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宋 - 第三百三十九章 传奇的终结(下)
医宋 作者:从小不会爬
第三百三十九章 传奇的终结(下)
第三百三十九章传奇的终结(下)
因为当初吴?与郭浩交恶,过错主要在吴?一方,并且仇怨还不算小,几乎到了见面就要动刀子的地步。(更新快 而吴?对吴?而言并非寻常意义上的大哥,而是有着类似“长兄如父”的关系,这个年代的中国却又有“为尊者讳”与“为长者讳”的传统(其实后世也一样有,只是程度上没那么夸张罢了,尤其是“为尊者讳”就更是千古不变。),一般来说吴?是不好代哥哥向郭浩认错的,至少在公开场合这样做是肯定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诟病的。但吴?一向以国家为重,最终还是决定亲自前往甘肃代他已死的哥哥向郭浩致歉。
谁知,郭浩如今年事已高,对于当年之事也颇为后悔,再加上才德兼备的吴?与他心胸狭窄的哥哥不同,深得大宋西军之心,因此郭浩闻讯后深感惭愧,立即拖着老病的身躯亲到城外迎接。一番寒暄之后,宾主相谈甚欢,大家都是血海里面翻滚过来的,只要心结解开,昔日的仇怨顿时便烟消云散了。郭浩当即表示,愿意接受吴?的指挥,只是朝廷体制在哪里,没有旨意的话,恐怕会有些麻烦。毕竟这对目前还未恢复职务的吴?来说,是很明显的越权行为,若他是文人还好,朝廷最多也就是训斥一番,可是吴?却是武人,在未奉诏命的情况下指挥十几万大军,要想朝廷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御史们放过他是根本不可能的
吴?听后笑了笑表示理解,其实他早在出山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向朝廷请旨去了,只不过以大宋“兵为将有”的事实,如果郭浩与他们吴家的芥蒂没能消除,纵有皇命在手,人家也未必会听他的,现在问题才总算是解决了
谁知由于朝廷长时间颠沛流离,吴?当初虽然派出多名信使,却迟迟没有与他们接上头,朝廷的诏令自然也就不可能来得那么快。而郭浩毕竟年迈,平素生活又过于俭朴,在与吴家达成谅解后去了一大心事,结果一时间心情太过放松,反而一病不起,不久便辞世了。这下吴?想不接管甘肃的宋军也不可能,好在他在“守孝”结束前的一次四川之行没有白费,同样蛰伏了许久的虞允文终于再次出山,他是文人,又当过一阵大宋首相,即使其间没像秦桧那样结党营私,他在大宋朝野的影响力也远非吴?这个武人可比,有他出面,很多麻烦便都不再是麻烦了。
虞允文的功名之心甚为淡薄,本来他甚至打算就此归隐算了,反正当时大宋中兴之势已成,彻底打败金人只是早晚的事,并不是非要他在朝不可。谁知这短短几年里,天下的形势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虞允文缺乏见识,而是金军那次军事冒险成功的可能本就微乎其微,忽略掉这种小概率事件是很正常的,毕竟一个人再聪明,精力也总是有限的,若连一丁点的可能性也要考虑得面面俱到,非累死不可,那时可没有计算机。),虞允文的父亲虞祺不由更加后悔昔日的过错,病情也愈发沉重起来,这时恰逢吴?登门拜访,虞祺便当着吴?的面,立下遗嘱要虞允文不得在守孝上浪费太多时间,而要先全臣子之忠,以国家大事为重,见到儿子应承下来,虞祺心事已了,没几天就与他九泉之下的老妻团聚去了。
虞允文是至孝之人,本来无论如何他都要为父亲守孝三年的,但现在既然父亲临终前已经那样说了,他总不能令老父在九泉之下不能瞑目吧?再加上急转直下的天下形势,也确实令虞允文不敢继续留在家中“独善其身”,在将父亲的后事料理完毕后,便马上开始忙碌起来。
虽然回乡日久,现在的虞允文并无实职在身,而朝廷又失去了联系,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什么正式的任命,但是虞允文的威望与才德摆在那里,又有谁敢忽视呢?要知道历史上他还只是个小官的时候,就能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说服万余准备逃跑的宋军听他指挥,造就了“采石大战”的奇迹,何况是历史改变了、虞允文早就当过大宋首相的现在?
于是,自从虞允文抵达成都以后,四川的官吏将士但逢大事,无不登门请示。而虞允文的才能也再次凸显出来,不过区区数月时间,四川已经呈现出一派政通人和的盛世景象(这也是因为四川的底子本来就很好,在一些关键之处提点一下,效果就非常明显了,如果是河北等久战残破之地,行政主官再有本事,也至少得花上几年工夫。),而且连原本因为缺乏训练而只能维持一下治安的当地军队,面貌也焕然一新,虽然还算不上是什么精兵,但已经完全可以派上战场见见血了。至于吴?一直担心的粮饷运输问题,虽然一直是老大难问题(“蜀道难”),但有虞允文插手打理,总能缓解不少,速度方面虽然依旧没多大办法,但效率却着实是大胜从前了。而且在运送钱粮的同时,虞允文还从四川给吴?派去了两万名基本素质出众的优质兵员,只要再给吴?调教一下,并到战场上见一见血,很快就可以成为天下一等一的精兵劲卒。
虞允文出山后,吴?便可以拿他的名义同时指挥甘陕两地的宋军,而不必担心朝中的御史乱嚼舌根了。毕竟虽然是同样的事情,但以虞允文的名义来做,和以他吴?的名义来做,罪责是要相差很多的
接管郭浩的军队之后,吴?大为惊喜,因为郭浩留下的家当居然足够甘肃八万宋军吃用三年,不愧是“钱袋子”啊这也就是说,即使吴?要集中甘陕十八万宋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远征,也不必为钱粮的事情担心了(毕竟陕西宋军虽然钱粮没那么富余,也多少有点存货,何况还有西川这个大粮仓作为后盾呢)。既然兵精粮足,吴?便没有必要继续隐忍,西北宋军的战略方针也渐渐由适度积极的防御转为了在有利条件下的进攻
正因为金军实力仍存,而宋军则气势大盛,耶律大石又快不行了,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弄出内乱,给辽宋两国以可趁之机。解潜听了那名幕僚的分析,觉得确实有些道理,便老老实实地前去觐见,他心里很清楚,这恐怕也是他最后一次与耶律大石见面了。
不知道耶律大石接见解潜的时候到底说了些什么,反正解潜出来以后两眼泛红,看起来相当感动,同时他一改原来的想法,老实不客气地接受了耶律大石的遗命。不过,据后人分析,耶律大石最后一次召见解潜,目的很可能是托孤,这一结论因为有较多史实的支持,在各种说法中最为可信。而耶律大石与解潜之间的君臣关系也因为这一壮举而广受赞誉,经常被拿来与刘备诸葛亮这一对相提并论,只是主次关系倒了个个儿。
但是,也有人清醒地注意到,解潜年老无子,也许在其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要不然再贤德开明的君主,恐怕也不会如此信任一位封疆大吏吧?而那所谓的世袭藩镇,考虑到这一因素后就变得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几年或者十几年以后解潜归天了,那么河东这块土地不还是大辽的了吗?
百度搜索)
第三百三十九章 传奇的终结(下)在线阅读
第三百三十九章 传奇的终结(下)
- 肉肉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