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 第一百六十七章 静观其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北方的天空阴云密布,电闪雷鸣。
    狂风骤起之后,大地上弥漫着水汽的味道。曾经无精打采的竹木花草,开始了兴奋的随风摇摆,仿佛在欢呼甘霖一样。
    园圃之中,童子刚抱起陶罐,准备给果蔬浇水,又欣喜地跑了回去,用浓重的关西口音说道:“雨落矣。”
    老人坐在地上,慢慢编制着席子,闻言抬头看了一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里是平阳,大汉都城所在之郡,同时也是他们生活的地方。
    自永嘉六年(312)被中山王刘曜掳来,他们便一直生活在这里,为天子种植果蔬、放牧牛羊、打制器具。
    去年击败拓跋鲜卑后,朝廷又驱赶了一部分人至西河、太原二郡国的山中,开垦荒地,放牧牲畜。
    长安男女八万余口人,基本都分散在以平阳为首的四郡之地内,极大充实了大汉的户口,同时也让市面上的商品日益丰富——长安百姓,手工业者自然很多。
    今岁河内王攻关中,却没有掳来太多人,前后不过万余口罢了,多送到了西河、太原交界的汾水故地,耕作农田、缫丝织布的同时,修筑城塞、整饬驿道,过得比较苦。
    “都不容易啊。”老者叹息一声,继续低头织席。
    又一阵狂风吹起,未关紧的门窗被吹得哐当哐当作响。
    有妇人匆匆跑去,将其紧闭。
    很快,倾盆大雨便落了下来。
    从地面上望去,乌云几乎笼罩了整片天地,将平阳、河东、西河、冯翊、上郡、弘农、上党等地尽皆笼罩了进去。
    关中的大部分地区及河内、河南二郡也沾了点光,但辽阔的河北、河南大地却未被甘霖惠及,让人不由得想要问候这个贼老天,你咋那么喜欢开玩笑呢?
    不过,老天也有理由。
    关中、并州干旱多少年了,还不许人家爽一回啊?风水轮流转,今年到关中。
    “天子回来了。”有人穿着蓑衣,匆匆进了园圃,低声道。
    有人漠不关心,继续做着手头的事。
    有人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
    有人则招呼他过来,低声询问情况。
    长安八万口,当然有很多士人豪强。有能力的、有名望的,早就被赦免做官,为大汉打理地方,劝课农桑去了。
    但官位毕竟有限,此刻仍然有许多人在各处官家园圃内做着粗使活计,这些人一般有较强的交谈欲望,对外界的情况比较关注。
    “抓着鱼了?”有人笑嘻嘻地问道。
    “网着了,整整两大车,天子让陈元达分赐给随驾官员、将士。”
    抓着鱼却不吃,而是送给别人,这种癖好普通百姓不能理解,但不愁吃穿的士人却太能理解了。
    “这才去了一天,怎么就回来了,莫不是因为这场雨?”
    “不像。以往电闪雷鸣,天子依然蹲在河边看人捕鱼,这次应该是有事了。”
    “关中战事吧?”
    此话一出,众人尽皆点头,这是最容易猜到的。
    前阵子河内王攻至长安左近,但后路被偷袭,冯翊闹得鸡飞狗跳,大河东岸一度为之示警——是的,他们这个园圃不是位于汾水流域,而是在黄河东岸的皮氏县境内,天子刘聪这一次也不是在汾水观鱼,而是带着大队人马至黄河捕鱼。
    或许,也不全是为了捕鱼吧。
    黄河渡口附近,达官贵人云集,天子亲自接见河西诸部酋豪、冯翊氐羌首领,然后调发其兵,就近指挥,将混乱的局势堪堪稳住。
    目前,听闻偷袭冯翊的关中兵马已经败退。
    消息传来时,众人无不扼腕叹息。
    激愤之时,有人甚至哀叹,刘聪为何不待在平阳?
    在平阳的时候,但喝酒、服散、玩女人,时间长了,再强健的身体也废了。
    像如今这般,四处跑来跑去,接见官员、抚慰军民、督促屯田、部署作战,倒他妈像个正经天子了。
    当然,也就心里发发牢骚罢了。
    邵勋在河南崛起,声望日隆,你怎么就能指望刘聪放心大胆地寻欢作乐、醉生梦死呢?可能吗?
