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 - 第23章 功过不相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功过不相抵
    不出所料,群臣争论一通,得出的结论不过是加强边关戒备、整修长城的旧例。又因为朝廷没钱,连整修长城的钱都拿不出来,只能让各地自行修缮。
    朱由检心中不满,却又变不出钱来,再加上如今的蓟辽总督刘诏等人都是阉党中人,把钱拨给他们,让人难以放心。
    刘诏敢领兵直趋京城,若是钱给足了,以后动他可能会出事端。
    但是现在动他的话,会引起阉党警觉和反击,还是只能先留着。
    倒是其他地方,似乎可以动一动。
    想到刘诏的职务全称是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朱由检有心把保定等处的事情分出来,加强对这些地方的掌控,向群臣道:
    “刘先生曾和我说,他的同年卢象升文武双全,能舞动一百多斤大刀。”
    “卢象升现在是大名府知府、山东按察司副使,那就加整饬大名兵备道。”
    “让他从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募兵,清理盗贼,并作为守卫长城的后备兵力。”
    以自己老师刘汉儒的名义,给卢象升加了担子。
    这种明晃晃地提拔私人,群臣却说不出反对来。新皇帝登极之后,他在潜邸的老师刘汉儒必然大用。这时反对提拔刘汉儒的同年,岂不重重得罪了对方?
    那样的蠢事,朝中的聪明人是不会做的。甚至还有人决定把刘汉儒推举上去,以便获得回报。
    顺利提拔了一个人才,朱由检焦虑的心情稍稍缓解了一些,继续处理事情。
    看到镇守宣大太监葛九思请以应接骑兵五千改为左右标营,朱由检眉头一皱,说道:
    “这五千骑兵是怎么回事儿?”
    “是宣府、大同的机动兵力吗?”
    群臣无人回答,朱由检也不追问。在这个刚刚登极的时候,他是不愿意给阉党太监增加兵力的。
    再加上林丹汗的事情给了他理由,朱由检斟酌之后,说道:
    “朝中有谁曾在宣大任职?”
    “朕打算派一位重臣统领这五千骑兵,联络顺义王等右翼诸部。”
    “如果林丹汗执意西迁,那就把他打回去。”
    这下更没人敢回答了,朱由检无可奈何,只能让他们廷推。
    最终朝臣推来推去,推出来一位老臣,已经八十多岁的王象乾。
    朱由检听得气急,对这一届朝臣彻底不抱希望,问他们道:
    “王象乾已经八十多岁了,他要是死在任上,天下人怎么看待我们?”
    “这是朝廷优待老臣的道理吗?”
    群臣无言以对,最终还是诚意伯刘孔昭壮着胆子说道:
    “陛下,王象乾虽然年老,但是精神矍铄、身体强健,还能胜任此事。”
    “而且他熟悉草原情况,威名著于九边,可以联络诸部。”
    这让朱由检稍微接受了点,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按群臣推举,启用这个八十多岁的老臣。
    同时,为了表示自己尊重老臣,朱由检在得知王象乾已累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后,下旨加太保,以兵部尚书衔督师宣大、蓟辽等处长城边务,给他极大礼遇。
    这个任命一下,群臣反倒有些羡慕了。大明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虽是虚衔,却一直颇为贵重。尤其是对文臣来说,除了张居正没有生加三公的,都是死后追赠。就连杨廷和,生加太傅都被他推辞了。
    朱由检在王象乾活着的时候给他加太保,无论王象乾是否接受,传出去都是一桩美谈。以后有人问王象乾的功绩,只要说一句“陛下要给他生加太保”,就能够说明一切了。
    解决了这件事情,朱由检看到了魏忠贤辞任的奏疏。虽然他心中很有同意的冲动,但是看着眼前的朝臣,却又压了下去。
    他知道,眼前这些朝臣看似无能,但是在玩弄权术上,却都是一把好手。一旦没有了魏忠贤压制,他们很快就会用文官套路,把自己牢牢锁在宫中。
    自己要继续积蓄力量,在赶走魏忠贤时,把这些无能、谄附的阉党官员一扫而空,换上合适的人。
    所以,朱由检划了一个叉字,把魏忠贤的辞呈,直接打了回去。甚至没有给群臣讨论的机会,直接商议下一件事:
    “故宁远伯李如松的夫人武氏,请求袭封宁远伯。”
    “诸位都议一议吧!”
    这件事前几日便已传出风声,甚至在京中引起了大讨论。一些人认为辽东之事是李成梁的责任,李家不但不应该袭爵,还得追究责任、甚至下狱问罪。
    一些人则认为李成梁没被定罪,李如松更是为国战死,宁远伯既然是世袭爵位,就该让李家传承下去。大明的爵位制度,不能因李家而废。
    前几日两种意见还争论不休,今日林丹汗的消息传来,京城北边长城要受到后金威胁后。群臣对辽东大患有了切肤之痛,支持李成梁有罪的一下占了上风。
    没料到这种变化,朱由检只能拿李成梁、李如松等人曾经立下的功勋说事,看看能不能挽回一些。不能把这枚试探朝臣的棋子,轻易丢掉舍弃。
    群臣却来了劲头,刚才还默不作声的来宗道,这时积极说道:
    “陛下,功罪不明,边臣孰肯效力?”
    “李成梁弃地有罪,应该按律治罪,削去他的爵位。”
    朱由检皱着眉头,询问道:
    “李成梁的功劳,不足以抵消他的罪过吗?”
    来宗道以前例说道:
    “太祖开国时,薛显勇略冠军,军功赫赫。太祖封薛显为永城侯,却不予世券,把他谪居海南。”
    “这是因为他滥杀无辜,犯下很多罪过。所以太祖把他的俸禄一分为三,一份给被杀之人的家人,一份给他母亲妻子,只剩下一份给他,让功过都不相互掩盖。”
    “李成梁固然有功,但是他的罪过同样无法掩盖,不能相互抵消。”
    朱由检微微点头,认可这个说法,同时也明白了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为何处死了很多有功之臣。实在是大明就是这样的风气,只要皇帝不想办法力保,那些有罪的大臣就会按律被杀。李成梁的事情,按当下人的观点,就该问罪除爵。
    对这种风气很是欣赏,朱由检不打算破坏,决定按群臣的意思,除去李成梁的爵位。
    群臣高呼圣明,对此欢呼不已。正当他们以为自己取得胜利时,却听朱由检又问道:
    “李成梁罪有应得,但是李如松的爵位,应该如何定性?”
    “他的功劳赫赫,又是为国战死,不能无故除爵,寒了功臣之心。”
    《明史》:自是生聚日繁,至六万四千余户。及三十四年,(李成梁)成梁以地孤悬难守,与督、抚蹇达、赵楫建议弃之,尽徙居民于内地。居民恋家室,则以大军驱迫之,死者狼籍。……
    (李如松)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死。
    帝痛悼,令具衣冠归葬,赠少保、宁远伯,立祠,谥忠烈。
    以其弟如梅代为总兵官,授长子世忠锦衣卫指挥使,掌南镇抚司,仍充宁远伯勋卫,复荫一子本卫指挥使,世袭。
    恤典优渥,皆出特恩云。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