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秦始皇开始 - 第67章 登基为帝,年号永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 登基为帝,年号永乐
    唐朝,武德九年。
    看到这一幕的李渊略微有些不自在,毕竟他也干过一样的事儿,而且更直白——他可是直接和他的二郎说要立他当太子了!(此事存疑,史书上记载李渊两次许诺,但有人认为都是假的,本文为了情节采取第二次为真的观点)
    李世民和李建成难得达成了共识:满腹怨气。
    【初二,朱棣祭长江。初三,燕军从瓜州这个地方渡过长江,打败了退守高资巷的盛庸。
    这里离京师只有一步之遥。而朱棣依旧保持着足够的冷静。他没有依照众位将领们的话直取京师,而是先要保证自己军队的往来运输畅通。
    初六,他率军抵达镇江,守将童俊开城投降。
    初八,燕军驻扎龙潭。京师一时间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此时京师有二十万守军;城外,王叔英在广德募兵,姚善在苏州募兵,练子宁在杭州募兵,黄观在长江上游募兵。
    但朱棣的速度太快了,建文帝没有想到他叔叔这么能打,也没想到自己的将领兵马败的这么快。他只剩了一个选择:尽可能坚守,等待募兵的大臣们带着勤王的兵马回来。
    但朱棣会给他这个时间吗?当然不会。
    而且,他也高估了他手下一部分人对他的信心和忠心,低估了朱棣的威慑力。】
    明朝,洪武十三年。
    众人先是叹服于朱棣的冷静,又叹息于朱允炆的败局。
    就连皇子亲王们也没有再说什么,换做他们,渡过长江离京城只差一步,估计是不会想着再去打镇江的。到那时,他们自己恐怕已经满心都是攻破京城——登基!
    “这二十万守军怕是要错付了。”耿炳文道,作为天赋点在守城上的名将,他已经看出了建文帝守南京的艰难。对于守城一方而言,信心、士气、决心和忠心都很重要。但显然,在建文帝和燕王这几年的对峙下,在朱棣这一次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到京师的高水平发挥下,京城早已人心不稳。恐怕,愿意坚守到最后一刻的武将未必有多少,而只要有一两个城门被打开,靖难就可以画上句号了。
    其他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徐达和李文忠在心里疯狂思考:这开城门的不会是我儿子吧?是我儿子吗?
    汉朝,元朔元年。
    刘彻指指点点:“这建文帝的问题就是太看轻对手了,偏偏他的对手水平远高于他;又太看高自己了,偏偏实际上能力平庸。”
    【朱允炆命令徐辉祖分兵防御,让谷王朱橞、李景隆等人防守金川门。
    而朱棣另一个小舅子徐增寿则一心想给朱棣当内应,此时打算投降,被御史魏冕、大理寺丞邹瑾等官员打了一顿,告到了建文帝那里,建文帝却没做什么。不过后来朱棣开始攻打京城后他还想当内应,被建文帝在左顺门刺死。
    十三日,燕军开始逼近金川门。朱棣依旧谨慎,先派出了刘保等带着十几个骑兵去侦查,结果到了朝阳门发现朝廷什么准备也没有,赶紧回报。朱棣于是率军前进,而谷王朱橞、李景隆打开了城门迎接燕军。
    终于,经过近四年的战斗,朱棣终于彻底获得了成功,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地方藩王。他进入了京城,也即将摘取那最大的果实——皇位。而永乐二十二年的统治,也即将拉开帷幕。】
    天幕上的画面变成了朱棣身披铠甲,率领燕军在金川门踏入京城的场景,肃穆又意气风发。
    明朝,洪武十三年。
    李文忠叹气,果然还是自己的儿子开了城门,虽然之前就有了预感,但真的看到这一幕,他还是只能再次起身向朱元璋行礼。不过没等他开口,朱元璋就挥手让他起来,只道:“九江的选择也没有错,咱这孙子就算没有人开城门,他也未必能坚守多久。”他看向徐达,叹息:“增寿可惜了。”徐达摇摇头:“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造成的。多谢万岁宽宏。”
    朱元璋又看向朱棣:“老四,咱也不说那些假惺惺的,你进了京,你怎么对你侄儿?怎么对那些大臣?”
