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101章 明明都知道,只是不能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1章 明明都知道,只是不能做
    回到开封,又搞了搞有轨马车的实验。
    这时间一晃,便到了六七月份。
    大宋平均每年一到两次的起义,不是闹着玩的。
    就今年……
    赵昕便从进奏院的奏报当中,听到了两起这样的事件。
    先是虎翼卒王伦叛乱,现如今,已经打到扬州去了。
    奏报上说的是‘所过巡检、县尉,皆畏避不敢出’,‘历数千里,若蹈无人地’。
    甚至,有的地方还主动打开城门,迎接起义军进城,还设宴招待,仓库内的衣甲、兵器、绢帛、粮食等,任起义军取用。
    这消息,朝堂上的大部分人,仍然不知道。
    只有宰执级别的人能够知道。
    为啥?
    一个是怕引起朝堂上的骚乱。
    另一个,则是怕影响士兵的士气,甚至是忠心。
    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虎翼卒的出身可不简单,那可是大宋的禁军。
    如果是一般百姓起义,那也就算了,然而如今起义的是禁军。
    你想想这曾经大宋最精锐的部队都起义了。
    那京城的其他禁军士兵什么的,会不会一看如此,他们也反了!再来一次五代十国?
    这件事,也是让赵祯这一个月以来,都没有睡上一个好觉。
    倒是亏得赵昕还有心情,去看他的封地。
    第二次起义,就是赵昕最近回来听说的。
    陕西的张海、郭邈山起义。
    今年,陕西大旱,商山饥民千余人在张海、郭邈山等人的率领下举行起义。
    同样的经过,沿途的官吏没有一個敢去抵挡的,甚至一个个闻风而逃。
    还有一些士兵,直接就加入到起义军里面去了。
    这就是现如今的大宋。
    当然!
    虽说如此,大宋开封城外,是如此地糟糕。
    可开封城中,却是依旧稳如老狗,歌照唱,舞照跳。
    为啥!
    因为开封城,就是一个大号的军营。
    大宋的官家,就是这个军营里的大将军。
    你看前面的虎翼卒王伦,他从沂州起义,往西便可以直取开封,可他却南下,为何?
    就是因为京城附近的军事力量,实在是太强了。
    他要是敢过来,那就是直接送死。
    这就是大宋,为何平均每年两次起义,却依旧能屹立不败的真正缘由。
    开封城城主,中原第一军事头头。
    任你起义军在外面怎么搞,反正是强干弱枝,你再起义,也翻不起什么大风大浪。
    所以当自己爹爹问到赵昕,“最兴来你是如何能够做到如此淡定的?”
    赵昕便答道:“因为我知道,论军事力量,就数这开封城里的最厉害了。哪个地方叛乱了,爹爹你只需安排禁军去剿灭即可。”
    “而既然爹爹你已经安排人去了,那就不必过于担心。”
    所以说……
    这平常费那么多的钱,一年五十贯去养禁军,还是有一点用的。
    这起码绝对不是一般的起义军能够立刻给得起的筹码。
    完了,等你把起义军给剿了,说不定还能给伱按人头给赏钱。
    一颗人头十贯,甚至是二十贯,都不是没有可能。
    这大概就是大宋虽说弱归弱,却能一直保持国祚这么长久的秘诀吧。
    只能说……
    这大宋真的是烂到了骨子里。赵昕都不想姓赵了。
    可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难道他现在把自己给上吊吊死了,这大宋就能变好么?
    五岁的他,也就只能是在一点点基本掌握大宋的基本情况后,再一点点,给这烂的不像话的大宋,给缝缝补补罢了。
    苗娘子的小院……
    只见赵昕拿着笔已经有好一会了。
    本来是想写一篇类似范仲淹他们那样的改革的方案,或者是治国良策什么的。
    不过最后想了想……
    还是算了!