    “关中还能撑多久?”有人深深地叹了口气,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模样,问道。
    “如果豫州、凉州那两位愿意发兵的话,还有救。如果不愿,很难。”
    “豫州不太可能了,够不着。西平郡公还有那么几分可能。”
    “算了,过好自己的日子吧,别想东想西了。匈奴是主力攻关中,不是偏师,我看撑不过今年。”
    雨越下越大,渐渐汇成溪流。
    众人心事重重,干活的劲头都小了许多。
    片刻之后,几位官员巡视而来,一群人才打起精神,继续卖力地干起活。
    ******
    刘聪站在高楼下,看着充斥天地间的豪雨。
    “这般大雨,马都跑不起来,拓跋猗卢还费個什么劲!”刘聪双手用力地拍着窗框,烦躁地说道。
    一众官员、宗室站在屋内。
    今年年初,刘聪改革朝政。
    先置十六将军典禁兵,各管二千人,计三万二千步骑,由诸皇子分领。
    再置左右司隶,各领二十余万户百姓,每万户设一内史。
    又置单于左右辅,各主十万落——这次把匈奴也囊括进去了。
    从这里可一窥匈奴户口,在没有吃下关中西半部分的情况下,刘汉直辖晋人近五十万户、二三百万口——这显然没有包括石勒、曹嶷直辖的户口,因为加上的话远远不止,但王弥控制的户口有没有算进去,委实难知,刘汉朝廷的户口数据显然不会通报外人。
    胡人的数量二十万落。
    落即帐篷,是一种传统的计量单位,少则一两人,多则十几、二十人,按平均五六口人算,已不下百万,其中匈奴约占一半,杂胡加起来占一半。
    二十万控弦之士,显然并不完全是吹嘘,虽然他们完全支持不了二十万骑兵的作战。
    其后还有一系列官员任免、调动,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刘粲为丞相、领大将军、录尚书事,进封晋王——他现在已不是河内王,而是一字王了,完全是当继承人在培养。
    刘乂,大概率没机会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要不要从关中抽调兵马?”见众人不说话,刘聪追问道。
    大司空朱纪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或可抽调部分人马回援。大雨停歇之后,刘琨、拓跋猗卢必有动静,还需备之。”
    “抽多少人?”刘聪问道。
    “抽禁兵六千即可,关中氐羌之众,亦可征发万人。河西诸部,陛下看着办吧。”
    “何人为帅?”
    “中山王可也。”
    刘聪点了点头,道:“便以中山王为帅,让幽州乌桓一同出兵,夹击拓跋。”
    幽州乌桓是新近投靠来的,名义上属单于左辅管辖的那十万落中一部,但也仅仅只是名义上罢了,他们听不听话,谁都不敢保证。
    “每次打关中都不尽兴,总有人自后袭击。”刘聪紧握拳头,面色很不好看,只听他说道:“上次是刘琨、拓跋,这次还是他俩,真是欺人太甚。”
    国策转变之后,大汉的攻略重点已在关中,但后方总是不太平。
    拓跋鲜卑,忒也可恨,动不动来骚扰他,牵制住大批兵力,让关中晋军诸帅获得喘息之机。
    听刘聪这么说,众人也是无奈。
    先帝初建国时,远近未附,只得五万骑,彼时拓跋鲜卑就大举来袭,让先帝吃了几次败仗。后勉强站稳脚跟,将拓跋鲜卑击退。
    大汉建国十年了,刘琨、拓跋猗卢仍在背后袭扰。
    虽然他们至今还没有能力对大汉产生生死存亡的威胁,但总是个麻烦事,不得不认真对待。
    “听闻邵勋大举北上,已克朝歌,兵锋直指邺城,众卿怎么看?”刘聪又问道。
    “陛下。”大司徒马景出列道:“国中多事,或可令安西、镇远二位将军多加戒备,自守其境即可。石勒北伐王浚,大胜而归,锐气尚足,或可静观其变。”
    “陛下,臣亦以为当静观其变。”太保任顗说道。
    “臣附议。”太傅王育说道。
    “臣附议。”
    ……
    看到众臣意见一致,刘聪突然笑了。
    石勒若见到朝廷重臣们是这种态度,怕不是气得要吐血。
    但“静观其变”确实是现今最好的选择。
    河内、安平是朝廷在大河以北的重要据点,只要邵勋没主攻这两处,那么还是先观望吧,毕竟关中战事方炽,太原那边很可能又要打起来了,实在腾不出手来。
    待到平定关中后,朝廷才能把重心再度投回东边。
    至少,也得先击退刘琨、拓跋猗卢即将发起的攻势再说。不然的话,真的很难有余力做其他事。
    说是二十万控弦之士,但控弦之士也得吃饭啊。
    能不征发就不征发,毕竟这是要花钱的。
    拿朝廷的钱粮来为石勒打仗,貌似战局还没到这个地步。
    再者,刘聪心中也有气。
    这两年,石勒、曹嶷二人贡赋渐疏,递解至平阳的财货大为减少,得让他们吃个教训,不然真以为自己翅膀硬了呢。
    “先这般处置吧。”刘聪挥了挥手,说道:“雨停后回平阳。永明(刘曜)赴任前,让他觐见一次。”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