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432.第432章 启禀陛下!赵大人在奉城死了!(大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2章 启禀陛下!赵大人在奉城……死了!(大章)
    公堂内。
    伴随赵都安敲定细节,堂内数人悉数起身,公输天元重新抽出红盖头,笑呵呵道:
    “走吧,做戏要做全套,咱们三个还得从外头光明正大进来一次。”
    金简翻了个白眼,浪十八则沉默地走了过去,典型的人狠话不多。
    按照赵都安的安排,他们三个需要从外头回来,向栾知府禀告紫禁山庄的情况。
    栾知府看着消失的三人,起身往外走去:
    “赵少保且在屋中休憩,本府出去处置后续。”
    梨堂锦衣也跟着走了出去。
    屋子中,只剩下赵都安、庄孝成、芸夕、霁月、以及“死在悬崖下”的海棠和张晗。
    再加上之后需要“心灰意冷”离开的天师府两兄妹,整个“暗度陈仓”队伍规模达到了惊人的八人。
    “人有点多啊,早知道少带几个人上山了。”赵都安轻轻叹了口气。
    即将被“假死”的海棠发出冷笑:
    “我们要陪你一起假死,你还不满意?或者你把我和张晗当成尸体,丢在棺材里,跟着大部队一起运送回京。躺着回京总比跟着你风餐露宿强,我还更乐意。”
    赵都安哭笑不得:“我说错话总行了吧。”
    他转头又看向芸夕,说道:
    “对了,我还需要你列一个名单,即,你认为今日俘虏的匡扶社成员中,有哪些可以被拉拢,值得拯救的。”
    芸夕愣了下,难以置信:“你还愿意宽恕一部分逆党?”
    她觉得越来越看不懂这个奸臣了。
    赵都安微微一笑:
    “本官又不是什么恶魔,不过我有条件,你认为遭到了庄老狗欺骗,还值得救的那部分人,必须当众指控庄孝成,作为定其罪名的证人。”
    他感慨道:“一场盛大的审判,怎么能缺少证人呢?”
    ……
    这一日,奉城中发生了太多事。
    先是“仙师”卢正醇被斩首,法场两次被“劫”,终归人头落地,据说死状凄惨。
    乃是被利刃刺穿屁股而死……观者无不惊叹。
    接着,是官军全城搜捕逆党,奉城只许进,不许出,抓捕一直持续到了夜晚。
    不过,最为轰动的一件事,还是公输天元三人奔行回城,面色哀伤,向知府栾成禀告:
    赵少保率一众精兵突袭逆党老巢,与“匪首”庄孝成同归于尽。
    消息一出,全城哗然。
    副将元吉面色惨白,冷汗当即浸透铠甲,栾成当即委派县令坐镇,自己亲自带着大批官兵,直奔紫禁山庄。
    并绕道进入山崖谷底,果然发现整座山头崩塌,虽是几乎堆成了一座小山,官兵驻扎于此,连夜挖掘搜寻。
    一夜间燃尽火把无数。
    最终只从碎石中挖出十几具面目模糊,已经被砸烂了的尸体。
    据说,根据尸体的衣着和散落的佩饰,确定赵都安一行人,与庄孝成的死讯。
    而后,知府栾成近乎恶鬼般回城,亲自下令,将城中抓捕逆党装成一整个车队,并将亲自率领囚犯车队,由元吉等官兵护送,北上赴京请罪。
    两名天师府弟子以游历之名离开,走时据说意兴阑珊,泪洒当场。
    幸存的浪十八则跟随队伍,亲自押送赵都安的“衣冠冢”返京。
    当日空中彤云密布,有零星的雪飘落下来,押送队伍,尽皆披麻戴孝。
    而在此之前,为了演戏演全套,关于赵都安死讯的消息也通过军中的鹰隼,北上朝京中传递。
    ……
    奉城西数里外,一座小镇上的一间茶肆中。
    “呜呜——”
    寒风吹动屋顶的茅草,齐遇春面无表情,感受着冷风中混杂的雪打在脸上,他疲惫而麻木的脸上,是数个日夜未眠的漆黑眼袋。
    “把窗子关上吧,你不嫌冷,我还嫌冷。”
    屋内,一只烧的通红的火炉旁,穿着土黄色法袍的任坤坐在一只要散架的椅子里,搓着手烤火。
    一张脸被炉火映照的通红。
    齐遇春没有回头,声音沙哑地说:“押解囚犯的车队出城了。”
    任坤没好气道:“所以呢?怎么?你还想去劫囚车?你要去你自己去,我可没那个兴趣。”
    以他们的实力,去杀人没问题,但救人便是两回事。
    整个押解队伍囚犯上百名,都是被或废掉修为,或打伤,短时间失去行动能力的囚犯。
    俩人带着这么多累赘,根本就走不了。救也等于白救。
    何况,这些人本就是庄孝成精挑细选,准备趁机踢出匡扶社队伍,牺牲掉的棋子。
    任坤更没有拼死去救的动力。
    齐遇春失魂落魄般说道:“若能取回太傅的尸体也好。”
    任坤冷眼瞥他,讽刺道:
    “人死了,你倒是卖起忠心来了,你以为那群官兵真能从悬崖底下挖出来什么尸首?无非是压根辨认不出来的谁的残肢断臂罢了。”
    齐遇春被说服了,他苦涩地叹了口气,转回身,看向任坤:
    “我非是忠心……而是不知下一步该如何是好,我现在的想法,是先慢慢聚拢当日逃窜离开,还躲藏在奉城地界的残余的社员,然后去找王妃和小世子。
    奉城之战,虽损失惨重,但简文殿下的遗孀还在,匡扶社的旗帜就还在,我们还有分散各地的一些分舵的人手……
    只是,没了庄太傅,社中剩下的人里,谁还能服众?有重新扛起大旗的资格?是你?还是我?”
