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砥砺前行 - 第461章 据碉楼而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1章 据碉楼而守
    青海湖,那禄驿。
    苏定方眺望着面前的三个用乱石堆砌的营垒,对着身旁的席君买说道:“这营垒,什么时候堆砌的?”
    席君买也是一脸茫然,说道:“末将不知,末将可以保证,两个月前,这里就是一处废弃的驿站。”
    那禄驿是当年大唐吐蕃友好时建造的一处驿站,也是大名鼎鼎的唐蕃古道最古老的一段路。
    从长安出发,经过鄯州、鄯城进入青海,走莫离驿、那禄驿、众龙驿,抵达牦牛河,跃过唐古拉山,经过那曲,抵达逻些。
    但随着大唐与吐蕃彻底翻脸,这一路上的驿站也荒废了。
    吐蕃一直想跟唐朝打好关系,毕竟大唐经济文化发展之迅猛,当今世上无人可敌。
    但因陈青兕的干涉,双方关系绝无缓解的可能。
    别说是唐蕃古道,就连未来的茶马古道,都在陈青兕的干涉下封死了。
    因那禄驿离吐蕃地界很近,吐谷浑的牧民都不敢来此放牧,但席君买却制定了详细的巡逻计划,以防备吐蕃的突然南下。
    那禄驿是上山下山最便捷的通道,自然常有兵马巡逻。
    在吐蕃南下之前,席君买可以肯定,在吐蕃南下之前,这里是没有营垒的。
    至于南下之后的事情,席君买就不知道了,论钦陵率兵四万南下,驻吐谷浑的唐军一万,难以抵御,将战线收缩待援。
    这战线收缩以后的事情,席君买自然不知道的。
    苏定方双眸透着几分凝重,白色的眉头向上翘起,不怒自威。
    论钦陵!
    苏定方心中默念了对方主帅的名字,说道:“还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后辈。”
    与论钦陵交手,如果算上这一次,已经有四次了。
    第一次对方的反击进退,给他留下了不小的影响。
    第二次,第三次是正面交兵,每一次都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面对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这一次论钦陵提前在这里布下营垒,再一次让苏定方刮目相看。
    “我就觉得对方撤退的线路有些不对,原来是在这里等着。看来,从一开始,他就不想在青海湖畔与我们一战,而是诱惑我们来此,凭借这营垒列阵与我们作战。只是他没想到这一次,我们多了两个强力的外援,吃了小亏……”
    苏定方这些年,为朝廷南征北讨,他这员老将西域去了两次,东北三次,青海湖来了四次。
    毫不夸张的说,大唐西路军,东路军,还有中央军的将帅,他都认识,大多都跟着他打过战。
    苏定方在进攻高句丽的时候,程名振将程务挺丢给苏定方跟着他一起磨炼过,而黑齿常之更是苏定方在战场上认可的对手。
    对于陈青兕将两人调入他麾下,苏定方是喜不自胜……
    苏定方对于程务挺、黑齿常之的能力认知清晰,使用起来,如指臂使。
    他知程务挺勇力骁果有乃父之风,擅打硬战,以他为先锋。而黑齿常之粗中有细,用兵大胆果决,以其为侧翼,给他自由发挥的特权,给了两人适应自己能力的作战安排,让他们完全激发自身的特长。
    此番出战,苏定方以程务挺为前部,冲锋陷阵,吸引注意。而黑齿常之不设任务,任他自由发挥。
    战斗一打响,苏定方便让程务挺飞龙骑脸正面直冲论钦陵。
    论钦陵面对苏定方突如其来的进攻,并没有慌乱,沉着应对,成功挡住了进攻,甚至还有余力进行试探性的反击。
    在攻防之间,论钦陵对上苏定方已经不再是被单方面的压制了。
    但就在论钦陵还没来得及松口气的时候,右侧翼的黑齿常之借助地形的特点,弃马浅渡青海湖绕到他们的后边,配合王孝杰搅乱了吐蕃军的左翼。
    论钦陵想要救援,可苏定方哪里会给他机会?
