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的香瓜人 - 第166章 通往电影大师的道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影片正式开始播放,然而一开始并不是预告片上看过的开场大战,而是一个老人带着一家人一起来扫墓。
    如果熟悉小吉伯特家庭情况的人,就会认出来,这是小吉伯特的父亲,又来客串小吉伯特的电影了。
    观众还在疑惑,不是说开场大战吗?大战在哪里?
    然而小吉伯特告诉大家,好戏在后面。
    随着镜头聚焦老头子的眼睛,仿佛带着观众回到那个年代。
    巨大海浪裹挟着盟军登陆艇,朝着海滩冲锋而去,让人忍不住就开始紧张了。
    镜头给到一个登陆艇的内部视角,从汤姆·汉克斯饰演的军官的手开始,展现了一个登陆艇内所有士兵。
    受不了颠簸,有的人在呕吐,有的是拿着十字架在祈祷,请求上帝保佑自己。还有的人一遍又一遍的擦拭自己的武器,有的人则一脸冷漠。
    没有废话,没有客套,简单的几句台词之后,登陆艇舱门一打开,士兵们还没来得及冲出登陆艇,就如同割麦子一般被放倒。
    但是麦子不会流血,不会喊痛,而人会。
    这场面看起来惨烈至极,枪林弹雨穿透头盔,穿透身体,有的人被削去了半個脑袋,有的人拖着被打穿的肚子,往里塞自己流出来的肠子。
    汤姆·汉克斯拖着一个受伤的士兵刚走没几步,那个士兵下半身就被炸得粉碎。
    如果此时注意到首映礼的观众表情,就会看到不少人嘴巴都张成一个o形,显然被这场开场大戏给震撼住了。
    如此惨烈的战争场面,印象中从来没有哪部影片做到过。
    最关键的是,这个场面不是为了血腥而血腥,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真实合理的基础上。
    没有打不死的人,没有兰博,子弹穿透身体带来的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亡。
    “这……这太血腥了,太残酷了。”艾曼纽·贝阿有些胆小,甚至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但还是忍不住露出一个缝隙,通过缝隙来看电影。
    苏菲·玛索同样震惊,老实说,她知道小吉伯特有名气,自己也和他上过床了,但从来没有如此认真的看过这个枕边人的作品。
    “虽然很血腥很残酷,但是艾曼纽,你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真实的战争场面。”苏菲·玛索说道。
    确实,艾曼纽·贝阿点点头道:“我以前从来没有看过如此真实的战争场面,这部电影通过开头,就让我印象深刻。”
    真实,残酷,血腥,这就是首映礼观众所总结的几个词。
    汤姆·汉克斯早就看过影片内部试映会的版本,相比那个版本,汤姆·汉克斯发现影片节奏更加紧凑了,让人感到窒息和紧张,为士兵的命运而担心。
    小吉伯特没有使用自己最擅长的快速凌厉的镜头剪辑和切换,也抛弃了以往华丽优美的镜头风格,更没有标新立异的各种视角的镜头。
    除开影片开头运用的第一视角镜头之外,基本就是传统手持摄影跟随拍摄的方式。
    就是这样传统的方式,却爆发出无与伦比的能量,让观众深深沉浸在其中。
    当初看内部试映会的时候,汤姆·汉克斯就觉得影片一定能获得巨大成功,现在看完,他更加确定了。
    相比汤姆·汉克斯的兴奋,哈维·韦恩斯坦的心情如同坐了过山车一般,那叫一个跌宕起伏。
    没想到,没想到,光是一个开场大戏,就显露出影片出色的品质。
    如果后面的戏份还保持这个水准的话,那《拯救大兵瑞恩》就是一部质量极其出色的战争电影。
    但影片如果也就这个样子,那他在奥斯卡上获胜的希望就大了很多。
    不过事实证明,哈维·韦恩斯坦高兴得还是太早了。
    第一次看到《拯救大兵瑞恩》全貌的罗杰·艾伯特则为小吉伯特感到高兴,这几年他舔小吉伯特的行为,被众多影评人所不齿。
    但是他们哪里知道,靠着吹捧小吉伯特,罗杰·艾伯特已经是全美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影评人。
    他甚至还注册了脸书账号,是所有影评人里第一个开通社交网站账号的影评人,上面的关注度也不少。
    罗杰·艾伯特认为,影评人需要与时俱进,以往影评人能决定一部电影命运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罗杰·艾伯特需要转型,找到新的道路,好维持自己体面的影评人身份,于是他把目标锁定在人气极高的小吉伯特身上。
    用后来的话说,那就是吹小吉伯特能带来巨大的流量,罗杰·艾伯特相当于掌握了流量密码。
    不过以往吹的时候,罗杰·艾伯特都被人怀疑收了小吉伯特的钱。
    但问题是,大家都收钱了呀,不收钱谁还写影评?
