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之新农村 - 第32章 贫困户的幸福生活
天成骑着车沿着庄稼地又走了一圈。
一片迷人的秋季风景。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穗直接卖给收粮食的小贩,或者打成玉米粒再卖。玉米是家禽的主要饲料,是黄土高原最普遍的经济作物。
这段时间最怕下大雨,一下雨,影响秋收的进度。大型机械设备进不到地里边,不过这边的土壤含沙量大一些,比较吸水,能很快缓解。但有些乡镇土壤含沙量小,下点雨泥泞好多天,别说机器了,就是人进去也是脚踩一身泥,要想从地里把玉米颗粒归仓,那简直是一场浩劫,肯定得累死累活。
现在的年轻人打工的居多,有的还是离家百里千里。为了收个玉米还得来回跑,估计收成还不够来回路费。所以秋收的主力军是老人和妇女。
除了玉米,还种有红薯、谷子、高粱、棉花之类的,他们只能是小众,却责无旁贷的点缀着秋色。
在少有的谷子地里,站立着几个稻草人,不时有几只大胆的小鸟停在上头,似乎是向稻草人宣誓着主权。稻草人,空心人,田地的守望者。
我又何尝不是这方田地的守望者,守护者它的安全,收获着它的丰收。
每年这个时候,农机公司都会分派大型收玉米机、播种机到各乡镇准备收粮。由于司机是外乡的,对本村情况不熟悉,村里有负责接应的,传统上这些人叫做“行户”,专门负责联络事宜,如果司机和农户有纠纷,也作为中间人进行调停。这项任务往年都是由胜叔担任,当然也不会白干,司机会给行户一定的好处费,算作酬劳。
正走着,头顶上有“嗡嗡”声音,一看是无人机在飞行,一来是检测火情,有没有秸秆焚烧的情况,二来是了解玉米的成熟情况,收集信息,更好的分派大型农机具。
正看着,兜里的手机“嗡嗡”响了起来。是阿哲的来电,物资已经拉到村委会了,正准备下一步整理。
主要是值班的人手。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比较合适。
忙给胜叔打了电话:“咱村不是有个贫困户吗?就是村西头的老庆叔,60多岁了,要不咱俩去他家看看,愿意不愿意去?”
“好咧,一会到。”胜叔爽快的答应。
还没走到庆叔家,便看见庆叔坐在门口柿子树下听收音机,播放着《收姜维》,庆叔翘着二郎腿沉浸在戏曲里。
“这小日子过得,比我都舒服。”胜叔羡慕的说。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呵呵。”
“庆叔,要不换个地方听戏吧。”天成还没走到跟前,便喊了起来。
许是听得入迷了,或者睡着了,庆叔纹丝不动。
胜叔走到前,用手拨了一下他的胳膊,又推了推。
庆叔一下子睁大了双眼,见眼前多了俩人,瞬间清醒了。
三人相视哈哈笑了起来。
“咋啦,这会子不忙了,身体还好吧。”天成问道。
由于庆叔是贫困户,天成隔三差五的过来问问情况,要说庆叔也算是人生坎坷,儿子30多岁出车祸走了,老伴气的得了一身的病,儿媳妇改嫁了,留下一个8岁的女儿,庆叔一边照顾生病的老伴,还得照顾孙女,再加上地里的活计,整天累死累活,这一干就是十来年,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前两年老伴走了,庆叔算是松了一口气。如今孙女也上大学了,家里只剩庆叔一人,他也稍微“享享福”了。
这些年家里除了看病还要供孙女上学,庆叔虽然省吃俭用,但还是力不从心。好在国家政策好,村里给申请了低保,每月有几百块钱的补助,看病花钱除了新农合外,报销的比例再大一些。孙女从小学到高中的学杂费一路减免,上大学也有补助,再加上村里的爱心企业家捐赠,也够保障顺利毕业了。
庆叔的负担减了一大半,心里也舒坦了。孙女乖巧懂事,人见人夸,这也是庆叔幸福快乐的源泉和生活的希望。虽然身体大不如前,但整天乐呵呵的。
见是村里的父母官来了,庆叔坐直了身子,“过两天就该忙了,该收秋了不是。”
“我记得你们家好像地不多,3亩多吧。”胜叔问道。
“南地有3亩半,种的都是玉米。今年长得还可以,穗比较大。有一亩我用的是新品种,水果玉米,听说卖的不错,好多饭店都用来做食材。卖得好的话明年我都种成这个品种。”庆叔一脸喜悦。
但想想村里两员大将都来找自己,肯定不是唠家常。莫非是扶贫还是什么补助之类的。心中暗喜。
“是这样的,我们打算请你做几天义工。”天成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那没问题,村里每月都给我补助,我不能光拿国家的钱,不履行点义务,做点贡献也是应该的。只是我家地里的活怎么办?”
“当然不是您一个人值班。收到你们家玉米的时候你该忙还忙,我们还会动员其他人参加,实在不行的话,我顶上。这点你放心。决不能因为公事耽误您自家大事。”天成一本正经的说。
“还可以动员动员村里边打扫卫生的那几个同志,年龄大点,把他们几个都拉过来应该没问题。”庆叔出主意道。
“确实,人多好办事。”
“还有村口小卖部的那两家,帐篷就搭在他们家附近,没事也可以盯着,尤其是晚上,在家门口都可以放哨。”胜叔思忖道。
“那我去给他们说,你去和扫地的那几位老同志谈谈,可以的话,我们编一个值班表,开个小会,告知一下工作职责和注意事项,就可以走马上任了。”天成边说边在心里盘算着。
“没问题,今天应该能搞定。”胜叔很有把握的说。
两人分头行动。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