    苏定方敢给黑齿常之乱来的特权,就有把握接得住他创造的战机……
    这一次论钦陵连三天都没有坚持住,让黑齿常之偷袭得手。
    论钦陵退的果决,并不恋战,直至撤退至那禄驿。
    看着那禄驿的营垒,苏定方这才知道,论钦陵大局观比前几次得到了改善,不在谋求一战的胜负,而是先一步在那禄驿这攻守要地做了布防,即可作为进攻的踏板,也能充当撤退修整的据点。
    程务挺皱眉说道:“这三個营垒堆砌得很是巧妙,配合着此地的地势而建,若要进攻,不管从哪里上,都很难施展。末将觉得可以垒土而进,只要成功逼近对方营垒,便可以弩箭的优势,以箭矢压制,从而迫使对方弃营垒而战。”
    程务挺跟着自己的父亲程名振在东北与高句丽作战。
    高句丽最善防守,那一座座山城,让他们这群东北将帅练就了一口好牙。
    程务挺在攻城方面下了一番苦工。
    与高句丽那一座座坚固的山城相比,论钦陵只用月余时间,临时堆砌的营垒,有些不够程务挺看。
    苏定方颔首道:“好,先休息两日,三日后由你负责进攻。”
    那禄驿的海拔比青海要高上三百丈,苏定方打算给兵卒足够的休息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体力进攻。
    苏定方回到自己的帅帐,由亲兵帮着除去身上的铠甲,感受到那股少了束缚的轻松感觉,长吐了口气,摇头低语:“不服老不行喽!”
    回想几五年前,他还能冲锋陷阵,领着大军雄狮驱逐突厥,直达咸海之畔,还能横穿沙漠,直插青海大非川,斩杀贼首。
    现在只是穿着铠甲指挥三军率部追击,还未亲自上阵,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大总管!”
    苏定方坐在马札上喝着水顺着气,帐外传来了京中来信的消息。
    “进来!”
    苏定方叫了一声,传讯兵将盖有兵部印泥的信送到了他的手上。
    苏定方确定印泥无误,取出里面信件。
    看完信中内容,苏定方眼眸中也透着几分明悟,原来如此。
    苏定方战术水平,临阵指挥,天下无双,然军略却非他所长。不过尽管不善军略,可打了那么多年的仗,还是能够察觉出吐蕃最近的几次攻防有着一定问题。就感觉对方有些自不量力,尽管他们出击的时机把握的很好,但是……
    尽管苏定方很欣赏论钦陵的表现,看出了对方是一位极其难得的将星。可打了六十年仗的他,在军事上各方各面的水准皆入化境,除了年纪之外,没有理由输给一个初出茅庐的将星。
    再好的机会,打不过又有什么用呢?
    直到看完陈青兕的信,才知道对方抓时机出战,只是为了确保是自己领兵罢了。吐蕃如何确定进攻一定是自己率兵来战?
    第一次,封禅前,大唐需要速战速决立威,所以自己上了。
    第二次,封禅后国库空虚,也是需要速战速决……
    这是第三次,为了更好的运送粮食入关中,为将来备战,治水通渠,又是需要速战速决的局面……
    “如此看来,老夫,还真着了道?”
    苏定方看着手上的信,看着陈青兕另外的想法。
    吐蕃并不是只有论钦陵一员大将,只是连着都是论钦陵统兵,怀疑吐蕃的大论噶尔东赞在用他这块磨刀石来磨论钦陵这把刀。
    这想法大胆,却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至少苏定方能够感受到论钦陵确实一次比一次难缠。
    这一次虽然仗着黑齿常之取胜,却也未能扩大战果。再与之临阵交锋的时候,也没有那么轻松了。
    现在看来不见得是自己上了年纪,精力不济,而是对方确实进步神速。
    “真如陈尚书言,此子还真是一个祸患。”
    看着陈青兕特地针对论钦陵设的局,细细想了会儿,道:“也罢,为了朝廷,为报陛下的知遇之恩。委屈一点,又算得了什么?”
