他是完全看不上倭国的进贡,就免去了倭国的进贡物品。
    但是唐王朝也是鞭长莫及,倭国的内乱并没有因为此而彻底平复。
    如今时机已至,三个皇子欲复出。
    而这位敢公然反驳的皇子,就是葛城皇子,在三个皇子之中,是势力最为强大的。
    极皇天皇第一次退位,也是因为他发动的政变而退至幕后,直到二十年后,才得以重复出。
    “春归大地,万物复苏,正是耕种之时,一介女流,不善治国,误国殃民,寒冬出兵,岂有不败之理。”
    “要本皇子说,此次战败,非将士之过,而是你的决策出现了失误,如今面临国难,本太怀疑你等能力了,还请极皇天皇退位让贤。”
    葛城皇子更加的直接,手臂高抬,指了指极皇天皇。
    “大胆!”
    极皇天皇娇喝一声。
    “来人,将葛城皇子擒下!”
    身披藤甲的倭国武士拥进了宫廷来。
    “本皇子看谁敢!”
    葛城皇子浑然不惧,面容之上海带着淡淡的笑意。
    入殿的武士,闻言,果真的站立不动,但也没有退去。
    大殿之上,无人是傻子,依然闻到了阴谋的味道。
    “极皇天皇,你不善治国,导致倭国陷入到了困境之中,还请退位让贤。”
    安昙比罗夫先声道,作为败将,他想要重新得以重用,只能另投新主。
    “请天皇退位让贤!”
    接着,一群大臣附声道。
    “哈哈,你们想造反吗?”
    看着半数以上的臣子公然逼宫,极皇天皇怒极反笑。
    “来人,将这群叛逆之辈,全部拿下!”
    一群甲士,从殿后冲出,刀光剑影闪烁。
    她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的提防呢?
    豢养的死士众多。
    “极皇天皇,你当真执迷不悟,要继续误国误民吗?”
    葛城皇子、人海皇子和山背大兄皇子一并上前,眼神之中,均泛起来冷意。
    一群黑衣刺客破窗而入。
    大臣之中,也有不少从腰间拔出了短兵。
    早就有预谋了。
    三位相互敌对的皇子,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联合在了一起。
    倭国人的国家情怀,比唐人要更加的浓厚。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