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秦始皇开始 - 第71章 天子守国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章 天子守国门
    汉朝。
    不管是刘邦还是刘彻,他们既震惊于中原大地多年的分裂和战乱,担忧于后世中原百姓的分裂,又注意到一个令他们惊喜万分、喜不自胜的内容——汉族!汉人!正统!
    “哈哈哈哈哈哈哈!”刘邦没有丝毫形象地开怀大笑,笑的开怀无比,又一扫因为匈奴带来的郁气,他看向左右,“看到了吗?汉人!子房,萧相国,乃公的汉啊!”
    萧何等人也是喜气盈腮,包括对刘邦有些不满的吕雉,对着这一消息也是喜悦无比,纷纷恭贺刘邦:“恭贺陛下!这是陛下之喜,也是我大汉之喜!”以国之名为民族之名,这是对他们大汉的肯定,也是对大汉最好的礼物!
    元朔元年。
    刘彻也是喜不自胜,简直要比他得知刘据诞生时还要喜悦。同时,这也坚定了他要接着攻打匈奴的决心:“朕既知后世对大汉的认可,又怎能不为此努力,怎能任由匈奴掳掠边境、欺我百姓?”
    面对正在兴头上的皇帝,群臣也并不多说什么,只是纷纷恭贺刘彻。
    秦朝。
    始皇帝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好的气息:“汉人……以汉为名,为何不是秦人?”以他大秦统一之功,为何不是以秦为名?
    唐朝,贞观三年。
    房玄龄计算道:“割让燕云十六州430年,宋朝靖康250年,这说明在宋之前应当就已经割让了燕云,而宋并未一统。”
    不仅没有一统,还搞出了南北分裂、正统不明的问题。
    李世民皱眉,有些郁闷。隋唐前,华夏大地就是四分五裂之态,及至隋朝一统,唐朝再次一统,到他这里,依旧在努力凝聚人心、弥合分歧,怎么后世再次分裂?还如此严重?
    是的,如此严重。唐朝、包括先前的隋朝,毕竟没有出现南北正统之争,甚至闹到科举都分裂的情况。
    不过,科举?李世民眼神亮晶晶地看着房玄龄和杜如晦:“玄龄、克明啊,这个科举看起来与我大唐选官方式有所不同。”眼下虽然有科举,但看起来和那明朝的有大不同。
    二人无奈,只得道:“臣等接下来会研究一二,尝试对我大唐的科举稍加改动。希望天幕日后也对其进行讲解。”
    宋朝。
    赵匡胤如遭雷击。
    虽然看到天幕先前的内容,已经预感到宋朝并未达成大一统的目标,但预感是一回事儿,真的证实了是另一回事儿。
    他简直说不出话来,只感觉有什么东西从眼中滚落。
    “呜呜呜,为什么,”赵光美流泪,不应该啊,他大宋兵强马壮,为何不仅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反而还遭到了什么“靖康之耻”,最后修史还得与辽国和金并列?这是何等的耻辱!
    赵匡胤缓了缓神,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
    问题必定出在他的继承人身上!纵观历史,大宋统一的最好时间基本上就是开国几代君主时期,而落得如此地步,不问继承人,还能问谁?
    【而朱棣迁都,强行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了北方,是应对南北分裂的有力举措。
    迁都后,北京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同时伴随着迁都,他坚持推进洪武时期的移民政策。不仅在辽东河西扎下来几十万江浙沪一带的汉人军户和家属,而且从江淮大力移民到河北,彻底重整了河北人口结构。这次迁都极大地深化了中国南北一体化进程,避免了再度进入长期的南北朝大分裂。】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神色郑重,走到朱棣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件事你做的很好,有咱老朱家的风范!”
    朱棣有些小惊喜,但也端正神色,认真道:“这是儿子的责任,怎敢不竭股肱之力?”
    永乐十六年。
    朱棣正了神色,吩咐左右和太子太孙:“移民、南北融合是大明的根基,日后尔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执行!”
    左右纷纷领诺,太子朱高炽、太孙朱瞻基认真受教。
    秦朝。
    嬴政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刚刚灭掉六国,六国遗民对秦朝的态度,比起神迹中南北百姓间的敌视,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大秦该如何缓和分裂?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别的原因吗?
