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秦始皇开始 - 第101章 龙虎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1章 龙虎榜
    宋朝。
    被点到名姓的宋神宗赵顼和王安石抬头看了几眼天幕。
    宋神宗心中颇有些犹疑,天幕专门举了朕的例子,是单纯的举例子吗?还是想要告诫朕什么事情?难道朕的变法当真不合适吗……
    王安石则是内心平静,目光坚定,他一定要把变法推行下去!
    【说完了赵光义关于军事民生方面的事情后,我们来看一看他在文治方面的一系列举措。
    首先确实要声明一点:赵光义虽然在军事方面屡次失败,国内也有王小波李顺这样的起义,还造成了严重的重文轻武问题。
    但在文治方面,赵光义也当得一句“文治天下”,从他这里彻底完善了科举制度,奠定了宋朝文官统治的基础。】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自觉受到了天幕的褒扬,得到了上天的肯定——他的文德治世被盖棺定论了!
    没错,他完善了科举制度,也是他大力推崇科举、扩大科举录取人数,又让通过科举的士子们能够快速做官,这才打压下去那些唐末五代以来武将骄横无比的歪风邪气!
    大宋的文官统治,是从他这里打下基础。
    赵光义心情愉悦,低声自语:“大哥啊,你没能做到的事情,还是我做到了。大宋的兴盛绵延,也是要从我的文官制度开始。”
    嗯,至于前面的那堆形容,都当没看见就行了,反正都已经发生了,也没办法改变。
    殿内的众多大臣们也都喜气洋洋,毕竟此时已经是淳化四年,时下立于大殿之内的官员们,不少都是赵光义大兴科举的受益者。
    就算还有对“文官统治”心有不满之人,也难以与大势潮流相抗衡。
    唐朝,贞观三年。
    颇有种想什么就来什么的感觉。
    先前唐朝众人就对后世朝代的科举制颇感兴趣,此时就来了个赵光义完善科举制的内容。
    李世民和贞观群臣们不由坐直了身体,越加认真起来。
    【太平兴国二年,赵光义第一次开科,就是“龙飞榜”,共取进士一百零九人,诸科二百零七人,特奏名一百九十一人。
    太平兴国八年开始,及第进士赐宴琼林苑成为一种定制,随后不断发展。
    雍熙二年首次实行试官亲戚别试制度,即另设考场,另派考官,这一回避法后来也得到了推广。
    同时,进士唱名赐第制度从这一科开始,也就是所谓的东华门唱名。日后韩琦对狄青的那句“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也是由此而来。
    端拱元年的贡举确立了贡院制度。
    大致内容如下:省试前,由御史台派一名官员监门,在都堂帘外设立桌案,唱名给每个应试士子印试纸。
    阅卷合格,录进士试卷供皇帝审阅,诸科则只录姓名。皇帝御定以后,先各书姓名分散报捷,次日再放榜唱名。
    士子向皇帝谢恩以后赴国子监谒见孔子像,接着在琼林苑举行两天闻喜宴,首日宴进士,次日宴诸科,都算是皇帝赐宴。
    宴罢及第者题名刻石于贡院,再由状元牵头,召集同科举人择日聚会,称为期集,列叙姓名、乡贯、三代,叙同年关系。
    最后登科之人赴吏部试判三道,称为关试,作为吏部选官时的参考。
    而淳化三年,赵光义最后一次开科,也创新了两个制度。
    一是对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度,即考官在奉诏知贡举时当场就入贡院,与外界隔绝往来,使其不能预先接受请托贿赂。
    二是殿试时首次实行糊名考校法,即把举子的姓名籍贯糊去,防止徇私舞弊,这一制度后来也推广到科举制的各种考试中。】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赞许地点头,放松身体,坐了下去。这都是他的功绩啊!先前的科举,林林总总的,都颇为杂乱,都是他一力主导才形成了种种制度。况且,自隋文帝开始科举以来,录取的人数实在是少,导致科举不过是名头好听的一种选才方式,就连他的兄长,每科录取的士子也人数不多。
    这如何能够真正使科举制度起作用?
