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曹睿 - 190.第188章 得遇邓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睿听着卫臻的话,不由得渐渐皱紧了眉头。
    大司农……
    大司农这个官职在大魏一朝,与前汉时期的大司农,权责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
    自建安初年,曹操接纳枣祗、韩浩关于屯田的建议后,屯田这个制度在曹魏阵营中就开始变得愈发重要。
    连带着让大司农这个九卿中的重要官职,地位进一步的拔高,甚至隐隐居于九卿之首。
    卫臻拱手说道:“陛下,朝廷是不是应该补一位大司农了?”
    大司农这个官职如此重要,曹睿也不得不谨慎对待。
    曹睿轻咳一声:“大司农一职至关重要,诸位有合适人选来为朕举荐吗?”
    司马懿此时则在心中想着,是否要将族弟司马芝举荐出来。但刚刚推荐司马芝去修律,若是再让司马芝去做大司农,恐怕皇帝会因此不悦。
    在场四人尽皆沉默。倒不是无人可推荐,而是一时半会理不清适合的人选。
    当今皇帝做事风格与先帝丝毫不同,往往人员调度和重要的人事安排,讨论之后就能立刻决定,并不像先帝一般要犹豫很久。
    几瞬过后,见无人说话,曹睿点头说道:“徐庶徐元直如何?此人谨慎任事,朕与他也曾细细聊过。用在大司农这种琐事繁多的岗位,似乎再适合不过了。”
    徐庶……司马懿想起来了,当时在回军寿春的过程中,皇帝曾与徐庶并排骑马、聊了半日之久。
    皇帝选人用人、往往不拘于过往政绩,而是选择自己熟悉之人。所谓选贤用能,看来还是要先被纳入皇帝的视线啊!
    既然陛下都这般说了,四人也只能连连赞同,不然还能与他唱反调吗?
    曹睿说道:“黄权弹劾令狐愚,且先不论令狐愚对错,朕也是要将令狐愚先罢官问罪的。不然,朕的豫州刺史还有什么权威可言呢?”
    “现在大司农的人选定了,卫师傅方才说的、是否要将屯田事宜转由州中负责。”曹睿顿了顿:“等到徐庶上任之后,朕到时再问问他的意见吧。”
    刚刚提出此问的卫臻,拱手说道:“陛下圣明,此事臣也只是提出罢了,制度上的事情不可急躁。”
    曹睿点头应道:“正应如此。”
    ……
    与此同时,豫州、许昌城外。
    黄权的车驾缓缓出城,向着城西十五里处的屯田官所行去。
    就在此前数日,刺史黄方伯将负责许昌典农的令狐校尉索拿下狱了,成为许昌城最近的热门新闻。
    而黄方伯来豫州一月以来,几乎每日都巡视在外。
    因此许昌城附近的典农官员都颇觉心惊胆战,生怕哪里再出了问题、惹恼了正在气头上的黄权,许多人都告病在家。
    黄权来到许昌西边的屯田官署后,下了马车直接引着众人进入大门内。
    院中的吏员纷纷行礼,黄权也无意与他们交谈,而是直接进了官署的正堂。
    见堂中只有一人,黄权面露不悦之色,怒声说道:“难道此地只有一名屯田官员吗?”
    这名青年官员连忙从席上站起,向黄权躬身行了一礼,略带口吃的说道:“属下拜、拜、拜见方伯。”
    又是一个连话都说不利索的。
    黄权皱着眉头,侧身对着自己的长史说道:“若一地的主官无能贪蔽,连带着下属也都尽是些尸位素餐之辈。看来,整治豫州的屯田之事,要先从颍川、从许昌整治起来!”
    还未等长史回应,站在黄权对面的青年官员便拱手说道:“回禀方伯,此、此言差矣,我等俱是用、用心做事,如何尸位素餐呢?”
    长史斥责道:“你这人如此无礼,岂敢如此与方伯说话?”
    “让他说。”黄权嗤笑一声,看向这名青年官员:“若你说不出来个一二,我就要拿你来做个尸位素餐的典型!”
    青年官员不卑不亢的说道:“请方伯问吧!属下知无不言。”
    黄权捋须问道:“我先问你,许昌最近三年的屯田产量,为何下降许多?”
    青年官员答道:“回方伯,属下用、用心了解过,此皆因为农民常常要多服徭役、误了农时的原故。”
    黄权见此人还真能说出几句,也存了些考校的心思:“服徭役难道不是国家正事吗?如何就误了农时?”