    自己这身体也确实不如以往利索……
    李治不善于军略,他在军事用人上远比不上李世民那般从容自如。
    他分辨不出对付什么样的敌手,该用什么样的将军。
    所以在陈青兕崛起之前,李治用人简单粗暴,谁能打胜战就用谁,逮着一个人就薅。
    苏定方短短十年,大半时间都在征战……
    这从大局来说不是好事,可这对于苏定方而言,却是无比的信任。
    对于李治这个皇帝,苏定方是极其敬重,愿意为之赴死。
    ——
    那禄驿,石楼营垒。
    论钦陵站在的顶层营垒,眺望着远处的唐军:小山丘下密密麻麻都是人头,唐军的兵士们蚂蚁般聚集在一起,黑色的甲胄在初升的朝阳下反射着点点红光。
    默默地看了半晌,论钦陵尽管早已习惯了唐军的强悍,可此番从高处看他们的军容军势,依旧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看了一眼身后的营垒,论钦陵心里方才踏实了一些,营寨中又有无数巨大的碉楼。
    这是羌族碉楼又叫邛笼,《后汉书·西南夷传》中有记载“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
    吐蕃之前覆灭了白羌,收了白羌部的勇士,亦综合了他们的文化,这碉楼也被他们学了来。
    碉楼以四方形一座一座竖立,下宽上窄呈梯形,墙厚度过三尺,中分数层,上层存放粮食和兵刃,中层住人,下层是畜圈。露有观察孔箭孔,都是以用乱石黄胶泥砌成。看起来简陋,实际上坚固之极。
    论钦陵一开始是存着击败苏定方为自己最敬爱的兄长复仇的。
    只是连续两次的正面失利,让论钦陵也看到了彼此的差距。
    苏定方征战了一辈子,对方指挥的战斗次数的零头,都比自己指挥过的战场要多。
    如此大的经验累积,对方又是苏定方这样的名将,哪里是自己轻易就能超越的?
    给他十年,二十年,论钦陵有信心,自己不输他,可现在实难匹敌。
    不应逞一时之气,非要跟他比个高低。
    应该学司马懿,不管用什么手段,笑到最后就是赢家。
    年轻是自己的优势……
    论钦陵这一次不再争胜,一下高原就安排人在那禄驿建造碉楼,打算在此地与唐军消耗。
    只是军情如水,论钦陵本想着诱唐军来此,不想遭受了黑齿常之大胆出人意料的一击。
    论钦陵还是第一次见如此用兵的将军,索性退于此地,只是比预料中的多折损了些兵马。
    也亏得自己提前设下碉楼,不然自己真就一战而溃了。
    “阿兄!”
    论钦陵身后传来一声叫唤。
    “阿弟,你怎么来了?”
    来得人正是他的三弟噶尔·政赞藏顿,也叫赞婆。
    赞婆道:“阿父让我送粮食来了,说现在不用为粮食犯愁,能拖多久,便拖多久。总之要尽可能的消耗苏定方的心力,顺便加剧唐军的后方压力,给他们备战增加些麻烦。”
    论钦陵一直在前线,不太了解后方的事情,有些奇怪。
    失去了唐蕃古道的经济来源,吐蕃后方压力极大,这么突然就不为粮食发愁了?
    赞婆笑道:“阿兄太久没有回逻些了。阿父当真有通天之能,他自与唐廷决裂以后,转向西方。与大食国达成了贸易往来,他们的粮食能够通过大食国的商人从大食海一口气运至尼婆罗。我们通过尼婆罗,能够将高原上的草药、铜铁运往大食国,大食国也能将他们的粮食、兵器等物资送来。”
    “这海上的运输,可比路上方便多了,也就是从尼婆罗运往逻些要麻烦一些,阿父这些年一直在修路。”
    “他说有唐廷这样共同的敌人,大食与我们的关系会越来越好,唐廷越强,我们得到的资助就越多。”
    “大食国还送给我们一百把他们的战刀呢,说是用他们那边特殊的矿石锻造的,比寻常唐军装备的唐刀都要锋利一些,父亲也让我带来了,给阿兄的亲兵装备。”
    论钦陵闻言心中大安,道:“有父亲这话,阿兄放心多了。”
    赞婆道:“阿父让我留下来帮助阿兄。”
    论钦陵身旁正缺帮手,喜道:“好,你我兄弟齐心,会一会下面的唐兵。”
    正说间,进攻的战鼓声随之敲响。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