    有,并且是两个问题,而朱棣通过迁都尽可能地将这两个问题一同解决了。
    这两个问题就是藩王和守边。】
    明朝,洪武年。
    殿内方才的和乐融融的气氛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朱棣下面的一群弟弟们纷纷目光意味不明地打量着朱棣。
    “四哥,你还真是把弟弟们搞削藩了啊。”朱柏开口,声音中竟然还带着几分哽咽,因为年纪小,居然也没什么违和感。
    朱棣顿时有些尴尬,只能好声好气道:“是哥哥的不对,但是我……肯定要削藩啊,不说别的,天幕中的我就是藩王造反,不对,不对,是靖难登基。不过,”他挺起胸膛,神色郑重,“我发誓,我肯定是正常削藩,绝不会让兄弟们遭遇什么不好的事情。”
    多亏有个好侄儿干出来那些事情,现在还有个拖过来垫背的。
    殿内的皇子亲王们相互对视一眼,没再说什么。毕竟,谁都知道迟早要削藩,就算下一任皇帝不削,再后面也必定要削,他们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只不过大家求的就是一个体面,一个平稳,这就够了。
    谁能想到还能有建文那种不当人的做法?老四好歹是兄弟,也有点信誉。
    朱元璋没有管这群儿子们底下的暗流汹涌,而是开口问朱棣:“你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削掉藩王后,让皇帝亲自守边?”这话一出,所有人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别的朝代不清楚,他们还不清楚吗?万岁/爹之所以设立了那么多藩王,除了是为了让老朱家子子孙孙都衣食无忧、富贵荣华,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让朱家子孙辅助皇帝镇守四方,并同时以防不测。这一点在十三大攘夷塞王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他们拥有藩王中最大的兵权,责任就是镇守边疆,尊王攘夷。朱棣自己也是这十三塞王之一。(有说九大,此处取十三大)
    而他自己登基后,必然会削藩,特别是剩下的十二塞王,手段不外乎将兵权削弱、使藩王手中无粮无财只能依靠中央、或者将藩王内迁等等等等。藩王被削弱,边疆的力量也会随之衰弱,那么如何保证边防力量,不至于重蹈宋朝旧事?
    朱棣的迁都显然是对此的回答。
    朱棣沉默,朱元璋也没有催促,半晌后他缓缓回答:“儿子不清楚那个自己是怎么做的,但这应当是儿子想出来的最好的办法。”
    其他朝代并不清楚明朝初年的具体政策情况,都在等待神迹接下来的内容。
    【明初,太祖朱元璋虽然打败了元朝,建立了统一的汉人政权,但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残余的北元势力在岭北行省,仍很活跃,时常南下侵扰,对明朝构成严重威胁。
    对此一方面为了保证明朝的北方安宁,一方面为保大明基业万年永续,朱元璋总结西周以来的历代统治经验,施行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统治体制,即设立官府管理百姓,分封藩王拱卫朝廷。
    同时,效仿春秋战国诸雄侵夺夷狄土地,尊崇周室天子的做法,实行“诸王靖边”的策略,这样游牧民族就无法击破像秦、晋、赵、齐、燕这样的前线尊王攘夷诸侯来实现对中原的征服。
    相反,岭北行省的游牧民族反而要时刻面对来自诸侯侵夺牧场领地的威胁。
    他总共设立了十三个塞王(最初九位,后加至十三位),并推动塞王和北部卫所游牧化,以养出最好的战马和牛羊。
    而塞王们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自秦、晋、燕、宁、辽等九位亲王逐渐成长起来,他们被朱元璋选中,陆续就国于北防重镇,在不断地学习和实战中中逐渐挑起了戍边抗敌的重任。
    洪武二十三年晋、燕两王北征获胜,朱元璋着手放权于晋王、燕王这些年长的皇子,让他们顶替功臣老将起担负边防重任,统军出征、巡边、筑城、屯田、练兵并选拔将领,这些战斗力强悍的塞王开始在北边防务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颇为感慨:“咱为这天下打算多不容易,分封你们就是为了大明的边疆安稳、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
    汉朝,元朔元年。
    汉武帝刘彻看着朱元璋陆陆续续分封亲子,并给予兵权、让他们成为北方边疆的重要部分,虽然理解他的做法,但颇为不赞同。毕竟,汉朝除了匈奴外患,就是内部的藩王压力。
    “这明太祖怎么想的,分封塞王,必定会招致藩王作乱。今日没有,明日也必有。”他大汉的例子还不够吗?况且,看样子那明朝和大汉之间隔了不止一个朝代,这些朝代就没有藩王乱政的例子了吗?