    他摇头颓然道:
    “你我只擅战,根本聚拢不起人心,而社中旁人又再没有资历。
    如此说来,岂非只剩下四散溃逃一条路?或许,我们该带着王妃和世子远离虞国,去更偏远的地方躲避。”
    这位大统领,俨然是没了心气,有了散伙的想法。
    任坤沉默了下,说道:
    “其实……我有件事一直没和你说,太傅死前,就是下令刺杀赵贼之前,曾经私下给了我一个锦囊,与我说,若出了意外,三日后才可打开。
    不过我当时也没想到,他口中的‘意外’,竟是炸山,同归于尽。”
    “锦囊?”齐遇春一愣,呼吸一紧,几步走上前:“在哪?”
    “今天就是刺杀后第三天,我已经偷偷打开了。”
    任坤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丢给他:“里头是一个地址。”
    齐遇春忙从中取出一个纸条,上头没有别的话,只有一行地址,位置在奉城往西,与临封交界的一个地方。
    “那还等什么?”齐遇春仿佛一下有了主心骨,眼睛一亮:
    “是了!是我犯蠢了,以太傅的智慧,既然早已有了同归于尽的想法,又岂会想不到安排身后事?他必然算到了,有安排才合理!我们快走。”
    他这才终于明白,为何任坤一副老神在在模样,并不迷茫。
    “着什么急,先吃午饭……”
    “我送你一杆大枪你吃不吃?”
    “……”
    江湖术士任坤无奈,被心急的齐遇春拉着出了茶肆,二人裹着衣,骑马朝西而去。
    路上又走了一天,才于第二日中午抵达临封与滨海交界的路上,一座林间官道旁,供往来之人下榻的客栈。
    “就是这里了!进去看看。”
    齐遇春抬头望着客栈的招牌,翻身下马,与任坤一同进了客栈的院子,一名小二迎接上来,热情洋溢:“二位住店?”
    “恩,开两间房。”齐遇春装出浑不在意的模样,不急不缓开了房,旋即才不经心般朝店家询问:
    “甲字一号房没了么?”
    店家道:“不好意思,一号房给一位客官包下了,已经一连住了七日。”
    二人对视一眼,付钱后,先安顿了行李,才趁着无人注意敲开了一号房。
    “进。”
    房间内,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
    两人艺高人胆大,当即推开房门,客栈内摆设布置简单,屋内火炉燃着,门窗紧闭。
    一道披着黑色斗篷的身影,正背对二人,站在窗旁,望着外头的惨白冬日。
    齐遇春反手关上房门,与任坤警惕地盯着神秘人,说道:
    “阁下可是在等人?”
    斗篷人说道:“我等你们很久了,庄孝成死了么。”
    二人心头一跳:“死了,和赵都安一起。”
    任坤迟疑道:“太傅让我在他死后三日来此处,想来便是见阁下,不知太傅有何安排?还请明示。”
    齐遇春则暗自戒备:“阁下可否转回身,当面说话?”
    窗边的男子置若罔闻,只是咀嚼着“死了”二字,良久,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旋即,他缓缓转身,面朝二人,从斗篷中探出两只骨肉匀称,一看便是富贵人家的手。
    缓缓地脱下兜帽,露出了一张贵气逼人,却本该早已不存在于人世间的脸孔。
    任坤一愣。
    齐遇春瞪圆了双眼,如遭雷击,他张了张嘴,难以置信地道:
    “二……二殿下?!”
