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文数字
这次海外贸易中,王静辉名下的产业和徐氏联合在一起,在货物采购上占了相当大的优势,商务印书馆垄断了船队装载贩卖的书籍,而徐氏的各种玻璃制品等等也占了奢侈品中很大的比例。而王静辉和徐氏对自己产业的利润进行单独核算,这样才能够把大宋皇家海运总体利润计算出来。
一大早,李管事和两眼发黑的曾唯笑呵呵的来找王静辉,现在市舶司结算的各种关税已经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了,虽然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各种从高丽运回的商品还没有成交完毕,但可以大致估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值了。王静辉曾经告诉过他们要把这次航海贸易的盈利额计算出来后,便立刻来找他,好给汴都那边已经快要跳脚的赵顼一个比较准确的信息。
曾唯手上有一沓纸,见到王静辉后便呈送了上去,说道:“大人,现在船队各个客商都缴纳关税完毕,按照大人的嘱咐,共计四艘商船没有卸载货物和吕提举的坐船一起停泊在港口,随时都可以启航。”
王静辉一边翻看着市舶司汇总的资料,一边听曾唯的汇报。听过后笑了笑:原来曾唯也注意到那几艘货船的特别之处了。王静辉也没有瞒他:“子华,你很奇怪那四艘货船吧?不用疑心,那是将要北上去汴都的货船,它们装载的都是枢密院委托护航舰队所出售兵器所得的财货,另外还有一些从海外购买地呈送给圣上地礼物。这四艘船很特殊也很重要,上面有枢密院专门派出的将士来把守。子华要严守秘密。虽说这段路程还算太平,但难保路上没有胆大包天之辈来打主意!”
曾唯点点头继续说道:“下官明白!这次市舶司总共收缴关税四十八万贯。加上几个月前地出口关税十五万贯,总共收入在六十三万贯!这足以顶得上楚州这样的富庶州一年的财税了!”
王静辉把手中的材料放到一边,笑着说道:“海外贸易利润颇大,只要熟悉海道根据时令来进行定期贸易。那是稳保一本万利地生意。这只是个开始,以后每年船队可以往返两次高丽、倭国航线,虽然一次获利不会有这么多了,但那也是一个非常客观的数字!以后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市舶司今后也要根据实际需要而不断的改变其职能!”
曾唯知道现在楚州的市舶司所采取的制度和泉州市舶司的制度有很大的不同,楚州这里的制度都是王静辉当初一手定下的,基本上是按照王静辉赠送给王安石关于海关地策论集中权衡而来,他本人也曾仔细阅读过其中一部分,深有体会,再一对比泉州市舶司所采用的制度。两者高下立判。
王静辉的策论让大宋统治高层对进出口有了新的认识,实际上近几年大宋对外经济政策都是出自王静辉之手,几乎可以算得上是算无遗策,这大大加强了所有人对他意见的重视程度,为了更能够现实新海关政策与老政策之间的差别,王静辉特意安排了泉州和楚州两地市舶司打对台,在长期来看商人逐利的本性会使他们选择泉州,但楚州奇迹般的崛起使得这里地商业机会要远远高于南方的泉州。这也是王静辉腰杆硬的原因,他要在短期内体现新政策制度的优势来实现大宋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办法的改革转变。
曾唯说道:“现在市舶司地运作都是按照大人当初策论所设定,难道大人可对市舶司还有什么看法?”
王静辉笑着说道:“人无完人,虽说楚州市舶司运作规矩是本官当初一手所制,但中间还是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的。子华,本官即将会离开楚州回到汴都去了。不过是想送你一句话: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要想把这个市舶司办好,市舶司的制度要与时俱进才不至于被淘汰!圣上很关注市舶司的改革,子华当慎勉之!”
曾唯听后回味着王静辉的“与时俱进”之语,心中也多有感悟。王静辉对于经济方面是个半吊子,比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优势无非是多出来的千年见识,他的一本策论已经给后来者开了个头,指明了前进的大致方向,就像他提供的火药最佳配方一样,他所能够想到的不过是震天雷、地雷之类,但聪明的大宋工匠和武器研发者早就用这种更好的配方设计生产出各种他做梦也想不到的火器来装备部队了。
无论是王安石还是曾唯,大宋有的是能人异士,王静辉的策论已经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曾唯能够做市舶司的提举,除了家族的力量之外,他本身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况且曾唯还放弃了恩萌封官,而是自己参加科举考试出来的正牌进士,他有才华、年轻,王静辉的策论对他的影响远比要对王安石大得多。王安石的经济理论虽然要远远超越同时代的人,但在王静辉的眼中还是落在了“与时俱进”四个字上,先进的未必是最好的,只有合适才是王道。
曾唯站起来躬身对王静辉行了一个礼说道:“大人胸中自有平天下之策,今后还望先生教我!”
