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被费珍娥杀死 - 第八章 出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另一边,在前明国丈周奎家里,费珍娥正和坤兴公主朱媺娖聊着天。
    经历了大明王朝的覆灭,俩女子流着泪从群臣的背叛到崇祯死国,从李自成到大顺在城中的暴行,千言万语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朱媺娖,生得颇为貌美,只是左臂上的袖子空荡荡的,这场浩劫夺取了她一只胳膊。
    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崇祯帝心灰意冷,为了避免她受辱,挥剑斫了她的左臂。
    朱媺娖脸色苍白,一个月了,虽然没了生命危险,但她的身体仍旧非常虚弱。
    “公主,奴婢昨晚本想杀了罗虎,不想他提前发现了奴婢的动机,这才……”
    费珍娥解释着,但见朱媺娖轻轻把玉指放在她的嘴唇上。
    “娥姐姐,你的忠心本宫知道,你既然杀不成他,以后也放弃这个念头,大明这么多男子,报仇的事儿也不该你一个女子担着。你好好活着,就算每天陪本宫说说话也是好的呀。”
    朱媺娖对费珍娥无比信任,当日城破,大顺军攻入北京城,费珍娥曾冒充她,这才让她安然来到了外公周奎家里。所以,即便她嫁了一个大顺军的将领,也不会认为她在投敌叛国。
    “你刚才说那罗虎已知你要刺杀他,却一点都不愠怒,还说可以让你在我这儿多住几日?”朱媺娖说道。
    “嗯。”费珍娥点点头,“奴婢今天还听说,他惩治了那些在街头滥杀百姓的贼兵,城中的百姓都在称颂他,说他主持了公道。”
    说这话的时候,费珍娥感觉自己的心情很奇怪,按说罗虎与她虽是夫妻,却不该有感情,毕竟是两个阵营里的人,成为名义上的夫妇不过是形势所迫,但她也说不上来,今早有人提起此事时,她是真真从心底流露出一种感激。她尽量抑制着这种心情,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也认可并赞颂罗虎这种正义行为。
    “看来,这罗虎倒是有几分正义感,他胆子如此大说明此人或许与某些伪顺首脑有隙,不知道他可不可为我们所用?”朱媺娖缓缓地说道。
    费珍娥脸上浮现出疑色,道:“公主想的是……”
    朱媺娖长吁一口气,对费珍娥道:“我太子哥哥还在李自成手中,如今我们无依无靠,实在没有营救他的办法,本宫是在想,如果这罗虎能为我们所用,把太子救出来送去南京即位,这大明还是有救的。”
    朱媺娖想的很多,原本她也是一个天真烂漫的人,长在深宫,远离政治,从未生出过什么“利用”的手断来。不过自从国破家灭,她的一只手臂被崇祯皇帝砍断之后,这名十五岁的少女在劫难之后变了很多,她的父皇和母后已经死了,她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保住她的哥哥和两个兄弟,只有这样,大明的复兴才有那么一线希望。
    费珍娥想了想,觉得罗虎这个丈夫自是和其他顺军将领不同,从他对待百姓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若是能策反他,让他成为大明的将领,那自己……
    想到这里,费珍娥心中似有一股暖流,她的这个丈夫如果不再是敌人,想想他英俊和脸膛和温和的话语,竟然生出一种莫名的喜欢来。
    “你在想什么?”朱媺娖看着费珍娥红彤彤的脸蛋问道。
    “没什么,公主既然有这个意思,奴婢自当该去为公主分忧,明天奴婢就回罗家,找机会试试他的想法。”
    说到这里,朱媺娖突然握住了费珍娥的手,她很感动,现在大明没了,自己又变成了一个残疾人,身子虚弱的下不了床,勉勉强强撑着而已,而眼前的这个姐姐般的人,也便成了她唯一希望。
    “此事关系重大,本宫只能托付你了。”
    朱媺娖说得情真意切,让费珍娥也为之动容,她本就是一个可以为了朱家不顾生死安危的人,这样的任务又焉能不尽心尽力。
    “公主请放心,奴婢一定不负所托。”
    费珍娥说得很坚定,不过朱媺娖想起她昨晚还想刺杀罗虎,觉得这姐姐太过刚烈,若罗虎不答应,她一定会有生命危险,毕竟这是明目张胆策反对方将领的事。
    “娥姐姐,”朱媺娖一直用“姐姐”来称呼费珍娥,“这话讲出可能有杀身之祸,姐姐最好先探探他的口风,凡事以保全自己为准啊。”
    朱媺娖的话让费珍娥感动不已,她并未把她当做一个普通的宫人看待,这般主仆情谊着实难得,这份恩情,又怎能不舍命相报呢?
