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112章 不忘人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 不忘人心
    营帐中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贾逵的脸上,可贾逵此时却是闭口不言,既没有发言应承、又没有出口拒绝、抑或是站起领命。
    贾逵如此行为,的确也无可指摘。
    且不说此地乃是皇帝的中军大帐,就凭此时是战时、此地是前线,身为国家武官之首的大司马曹休的命令,贾逵也的确无法拒绝。
    虽然曹休点了自己的名,但皇帝还在前面坐着呢!因此曹休方才所言,自然也算不上命令。若不是命令,难道自己这个豫州刺史还要给他一个说法吗?
    贾逵就这样束手坐在席中,任凭旁人的目光看向自己。
    但从曹睿的角度来说,却一时间分不清贾逵是对曹休意见很大、或者是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曹睿轻咳一声问道:“贾方伯,大司马所言确实合理。你可愿率部领命?”
    贾逵终于站起来答话了:“臣回禀陛下,作战也好、修筑道路也好,都是为了国家取胜,贾逵自然万死不辞。”
    “陛下,臣刚刚听诸公发言,却无一人言及皖城内屯驻的五千将士。臣想在陛下面前问问诸公,待大将军所率步军到来再行南下,这个思路当然是对的。”
    “可皖城内的五千士卒又当如何?孤悬敌后,真当城中人心不会涣散吗?”
    曹休闻言讪讪回答道:“贾方伯,你来得早,我们几日前在寿春时就议论过了,皖城的城防被反复加筑过,应该可以坚守一月的。”
    曹睿虽然面上没有变化,但心中仍然点了点头。
    昔日面对曹魏三万大军围城、且还有三万军在外围布置。一共六万人的攻势,江陵城都能成功守住半年以上。
    皖城是小了些,但八月曹休攻下皖城后,的确将其加筑过,五千人守城一月,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但很快贾逵就给出了答复。
    贾逵并没有大声说话,也没有提高声调,声音还是不急不慢:“大司马也说了是应该。两军决胜,岂能用‘应该’二字来揣测军事?”
    “胜负要论军力、论形势,可也要论人心!”贾逵的身子转向皇帝的方向,认真躬身行了一礼:“陛下,臣从豫州带出来的一万士卒,此刻已有四千人被吴军围困。臣请陛下以皖城五千人的人心为念,还是要通知城中之人王师将至!”
    贾逵一席话说完之后,包括曹休、司马懿在内的帐中群臣,甚至曹睿自己都一时沉默。
    片刻之后,曹睿缓缓站起身来,看向侍中辛毗。自寿春时,曹睿就已对众人的职责做出分派。辛毗素来清正忠直,此次正是负责两千石以上官员将领的军法和赏罚。
    曹睿直接出言说道:“辛侍中,给贾方伯记功一阶。”
    辛毗自然出声遵从,皇帝要给臣子记功,辛毗并无权责来询问理由。但帐中其余臣子的目光却都纷纷看了过来。
    甚至贾逵本人都一脸疑惑。
    轻轻叹了口气之后,曹睿说道:“朕自洛阳以来,凡十五日而至寿春,再十日而至无强口。其间与众臣百般核算的都是兵力、粮草、后勤等等。”
    “今日贾方伯之言提醒了朕,两军对敌固然是要看兵力调度,又岂能不看人心呢?皖城之中的五千士卒,不仅是他贾方伯的豫州兵,也是朕这个皇帝的子民。”
    “朕的前锋距离皖城只有九十里,又岂能让城中军士被困城中不知消息?”曹睿看向大司马曹休:“大司马,替朕传令给朱盖。”
    曹休拱手应承,等待着皇帝下令。
    曹睿继续说道:“朱盖不是已经在挂车了吗?朕就要用他骑兵之利,让朱盖留人守住挂车营寨之后,明日开始向皖城方向压去。”
    “朱盖还有九千余骑,而吴军所有骑兵凑起来都比不上他一半。让朱盖向皖城方向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不求杀伤,只求探知吴军战力。”
    “而从挂车到皖城一线以南的丘陵,也让朱盖遣人一并探查。”
    曹休一边心中记下,一边点头。
    曹睿走向帐中挂着的巨幅舆图前面,用手指着皖城以北、标注了天柱山三个字的地方:“大司马,此处骑兵可以通行吗?”
    曹休回复道:“天柱山极险,大队骑兵根本上不去,更何况皖城附近现在应该全是吴兵营寨了。”
    曹睿又问:“若遣步兵在山中行进,可以到达吗?”