    发动玄门政变,血洗皇宫的元凶,三年前死在午门外的虞国二皇子徐简文平静地凝视着两人:
    “我们又见面了。”
    ……
    ……
    京城。
    皇宫午门外,群臣又一次聚集,准备日常上朝。
    赵都安一来一回,山高路远,眨眼功夫,距离新年已经过去了两月有余。
    时至冬末,京城不再那么冷了,眼看距离春日也不算远。
    一群老臣上朝时也显得轻松了许多,不必顶风冒雪。
    并且,从年后开始,以新政为首的一系列改革开始发挥效力。
    国库缓过来后,大虞朝这个六百岁的巨人冰凉的躯体重新有了热乎气,满朝文武脸上喜色越来越多,女帝徐贞观如罩寒霜的脸庞上也多了春神的生气。
    伴随钟声奏响,群臣入殿。
    身披龙袍,戴着珠帘冠冕的徐贞观端坐于龙椅,群臣依次上奏。
    过程并无波澜,都是一些日常事务
    ——大多数时候,上朝也都是一些鸡零狗碎的事,嫌少有大事发生。
    就像赵都安上辈子就知道的道理:
    只有小事,以及各方已经商讨完毕,来金銮殿上走个流程的事情,往往才是早朝的主流。
    而大事,都是一小撮人私下开小会决定。
    而天大的事,更往往只存在于极少数人的心中与密会。
    早朝行将步入尾声时,李彦辅忽然走出,道:
    “陛下,赵少保离京许久,不知何日返京?”
    此话一出,群臣神色微变,老对头袁立更是斜着眼睛瞥了这老不死一眼。
    龙椅上的徐贞观珠帘后头,一双明眸亦透出幽冷寒光。
    须发白,满脸褶皱,胡茬连接双鬓的李彦辅好似对诸多视线全无察觉,见女帝不答,继续道:
    “年关大宴仪时,赵少保曾当众立下军令状,三个月捉拿庄孝成归案,如今已是二月有余……
    老臣并非刻意为难赵少保,只是逆党匪首一事,干涉甚大,不可马虎,老臣也是忧心赵少保此去,迟迟不归,亦不曾有书信送回,是否发生意外……”
    “相国慎言!”
    龙椅上,威严雍容的女帝打断他,冷声道:
    “抓捕逆党一事,乃绝密。岂可因书信走漏风声?既还不到三月,相国便该好好收起心思,安分做事。不该问的,莫要乱问。”
    这话相当不客气了。
    李彦辅顿时躬身,深深作揖:“老臣……知道了。”
    徐贞观心情不悦,起身拂袖道:“若无其他事,那便退……”
    退朝两个字刚要吐出。
    突然,金銮殿外传来一声悠长的“急报”声。
    饶是殿门闭合,亦可听闻。群臣一怔,徐贞观也皱起眉头。
    如非要紧事,宫中侍者绝对不会在上朝期间来报信。
    “去看看。”女帝朝身旁站着的“女宰相”吩咐。
    莫愁“恩”了声,立即走下台阶,飞快从侧门朝殿外去了,没过一会,莫愁返回,道:
    “陛下,是从滨海道发来的军中急报!”
    滨海道?军中急报?
    徐贞观微微变色,忙道:“宣!”
    殿门缓缓打开,一名禁军侍卫披甲入殿,单膝跪地,不敢抬头:
    “启禀陛下!滨海道军府副将元吉与知府栾成署名,送回京中急报,涉及赵少保抓捕逆党匪首一事!”
    徐贞观眸子一亮,下意识朝前走了几步,眼中透出喜色,隐晦瞥了下方的李彦辅一眼,只见老相国明显一愣,似没料到这般巧合。
    才问了,那边就有了结果。
    而既然千里送急报回来,必是有了收获。
    群臣微微骚乱,都投以好奇视线。
    徐贞观嘴角笑容已经浮出,按理说该亲自先行过目,但想着方才李彦辅的告状,她心中升起恶趣味,便道:
    “急报内容为何?当众宣读给众卿一起听吧。”
    “是!”
