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太子 - 第330章 迎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0章 迎驾
    代善的态度似乎非常暧昧,但能参加那等会议的又有哪个不是千年的狐狸?谁还能不知道他打得是什么算盘?
    唔.济尔哈朗可能是真不知道。
    他至少在被迫放弃辅政之权时的表现就似完全没有想到一般。
    清廷作为一个将才立国的朝代,其内里的关系却是颇为复杂。
    老代善、小皇帝娘俩、多尔衮、豪格。
    这四家里,小皇帝娘俩实力最弱,但却最为超然。
    按着布木布泰的盘算,以多尔衮压制豪格,再用自己扯住多尔衮,待到小皇帝熬死那帮子老家伙,他们娘俩也就熬出头了。
    她的盘算自然恰当,但却忽略了隐在暗处的老代善。
    这老代善看似是维持清廷内部稳定的重要力量,回回都以和事佬的身份出现。
    但他每次都是谁强便帮着别人削谁,从未放弃过任何一次机会,却不知等他家成为最强时会是何等举措。
    至于豪格和济尔哈朗倒也不必多说,两个莽夫而已。
    若非当年黄台吉将最强悍的军队都给了豪格,想来凭他们两的政治能力也不见得能撑那么些年。
    剩下的便是多尔衮了。
    在后世说法之中,他因没有子嗣才受了布木布泰的魅惑甘心为别人养儿子,可若能看清他的一系列动作却会对此等说法嗤之以鼻。
    入关之后他便借由两兄弟之手开始了对己方势力的培植,与此同时还不遗余力地打压豪格、济尔哈朗。
    在没有朱慈烺的时空中,多铎、阿济格麾下的军队因南征大胜而扩张到了极恐怖的地步。
    获得绝对优势之后,多尔衮寻了个莫名其妙的理由便直接给豪格来了个擒贼先擒王,一举打散了这个对他最有威胁的势力。
    到了这时,仅凭代善一系已经无法制衡多尔衮。
    他不但有了“皇父摄政王”的尊号,更“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凡一切政务,不再有谦恭请示之举,未奉皇帝旨意,却一律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
    先培植己方势力,再打压反对派系,等到一家独大之后再营造声势。
    很明显,这是历朝历代篡位之人的惯用套路。
    至于说多尔衮无子,篡位也是无用。
    但他只是没有儿子,并不是没有生育能力。
    仔细想想,若非他无有子嗣,布木布泰母子还会那么顺从吗?
    这四方里,除了豪格这个莽汉,其余的都将各方都算了进去。
    若非征战半生的多尔衮在39岁时坠马身亡,依着满人内部极其复杂的关系却也不知最后会闹成哪般模样。
    言归正传。
    清廷内部高层会议在一番博弈之后圆满结束,各方也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多尔衮弃了摄政王之名,却保住了两白旗;济尔哈朗丢了个没有半点用处的辅政王,却将多尔衮拉回了寻常亲王的位置。
    剩下的两家一个结束了朝中一家独大的局面,另一个削弱了自己的兄弟侄儿。
    总体来说倒也能称得上皆大欢喜。
    至于说该怎么应对来自大明的威胁.
    对于清廷内部的博弈,朱慈烺并不知晓。
    不过依着他对局势的判断,清廷暂时当不会有什么大动作,所以他在处理完南昌诸事便直接掉头南下了。
    原本,他是想再往北一些,待看何腾蛟收复武昌再南下的。
    可在宋奎光等人忙着收拾南昌城里的厮杀痕迹时,自广州送来的一封信却逼的他不得不火速南下。
    郑大木是三月中旬自福州出兵的,待到了广东沿海,他并未在第一时间就与荷兰人交战。
    而是在与退守肇庆的顾元镜和前来增援的郝摇旗取得联系之后才对荷兰人发起了进攻。
    在这一战中,他先是在珠江下游用大量小船堵塞了河道,然后又让顾元镜自上游顺下了数百条火船。
    如此一来对明军最有威胁的战船和武装商船便在熊熊烈火之中化为灰烬,彻底没了支援的鞑子和海盗也被郝摇旗围歼在了广州城中。
    仗打到这般份上,剩下的便是坐等朱慈烺到来,以根据当下形势决定如何对荷兰人加以惩戒。
    可由于在江西战场耗时颇多,明军的动作却落在了后面。
    哪怕荷兰驻tw的卡隆总督颇为犹豫,但在巴达维亚评议会的催促下却也领着两艘盖伦级的战舰和二十余艘武装商船出现在了广东沿海。
    如此情形,朱慈烺自得火速南下,还哪里的工夫再去武昌?
