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秦始皇开始 - 第111章 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 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在天幕暗下去的数天后,又亮了起来。
    【叮咚——欢迎收看历史直播】
    【本期我们的主角中国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秦汉时期,依旧根据自己的需求稳步前行;而唐朝之后的王朝,则是更加关注朝政治理,每一个自认为正统的王朝都不想背负那个没有有声色、没有崇重欣羡的朝代的帽子。
    天幕上出现后世之人的身影。
    【我国海南三亚的水稻国家公园。
    我们今天,来谈谈我国近现代的农业发展。
    我国建国初期时候啥都要发展,是真的穷,百姓吃饱都费劲。
    我就不只一次听老一辈说他们那个时候,吃不饱饭,饿的时候就喝水,喝得肚皮都鼓起来了。】
    生在现代社会,又基本在县城里面长大,主播根本就没法想象那个时候到底是什么样子。
    长大了在网上看到那个时期的图片,才知道老一辈人说的话到底什么意思。
    各朝各代的百姓却感同身受。
    可不是嘛,他们就是这样子。
    吃饱穿暖,太困难了。
    也不知道他们的后代,会不会碰到那个好时代。
    【但大家知道嘛,现在我国这个时候,杂交水稻的双季亩产能达到3000斤。
    高产田的亩产量在1000-1200斤左右。
    低产田的亩产量在600-700斤左右。
    小麦亩产量一般在800至1100斤。
    玉米亩产量一般在800-1200斤。
    只说这几个,大家可能还没什么概念。
    说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吧,小米,也就是粟,在秦朝时,它的亩产是150斤,在现代,能够达到300-400斤。
    我国,去年粮食的总产量达13908.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这资料一出,等于是在斗地主的时候,直接上来就王炸,直接把各朝代给炸懵了。
    甭管哪个朝代,等把天幕的话往脑袋里过完,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气。
    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听见了什么。
    秦朝。
    扶苏更是难以置信,激动的连笔都快拿不稳了。
    朝臣们也是,心脏砰砰跳着,用天幕给的换算公式,换成秦朝的重量单位。
    相应的,一亩地的大小也有所调整。
    但无论怎样,这也实在是太惊人。
    他们就没见过能亩产400斤的粟。
    汉朝。
    猪猪更是直接捂心脏了。
    这后世的计量单位着实太豪横了。
    万亿!
    就,迫不及待想听听,后世是如何做到增产的。
    明朝。
    百姓们聚在一起,激动的搓了搓手。
    天幕是快要讲了吧,是吧,是吧。
    前面天幕讲的真的对他们的并没有什么都用。
    最多是让他们学到了一些知识。
    但今天,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
    天幕要讲他们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了。
    ……
    【但亩产能到这么高,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今天,就通过讲述几个现代农业重要领军人,来讲讲我国的亩产,是如何能在短短75年间,亩产提升怎么快的。
    在我国,最重要的主粮有三样,水稻、小麦、玉米。
    而这,同样也是世界的三大主粮。
    其中,水稻的原产地是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玉米的原产地美洲。】
    主播风曦调出世界地图,分别在三个地方做上标记,这才继续说道。
    【我们就先讲离我们最远的玉米。
    它是从明朝时期传入我国。
    玉米的营养价值高,又好养活,在山区也能种植。
    是以与清朝“康乾盛世”出现人口激增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至此玉米大放光彩】
    风曦从去厨房拿出自己煮的玉米。随着风曦的动作,各朝代众人的视线也自然而然被吸引走。
    【真香,水里煮一煮,或者蒸一蒸,熟了就能直接吃。
    我手里这根是甜玉米,一口下去又香又甜,完全可以不用配菜的。】
    除了清朝、明朝后期,不少百姓根本就没见过玉米这个主食。