    那名禁军应声,撕开密报信封,抽出内容,先匆匆浏览了下,明显愣神了下,却又不敢抬头,只好硬着头皮道:
    “滨海道知府栾城、军府副将元吉启奏陛下。”
    “赵少保入奉城,查明紫衫道人卢正醇……予以斩首……以其为诱饵,奇袭逆党总坛……”
    “……紫禁山庄山体崩塌,逆党匪首庄孝成疑与赵少保以及所率部下,坠落悬崖……尸骨无存……”
    “……后挖掘出残肢与物件……汇同抓捕逆党一百余人,押送赴京,不日抵达……”
    静。
    金銮殿上,蓦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奏报开头时还并无不妥,而等听到赵都安与庄孝成坠落山崖,埋葬于山石崩塌,只找出残肢断臂时。
    满朝文武如同被下了定身咒,所有人都愣在当场。
    袁立嘴唇微张,似乎没有听清。
    董太师似在走神,双目失去焦距。
    李彦辅眼角一点点扩大,瞳孔收窄,同样被这个消息惊到了。
    “赵都安……死了?与庄孝成同归于尽?葬身山崖?”
    大殿门口,站在禁军附近的莫愁也定住了,她只觉脑子嗡的一下,心中生出强烈的不真实感,与荒诞的情绪。
    那个讨人厌的家伙……死了?就这么死了?
    莫愁突然心生不妙,猛地抬头,视线望向群臣尽头,高台上的龙椅前方。
    那一袭身披龙袍的女帝身影。
    肉眼可见的,徐贞观浑身僵直,珠帘后的一张带着笑意的脸孔霎时间惨白,如同被抽干了精气。
    然后……
    这位天人境强者突然……踉跄了下……
    没能站稳!
    徐贞观朝后退出数步,只觉头晕目眩,天旋地转,她浑身无力,下意识扶住了龙椅的扶手,眼眶中,一滴泪珠近乎本能地,无意识地落下。
    继而,大虞女帝用最后的理智,竭力压制住纷乱的心绪,吐出两个字:
    “退……退朝。”
    ……
    ……
    群臣散朝。
    当满朝文武步履匆匆,神色或忧或怒或空洞或喜悦暗藏地走出宫,关于赵都安与庄孝成同归于尽的消息,以恐怖的速度,于官场疯传。
    诏衙。
    总督堂内,马阎今日没有上朝,按照日常习惯,坐在堂中批阅各堂口奏报。
    忽然,堂外一道身影急匆匆跑过来,赫然是曾与赵都安打过交道的百户周仓。
    周仓气喘吁吁,神色凝重,三步并做两步奔跑进来,过程中险些被门槛绊倒。
    “督公!督公!出大事了!”
    马阎隔着门就听到喊声,放下手中的纸笔,疑惑地看到周仓连门都没敲,直接闯了进来。
    “发生何事?如此惊慌?”马阎起身皱眉询问。
    周仓先喘了两口气,才道:“今日早朝……”
    “早朝?今日朝中并无大事发生,有什么令你这般失态?”马阎疑惑。
    周仓摇了摇头,伴随着摆手,说道:
    “不是,不是早朝……诶呀,是早朝……不重要!是滨海道传来急报,赵都安,赵少保和庄孝成同归于尽,死啦!”
    死了……死了……赵都安死了……
    马阎脑子懵了一下,怔怔出神:“你说……什么?!”
    ……
    ……
    赵宅。
    今日一早,主母尤金便拽着女儿起床,指挥府上的下人大扫除。
    恩,主要是按照习俗将府上所有的被褥和沐巾等在院中晾晒。
    “娘,这大冬天晒什么被子?”
    赵盼抱着小京巴犬,嘟着嘴在屋檐下吐槽。
    在她前方,整个院子里都被架上了一根根长竹竿,下人们正穿行其间,将被褥搭在上头。
    尤金在其中指挥,这会走过来一根手指头戳在了女儿额头上:
    “难得这么好的天,不晒晒被子,都长虫了。再说了,等你大哥回来,总得有暖呵呵的被子盖才好。”
    “……那不如买一床新的……”赵盼弱弱顶嘴。
    尤金就很气:“过两天好日子就不知道节俭持家了?你大哥的钱是好赚的?不还是得跑那么远出差?拼死拼活?”
    “我不是那个意思……”赵盼叹了口气,正要转身离开。
    忽然院子外头传来撕心裂肺一声哭喊:
    “夫人呐!小姐啊,不好了!大郎没了!大郎没了啊!”
    院中所有人一怔,同时望去,只见门口赵家的老管事跌跌撞撞跑进来,满脸泪痕,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
    隔着漫天飘舞的五颜六色的被单、被罩,将听来的消息哭喊了出来。
    赵盼呆住,怀里的小狗滑落掉在地上,京巴犬痛呼一声,却似感应到了气氛不对,夹起尾巴不敢叫唤。
    大哥没了……没了……少女脑子嗡嗡作响,只觉眼前那些床单瞬间失去了色彩,变成了黑白色。
    她扭过头,下意识看向娘亲,却只看到尤金一张脸苍白如纸,径直软倒在地上。
    “娘!”
