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砥砺前行 - 198.第198章 带着羞辱的排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8章 带着羞辱的排名
    如果是以往,在放榜之日,名次抵定,胜负即分。
    但就算高中,即便是状元也没有做官的资格,需要亲自前往吏部内部测试。
    上榜之人,可随意选择一日去吏部经行测试。
    如果测试过关,便由吏部登记在案,然后等待入用。
    有人脉之人,等个三五日便能受到分配,没有人脉的,即便考上了状元,也不过空有虚名。
    故而在李治大势提拔科举出身的官吏之前,状元真不怎么值钱。
    也因如此,陈青兕建议李治取消了吏部最后的复试,改为亲自为国家取才,既能彰显天子对人才的重视,千金买马骨,以便更好的推广科举,提高科举取士的比重。
    三月初,这是陈青兕提议的殿试时间。
    这天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寓意,陈青兕只是想着在三月三之前定出名次,便于进士们在上巳节这一日,干一些特别的事情,比如正规的鹿鸣宴、走马观、雁塔题名,或者不太正规的组团狎妓,带着艺伎曲水流觞等有意义的特色活动。
    可别小看这些特色活动,相比朝廷一本正经的宣传,这种文人间所谓的雅事,才是士子们最热衷的话题。
    李治没有别的想法,科举都是陈青兕一手策划的,殿试时间没有必要过于在意。
    陈青兕并不知道殿试的情况,但对于殿试的结果,他在省试版单出来的时候,便有估算。
    张柬之除非在殿试上发挥失常,不然状元大概率是他的。
    张柬之出身低微,又是国子监的太学生,有才稳重,完全符合李治心中状元的标准。
    徐洪,徐彦伯会有一个好的排名,还有郭待封也会有一个好名次。
    然后就是李元素、崔冬日两人,进士及第不可能,能够进前十,都算是李治大发慈悲。
    其他人就看他们自身的临场发挥。
    长安崔宅。
    崔信明、李孝卿、卢仁朂三人在桃树下品茶。
    气氛有些沉寂。
    这三人正是崔冬日、李元素、卢照邻的父亲,科举的最终目的为何,关东士族焉能不知,只是他们向来高高在上,自诩掌握着话语权,对此不屑一顾。
    但随着李世民的改革,李治大势提拔中举士子,关东士族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开始关注科举,族内部分有远见之人纷纷开始建议重视科举。
    于是去年科举,他们就给了李治一个大耳瓜子。
    他们动用人脉,垄断了显庆二年的进士名额,入取二十一人,不是关陇勋贵就是关东、江南士族,一个庶族寒门都没有,完全被他们所垄断。
    本以为李治吃了一次亏会消停一些,谁想到来年他居然弄了一次大的。
    将科举制度完全推翻,将行卷、干谒的陋习全部屏除,还让陈青兕来当任主考官,科举声势远超以往。
    此事若成,朝廷将会为天下庶族寒门开一道入仕的大门。
    尽管只是一道门,却能撼动关东五姓卓然的地位。
    关东士族能够有今日之名,固然有千年累积的文化底蕴,但更重要的还是掌控人才培养输出的渠道。
    书,读得好的人,未必就懂得做官,知道如何治世安民。
    庶族寒门能够读书读出一个名堂来就很了不起了,哪里去学治世安民之法?
    士族人脉广,握有资源,他们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致仕官吏为族中子弟传授为官治世的经验,也可以介绍族中子弟或者依附他们的庶族寒门去县令、刺史手下担任文书学习。
    故而士族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就是比庶族寒门自我学习出头的人才,更有本事更有能力。
    日积月累,士族靠着这种手段掌控大部分的胥吏资源。
    个别绝顶的人物,确实能够凭借自己的天赋能力,脱离士族的掌控,屹立于朝廷之上。
    但绝大多数相对平庸的人是逃避不开的……
    科举取士的主要目的就是打破这种垄断,一旦成功,庶族寒门不在依赖士族,士族的影响力必然会受到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崔信明、李孝卿、卢仁朂领衔而来,鼓动其他士族也参加此次科举,还带着这一辈族中最出色的三人参加。
    结果成绩远不如他们所期盼的,崔冬日第四、李元素第二,至于卢照邻更是掉到了二十一。
    今日殿试,由李治亲自主持,也不知是什么光景。
    崔信明、李孝卿愤愤不平,自觉受到莫大委屈。
    卢仁朂却有些乐在其中,当然并没有显现出来。
    崔信明、李孝卿皆是崔家、李家嫡系,天生高人一等。
    卢仁朂却出身旁支,并没有得到多少资源,最大的官也不过是临颍县丞,现今在家族里说得上话,是因为生了一个好儿子卢照邻。
    卢照邻的诗歌、骈文天下一绝,明朗轻快、融典入情。若无陈青兕的出现,他就是与骆宾王一起高举反南朝脂粉气大旗的先锋大将,初唐四杰之一。
    家中出现了卢照邻这样的人物,卢仁朂的地位水涨船高,渐渐成为卢家管事之一。
    不过卢照邻因出身旁支,他并没有得到卢家家学的培养,十岁时就远离家乡,远赴江南跟随文学大儒曹宪、经石专家王义方学习。故而他的文化功底深厚,策问却是一般。
    此番科举,他的帖经、杂文两项成绩都是甲等,而且是因为最高分就是甲等,他的才气在考生中属于断档的存在,只是让策问拖了后腿。
    换作其他主考官,卢照邻至少能进前十,遇到重视帖经的考官,前三都不是问题,可陈青兕最重视的就是策问,在他这里只能位列二十一。
    卢仁朂知道自己儿子的弱点,有这成绩已是满足。
    当然更主要的是五姓中也存在激进派与保守派。
    崔李郑是激进派,卢王是其中的保守派。
    激进派觉得应该适当的做些反击,不能一味退让。
    卢王却是觉得,只要熬过李治,等到下一任不抵制他们的皇帝出现便好了。
    以他们的底蕴,只要不受压制,能够快速崛起。
    卢仁朂最先打破了僵局,说道:“科举纵火,此事有些过了。”
    崔信明立刻道:“确实过了,谁这么糊涂?”
    李孝卿也说:“愚蠢之极。”
    反正没人承认。
    又是一阵缄默,直到殿试结束。
    李治钦点三甲进士及第:状元张柬之,榜眼郭待封,探徐彦伯。
    至于李元素、崔冬日、卢照邻三人,分别是二十五,三十三,二十……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