    如今看天幕上人吃的那么香,肚子忍不住咕噜噜。
    救命,这一大早的,要不要这么馋人。
    而且,看起来好像真的很好吃。
    百姓们在想着吃,还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种植这个玉米。
    朝廷却在认认真真画着玉米的模样。
    虽上一期也有图片。
    但多画几张总没错。
    明朝。
    朱棣看着天幕吃着香喷喷的玉米。
    心中下定决心,郑和,他的郑和呢。
    赶紧把这个玉米给朕弄回来。
    无论怎样,他一定要把这个玉米弄到手。
    【在建国初,玉米的产量是并没有今日这么高的,亩产大概也只有200-300公斤。
    但我们刚才说,现在玉米的亩产一般在800-1200斤。
    大家肯定好奇,是发生了什么,才让我国的玉米有了今日的产量。
    这我们就要说一个人了。
    他名叫李登海,是我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
    同时,他也是“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之一,与袁隆平并称为“南袁北李”。
    又是世界玉米栽培史上夏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
    还是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用40年完成了120多年才能完成的科研工作。
    这些可是他靠着自己,实实在在获得的荣誉。]
    伴随着风曦的声音,天幕配上照片的同时,也哒哒哒的同步跟进信息。
    看得各朝代众人目瞪口呆。
    南北朝,北魏。
    贾思勰都有些恍惚了,忍不住想,这真的是在介绍一个农学家吗。
    又是“十大功勋人物”,又是感动中国人物,不敢置信。
    就想想他们,写个农书,都要说一声,“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想想就一把辛酸泪。
    特别是看看他现在这个时代,再看看天幕。
    更酸了。……
    事实上,对于封建王朝那种“学者不农,农者不学”什么的,是真的不能理解。
    弄不清楚明明是一群狗熊,居然还看不起英雄。
    【大家看到这一系列的成就,是不是觉得,他一定有一个较大多数人更为深厚的背景,渊博的知识。
    他才能做成这样的成就。】
    “难道不是吗?”在他们的认知中,能够这么厉害的,或者能够写书的,能够被认可的,不都是那些士人吗。
    哪真的有他们这些普通百姓什么事。
    就算有,不也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吗?
    他们心中怀疑,但也期待。
    这要真的是农民出身,那真的太厉害了。
    无法想象的厉害。
    秦朝。
    嬴政看看那个100斤,再看看那个700斤,陷入沉思。
    有能力的人是什么出身,他并不是十分在意。
    就像他大秦,朝堂上真正的秦人可没多少。
    但他统一六国后,谁敢说自己不是秦人。
    祖龙就是忍不住想,他大秦的粟亩产150斤,后世亩产300-400斤
    看来还得重用农家人,让他们好好研究一下,后世如何做到的。
    百姓们更是激动搓手手。
    想着,玉米他们期待不了,但水稻和小麦可以期待一下。
    ……
    【说起李登海的出身,只是农民出生。
    1966年,李登海初中毕业后,回到山东掖县后邓村务农
    1972年,时任农科队队长的李登海在报告上看到,m国农民春玉米亩产量达1250公斤的消息,十分震惊。
    毕竟,山东地区当时的玉米亩产量也就100-200公斤。】
    各朝代众人:!!!
    这个剧本怎么这么熟悉。
    这不就是他们这个时期的亩产量,跟现代的亩产量的差距吗。
    然后呢,然后呢?
    他们感觉自己好像在听一个很传奇的故事。
    有点遥远,但又因为主人公的身份跟面对的环境都与他们相似。
    就莫名,非常有带入感。
    ……
    【李登海看到国外这么高产量的情况的时候,就是自己觉得要立志发奋要使我们中华民族有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m国农民可以干到的,我们中国农民也能干。
    豪言壮语立下,他也不是光说不练空把式,很快也开始他的学习之路。
    由于缺乏基础理论,李登海不分昼夜地啃书本,向内行人求教。
    带领队员种植了10多快实验田,探索玉米高产的道路。
    当年,后邓大队的夏玉米亩产量就提高到500多公斤,比一年前的夏玉米亩产量翻了两倍多。
    1974年,李登海到莱阳农学院进修。
    进入学校后,李登海没有因此懈怠,反而废寝忘食,用一年时间,就把原本要用四年学完的课程全部学习完毕!
