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 第773章 代国立,李牧相!你蛮夷的让蛮夷都倍感蛮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燕丹孤注一掷的向东北方向突围,试图与朝中派来的二十万燕军合兵,而后借这支大军之力反攻嬴成蟜。
    然而万事万物的发展却向来不因个人意志而转移。
    天下这方棋盘更是从来都不只有两位棋手!
    五日前,亦即秦王政十四年五月十六日。
    代郡,蔚(yu)县。
    一名名乔装打扮的斥候疾驰而回,不断涌向代县衙署,拱手上禀:
    “报!秦长安君所部已取阳狐城,正在分兵往我大赵东方诸城而去。”
    “报!燕太子丹接连遣使游说我大赵诸城县令,冠氏城等三城已落下我大赵旗帜,改立燕国旗帜。”
    “报!燕太子丹仍在领燕军中军攻打内黄城,又派偏师北上,目的不明。”
    “报……”
    一名名斥候用他们探查的情报为衙署内的所有人勾勒出了一副较为清晰的局势图——甚至于比燕丹所掌握的情报更加准确!
    赵国宗正丞赵无极右手猛的一拍案几,恨声而喝:“无耻燕国!”
    “邯郸虽陷,我大赵却没有亡!”
    “燕国身为我大赵盟友,见我大赵局势危急便背弃盟约、反攻我大赵,夺我城池,侵我疆域。”
    “何其可耻!何其可恨!”
    “昔我大赵就不该与燕国这等无耻鼠辈合盟!”
    “大王,谬矣!”
    紧随赵无极之后,衙署之内响起一片骂声:“燕国竟再背我大赵,燕国以为我大赵好欺乎?!”
    “大王终究还是太过年幼,根本不知燕王有多无耻!要本官说,昔年我等就该抵死劝谏,力保太子继位!”
    “是极是极!先王所托非人,方才使得我大赵遭蒙此次大败啊!”
    “待我大赵休养生息,定要向燕发兵,让燕国为今日之举付出代价!”
    衙署内侧主位,赵嘉平静的端坐于软榻上,静静聆听。
    赵嘉万万没想到,他才刚抵达代郡没多久,那座坚实的邯郸城便落于秦国之手。
    数百名宗室子弟和数十名赵国臣子将领趁着秦军强攻赵王迁的机会,逃出了邯郸城,而后便一路北上,加入了簇拥赵嘉的行列。
    从险些被杀的阶下囚到成为赵国最后的希望,赵嘉的处境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赵嘉没有急于决定,而是耐心的蛰伏,耐心的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而今日,这个机会,已然成熟!
    目光撇了毛遂一眼,早已准备就绪的毛遂当即出列,沉声而喝:“诸位同僚于此地痛骂燕国,可有何益处?”
    “唇舌之利固然可快人心,却不能让燕、秦二国有丝毫折损!”
    “为今之计,乃是立刻整顿我大赵社稷,重立我大赵旗帜,整顿我大赵兵马,让所有胆敢觊觎我大赵疆域之敌皆不敢肆意妄为!”
    将作少府令赵姜苦涩摇头:“说来容易,何其难也!”
    两位兄长都死于嬴成蟜之手,赵姜恨不能立斩嬴成蟜为兄长报仇!
    但也正因为赵葱、赵蒜的接连战死,让赵姜明白了秦军有多难战胜,更是让赵姜心头对秦军,尤其是对嬴成蟜有了几分心理阴影。
    然而毛遂却是平静的说:“说来容易,做之更易!”
    面向赵嘉拱手一礼,毛遂沉声道:“请公子嘉登基为王便是!”
    “只要公子登基,尚未沦陷的大赵诸城就有了主心骨。”
    “而今秦疲敝、燕孱弱,只要我大赵诸城竭力抗敌,敌军自退!”
    此话一出,衙署内外一片寂静,所有与会人员都目露沉凝,眼波流转。
    赵无极第一個摇头道:“不可!”
    “虽然本官亦以为公子有为王之资,然,大王未薨,王位未悬,公子焉能登基为王?”
    “一国不能有二主也!”
    毛遂当即驳斥:“楚王负刍仍被俘于秦国,楚王负刍被俘之前亦未曾肉袒、衔璧,更无百官衰绖,士舆榇。”
    “楚王启依旧登基为王,重掌楚国祭祀。”
    “楚国可如此施为,我大赵为何不可如此施为!”
    赵无极怒声反问:“楚,蛮夷也!”
    “我大赵为蛮夷乎?”
    曾与触龙苦劝赵王迁的臣子、赵嘉为太子时期的太子府旧臣以及代郡群臣都坚定不移的支持赵嘉登基为王。
    什么礼法什么规矩,都敌不过实打实的从龙之功!
    而赵无极等从邯郸而来的官吏却多了几分犹豫,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支持赵嘉,而是因为赵王迁终究还活着。
    一旦赵嘉承袭赵王之位,秦国很有可能会立刻放归赵王迁,届时本就疲敝的赵国必将再经历一场内乱!
    耐心听了许久,将每一个人的发言都记在心中后,赵嘉终于温声开口:“本公子以为,宗正丞所言,有理!”
    毛遂焦声而呼:“公子!”
    “现下乃是我大赵百年未有之危急,公子切不可被困于礼法而坐视我大赵沦丧啊!”
    赵嘉对着毛遂颔首道:“毛上卿所言,亦有理!”
    一些臣子心中轻叹,开始怀疑赵嘉是不是要在如此重要的大事上和稀泥了。
    赵嘉双眼环视群臣,声音转沉:“今赵王未薨,赵王之位未悬,本公子自不当承赵王之位。”
    “昔本公子为大赵太子,却被父王罢黜太子之位,可见父王亦不希望本公子承袭赵王之位。”
    “然!”