    朱棣沉默,面对射来的一道道视线,他还是沉默,半晌,他才看着朱元璋道:“侄子们只要他们好好的,我肯定也会好好待他们,大臣也是如此。”
    “那他们要是有什么举动呢?”朱元璋紧接着问。
    “侄儿还是可以好好对待。大臣,我只知道斩草除根。”朱棣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殿内群臣沉默,已经可以预见,朱棣进城登基,必然是一阵血雨腥风。
    汉朝,元朔元年。
    淮南王刘安愣住了:历史上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地方藩王?唯一一个?那意思是自己失败了?
    与他心情截然相反的是汉武帝,他看到这句话后心情指数立刻上升了好几个百分点,好啊!天幕的意思不就是其他藩王都失败了吗?这说明上天都不支持大汉这些不安分的藩王啊!那我大汉一朝岂不是无有藩王之忧?
    【朱棣要怎么对待他的好侄子?朱允炆没有把选择权给他。在朱棣进京后,皇宫燃起大火,而建文帝就此不知所踪。其后数年,朱棣都又秘密派人查访其下落。
    而建文帝的臣子们则迎来了一场大清洗。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自不必说,其他帮建文帝募兵的大臣、不愿意承认朱棣登基的大臣、仍旧奉建文帝为正统的大臣,有的选择自杀,有的被朱棣下狱处死。
    在这里特别提一嘴的是方孝孺。
    后世有一种说法是朱棣因方孝孺死不效忠、且于殿内与朱棣对峙,朱棣诛其十族。
    实际上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最早的诛十族记载出现在明朝中期江南文人祝枝山的《野记》一书中,而此书多记录民间杂文野史和鬼神故事。
    明史、明实录、革除录都未曾记载。
    而明神宗实录中,明神宗赦免了当年被方孝孺牵连的贬谪之人共一千四百零三人。如果当时被诛杀,又谈何赦免?朱棣确实是杀掉了方孝孺,也杀掉了许多人,一说八百四十七人,一说八百七十三人,但这些人多是与提议削藩、反对靖难、不承认朱棣有直接关系的,换句话来说,就是政敌,是方孝孺的同党,而非是朱棣的某种泄愤行为。
    在方孝孺死后,他的尸身还是他的学生。
    那么,方孝孺诛十族的说法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明朝,洪武十三年。
    看到皇宫起火、建文帝失踪,朱棣和其他人都松了口气。而对于朱棣对那些建文旧臣下手,所有人都感觉良好,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是……
    “十族?”朱元璋看着朱棣,朱标也不赞同。一众皇子们挤眉弄眼,打量着朱棣。
    “???”朱棣不明白,他不会变成这样的啊,他疯了才没事儿杀人十族,那方孝孺就算是江南文人头领、宋濂学生又如何?值得他杀他十族吗?他爹杀胡惟庸也就杀了他和他三族啊!
    众人扭头接着看天幕。正好讲到关于方孝孺诛十族的不实之处。
    朱棣理直气壮起来:“我就说我不可能干这事儿吧!”才八百多人而已!
    大臣们也松了口气,他们还以为朱棣比现在的万岁还猛呢!现在看来,也还好吧。况且,他们也有自信,他们的子女作为开国功臣的后代,就算没有站队朱棣,也不会成为这第一波大清洗中的一员;就算最后还是要死,也会死的比较体面一点的。
    朱元璋点点头,这倒是没错。同党嘛,那当然要杀。现在他只经历过胡惟庸案初期,就牵连众多,但后来胡惟庸案可是牵连出三万人。
    “不过,”朱元璋皱眉,“这后来能传出来你株连十族,看来是你当时还没有清理干净那些反骨之人啊!”
    其他皇子们也这么认为:肯定是这样!要不然怎么还能往老四头上扣这么一顶帽子?
    朱标虽然仁厚,也不赞同杀掉太多人,但对于朱棣这种清理政敌的行为也不觉得有太大问题,只是觉得朱棣可能有些过急,没有做好工作,导致后世对他的行为产生了种种猜测和臆造。
    明朝,永乐十六年。
    朱棣坐直了身子,冷笑出声:“造谣俺杀了那方孝孺十族?看来这儒家子弟、江南文人对俺不满的很啊!俺就算真杀了他十族,有什么必要不往史书上写吗?”他已经认定了是儒生搞出来的结果,不然还能有谁?到时候,自己的好侄儿就是那仁善圣君,自己就是那心狠手辣还悖逆苍天的暴君了!因为朕不符合他们的想法、不受他们影响吗?
