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秦始皇开始 - 第54章 唐太宗(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章 唐太宗(完)
    【除去妻子子女早逝外,陪同他征战治理天下的重臣们同样接连逝去。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为纪念陪同自己征战的功臣,在凌烟阁由阎立本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而在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贞观二年,屈突通卒于任上;
    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逝;
    贞观六年,张公谨病逝;
    贞观十二年,柴绍去世,虞世南去世,秦琼病逝;而在贞观十三年前,长孙顺德去世;
    贞观十四年,李孝恭暴病而亡;
    贞观十六年,段志玄病逝;
    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因与李承乾谋反,被处死;同年,魏征去世;
    贞观二十年,张亮因被告谋反处死;
    贞观二十一年,高士廉去世;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去世,萧瑀病逝;
    贞观二十三年,李靖病逝。】
    李世民的眼泪更汹涌了,感情自己的贞观二十三年之间,就是在不停地失去中度过吗?
    观音婢早早走了,高明还因为谋反、结果也早逝,丽质年纪轻轻就去了,晋阳年岁尚幼(虽然此时还没有出生)……
    自己的老臣们也都一个个离开,克明居然四年就病逝了!公谨也走的那么早!更不要说那简直是连着离开的贞观十二年……
    在场的大臣们心绪复杂。既高兴于自己被陛下列为了二十四功臣之一,名传青史,永不磨灭;又因为得知了自己的死期、特别是那些死的比较早的人,而有些忧虑。
    虽然除去此时已经离世的屈突通,就数自己走的最早,但杜如晦还是率先从情绪中抽离,开始安慰此时已经哭得无法自已的李世民,其余人也纷纷出言安慰,一说自己已经没有遗憾,一说陛下注意身体,生怕李世民这样下去身体真的出现什么问题。
    东汉,建武十七年。
    刘秀唏嘘不已:“这个李世民,实在有些惨啊。”
    重要之人一个个离开,这就是天下最深重的痛苦。
    【长孙皇后早逝,与接连生育以及她本身的病症密切相关。
    生育对于女性的身体机能有着不小的损耗,每一次生育都是对于气血的亏损,而她本身还患有气疾,又要操持宫务,隐患不断累积。
    而贞观九年,长孙皇后的母亲赵国太夫人薨逝,随后太上皇李渊驾崩,顿时诱发了气疾,病势沉重,药石无医。
    至于李承乾谋反,那是一个常年积累下的结果。
    李世民对待他和长孙皇后的几个孩子都十分宠爱,并没有因为李承乾是太子就有进行非常明确的差别对待,特别是魏王李泰颇受宠爱。本来这样还没什么大问题,但长孙皇后薨逝后,失去了母亲的调和,李承乾的心思越发敏感;此时,他又患上了足疾,行动不便;
    随后,李世民虽然是出于好心和对儿子的关爱,为东宫选拔了一批谏臣——可实际上,不乏有谏臣将劝谏太子当成了自己刷功绩的地方,用词激烈,随便一件事就要屡加批判。
    这样一来,李承乾的内心开始走向极端,同时屡次做出非常之事。
    但李世民并没有打算改立太子,相反,他还在增强李承乾的力量,命三品以上嫡子皆出仕东宫。
    但是李承乾并没有被成功安抚,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让他心生忧惧;李泰同样心怀野心,屡屡挑拨李承乾。
    最终李承乾走上了逼宫谋反的道路,但并没有成功。】
    李世民听着解说,内心更加痛苦。
    观音婢身体虚弱是与接连生育有关?而从自己登基后,她也没能得到好好休息的机会,还在为了自己和孩子们不断操劳……
    看出了李世民的想法,长孙皇后反倒安慰他:“二哥,不必忧心,既然已经知道了原因,我日后自会注意休养身体,怎会再早早离开?”随后,她叹了口气,转移李世民的注意力,“倒是孩子们的教育上,你可不能再过于宠爱青雀了。还有高明的足疾是因何而起,也应当加以注意。”
    李世民想到了两个爱子争斗不休,仿佛是当时的玄武门对自己的讽刺:看吧,你的心爱的儿子们也彼此残杀!
    这难道就是自己那个“宫廷政变发起人”的真实情况吗?自己的儿子率先带来了这样的结果?