王静辉把曾唯按在座位上后说道:“我哪里敢为人师?!这些不过是我心中一些不是很成熟的看法罢了,子华若是有兴趣,你我二人可以时常商讨,相互交流嘛!”
曾唯的家世在王静辉眼中在政治立场上是和他有冲突的,但他需要一个能够听得进自己话的人在市舶司来执掌大局,贯彻实行他的政策并且加以完善,选择曾唯也是他无可奈何的事情,不过好在曾唯和他老爹不同。更有朝气和开拓精神。从曾唯的身上。王静辉看到了这个时代年轻人地缩影: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地时候,朝中父子政见不同分属不同阵营的屡见不鲜!
“也许这个时代是最好地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王静辉心中默默的想到。
这个时代书籍的印刷最先进地便是大宋的雕版印刷,在质量上还是印刷速度上都是这个时代最快的印刷书籍的方法,辽国次之,而此时的高丽也只是刚刚开始尝试雕版印刷而已。王静辉手中的商务印书馆在大宋便是成本最为低廉的印刷作坊了。这次通商高丽,不仅印制了大量的经史典籍,因为两国都信奉佛教,大部头的佛经也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商品,按照王静辉地想法推销出去一本佛经要比十套论语有价值的多,各类书籍整整装满了三艘货船。不过这三艘货船所创造的利润却比三艘装满瓷器的船只大多了。
徐氏的玻璃制品作为高档奢侈品在高丽也受到了欢迎,用玻璃做成的茶具、棋具、佛像和各种样式美观的宫灯等都受到了高丽贵族的追捧。海外贸易向来都是商品价格翻上两三翻,不过这玻璃制品地成本本来就相对于售价可以忽略不计,王静辉需要的是巨大的利润额,所以包括为皇家制镜作坊代卖的玻璃制品只比大宋官方售价高出一半。就是这样王静辉还怕两国的市场无法消化而限制了数量。不过事实证明他的担心似乎有些多余了,玻璃制品在这个时代因为其与瓷器迥异地风格而受到两国权贵的追捧,尤其是在倭国,玻璃制品在这里几乎被抢购一空,成为权贵的象征性标志,黑市价格也是节节上升。
王静辉和徐氏名下的产业因为这次海外贸易,仅仅国内出货利润便达到了百万贯,加上船队股份分红。直逼两百万贯,一次贸易便可以顶得上他们两家产业近一年的利润。两家名下的商务印书馆和玻璃制品产业一直都没有满负荷运转过,为了在短时间内筹备货物,两家的存货基本上都消灭干净。
和他们一样,大宋有许多大商家,都有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大宋皇家海运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聚集所需要的货物,一方面是因为大宋手工业发达,有这个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家财政吃紧多年,虽然市面上依然繁华如旧,但还是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灾荒不断,更是打击了商业发展,积累的存货也是在情理之中,正好借着海外贸易的机会,大举向邻国倾销,而且售价还要比以前高得多,保证了合适的利润率,这受到了大宋商家极大的欢迎,都纷纷期待下一次航海时,大宋皇家船队能够像几个月以前那样大肆在各地进行货物采购。
随着几年前王静辉联手徐氏在汴都进行的那次“天下第一拍”后,拍卖这种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大宋越来越流行起来,各种交易法则也是借鉴了他们那次拍卖所定下的规则。这次从高丽和倭国返程时所携带的货物中也有许多珍品不容易定价,李管事他们自然就会想到拍卖的交易方式,这样既能够平衡多家买家,又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在拍卖会场最受到追捧的便是极品高丽参,和其他如大宗的石决明等商品,当然既然商团的名称上带有“皇家”二字,李管事和各家商团代表经过商议后,还将几棵从高丽高价购进的千年野山参上贡给皇上。
王静辉指示曾唯与李管事,将商船队靠岸楚州后所带动楚州的商业交易的状况全部记录下来,将所交易的笔数和成交金额进行统计;而薛向之则从官方的角度来统计新建成的两座海港新城的赋税能力。他要把这些资料全部汇总起来,要翔实的记录海外贸易对大宋内部经济的拉动,进一步分析海外贸易对大宋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够给思想老化的执政者注入新的思想。
王静辉虽然不是学经济的出身,但上学时候拜中国教育制度所赐,一门《政治经济学》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虽然内容上太过泛泛没有办法拿过来就用,但现在对于他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无异于基督徒手中的《圣经》。除去那些意识形态之类地东西后,王静辉把其中地要点都记录下来反复查看。这已经是他最好的经济教材了。他还准备把这些东西扩充丰富地事例来出版发行,传播新的经济思想。