    曹休想了一下后说道:“从夹石、无强口到皖城一百八十里的平地,北边的山上都有小路存在的,只不过大队人马难以通行。”
    曹睿说道:“让朱盖遣一队士卒过去,实在不行就下马从山地步行到皖城以北的山上。侦查形势,然后再定如何通知于皖城守军。”曹休听闻后答道:“陛下仁德,臣即刻派快马给朱盖传令。”
    曹睿点了点头看向贾逵:“贾方伯,卿的豫州兵朕不会弃,任何一军朕都不会弃。且待朱盖的回报吧。”
    “陛下仁德。”贾逵也同样拱手行礼说道。
    帐中群臣也跟着贾逵一起应和道。
    摆了摆手之后,曹睿回身坐下,看着坐在右手边的司空司马懿:“司空,接下来的布置就由卿替朕解说吧。”
    “臣领旨。”司马懿起身行礼,随即从桌案后走出,来到了舆图的前方。
    “诸位请看。”司马懿看了看在场的同僚后,随即用手指向皖城的方向。
    “今日下午,右将军朱盖所部在挂车遭遇吴军的前锋。根据俘虏之言可以得知,孙权数日前已亲至皖城,吴军在元月一日北上之后,于三日到达皖城周围立寨。随后,先锋刘劭所部在今日刚刚抵达挂车。”
    司马懿用手在皖城处画了一个圈,并用食指在皖城这里重重的敲了一下。
    “皖城被西侧的潜水和东侧的皖水所夹,而皖水的东岸除了靠近山脚下的数里是平地之外,从皖水到潜口,大半部分都是起伏的丘陵。因此吴兵若是立寨,必然是在皖城对面、皖水以东这块平地附近。”
    “皖城被围,吴军数量具体未知。若按陛下所说的十万之数估计,恐皖城以东现在已全部被吴军营寨所占。”
    “吴军素善水战而不善陆战,必然借着身后就是皖水的地形优势,准备围点打援或者途中埋伏。而对于我军来说,最佳的计策也与吴军相似,就是诱使吴军向东进发、远离皖水。”
    “重中之重就是如何调度了。”
    司马懿正在讲解形势之时,曹睿突然抬手示意,司马懿便知趣的停了下来。
    曹睿看向曹休:“大司马,后面各军具体何时能到?与众卿都说一下。”
    曹休回答道:“回陛下,从寿春时定下的次序是骑兵先发、步兵后发。而在步兵之中,外军和州郡兵先发,大将军亲率中军的两万步兵在最后压阵。”
    曹休心算了一下,随即说道:“明天是元月六日,明日晚间之前,前将军满宠所部一万五千人、青州刺史王凌所部八千人、东莞太守胡质所部两千人、琅琊太守孙礼所部五千,加之从东吴叛逃至我大魏的韩综翟丹两部共五千人,合计三万五千众就将到达。”
    “余下所部呢?”曹睿问道。
    曹休继续说道:“后日是元月七日,镇东将军曹泰部一万人及剩余的一万五千外军,晚间之前也应该到达了。最后余下的大将军所率两万中军、及沿途保障道路补给的兖州刺史王昶部,也一并会在八日晚之前到达。”
    第一日三万五千、第二日两万五千、最后一日两万五千。
    “大司马,等一下。”曹睿眉头皱起:“若如此说来,无强口的大营应该不够了。”
    曹休点了点头:“贾方伯和刘将军在无强口所立的八个大寨,足以容纳八万之众。明日三万五千人到了之后尚可,后日再来两万五千,就需另加考虑了。”
    曹睿说道:“大司马所言,朕已经尽皆记下了。还请司空继续吧。”
    “臣遵旨。”司马懿继续指着舆图讲说了起来。
    其实淮南多河流多丘陵,平地上行军固然更方便些,但北边的山、南边的丘陵,仍要谨慎提防。
    司马懿讲解完从无强口到皖城的地形之后,拱手行礼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曹睿随即说道:“以朕之意,明日起让朱盖一边率骑军向西进逼吴军,一边从南北两个方向,分别向延绵数十里的丘陵和皖城以北的天柱山探查。”
    “刘将军。”曹睿看向了帐中坐着的辅国将军刘若:“你部五千人明日向东北方向的濡须进发,以平整道路、谨慎应对为要。濡须坞乃是在濡须水东侧,而卿前进的方向乃是濡须水西侧,应该不会碰见吴国重兵。”
    “二百里道路,你部要用几日?”
    刘若即刻起身答道:“臣请在八日之内完成。”
    曹睿对刘若说道:“既然卿说八日,那么八日之后朕要你部在濡须坞对岸出现。事关无强口和合肥两部协调,万不可失期。”
    刘若连连应允。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