    青年官员缓缓说道:“服徭役是正事、但最好还是不要过于频繁。”
    “屯田民田间耕作劳苦,从正月里耕地播种起,锄地耘田,修整桑树,放火烧荒,种麦、修打谷场,收割庄稼,到十月才完毕。”
    “除此之外,还要修整谷仓,绑起浮桥,运输租赋,修平道路,架设桥梁,粉刷居室,堵塞墙缝,一年里没有一天不从事农业劳动。”
    黄权缓缓点头,此人说的不错,但是还没有完全说到点子上。
    黄权问道:“当真就是这些徭役,影响了屯田产量吗?”
    青年官员丝毫没有犹豫:“回方伯,还有屯田校尉滥用民力,让屯田民为其产业做工的缘故。”
    黄权此时已经明白,今日自己出门巡视,竟然遇到了一个有能力的贤才。
    黄权出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现在任什么官职?”青年官员答道:“属下邓艾、字士载,现在任典农学士一职,负责许昌西部屯田的文书职务。”
    黄权点了点头:“不要做典农学士了!本刺史现在就征辟你为州中从事、与本刺史一并巡视州中屯田事!”
    邓艾年方三十岁,自幼家境贫寒,也只是靠着勤学奋进才得了个如此官职。
    如今一州刺史提携,这是多少人都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可邓艾却缓缓说道:“属下谢过方伯征辟,但属下想先与方伯说明一事。”
    “邓士载是吧?你说。”黄权好整以暇的看着邓艾。
    邓艾缓缓答道:“所谓屯、屯田,不论军屯、民屯其实都只是农桑罢了。春季耕耘、秋季收获,这是世间的常理,并非人力可以干预的。”
    “还望方伯在处置屯田事时,能够慎之又慎、缓缓变革,也能节约一二民力。”
    黄权皱眉说道:“难道州中只知道我黄公衡会将校尉下狱,不知道我亦会治理一方吗?”
    “此事勿忧。士载愿助我吗?”
    邓艾行了一礼:“属下多谢方伯栽培,愿为方伯效劳。”
    黄权满意的点了点头。
    ……
    洛阳城,北宫。
    曹睿弯弓持箭,右眼瞄准靶上红心,慢慢呼气后松开手指,箭矢破风而出、直击靶心。
    左手持着的雕弓也转了半圈,随着放下的手臂垂在了身侧。
    “何事?”曹睿看了眼一旁的内官毕进,此人似乎有话想说。
    毕进恭敬的说道:“陛下,太后宫中传信来、说太后有事要与陛下说。”
    “太后?”曹睿皱眉:“是郭太后还是太皇太后?”
    “回禀陛下,是郭太后有事来找陛下。”毕进答道。
    自从去年登基即位之后,郭太后一直在后宫中如同一个透明人一般。安分守己、从不惹事,也几乎不找自己。
    今日这是怎么了?
    曹睿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右手从箭囊中抽出四支剩余的箭来,食指和无名指微微弯曲,将四支箭同时夹在手掌之中。
    一支箭射出之后,左手收弓拉回,右手手指弯动、将另一支箭随即平举。
    箭矢破风的声音接连传出,屏息在几瞬之中、将四支箭同时射出后,方才呼气而出。
    “走吧。”曹睿将弓缓缓放在弓架之上,拍了拍手。
    “遵旨。”毕进不敢怠慢,小跑着出门叫马车去了。
    片刻后,太后宫中。
    “拜见母后。”曹睿见到郭太后之后,认真的行了一礼。
    “母后何事唤朕来?”曹睿和声细语的对郭太后说道。
    郭太后看着面前的皇帝,与昔日在东宫之时完全是两个气度、判若两人一般。
    在东宫之时,处处谨小慎微、生怕有何事做的不妥惹得文帝发怒。
    如今的皇帝陛下,不怒而威的气度甚至有了几分武帝的风范。
    之前太皇太后宫中的黄门都被皇帝杖毙了,自己这个皇帝后母,也不得不在宫中谨慎做事。
    但话说回来,毕竟名义上是皇帝的母亲、当今的大魏皇太后,郭太后还是有很多事可以做的。
    于是沉寂了近一年之后,郭太后首次将皇帝主动叫了过来。
    郭氏面上带笑,看着曹睿缓缓说道:“睿儿快坐,母后有一事要与你说。”
    曹睿点了点头,找到郭太后对面的椅子坐了下来。
    曹睿四处张望着,随即问道:“母后宫中金钱用度是否够用?若不够的话,朕再让少府给母后宫中调拨。”
    郭太后当年也是智谋之女,而且是容貌和才华双开的那种。不然如何能在曹丕的宫中,与甄氏这种美艳至极的女子争宠成功呢?
    郭太后意识到,皇帝大概以为自己是向他索要财物了,一时间不由得在心中叹了口气。
    我还没沦落到那种地步!
    郭氏笑着说道:“当然够用了,哀家宫中用度本就极多、每逢年节睿儿又送来许多,实在是有富余。”
    “今日哀家要说的,乃是后宫之事。”(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