    “阵亡将士的尸身可曾寻到?”
    这是他在看到一众官员之后所说的第一句话,而在话音落下之后,不管郑大木、郝摇旗,还是顾元镜、瞿式耜都沉默不语。
    “没有吗?”
    待见各人表情,朱慈烺心中不由一沉。
    他晓得广州一战时,守军在徐文爵的带领下给敌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再加上宋应升拼着一死将城中存粮全部焚尽,不论鞑子还是海盗都当恼羞成怒。
    可他未曾想到,敌人竟连尸身都没有放过。
    “臣万死!”
    就当用来迎接大明皇帝的鼓乐因他的面色而悄然停下之时,负有守土职责的顾元镜便直挺挺拜在了地上。
    “若非担忧广东局势糜烂,臣便该与广州城共亡,今日陛下亲至,臣之顾虑也已得解,请陛下赐臣一死,以慰阵亡将士。”
    随着话语声传入耳中,朱慈烺的视线不由转到了顾元镜身上。
    当初见他时,这个大明的高级官员还算体胖,但今日一见,顾元镜不但瘦了许多,便连面色都是颇为憔悴,显然广州之失和徐文爵的阵亡给他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看着这个略显消瘦的身影,朱慈烺心中五味杂陈。
    徐文爵乃是陪着他挺过那夜一战的,他甚至还想将这个年清军将培养成能够独镇一方的心腹大将。
    不论从感情来说还是从利益考虑,他的阵亡都对朱慈烺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
    可在这等时代,谁又会关注海上来敌?
    朱慈烺又怎能因此而迁怒他人?
    “此事不怪你,是朕大意了。”
    感受到来自臂膀的抓握,顾元镜意外之下竟直接抬头与朱慈烺对视了一眼。
    在今日迎接陛下之前,他不但已经给家人交代了一番,更还备好了棺木。要知道,失地乃是大罪,哪怕现已将广州收回,可他作为广东巡抚却是罪责难逃。
    更何况.
    徐文爵还在此战阵亡。
    以此为基,在顾元镜想来这一番自己却是难逃一死,他唯一所求也只是勿要牵扯到家人而已。
    可谁曾想
    “陛陛下!臣臣.”
    “起来吧。”
    面对已经说不出整话的顾元镜,朱慈烺又在手上用了些力气,待将顾元镜从地上扶起之后,他才又接着说道:“荷兰人不宣而战,使我广州军民损失惨重,此乃血仇,尔等需得铭记于心!”
    “臣等定然铭记于心!”
    “传令内使监,将广州一役详细记于起居录,务使儿孙晓得海上亦有强敌。”
    “遵旨。”
    话音落下,诸臣便以为可以迎陛下入城了,可谁曾想待他们一番应和之后却听陛下接着说道:“大木,夺回广州之后可曾俘有敌兵?”
    “回禀陛下,俘获海盗两千三百余人,鞑子二百四十余人,红毛四百七十余。”
    “全都剐了吧。”
    哐啷!
    却不知是握不住手中乐器,还是被这杀气腾腾的话吓了一跳,待那话音传开之后,位在不远处的乐手队中竟传来乐器落地之声。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无妨,起来吧。”
    眼见陛下并不追究,那乐手便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可一众文武却还陷在震惊之中,久久不能不能恢复。
    这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十个八个,拢共算下来此番所俘敌军足有三千余人。
    若将他们全都斩了,各臣自不会有这等反应,可陛下说的是剐啊!凌迟的那个剐啊!