    他缓缓神:“我知道了。”他本来想要爱护每一个儿子,没想到却造成了这样的结果;他给高明选拔谏臣,大约也是想让高明更加优秀,却没想到那些人居然是如此行径……
    李世民苦笑,看来在孩子的教养上,还要认真斟酌、更加仔细才可以。
    汉朝,元狩四年。
    对于李世民的悲惨遭遇刘彻不打算评价,倒是李世民其中一个做法让他起了兴趣。
    “三品以上嫡子皆出仕东宫?”刘彻的眼睛亮了,他觉得这件事很有可行性,他也要给自己的爱子来一套,“朕觉得据儿的东宫也可以这么办!”
    至于说什么谏臣,那还是算了,看看那些一心只顾自己的“谏官”们都做了什么好事儿吧,他可不要让据儿也遭遇那个李承乾的倒霉事情。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撇撇嘴:“唐太宗确实英姿盖世,武定四方,但他在怎么对待太子的事情上可就不行了。”怎么能让其他儿子得到和太子一样的宠爱呢?“太子就是太子,和其他儿子是完全不同的!对待太子和其他儿子,当然不能一样。”
    咱就做的很好!标儿也很优秀!和那承乾太子也完全不一样。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康熙对李世民在几个儿子的事情上的处理是不赞同的,太子谋反被废为庶人就不说了,魏王李泰牵涉其中、有着野心并且付诸了行动,居然还只是降封顺阳郡王,过了几年居然又重新封为了濮王?
    而且,他实在是过于溺爱李泰了,怎么能让他生出夺嫡之心呢?朕就从没想过让其他儿子当太子,保成才是太子。
    康熙这么想着,却不知他的儿子们和他的想法完全不同。
    就如太子胤礽,对于李承乾可谓是感同身受,他觉得自己就是被自己的皇父逼到了如今的地步,还要继续忍受下去,这和李承乾何等相像?
    至于此时与太子已然关系不好的大阿哥胤禔若是知道康熙心中所想,大约同样不理解。
    【总而言之,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驾崩于翠微宫,谥号文,庙号太宗,与长孙皇后一同合葬昭陵。
    他的人生就此画上句号,但他的影响力却并没有从此消失。
    他的辉煌功业始终被人所铭记、成为一种标杆:“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他的知人善任、政治清明同样被人怀念:“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甚至到了宋朝,还有人“孤忠无路哭昭陵”。
    在唐人乃至后世朝代心中,他就是开国之君,“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摘,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到了晚唐时期,相对比较有作为的唐宣宗,时人对他的最高评价则是“小太宗”。
    而李世民的光辉一直庇佑着唐朝,直到唐朝即将消亡之时。
    唐朝末年,当时的朝廷和皇室已经衰弱不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早已不清楚辉煌的盛唐究竟是何模样,也不明白唐朝所骄傲的地方究竟在何处,他们已经没有了对中央的信心,唯一想要的只有好好地活下去,还有就是获取更多的个人利益。
    此时,正值黄巢势大,天子西逃,纵使长官郑畋如何振奋,凤翔守军皆无战斗之意,在黄巢的招降使者到来后,已经准备归顺黄巢,为此,还举办了一场宴会。
    而转机就出现在这时候。
    宴上,众人宴饮,气氛不高,恰逢奏乐助兴,可奏响的却是《秦王破阵乐》,乐奏,将佐以下皆哭。而面对使者的疑惑,幕僚则用“郑相公因风痹不能前来,所以悲伤”为由。
    但就在这之后,对于是否投降,诸位将领的态度突然变了,郑畋趁机晓以大义,终于获得支持,重整兵马,收拢周边神策军,发布檄文,最终守住了京西之地。】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久久不语,泪流满面,无声无息。
    没有人说话,纵使知道此事应当对皇帝进行劝解,但却没有人知道该说什么、能说什么,相反,他们自己同样喉头梗塞。
    前面的内容都很好,后世认同了陛下,赞赏了陛下的高尚仁德与恢弘治世,哪怕朝代更替,时移世易,陛下的光辉都不曾衰减。而跟随陛下征战四方、治理朝政的他们也必然同样名留青史。
    这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但是,其后的内容……
    陛下的恩泽悠远绵长,即使到了大唐衰微无比、动荡已久,就连百姓都早已忘却往日荣光、只求一地容身的时候,还依旧能够给予大唐最后的庇佑。
    他们应该高兴的。
    这样的事迹,不正证明了他们选择和做法的正确吗?以民意为天命,励精图治,广拓疆土,重视民生,他们的努力、陛下的努力是有回报的!即使到了国家存亡之际,依旧有人愿意为了陛下来再做一次努力。
    但他们到底高兴不起来。
    大唐要亡了啊!虽然天幕中郑畋以凤阳为根基,击退了黄巢的军队,守住了京西之地,但所有人都清楚,那也不过是大唐末路中最后的回光返照罢了,最终的结局已经无法逆转。
    何况,郑畋奋战多日,神迹中也只说他“守住了京西之地”,京西之地,而不是京城。那隐含的内容是什么?长安又会是何等惨状!