    也是他赵光义,大幅度扩大了录取人数,这才使得科举的触角延伸至朝堂天下各处,把科举制变成了真正的科举制。
    宰执重臣们也俱都与有荣焉。虽然目前占据朝野重臣位置的仍有一些非当今官家的科举出身,但也有不少已经换上了太平兴国二年以来录取的士子们。况且,这些年的科举,也不乏已经为官之人去考,只为了获取一个好名头。
    再者,闻喜宴后,同科士子聚会,那可已经形成了不少基于乡贯、同年、师承的群体,密不可分,就是为了此,他们也必然要赞美并坚持推行如今的科举制度。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吩咐身边侍从将这些关于科举制度创新的要点一一记下,毕竟他大宋早已决意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他本人也一直在举行科举,这些新制度眼下就可以纷纷施行,不存在什么阻力。
    不像唐时,尚有势力庞大的世家贵族,对科举的推广加以阻挠。
    接着,他又注意到了一句话——“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
    这看似是在赞美科举士子,但一个“乃好儿”的定论,似乎又有些许不妥。韩琦必然是一个科举出身之人,但那狄青又是何人?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称帝建国后,也没有落下科举。虽然在场的心腹重臣们目前仍有不少是老臣出身,但他们家中也有子侄参与科举、获得官身,自是对科举持有肯定态度。
    何况,经过两宋数百年的科举制度、文官统治,到了如今,科举仿佛已经成为了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既然天经地义,那又有什么可疑问的?
    也是由此,不少人对于赵光义的态度转变不少:“宋太宗虽于边事不利,但确实完善科举,此事功在千秋……”
    皇子们对此倒是没有大臣们那么大的感触,毕竟他们又不会参加科举。
    朱标道:“但是不管如何,宋太宗对科举各方面制度的完善,确实为朝廷大大增加了选拔人才的渠道、数量和便利性,这对于我们大明也是有利的。”唐朝,贞观三年。
    “赐宴,回避,唱名,锁院,糊名……”李世民细数着赵光义的几个创举,与唐朝的现状相对比,打算看看有几个能够直接、或者稍加改变后运用到唐朝科举上。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进言道:“陛下,臣以为……糊名,恐怕有些困难。”赐宴唱名自不用说,这种荣誉性的内容加上不算麻烦;回避和锁院,虽然有些困难,但也不是不能推行下去。可是糊名一事,大约会很艰难。
    毕竟,就算回避、锁院了,但只要名字不糊,那世族子弟的录取不还是十拿九稳吗?
    至于赐宴和唱名,虽然是为了提高这些理论上是从基层上来的科举士子的地位,但按照唐朝的现状,参加科举的也大多是有些家底的子弟们,地位提升就提升了呗。
    李世民眉头紧皱,他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但对于世家的分化消灭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事情。
    他提起了赵光义另一个至关重要的举动:“宋太宗的科举录取人数很多。”
    其实何止是很多,和隋唐时期相比,单单一个进士科都可谓是翻了数倍。
    “进士科顾名思义,那诸位觉得诸科和特奏名又是何种科举名目?”
    杜如晦道:“我大唐的诸科是指科举的所有科目,但宋朝应当有所改变,神迹先前把进士科单独列出,那诸科或许就是除了进士科以外的科目总称。特奏名……用到了特字,或许,是特许出身?”