    ……
    次日一早,郝有义被带到罗虎府门外,令他没想到的是罗虎身边就站着自己的妹妹兰鸢,她一身良家女子打扮,虽然土点,却十分端庄。
    看着郝有义喜极而泣的表情,罗虎在一边淡淡地说道:
    “你们兄妹团聚实在可喜可贺,快些领她回去,好好叙叙亲情吧。”
    郝有义感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这可是他做梦也不敢想的情景啊。
    “小人愿给将军效命,将军长剑所指,就是小人浴血之地。”郝有义给罗虎叩首道。
    “免了,免了。”罗虎把他扶起来。
    郝有义再次相谢后就带着妹妹退下了。
    兰鸢的倩影在渐行渐远中柔和得像一支柳枝,让柳和尚不禁多看了两眼。
    罗虎瞧了瞧这个憨厚壮硕的秃头猛将,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
    “嘿,你这傻和尚想什么呢?”罗虎在柳和尚的光头上敲了一下,那和尚“嘿嘿”一笑,啥也没说。
    “别想了,赶快跟着我去个地方,时间,咱可耽搁不起啊。”
    ……
    很快要出征,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办,比如说红夷炮,这样的国之重器必须要带走一些,来日定有大用。
    这一早李岩也来了,他昨天就把军饷备齐,而这次来的目的是应罗虎之托,带来了汤若望。
    汤若望是德国科隆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一六二一年,汤若望来到澳门,次年又来到北京,一六三零年由徐光启推荐供职于钦天监。
    汤若望将他从欧洲带来的科学书籍列好目录,呈送大明朝廷,又将带来的科学仪器一一陈列,获得崇祯信任,也打开了天主教继续在大明传播的大门。
    崇祯九年,汤若望奉旨铸炮,两年中铸造大炮二十门,而且,他把西方火器和中国火器相结合,由他口述,焦勖编撰成了《火攻挈要》,对大明的军事科技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年三月大顺军进入北京前,外国传教士要离开北京。汤若望则决定继续留在教堂内,成了李自成进京后的历史见证。大顺军刚进城时时局混乱,汤若望等人因此把教堂大门紧闭,后来在李岩的授意下,教堂才受到农民军保护。
    见到汤若望时,罗虎就被这个五十多岁,留着大胡子,一脸严谨的德国老人的才能所折服。汤若望汉语流利,举手投足间已经带了一些华夏之风,让人感叹他入乡随俗的本领。
    “我朝的将军中能如此重视火炮的,您是第一个。”汤若望说话不紧不慢,虽然在说逢迎的话却没有谄媚之态。
    “汤大人谬赞了,罗某明日就要出征,京师的大炮和兵杖局的工匠要带走一些,望大人能推荐一下。”
    汤若望听后对罗虎道:“崇祯九年我奉命造两千七百斤大炮二十门,后因战乱流入东虏之手八门,其余十二门有六门在外地,还剩六门都在京师的各个大门守卫,不是在下自夸,这些炮的质量性能都为我华夏之最。”
    “哦。”罗虎听完就已经寻思要把这六门红夷大炮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工匠的情况我也比较了解,可以帮将军塞选出,不过在下疑惑将军是出征,要这些造炮铳的工匠做什么?”汤若望问道。
    “无他,若有损毁故障,罗某总要有个修理的人。”罗虎敷衍道。
    “哦。”看神情汤若望仍旧有所怀疑,不过这事与他无关,罗虎也不怕他会坏了自己的事,毕竟没有利益冲突,他老汤是来传教的,不是来参与政治军事斗争的。
    其实罗虎也很想把这个百科全书式的传教士带走,不过对方意志坚定,怕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服的。
    在汤若望的帮助下,五十多名能造大炮和火枪的工匠从兵杖局转到了罗虎部。
    前明的匠籍身份地位都很低,他们一个个消瘦模样,估计大明给他们的米粮都不能满足温饱。
    这些人中有个叫杜铭佑的,手下三十人,都是造炮好手;还有一人叫梁嗣业,手下二十余人,能制造鸟铳和鲁密铳。
    这些人一到,罗虎就给他们发了安家银子,杜铭佑、梁嗣业十两,一般工匠五两,又允许他们的家眷可以随军出征。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