    现在好了,这部电影几乎所有北美影评人都在夸,这下子应该没人说他收钱了,罗杰·艾伯特觉得自己可以使劲夸夸了。
    小吉伯特显然在风格上做出了极大的改变,他知道大场景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战争的紧张,残酷,以及那种恐怖,所以把视角更多的聚焦在个人上。
    米勒上尉颤抖的手,倒在冲锋路上的士兵,那一张张恐惧的脸,构建了一个足够真实的场景。
    影片还是充斥着各种爆爆爆的场面,但和《勇闯夺命岛》那夸张的风格不同,在战场上爆炸是很正常的,没有人觉得爆炸不合理。
    相反,如果不爆炸,那反而还奇怪呢!
    影片带来的真实感,让看电影的观众感受到战争的惨烈。
    在这里,没有人是不死的,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没有不切实际的侥幸,没有中弹后活蹦乱跳的主角,也没有垂死挣扎的反击。
    生命在这里是如此的脆弱,传达了战争所带来的恐惧。
    通过战争的惨烈来表达反战的态度,这不新鲜。但小吉伯特做得好的地方在于,这些场面看起来都过于真实了,影史上从来没有如此表现手法的战争影片。
    等开场二十多分钟的大战结束,影片节奏放缓,首映礼的观众才发现自己手心早就冒汗了。
    不少人是掐着腿看完这场开场大战的,腿几乎被捏得通红通红的。
    罗杰·艾伯特问法国同行:“现在看,你认为这部电影怎么样?”
    这个法国影评人也颇为实诚,说不出违心的话,只好说道:“确实不错,小吉伯特在这些场面上还是相当拿手的,希望文戏部分不会让我们失望。”
    影片继续,得知詹姆斯·瑞恩的几个哥哥都死在战场上,于是马歇尔决定让这个孩子从战场上撤下来,回到家中。
    当马歇尔将军说出“那孩子还活着,我们要派人找到他,让他回家。”
    影院内不由自主的响起了掌声,先是一个掌声,随后更多的掌声后知后觉的响起来,所有人都起立鼓掌。
    光是开头这短短几十分钟,就值得大家送上一个掌声了。
    首映礼前方的主创们备受振奋,在影片刚开始没多久的时候,就收到了掌声,对影片主创们来说,是从未预料过的场面。
    苏菲·玛索和艾曼纽·贝阿也在鼓掌,小手拍得通红。苏菲·玛索还一脸骄傲,看,那就是拯救我,脱离魔鬼掌控的导演,他是如此之棒。
    哈维·韦恩斯坦,罗杰·艾伯特,吕克·贝松都人都送上了自己的掌声,这掌声显得很真诚,不是正常的商业应酬的掌声。
    这部电影,它值得掌声。
    马歇尔这个角色是克里斯托弗·李饰演的,老头也参加了首映礼,此时已经被开场大战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了。
    比起那些年轻没见识过战争场面的观众,克里斯托弗·李可是真实经历过战争场面的。
    小吉伯特能够拍出来,他很开心。
    任务被交给约翰·米勒上尉,由他带领一队士兵,找到詹姆斯·瑞恩,让他从战区撤离。
    由此,影片抛出了一个扣人心弦的问题,为了一个士兵,就派出八个精锐士兵,到底值不值?
    观众还不知道最后这八个人都会牺牲,但不妨碍大家对影片展开讨论。
    “我认为不值得,八个士兵去拯救一个人,明明这些士兵在战场上能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么做不值得。”有后排的影迷说道。
    一旁的影迷不同意:“可是我们要考虑到,詹姆斯·瑞恩的哥哥们都战死沙场,他是瑞恩家族唯一的独苗了。
    为国家做出这么大的贡献,他应该享有从战场上活下来的权利。
    为国家流血流汗,最后却换来一个凄惨全部战死,一张惨白的阵亡通知单,这对一个母亲来说,太不公平了。”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你也要考虑到,这些士兵也有兄弟姐妹,也有家人,有父母,有孩子,有妻子。
    难道为了一个家庭,就让其他八个家庭全部破碎吗?”
    “影片还在继续,我们且看看后面发展剧情吧!”
    听着后面影迷的争论,哈维·韦恩斯坦知道,《拯救大兵瑞恩》成功了。
    小吉伯特成功的让观众开始思考影片拯救这个主题,到底值不值得,要不要做这个交换,都是观众自己要思考的问题。
    一部好的电影,做到抛出一个疑问,然后由观众解答还不够。
    完整的讲述一个故事,让观众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再来回答这样做到底值不值。
    这样的手法,显得更高明。
    影片这个水准太出色了,哈维·韦恩斯坦觉得,如果明年奥斯卡上公关工作没做好,那《英国病人》就危险了。
    影片节奏放缓之后,略显平淡的叙事节奏,同样很体现导演的功力。
    可以这样说,从前的小吉伯特只会煽情,玩恐怖气氛和炸炸炸。
    但是在《拯救大兵瑞恩》上,小吉伯特进步相当明显,正走在一个通往电影大师的路上。
    可怕的是,小吉伯特还年轻,他还在进步。
    他的未来,很值得期待。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