    然而无论李登海怎样艰苦尝试,始终无法突破亩产660公斤这个瓶颈。
    由于气候原因,在北方一年只能生产一季玉米,严重制约了李登海的育种时间,当得知由于海南岛的气候环境,可以让玉米的繁殖次数从每年的一次增加到三次。
    李登海决定南下海南岛,加快自己育种实验的速度。
    1978年,李登海背着干粮和玉米种艰辛跋涉八天八夜终于到打海南荔枝沟,开启了南繁育种的历程。
    在日复一日地忙碌在田埂间,从种植、除草、施肥、喷药,到发芽、长叶、结穗,每个环节他都严格把关,从不缺席。终于艰辛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在1979年终于经过无数次地试验,李登海终于培育出了玉米品种“掖单2号”。
    创下了新中国单产780公斤的最高纪录轰动了一个时代。】
    闻言,各朝代百姓瞪大了眼睛。
    成功了,居然真的成功了。
    太厉害了吧。
    “还不是运气,听起来也没那么难嘛。”有读书人小声嘀咕。
    却很快被身边的人一顿喷。
    “呵,你说不难,那你去做啊,在这里说什么。”
    “就是啊,你也不看看天幕刚才说了什么,一年内学完四年的东西,观察了上百万粒种子,做了无数次实验,你看你自己能做到什么。
    别说观察了,你长这么大有见过上百万粒种子吗。”
    小声嘀咕的人没想到自己的话能被听见,还被旁人怼了回去,涨红一张脸,最终也讷讷说不出一句话来。
    最终以袖遮面,跑了。
    明朝。
    相信自己在未来不久一定会得到玉米的朱棣,命人认真记录,不可漏掉一个字。
    【1979年春季,李登海将在三亚市育种基地南繁选育的“掖单2号”“掖单3号”,7公斤多种子带回山东掖县试种。
    那时,称出来的亩产分别为776.9公斤和774.9公斤。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紧凑型高产玉米杂交种,第一次突破了平展型玉米杂交种在夏玉米区的高产能力不到700公斤的高限。
    在我国整个玉米栽培界引起极大轰动。
    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最起码,在我们这个时代,意味着,在此后的时间,我国将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品种,确定为提高杂交玉米高产能力的有效途径和主要发展方向。
    说简单点,就是杂交玉米这一方面,从此以紧凑型为主。
    这是多大的成就啊。
    但李登海却说,“我们虽然打破了我国玉米亩产量最高纪录,但这还是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超过m国,向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人的实力!”
    显然,他并不满足700公斤的亩产,他还要再往前冲。
    讲到这里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平展型”,什么又是“紧凑型”。
    区分这两种玉米,主要是看叶片,大家看天幕上的图。
    平展型玉米的叶片是平展的,种起来就需要给每株留点空间,不能太密。
    因为当密度增大时,田间透光不良,就会导致秃尖长、穗粒数减少、空秆率增加、千粒重下降。
    甚至,有的品种会出现倒伏,导致明显减产。
    而紧凑型玉米,玉米穗部以上叶片上冲的,这样玉米的通风透风性就会较好,种植也能更加密集。
    天幕上的图左边是平展型,右边是紧凑型,仔细观察是能观察出来的。】
    面对吃的东西,没有一个人能表现得不认真。
    明朝,某个村庄。
    村民们聚在一起,一会儿看看左边图片,一会儿看看右边图片,再把两个做对比。
    “真的诶,感觉还挺明显的。”会写字的文化人在纸上记录,会画画的赶紧照葫芦画瓢。
    真的,平日里只会种地的他们,都没想到,他们身边居然还有会画画这种技能的。
    会画画的那人一手执笔,认真勾勒形状,嘴里却说着,“我这平日里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拿着树枝在地上画画,没想到还有用的上的时候。”
    村长拍了拍这人的肩,再次称赞。
    开玩笑,他们可早就把玉米当成他大明的作物了。
    他可是听说,他们这个陛下没少出海。
    以前不知道要干啥子用,只觉得浪费钱。
    现在,陛下快冲,陛下真有先见之明,陛下一定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他们的玉米,近在眼前。
    这不赶紧先研究明白了,这高产作物怎么种植。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