    “诚如毛上卿所言,今我大赵局势已危若累卵,我大赵必须要立起一面旗帜,号召我大赵诸城团结一致、同抗秦燕!”
    “是故,本公子欲于代地立宗祠,承代王之位!”
    群臣众将:啊?!!
    不是,还有这种操作?!
    你身为赵国公子,要承代王之位?!
    被赵襄子用大金斗给脑袋开了瓢的末代代君知道这事儿吗!
    赵无极赶忙拱手劝谏:“公子不可啊!”
    “公子乃是我大赵宗室子弟,如何能承代王之位!”
    赵嘉坦然道:“本公子会大祭天地,将此事上禀父王与周天子。”
    “请父王以父王之名上告周天子,裂土封本公子为代王。”
    “而后等待父王与周天子准许此事。”
    群臣众将全都懵了。
    将此事上禀赵王偃和周天子?
    这俩人都已经死了多少年了!
    就算他们不同意,他们怎么反驳?
    就连毛遂都忍不住道:“公子,此事未免有些过于……蛮夷了些。”
    赵嘉看向史官,沉声道:“将今日之事原原本本的记载下来!”
    “蛮夷者,本公子也,非群臣也!”
    “天下人若欲嗤嘲谩骂,当尽加于本公子之身!”
    眼见赵嘉一脸坦然的认下了蛮夷之称,甚至要提醒天下人辱骂的时候别骂错了人,毛遂绷不住了。
    本官本以为本官的谏言就够蛮夷的了。
    结果和公子您这想法一比,本官突然觉得本官还挺守礼的嘞!
    但赵嘉如此鲜明的扛起了骂名,却也让毛遂等不少臣子心生亲近。
    谁会不喜欢帮忙担责任的领导呢!
    再次看向群臣,赵嘉声音肃然:“危急之时自当行危急之策!”
    “本公子心意已决,二三子可愿助本公子一臂之力?!”
    赵嘉的态度非常坚决,赵嘉也有不得不如此坚决的理由。
    因为赵无极说的没错,只要礼法层面上的赵王迁还活着,赵嘉就不能承袭赵王之位,否则就是蛮夷之举,既然左右都得背负蛮夷之名,赵嘉不如选择另起炉灶,全盘丢弃赵王迁留下的烂摊子。
    如此一来,赵嘉在礼法层面上便能与赵王迁站在同一高度,即便日后秦国放归了赵王迁,赵代二国也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赵嘉将大大削减秦国利用赵王迁挑起赵国内乱的可能!
    除此之外,赵嘉另起代国便能在一定程度上不去继承秦赵之间的仇恨,削弱秦国进攻代国的欲望,尽可能为代国多争取几年喘息的时间。
    另外,另起代国之后赵嘉就无须祭拜赵王偃、赵王迁等人,他自己就能在宗庙里面享用头香!
    无论是从个人好恶角度来看,还是从国家利益角度来看,重立代国都是远胜于承袭赵王之位的良策!
    但此策却也有着巨大的弊病。
    因为此策确实大大突破了礼法的极限,蛮夷的让蛮夷都倍感蛮夷!
    很多故赵臣子不一定会承认代国是赵国的延续,更不一定会愿意将对赵国的忠诚转移到代国身上!
    就在群臣犹豫挣扎之际,沉默已久的李牧突然起身,跪地稽首:“臣,柏仁李牧,拜见大王!”
    赵嘉心中大喜。
    李牧没有自称武安君,更是口呼大王,这足以说明李牧对赵嘉的支持有多坚决!
    快步上前扶起李牧,赵嘉朗声而笑:“善!善!甚善!”
    “寡人能得武安君臂助,实是如鱼得水也!”
    李牧摇了摇头,声音复杂的轻叹:“武安君已往矣。”
    赵嘉坚定的说:“故赵之武安君已往矣,我大代之武安君却正在寡人面前!”
    拉着李牧的手臂面向群臣,赵嘉朗声开口:“传寡人令!”
    “封李牧为我大代武安君,遥领武安城为食邑。”
    “擢武安君为我大代相邦,总管国事!”
    李牧赶忙道:“不可……”
    然而还没等李牧说完,李牧的次子李弘、老将司马彻等一众代郡人马已经振奋拱手:“谨遵大王令!”
    毛遂等人见赵嘉如此坚决,也随之拱手而呼:“大王英明!”
    虽然他们依旧不认同赵嘉的想法,但他们除了赵嘉之外又能支持谁呢?
    既然赵嘉如此坚决,他们也不得不从!
    而见绝大多数人都已遵从,四十余名故赵臣子和宗室子弟默默的离开了衙署,余下的赵无极等人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拱手:“大王英明!”
    唯有李牧苦声道:“臣,实无胜任相邦之能也!”
    代王嘉拉着李牧的手,诚恳的说:“世无生而知之者,谁人不是从不会学到会的?”
    “寡人深信相邦,相邦可愿为我大代多加辛劳?”
    李牧心脏一暖。
    信任啊!
    多奢侈的词汇!
    虽然李牧还在质疑代王嘉信任的真假,却也依旧肃然拱手:“臣定竭力而为,不负大王恩重!”
    代王嘉朗声而笑:“如此,则寡人心安矣!”
    “二三子且坐!”
    重新落座,代王嘉沉声道:“登基、立祠等事,皆暂缓之。”
    “当今我大代首重之事,便是当下之战。”
    “寡人以为,我大代当即刻明告诸城,听从我大代号令。”
    “而后向秦请和,遣使臣出使燕国。”
    “力求让我大代能延续燕赵之盟!”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