    “陛陛下,三千多若是全都剐了,怕是于您圣明有碍啊。”
    此地官爵最高的便是郑大木,在顾元镜将被免了罪责的情况下,有资格劝谏的也就只有他了。
    在明面上看来他是担心剐了这么多人会影响大明天子的圣明,但在心里他却也有些担心这番举动会激怒了荷兰人。
    要知道,这一战虽然赢了,但与之前料罗湾之战一样,此战也非正面胜敌,乃有取巧的成分。
    若荷兰人因此而大举来攻,凭他郑家的这些武装商船却是万万都敌不过的。
    “朕的圣明从来不靠姑息敌人而得,”说着,朱慈烺便往郑大木面上看了一眼,见其似有未尽之言,他便试探着问了一句:“你莫不是怕激怒了荷兰人?”
    话音落下,郑大木便又往地上拜了一下,待直起身子之后才颇为艰难地说道:“陛下,荷兰人不单在tw驻有舰队,在爪哇等地亦有大批战船,若他们似当年倭寇一般侵扰沿海.”
    郑大木并没有将话全部说完,显然是怕在这么多人面前折了大明皇帝的颜面。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朱慈烺在听到这些话之后并未露出半点不悦,反倒是面色古怪地将话扯到了旁的地方。
    “沈廷扬没和你联系?”
    “联系了。”
    “伱不知道他也造了十多艘新式战舰?”
    “臣知道。”
    “那你.?”
    话说到这般份上,郑大木终于证实了心中猜想。
    他最担心的情况终于还是发生了。
    用内河舰队取得了一次次大胜的陛下似乎将大海当做了内河,似乎将荷兰人当做了鞑子。
    现在他更是把刚刚造好的“战舰”当做了克敌制胜的法宝。
    郑大木很清楚,海上作战需得兵卒对战船极度熟悉,那战船靠的也不是大小,而是所载火炮的门数。
    可.
    唉~~~!
    于心中叹了一声,郑大木终还是决定冒着触怒陛下的风险将实情一一道出,可他这里才在斟酌措辞,陛下那里却先说了起来。
    “你是担心朕在内河赢了几次旱鸭子便不晓得斤两了?”
    “臣不敢!臣万不敢生此大逆不道之念!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大海不比内河?”
    “陛下知道?”
    待听朱慈烺之言,郑大木便又是一惊,可当他满以为会等到解释之时,却听陛下又将话题扯到了一旁。
    “且说我大明的战舰能不能荷兰人正面对抗,但你身为水师统帅却得知道一点,
    这些靠海吃饭的民族与我大明不同,与鞑子亦是不同,
    他们的心思全都放在赚钱上,一切行为的出发点皆于此处。”
    对于朱慈烺的说法,郑大木似有些不解,但跪在稍远一些的郑鸿逵却不由挑了挑眉角。
    他虽在后半生投入了官场,但在少年时却也是在郑家船队上度过的。
    有着这番经历,他自然晓得陛下对荷兰人的形容极其贴切,但与此同时他却不由在心中想到。
    “莫非确为真龙降世?
    政争手段极高,把一众朝臣压得喘不过起来;军略水平甚强,把鞑子打得损兵折将,
    若只这两样也就罢了,可现在看来他竟对海上的事情也是极为熟悉,
    难道这世间就没有他不清楚的吗?
    遇上这等君王,我郑家怕是再难起势了。”
    对于郑鸿逵的心思,朱慈烺自是不知。
    他在看到郑大木略有些疑惑的表情之后便又接着说道:“明白了敌人看重什么,咱们便能打到他的七寸,鞑子看重满人,朕在江南便是专挑多铎的痛处下手,今番的荷兰人看重赚钱,朕便要摆出让他赚不到一分的气势。”
    郑大木终也是个聪明人,哪怕他行事颇有些瞻前顾后,但朱慈烺已将话说到这般份上,他又怎不明白这番话里的含义?
    只是
    “陛下,恕臣驽钝,臣虽明白了您的意思,可现在荷兰人的tw总督已带了舰队游弋与广东沿海,凭咱们的这些武装商船却是极难将其赶走的啊。”
    郑大木终还是有些年轻,似这等要将的话他竟就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了出来。
    但朱慈烺心中毕竟早有定计,待其话音落下之后便淡淡地说道:“这却要看咱们的沈部堂与梅总兵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