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 第606章 整个吴越地乱成了一锅粥!你们难道就都站在干岸上吗?
五枚竹简传楚地。
四方兵马举玄旗!
短短五天时间,一支支散落于楚国各地的兵马涌出山林湖泽,不断汇聚合兵,并向着一座座楚国重城扑杀而去。
在混乱局面的催动下,一些完全没有和秦齐联军取得过联络的山贼水匪也歪歪斜斜的缝出了秦齐两军的旗帜,打出了秦齐联军的旗号,斗志昂扬的来帮帮场子!
“报!乌程城沦陷!乌程城县公战死,乌程城县丞正率残兵奔逃而还,却在遭秦齐联军追杀,拜请大王救援!”
“报!延陵城沦陷!延陵城县公、县丞皆战死!”
“报!秦齐联军发兵一万一千余攻打菱夫城,菱夫城求援!”
“报!秦齐联军发兵……”
七月十五日。
城池沦陷的噩耗与求援的悲呼成为近几日阖闾宫的主旋律。
端坐高台之上,听着一名名传令兵的奏报,楚王启面色阴沉、拢在袖中的双手攥紧成拳。
即便他坐于阖闾宫,却也能通过一封封奏报看的出当下战局。
整个吴越地都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而吴越地,可是楚国国都所在啊!
还有比现在更危难的时局吗!
“报!”又一名传令兵快步入殿,拱手而呼:“七千余秦齐联军突袭武原城。”
“武原城假县公被俘,武原城县丞战死,武原城一众官吏已率武原城卫兵请降!”
传令兵的话语让楚王启明白。
确实还有比刚才更危难的时局!
“嘭!”楚王启一掌拍在案几之上,双目喷火的看向昭岑:“王室出身的县丞战死,昭氏出身的假县公并一众官吏皆请降?”
“令尹!”
“寡人需要一个交代!”
昭岑目露错愕。
昭迥的消息还没传到昭岑手中,昭岑也不知道昭迥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但昭岑心思急转间就拱手道:“启禀大王,武原城假县公昭迥非是请降,而实是被俘。”
“据臣所知,武原城卫兵仅千人。”
“而敌军却拥兵七千余。”
“若敌军再使诈术,则便是昭迥有大才,却也无能力挽狂澜啊!”
“更遑论,臣知昭迥此人,有些小聪明但绝对不多。”
“臣甚至都不曾令他往前线将兵,他又如何有扛得住七倍兵马强攻的能力?”
“若非我大楚诸多英才战死,臣手中着实无人可用。”
“臣又如何会令昭迥假武原县公之职啊!”
昭岑的这番话注定了昭迥日后不可能再在楚国得到重用。
但昭岑的这番话却也剥走了昭迥身上的大半罪责和不忠的指责,战后昭迥如果还有机会回归楚国的话,也不至于被处死。
昭迥他就是无能而已,本就是无人可用之际才从垃圾堆里拣出来的人,大不了不用他就是了,何至于杀他!
楚王启沉声质问:“令尹言说我大楚无英才可用?”
“寡人倒是要请令尹教。”
“我大楚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何至于落得无英才可用的境地?”
“我大楚的精锐和英才都在何方!”
群臣默然,无言以对!
楚王启声音加重:“乌程城沦陷、延陵城沦陷、御儿城沦陷、武原城沦陷。”
“菱夫城、南武城……诸城被围。”
“更有各湖泽水匪啸聚而出,正在向震泽汇聚而来!”
“我阖闾城即将被秦齐联军切断与诸城的联系,被孤悬而困。”
“而于此关乎大楚存亡的危难之际,寡人的英才何在!寡人的大将何在!寡人的大军。”
“何在?!!”
许是心有灵犀。
亦或是出于同样的战略考量。
项燕和嬴成蟜给出了相似的持城策略。
只可惜,项燕的命令没能被熊兆带回阖闾城,昭云也没有能力同时主持数座城池的防御。
但彭越诸部却已遵照嬴成蟜的命令,以阖闾城为中心,以南武城、武原城、御儿城、乌程城、菱夫城、延陵城和震泽为端点,再搭配上东方大海的天然防线,即将对阖闾城完成全方位包围!
如果彭越诸部直接杀奔阖闾城,楚王启的内心还不会如此焦躁。
可彭越诸部这步步紧闭的姿态,却如同一根在楚王启脖颈处缓慢收紧的绳索般,不止给楚王启带来了持续的痛苦,更给了楚王启无与伦比的恐惧!
殿内群臣赶忙躬身而呼:“请大王息怒!”
楚王启怒极反笑:“息怒?”
“寡人亦请诸位爱卿息怒。”
“若寡人当定了这亡国之君,那在座诸位便也当定了这亡国之臣!”
楚王启目光冰冷的扫视大殿:“诸位爱卿当知,诸位爱卿也不是站在干岸上。”
“有国才有百姓家!”
“齐国复国后,昔日齐国百姓何在?”
“燕国复国后,昔日燕国百姓又何在?”
“故韩灭国后,昔日故韩百姓可还在?”
楚王启很清楚这些朝臣的想法。
所以楚王启一连三问,一问比一问更直白。
大楚若是亡了,在座各位都别想独善其身!