    “还是杀的少了!”朱棣下了定论,不然他爹杀了那么多人,怎么就跑来造他的谣呢?
    其他朝代的皇帝们也基本反应相同,对他们来说,杀掉八百多个人算的了什么?更别说是朱棣这种情况了。他们更感兴趣的,还是这个说法怎么形成、并广为流传的,这才是关键!
    【其实这种说法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有一定合理性,又有需求。
    首先是合理性。
    对于普通老百姓和底层儒生而言,一下子被杀了八百多人,还是十分震撼的,而这八百人是方孝孺的十族,似乎也能说得过去。
    另一方面,这个说法初次出现是和因果报应结合在一起的,而社会上是很喜欢各种因果报应的故事的,人们一听,哎呀,更合理了!尤其是这故事还涉及到普通人最感兴趣的高高在上的皇室的秘闻,这也让人们更乐意听和传播这一说法。】
    明朝,洪武年。
    还年轻的朱棣脾气更外显,他几乎要破口大骂:“这关我什么事儿?市井闲人喜欢听故事,就得用我编故事?”
    朱元璋也不高兴,他也不喜欢皇家自己的事情被皇家之外的所有人编排,尤其是这种明显不符合事实、会对大明皇室名声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容。他本就多疑,现在心中对儒生、江南文人的怀疑更是不断上涨。
    【接着是需求。
    这里主要人员就不是市井百姓,而是儒家士大夫们。
    一方面,在他们心里,方孝孺就是很冤,不管朱棣到底杀了多少人,他把方孝孺杀了就是不对的。方孝孺的行为在他们眼里那就是完美符合儒家的“忠义”,又符合他们理想中的面对皇权也要维护正义的形象。他们自然要为方孝孺说话。随着士大夫政治的兴起,方孝孺逐渐被平反,反过来又把方孝孺的故事变得更加丰富。
    另一方面,是政治需要。士大夫们将方孝孺作为旗帜,进行政治宣传和政治斗争。
    最后,就是明末,需要大臣们成为忠义之士,就用方孝孺做例子进行宣传。】
    朱元璋从这一段叙述中感觉到了那个时期的政治的对抗,一方是这些士大夫们,另一方,有可能是他们的敌对党派、也有可能是皇帝……把方孝孺塑造成忠义之士,往老四头上扣一口黑锅,那不就能对皇帝做出指责了吗?
    “哼哼,”朱元璋心中的怀疑和怒火越发高涨,“看来咱只顾着处理贪污腐败,都忘了这些整天之乎者也的人了!”他不忘叮嘱朱标和其他几个儿子,“你们看到了,这些人只要有机会就会往咱头上泼黑水,可不能放松警惕,也万万不能心慈手软!”
    朱标、朱棣等人认真受教。
    殿中的文武大臣们都缩了缩脖子,知道估计过不了几天,新的政策和风雨就要来临了,而很有可能又会有一批人头落地。不过很快,他们又开始悄悄用眼神交流起来,毕竟这件事儿基本牵连不到他们身上。不说这些开国将领了,就是在场的文臣们也和天幕中指出的那些士大夫基本不是一路人。
    而接着一个大雷打了下来。
    明末?明末!
    朱元璋面色紧绷起来:“明末了?”虽然知道所有朝代都有终结之日,但这并不妨碍他一直畅想大明千秋万代啊!结果现在直接就知道了明朝将来会灭亡的消息,怎么不让他郁郁又愤怒。明朝什么时候灭亡的?国祚多少?有没有个五百年?为什么会灭亡?后面的朝代是哪家?……一连串的问题在他脑中盘旋。
    朱棣紧抿嘴唇,他的心情也不好,毕竟按神迹中的说法,日后继承皇位的应当是他的子孙,那大明灭亡也显然和他的子孙脱不了关系。
    一旁的朱标看出来了他的担忧和愤怒,安抚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