    “快叫郎中!”
    赵家一片大乱。
    ……
    ……
    天师府。
    深处的小院内,大榕树在这冬季依旧苍翠欲滴,连带整个小院中草芬芳,仿佛与外界压根不处于同一个季节。
    身材高大,眉目狭长的老天师张衍一坐在藤椅中,翻阅着手中那卷玉简天书。
    忽然心中一动,望向院门。
    片刻后,院门吱呀自行打开,一名神官小跑进来,恭敬地行了一礼:
    “启禀天师,刚收到消息,赵都安与庄孝成在滨海道奉城坠落悬崖……尸骨无存……”
    张衍一皱了皱眉毛,面色透出疑惑。
    他的右手缓缓覆在面前的玉简上,双眸闭合。
    继而,玉简上的一枚枚金色的文字挣脱天书束缚,人立而起,如同一群小人一般在玉简平铺成的“大地”上奔驰,欢呼争吵,彼此更换位置。
    乱象持续了好一阵,小人一般的文字们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新家”,纷纷融入玉简。
    天书竟然通过文字的重新排列组合,变成了一篇新的文章,赫然是对这件事的占卜结果。
    张衍一睁开双眼,扫视天书文字,眉毛微微扬起,似乎笑了笑,嘀咕道:
    “滑头。”
    旋即,他不甚在意地摆摆手:“知道了。”
    报信的神官不敢再问,就要退去,忽然被老天师叫住。
    张衍一想了想,说道:“等下陛下若来,便说我在睡觉,不见外人。”
    神官愣了下,点头道:“谨遵法旨。”
    ……
    ……
    皇宫,女帝寝宫外。
    莫愁双手提着裙摆,脚步飞快地沿着绵长的走廊奔行而来,沿途一名名女官纷纷行礼,她都没有任何停留。
    直到来到寝宫门口,她才停下脚步,小心地轻轻叩门。
    “进。”
    听到屋内的声音,莫愁松了口气,双手推开门扇,迈步进入。
    关门后,又往前走了两步,掀开了阻挡寒风的帘子。
    温暖的小厅内,博古架,书画,盆景,绿植妆点各处。
    女帝换下了龙袍,恢复了一身白衣,黑发如瀑的打扮,她此刻静静地坐在茶几前,望着对面大瓶中的修剪的极好的绿植出神。
    她白皙绝美,恍若天上仙子般的脸蛋上没有什么表情,平静异常。
    唯有那微微泛红的眼眶,才透露出此刻的女帝内心远不如外表平静。
    “陛下?”莫愁小心翼翼问道:
    “您龙体可还……”
    “朕没事。”徐贞观声音也很平淡,似乎真的从哀恸中恢复了过来。
    但莫愁却不敢掉以轻心,她清楚目睹了女帝在金銮殿上何等失态,而记忆中,她上一次失态还是三年前的玄门政变后。
    “奴婢已经派人去警告各大衙门,不得谣传,讨论……奉城之事,那军中急报写的太过简略,且还不知真假,若传开只怕会引得有心人不安分……”
    莫愁小心翼翼说道:“奴婢斗胆行此安排,陛下若觉不妥……”
    “你有心了。”
    徐贞观收回视线,转回头,朝她点了点头,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
    莫愁愣了下,她小心地走到女帝身边,试探道:
    “陛下您……”
    徐贞观看出了她的想法,轻声说道:
    “你觉得,赵都安是个很容易就死掉的人么?”
    “呃……”莫愁迟疑了下,道:“赵大人吉人自有天相,军中也或有误报……”
    徐贞观摇摇头,她视线飘忽,好似望着南方:
    “他离开京城前,朕送了他一枚传送宝珠防身,若遇危险,只要捏碎,就可挪移至千里外。
    朕在想,如栾成的信函所说,在那紫禁山庄上,他是否有机会捏碎宝珠呢?
    应该有的吧,毕竟……他上次出京,被大净和尚偷袭时,都知道将传送法器贴身存放……他这么怕死的一个人,会毫无准备吗?”
    莫愁一愣,她终于意识到女帝并非悲伤过度:
    “陛下的意思是……赵大人乃是……假死?”
    ——
    ps:七千字章节,明天继续尝试大章。
    感谢蓝色最美之球的五百赏,剑心京都大火的五百赏~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