    其他人都比较赞同这个推论,逻辑很通顺。
    殿内李世民和明白唐朝情况的人都有几分遗憾,毕竟,宋朝的文官统治是建立在赵光义开始大幅录取士子的基础上,可是他们大唐,想要大幅提升科举录取人数也并非一件易事。或者说,想要大量的非世族出身的科举士子并不容易。
    而没有足够的备用人手,一切都是空谈。
    【赵光义在位期间,录取的士子人数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单论进士科一科,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榜是淳化三年,高达三百五十三人;最少一榜是太平兴国三年,但也有七十四人。这样的人数不用说和隋唐时期对比,单单比宋太祖时期就高出数倍。
    除了大幅扩张录取人数外,赵光义还对士子们大力授予官职,甚至还给予升迁优惠。
    要知道,唐朝虽然施行了科举,但进士们往往并不能够立刻得到官职,还需要等候机会。
    但赵光义不同,一旦成为进士,立刻授予京官;同时,对进士出身的官员们多加照顾,例如太平兴国二年第一次科举的士子中,吕蒙正在七年后位至执政,十二年后更是成为了宰相。
    通过大幅扩张录取人数、大力扶持科举出身的官员,赵光义成功使科举在朝野上下落地生根,让科举出身的官员占据了从中枢机构到州县幕职的大小官位。至此,宣告了宋朝文官统治的真正确立。
    对了在这里要提一下太平兴国五年的科举。这次科举的进士有“龙虎榜”之称,从中走出了数位一流人才,先前提到的张咏,日后位列宰辅的寇准、李沆、王旦、向敏中等人都是从这一科进士榜中走出。】
    宋朝,淳化四年。
    听着对自己的种种夸赞,对自己各项功绩的列举,赵光义的心仿佛已经飞上了云端。
    直到最后,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榜?
    他来了精神,先前他知道张咏和寇准都是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时,就打算等神迹结束后去翻一翻那一次的进士名录,找一找是否还有一些人才可以提拔提拔。
    没想到,神迹就给他指出来了。
    不愧是“龙虎榜”!
    不过,天幕说的是“等人”,那说明除了这几人之外,可能还有好苗子。想到此处,赵光义觉得自己等不到天幕结束后再翻名录了,他现在就要看一看。
    于是,他吩咐一个侍从去将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名录给他带来。
    唐朝,贞观三年。
    明白唐朝现在情况尚需等待的众人,对于赵光义如此堪称放肆地扶持科举,都有几分羡慕之意。
    这么多人手!从中枢机构,到州县幕职,可以说是囊括了全国上下,触角遍布各层。有了这些,还担心不能推行科举吗?还担心不能削弱甚至杜绝那些世族势力吗?
    至于后来像明朝一样的文官群体,那是另一回事儿,毕竟不是世族了。
    何况,像是这太平兴国五年的“龙虎榜”,李世民也眼馋啊!这么多人才……
    就以赵光义这个录取人数,总也能发掘一些能够担当大任的人才,这可比世族的人口基数大多了。
    可惜了,大唐还不能这么放肆,得慢慢地,施行当下的科举的同时,逐步削弱世家大族的力量。
    宋朝,大中祥符三年。
    宋真宗赵恒也颇为感慨:“太平兴国五年的龙虎榜啊,确实为大宋发掘了不少栋梁之才,不止于爹爹有功,于朕也帮了大忙。”
    明朝,洪武年。
    殿内亦有一些文臣陷入了对宋朝的追思,沉浸在了对宋朝那个文官治理天下的时代的怀念中。
    那是文人士子的天堂啊,多好的日子!哪像如今……悄悄看一眼朱元璋……如今的万岁治下,可难以再找到宋朝那样的美好生活了。
    【顺带一提,宋朝能够如此广泛地推行科举,离不了从前的世族们大多都已经消亡的结果,这个消亡,不是指势力衰落,而是彻底消失。
    势力的衰落,从贞观到开元就已经逐步开始了。
    而能够达成门阀世族彻底消亡的成就,还是要感谢一个人——黄巢。
    他率领的农民大起义,除了进一步推动了唐朝的灭亡,还从物理上消灭了为数不少的门阀士族,可以说是为后来者扫平了道路。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韦庄)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