就算未来大楚还能复国,在座诸位也不可能拥有现在的地位!
昭岑轻吸了一口气,沉声开口:“臣等,绝无坐视大楚灭亡之念。”
“臣等本就皆是王室后裔,更深受王恩,阖家性命皆与大楚息息相关。”
“为国,为己,臣等皆会竭力兴我大楚!”
“前番臣虽然与大王的想法不同,但勿论是大王所思还是臣所思,皆是为我大楚兴盛!”
楚王启略略颔首。
昭岑、屈桓、景畴等大族领袖确实都有自己的私心,即扩大食邑、赚取更多利益。
但他们的食邑和兵马同时也是大楚国力的一部分,且他们若是能得到好处,楚王启也能得到好处。
所以楚王启也必须承认,虽然楚王启和昭岑在对齐战略上的想法截然相反,但两人也确实都是为了大楚的兴盛。
昭岑继续说道:“现今我大楚局势危急。”
“与兴衰相比,存亡更加重要!”
“臣,愿附大王之策,传令上柱国率军回援阖闾城!”
昭岑身后,一众群臣齐齐拱手:“臣附议!”
楚王启敛去怒容,轻声一叹:“诸位爱卿终于醒悟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如果群臣早些醒悟,楚国又何至于接连遭受两次大败,令得数十万将士战死沙场?
但群臣心中却也很是无奈。
两次秦楚之战,嬴成蟜都只是靠取巧得胜,王翦也只是与项燕长期对峙,不分胜负。
在此战之前,群臣也不知道嬴成蟜和王翦同处一军会对项燕造成如此恐怖的压制啊!
群臣更不可能提前知道嬴成蟜在与项燕对峙的同时,还能对楚国后方造成如此恐怖的破坏!
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
楚王启沉声开口:“令!”
“上柱国燕所部即刻退军,回援阖闾城!”
昭岑等群臣拱手而呼:“大王英明!”
郎尹熊犀当即提笔,将楚王启的命令写在缣帛之上。
昭岑继续开口:“臣今日便会书信一封,传与上柱国麾下的昭氏族人。”
“令我昭氏族人劝谏上柱国,请上柱国即刻回援阖闾城。”
“亦烦请诸位皆传信族人家眷,向其阐明利害,助其做出正确的判断!”
说是劝谏上柱国。
实际上,昭岑却是在要求昭氏族人于项燕不愿遵令撤军之际,胁迫项燕退军!
但项燕终究是主帅,不是昭氏一族兵马有实力对抗的。
所以昭岑也希望其他大族能在这关键时刻站出来,与昭氏联手胁迫似乎要脱离他们掌控的项燕!
面对昭岑的提议,屈禾、景怆等留守阖闾城的大族子弟纷纷拱手:“唯!”
见朝堂上下终于统一了意见,楚王启露出满意的笑容:“甚善!”
“今我大楚君臣同心,定能……”
然而楚王启的话音还没落下,一阵焦躁的争执声就从殿外传来。
“吾有要事上禀!速速让路!”
“大王正在朝议,尔等皆无直谏大王之权,自当于偏殿等待大王召见!”
“大王!大王!我等有要事上禀!等之不得啊!大王!”
楚王启激励人心的发言被打断。
楚王启却也不恼,只是心怀忐忑的赶忙发问:“门外何人?”
“既有要事,令其速速入内上禀!”
御书房门开启。
一名身穿麻衣、两只麻鞋已被鲜血染透且还在不断低落鲜血的人在环列卫士的搀扶和控制下走进房内。
“大王!”看到端坐高台上的楚王启,来者双眼一亮,赶忙高呼:“臣乃候者鄢铁仲,听由候奄之令往下邳城打探。”
“七月九日,臣得见秦军中军有所动向,便率两名袍泽伴于此部秦军周边。”
“而后臣竟发觉此支秦军正在向淮河方向行进,且此支秦军还持着大纛!”
“臣以为,此支兵马很可能意欲袭击我大楚后方,故而昼夜不休以传此讯!”
听得鄢铁仲这话,楚王启立刻就想起了庄贾上禀的情报。
心脏猛的一颤,楚王启赶忙发问:“可探明秦军拥兵几何?”
鄢铁仲毫不犹豫道:“据臣所探,秦军约有十万兵马!”
大殿之内,一片哗然。
“大纛南下?莫非果真如大王前番所料那般,秦长安君亲自领重兵来攻我阖闾城乎!”
“万幸,秦长安君非是如大王所料那般领兵二十万,而只是领了十万兵马。”
“万幸?便是秦长安君仅率十万兵马,再加上袭扰阖闾城周边各城的那数万兵马,我阖闾城又拿什么来挡!”
是啊,倘若嬴成蟜亲自率重兵南下、攻打阖闾城。
阖闾城拿什么来挡?!
楚王启毫不犹豫的开口:“再令上柱国燕。”
“即刻回援阖闾城,不得有误!”
郎尹熊犀轻声道:“回禀大王,此令已撰毕。”
楚王启怒而喝令:“那就再撰一封!”
“二令同发,令上柱国速速回援!”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