    【朱棣登基后,必然会对藩王进行整顿。
    但他本人也是塞王出身,在北疆二十余年,很清楚塞王对北方边防的作用。特别是在洪武三十一年三月,当晋王病逝之后,燕王朱棣就成了明朝北部边防中最为重要的支柱。
    因此,对于北方边防的情况、责任和压力,他是最清楚的人。
    削藩可以,但不可以将北方边防一并带累!
    那怎么办?派将领前往?当然不行。边塞重镇,控兵无数,一个搞不好,就会重现唐朝藩镇之乱。不管?更不行。变相削弱了边军战斗力,是想变成宋朝吗?
    没办法,只能皇帝自己亲自上了!
    皇帝亲自坐镇北疆,固然边防压力会骤然增大,但这不就没有边军被削弱的风险了吗?边军和中央军合二为一,保证了高战斗力,也避免了军队失控。
    皇帝在这里,皇子皇孙在这里,皇陵在这里,朝廷重臣也在这里,没有人可以不对自己的安全重视,这不就皆大欢喜吗!】
    明朝,洪武年。
    周王朱橚看着他四哥,有点恍惚:“四哥,你这想法还真是……”
    朱棣耸肩:“确实起作用了不是吗?看天幕的意思,应该达成了我这方面的目标。”
    武将们都微妙地看着朱棣,没想到燕王还有这样灵活的脑袋瓜。不过确实,虽然防守压力会增大,但好处也会有很多。
    比如,皇帝等皇室都不会像历史上的一些朝代一样对边防漠不关心,朝廷官员们同样如此,只要他们跑不了,就不会对军队瞧不起、过度打压,军饷兵器起码可以有基本的保证。而这些情况可以持续到明朝彻底崩坏之前。
    想到这里,他们面色一僵,呸呸呸,胡思乱想什么呢!大明自然会千秋万代,绵延不朽!
    重新回想天幕,朱棣先发现了问题:“三哥病逝了?我成了北方边防的支柱?不对,二哥呢?二哥也去世了?”
    朱元璋身形一顿。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都是他封到了北方,如果他们不死,朱棣不会成为边防支柱。他在老妻离世、失去了心爱的标儿以后,还要失去两个年长的儿子吗?
    一时间,不由老泪纵横。所有人都走在他的前面!只留下他一个人……
    永乐十六年。
    永乐帝朱棣看着儿孙,面色肃然:“俺迁都,就是为了让皇帝担起这个边防的担子,为了稳固大明的边疆。这是铁训,日后儿孙断不可有所更改!”
    唐朝,贞观三年。
    看着天幕讲述朱棣的想法,他们确实赞同,但又有点不解。藩王就罢了,派遣将领又如何?只要适时轮换……
    “唐朝……藩镇之乱!?”李世民猛地站起身来,这个朱棣顾虑的问题,难道就是大唐后来衰弱、皇权式微以致太监掌握大权的原因?
    “藩镇,是藩,是镇,”房玄龄从名字开始推测,“边防重镇,变成了藩属之地吗?”
    程咬金也开口:“不是藩王,那肯定是将领,俺知道了,是将领掌握了边疆的军队!”
    “不止,恐怕军队政治经济等所有方面都落入了地方将领之手。”杜如晦摇头,只是不知道这将领是如何获取这么大的权力的。
    “臣认为,”魏征开口,所有人下意识看向他,“既可用‘乱’字形容,大约不止一处边防重镇,恐怕……”大唐所有的边防重镇都不在中央手中了!
    李世民只觉得似是寒风刺骨,一瞬间,他的背上就渗出大量冷汗。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