    在一片令人不安的沉默中,李世民收拾好心情缓缓开口:“大唐应当感谢这些将士们。”在那个风雨飘摇,明眼人都知道大唐气数已尽的时候,还愿意最后一搏——不管他们当时究竟是怎样想的,都值得大唐的感谢。
    他眨眨眼睛,将泪意收敛,他怎能不为之动容?一曲《秦王破阵乐》,到最后依旧有人记得他,这就是他奋斗一生想要的最好结局!不,不能说最好结局,这样的深远恩泽,甚至是他从未想过的。
    见大臣们也逐渐收拾好情绪,李世民肃容正色:“君为民而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是有心的,朝廷的一举一动他们皆能感知。朕欲修习德行,以求荫蔽后世。”
    数百年后的黄巢起义太过遥远,如今就连所谓的藩镇割据都未曾发生,他实在无法强求后世如何。如今能够做的,也只能是加强自己的德政善行,护佑百姓,以求恩泽后世罢了。
    在场的贞观重臣们纷纷整衣敛容,郑重行礼,接下了皇帝的话。
    唐朝,开元二十年。
    对于后代子孙居然搞出来黄巢起义的事情,李隆基十分愤愤不平:“朕怎么会有这样无能的子孙!怎能让那黄巢成了气候呢?”
    虽然他现在已经懈怠不少(当然他自己不这么认为),但基本的水平还在,特别是在这种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上,他的判断水平并没有下降。显然,能够让黄巢搞出如此阵势,大唐的问题远非一两日,而是日积月累而成。
    因而,他的愤怒也从此而来——有问题怎么不早点解决?怎么就拖到了这种积重难返的程度?朕怎么会有这样的子孙!
    不过,回想起之前听到过的什么藩镇问题,他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这个藩镇到底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很明显,这就是日后导致大唐山河日下的一大原因。
    虽然似乎感到了什么,但李隆基却不愿意深想,草草思索了一通没有结果后,就冷哼一声:“也不知是哪一任皇帝造成了那藩镇之乱,实乃不肖子孙、忝为天子!”反正他的大唐还好好的,那必然是后面不知道哪个皇帝搞出来的。
    嗯,会不会是太子李瑛的后代?李隆基眸色沉沉,最近几年,他越发觉得这个儿子不行,难当太子之位,倘若这真的是太子的子孙的话,那还是趁早废了的好,免得再导致大唐的大好盛世一去不复返。
    唐朝,武德年间。
    直接被后世略过的李渊脸色很不好看。
    什么叫李世民就是大唐的开国之君?朕确实很欣慰二郎的文治武功,也很自豪于大唐的煌煌功业,但为什么开国之君会变成唐太宗?
    大唐的开国之君难道不是朕吗?!
    朕也是自己从晋阳起兵,一路打到长安的啊!
    不要让朕知道,究竟是谁开了把太宗当做开国之君的口子,朕一定会让他好看!
    汉朝初年。
    看到唐朝的终局,感慨之余,刘邦却想到了另一个关键点:“《秦王破阵乐》?就是当时柏壁之后的那首曲子吗?”看来,这首曲子不仅是曲子,更是承载了李世民个人影响力的承载物。
    既然如此,“乃公要不要把《大风歌》也让大家传唱啊?”要是也能达成和李世民一样的效果,那不是美滋滋。
    汉朝,元狩四年。
    不愧是刘邦的子孙,刘彻的关注点同样很奇特:“和长孙皇后合葬昭陵?”看神迹中画面的意思,好像是同葬一墓?
    刘彻不理解,虽然大家确实感情好,但埋葬的时候难道不应该各自有各自的墓室吗?准确的说应该是分开两个墓埋葬啊。
    都是皇帝皇后了,又不缺地,也不缺人来建造墓室,为什么非要挤在一起呢?
    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确实也不太明白,大约是后世的习俗吧。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