楚州现在正按照王静辉的意图在发展海外贸易。这就给他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事例,他要把这些统统记录下来变成奏章、教材,让这些先进地经济理论结合大宋的现状来统治阶级擦亮眼睛,开拓思路。王静辉不希望自己变成王安石。王安石虽然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经济理论,知道用国家强力行政手段来调控国家经济,但却做了“天还没有亮便起床了”的人,什么好东西都必须与时代发展水平与时俱进才是王道,领路人如果太超前,那就会变成王安石那样的悲剧,害己误人,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大宋皇家海运船队靠岸阜宁、盐城两港后,前后交易时间长达二十多天,然后又有二十多艘船满载还没有成交的货物南下杭州和泉州。它们将按照先前早就定下的计划把剩余的货物在余杭经济发达地区消化。
李管事联合所有大宋皇家海运的各个股东,而皇帝的出资三成股份地代表则是楚州市舶司来承担,出席最后利润分红会议的便是曾唯,李管事代表徐氏和王静辉,共占三成的股份,其他七家汴都大商家共占四成。大宋皇家海运这次海外贸易除去还没有成交的二十艘船货物外,共计所得利润为三百四十万贯万贯,保守的估计利润也会在四百三四十万贯。
看到这个数字后。每个股东都会为这个数字而发狂——大宋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过六千万至八千万贯,他们居然一次能够赚到国家收入的百分之五!曾唯这段日子已经忙得成了兔子眼,不过他瞟了一眼旁边的王静辉,看到他地上司的嘴角除了微微翘起之外并没有其他人那样欣喜若狂后,就将震惊的表情收了起来——这几天老是对着这些不断上涨到令人发狂的数字,他的心脏早就变得无比坚硬了。不过面临一个巨大的升官资本,他地心脏还是不争气的跳动了两下。
曾唯的市舶司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所收缴的海关利税居然能够达到一路的财政的水平,达到了骇人听闻的一百八十万贯,这是一个巨大的政治资本。虽然主要还是王静辉的功劳,但他自己也是捞足了资历。以后凭借这家族根深蒂固的势力,日后不要说回到汴都谋取一个光明的前途,就是他日入主政事堂成就曾门两代父子同朝为相也未必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虽然是个非常有理想,想立一番大事业的年轻人,但家族对他的政治培养使他考虑的事情远比一个毛头小伙子要多的多。
王静辉干咳了一声,端起眼前的茶杯慢慢的喝了一口茶,屋子里面的人立刻安静了下来——驸马真是财神爷再生!王静辉看到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后慢慢的说道:“各位股东,在下本来是不应该在这里的,因为大宋律例规定官员不可在自己的治地经商,但当初太上皇特此网开一面准许本官自出家财来发展楚州,所以本官今天才可以在这里和大家坐下来以一个商人的身份和大家好好谈一谈!这位是楚州市舶司的曾大人,大家都知道当初这支大宋皇家海运船队,圣上是从内库中出资占股三成,所以曾大人今天是代表圣上,不过大家都不用客气,在这间屋子里面,没有官员,只有股东,大家对这次海外贸易有什么不满意的,尽管提出来,不用客气,今后船队的管理和经营还是要群策群力的!”
曾唯在一旁正在用喝茶水的动作来掩饰自己激动的神色,不过听到王静辉这么“放肆”的发言后,差点儿没有把茶水给喷出来——“传言驸马和朝中多位大臣私交甚厚,就连一向方正的司马光也会对他另眼相待,如果听到这话,那保不准也会参他一本!”曾唯心中有些恶搞的想到,不过屋子里面坐的人可都不是一般的商人,这七个入股商人代表的背后都是本朝一等一的权贵:太皇太后和太后的曹家、高家、河北韩家等等,就连曾家自己也在里面有代言人,这阵势谁放那些知情的御史谏官,谁敢来上一本?!不过要是放在司马光身上,那还真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非常抱歉,我经过仔细核查后才发现自己犯了这么大的错误,盖因为当时辽国已经采用了自己的契丹文字,没有想到当时和中国非常密切的朝鲜居然没有自己的文字,连小日本在隋唐时期也有日语雏形了,看来高丽棒子的水平实在是太烂,就这还大言不惭,实在是太……这次是戒念想当然了,谢谢夏天小猪、铁血狼烟、飞天等人的提醒,在此抱歉!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