    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有那个文笔。
    还是直接跟他爹爹说吧。
    只见赵昕道:“爹爹。”
    赵祯:“嗯?”
    赵昕:“以后你不能随便乱钱了,我都听孟州那边的人说了,本来一万一千贯就拍下的庄园,你愣是给了人家一万五千贯,你这是有钱多到没处么。”
    赵祯:“额……”
    只见赵昕继续道:“尤其是,那些拍卖后的钱,我估计大部分都会落到孟州上下那些贪官的手里,这对当地的百姓而言,又能有什么好处?只不过是助长了那些贪官的嚣张气焰,以后当地的百姓,过得说不定更苦。”
    赵祯也是问道:“贪官?什么贪官?”
    赵昕便把听说的,打算官商勾结的事,给他爹爹说了说。
    只见赵昕也是十分严谨地道:“此事,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有道听途说。不过,从常理来说,确实说得过去。”
    只见赵昕继续道:“其一,是你不能乱钱,其二,你不能胡乱地再给别人封官,当然,你自己直接拒绝也不好,那就选一个铁面无私的,能把你的诏令给驳回的,让对方去拒绝,你就学学唐高宗,唐高宗想废武后,可是被武后给发现了,然后他是怎么说的?他说是上官仪教他的。”
    赵祯也是回道:“那有没有可能,真的是上官仪教他的呢?”
    赵昕便道:“这不重要,反正你听我说的去做就行。我大宋冗官的问题已经这么严重,你看,不管是王伦叛乱,还是张海、郭邈山叛乱,在当地,加起来至少也有差不多二十个州了吧,结果二十个州的官员加起来,愣是拿这些叛军没有一点办法,全都避而不战,甚至还有主动开城迎接叛军,请别人吃酒的,这样的废物官员,我都想直接把他们给一锅端了,可问题是,能端吗?”
    “不能!因为端得越快,我大宋死得越快。”
    “本来这世道就乱了,你还去添乱,这就如同是往火堆里再塞上一些柴火。”
    “我如今终于是明白了,为何史书上所记载的是一些事,为何当官的,在应对的时候,都看着十分地愚蠢,明明你只要这样做就行了,可却为何就是不做?”
    “这都是有缘由的!他们其实并不蠢,他们都知道,只是……他们就是不能那样做。”
    “此时此刻,我们不也如此么?”
    “千百年后,后世之人说不定就会评论,这赵祯父子,真的是蠢到家了。你倒是改革啊!那么多的吃干饭不做事的官员,你倒是把他们全部都杀了,流放了啊。”
    “然而,那只会加速我赵家的灭亡而已。”
    赵祯:“……”
    赵昕说完,还用力地拍了拍桌案。
    这才又道:“所以爹爹你以后不能任性而为了,我赵家,已经岌岌可危!我帮爹爹你拿着内库钥匙,这样你就不能乱钱了。”
    本来挺严肃的一个话题。
    当赵昕说完,他要拿内库的钥匙后,然后……
    赵昕便又被他爹爹给打了一顿。
    而赵祯也是丝毫不怀疑,这家伙将来一定走玄武门!
    当然!
    在打过了一顿以后,这两父子还是不得不继续商议这救国图存之策。
    只见赵祯道:“所以,你爹爹我就做这两件事,大宋就能不亡了?”
    赵昕便道:“爹爹,这世上还有不亡的朝代,经过你我父子二人的努力,我负责做,你负责看,能让大宋再活多一百年,比西汉、东汉多两百年,比大唐多一百年,那就已是万幸了。”
    “而且……当然不仅仅只有这两样!”
    赵祯也是问道:“你方才说什么?”
    赵昕便道:“我说什么了?”
    赵祯:“你说,‘经过你我父子二人的努力’,然后‘你负责做,我负责看’?”
    赵昕便道:“怎么?有什么不对吗?”
    好吧!
    赵昕这句一说完。
    赵昕便又让他爹爹给打了一顿。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