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秦的手机 - 第235章 路途风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道之上。
    韩信面带笑意,冲着两人拱手。
    “此番来国都,信谢过两位款待,此一场比试胜负未分,日后再行比过!”
    云恢笑道:“恢随时恭候!”
    “就此别过!”
    “一路平顺!”
    张苍看着两个少年,脸上始终带着笑意。
    一直到韩信的身影融入人流之后,云恢才转过身来,脸上笑意未减,倒是多了些意气风发的感觉。
    “如何?”
    “人生难得同行之人,感觉很好!”
    张苍哈哈大笑,拍了拍自己小师侄的肩膀,以示鼓励。
    韩信走在人潮之中,好奇着国都的变化,也同样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此次出山,已经不虚此行。
    他更期待蓝田大营内的东西会不会给自己更大的惊喜。
    此次离开东乡,王翦给了他很多时间。
    让他归乡一趟都是充足的。
    但韩信心中却有执念,“此生必要衣锦还乡。”
    王翦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在得知韩信要徒步离开时,哈哈大笑起来。
    这小子不喜束缚,坐不惯马车,其又未学马术,只得步行。
    韩信倒没觉得有什么,自己从故乡一路步行到咸阳,不也走过来了吗?
    此次他打算游历内史诸县,他想要看看大秦之所以成为大秦的原因。
    蓝田距离咸阳不远,也就一百五十里左右,两三天的路程。
    春天的时光总是让人感觉很舒坦。
    渭河的水汽滋润着馆内的土地。
    一时小雨蒙蒙,日头不见。
    韩信紧了紧身上衣衫,斗笠能遮雨,却无法遮过微冷的清风。
    “哟,谁家娃,这天还要赶路呢?”
    路边一个身穿羊裘的老农牵着个健壮的黄牛,身后跟着个半大孩子。
    见韩信衣衫单薄,便出言问询。
    “老先生,附近可有传舍。”
    那老者停了下来,一旁挂着鼻涕的孩子瞪着大眼望着他。
    “哟,那得再行三里路嘞,你娃这身打扮,是不是个侠客呢?”
    韩信笑了笑,“我要去蓝田,并不是侠客。”
    “哦,可有照身?”
    韩信点头,从怀里取出竹牌。
    老农看了看,便笑了起来。
    “还是个是国都来的公子,这新的照身我还是第二次见。”
    老农将照身递还给了韩信。
    “你跟我去乡里,在亭长那里登记一下。天马上就黑了,你这娃在野地里很危险。”
    “那就多谢老先生了!”
    韩信躬身施礼,此次游历内史正是要看看黔首生活。
    “不要叫我先生,我名舍,家里排行第二。你可以叫我舍老二。”
    老农领着韩信,走向不远处冒着烟火的村落。
    “舍老伯,你们里中可以留宿外人了吗?”
    韩信自然不能如此称呼这位老人家。
    “这是才改的规矩,以往不说留宿外人,遇见你这种到处逛的娃,就得将你绑了送游缴。”
    韩信心中了然,大秦在故地大改了律法,其中诸多法令,让他看过后很是赞赏。
    不愧是以法治国的大秦,其律令之周密,让人赞叹。
    “现在日子好过了,去年又免了三成田赋,家中余粮已经能吃到明年了。”
    舍老伯念念叨叨,说得尽是些乡里间琐事。
    可是通过这些零碎的话语,韩信能够感受到这位老农对于大秦那位始皇帝的推崇。
    虽然他从始至终都没有说关于这位的任何言语。
    “舍老伯也做过秦卒?”
    韩信出言相问。
    “老秦人都是秦卒,不然那么好的水田怎能轮到我呢!”
    老人脸上有了些缅怀的神情,“打仗太惨了,我兄弟五个只留了老汉和五弟。”
    韩信深呼了口气,水汽夹杂着杏花的香气冲入鼻孔,似乎也冲淡了这些许的哀思。
    “到咧,我先带你去寻亭长。”
    舍伯将曲辕犁放在牛身上,吩咐了那半大孩子几句。
    “让你大母宰只鸭,用白面蒸些馍馍。就说家里来了客人。”
    此处乡里偏僻,并不在大路边上。
    韩信不知道此地何名,老农也未曾提及。
    这里外有一条小溪流过,溪边竟是盛开的杏树。
    亭长是粗犷的络腮胡男人,脸上有着数道伤疤,面目有些狰狞。
    看到韩信掏出的照身,眼睛顿时一亮。
    “公子因何来此偏僻之地?”
    眼神中有些审视的意味。
    “家中师长让小子游历内史,见有小路可以绕行,不曾想却是绕了远路。”
    亭长将照身放好,小心从身后书架上取出一张薄纸,用油墨轻轻刷在照身之上,按压之后,便有印象在纸上显现。
    老农第一次见这景象,不由得赞叹。
    亭长似乎在做一件很庄严的事情,将反正面都印好后,将纸张放在一旁。
    韩信这才发现,那纸张之上有着淡淡的红色条纹,自己的照身帖正好被印在一个方框之中。
    这亭长将印刷的内容抄录在下方的横线之上。
    “今过境,于舍家留宿一日。”
    亭长记录完毕,小心放好纸张。
    才拿了一个帕巾小心擦拭掉照身上的油墨。
    韩信双手接过,躬身施礼。
    “明早辰时,会有东去的商旅从大路过。你只身行走,最好结伴而行。”
    “多谢亭长告知,明早我会随商旅而行。”
    从亭长处出来,韩信转身,眼中闪着光芒。
    “小公子,还有何事?”
    老农在看到亭长登记后,便笃定了自己的想法,认为这位衣着朴素的小子定然是哪家公子。
    “无事了,多谢舍老伯带路,让信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老农倒是觉得有些稀奇,“小公子糊涂了,这小吏家中皆是案牍,哪有什么风景!”
    韩信只是笑笑并未多言。
    一个国家的律令在严密,也不过是简牍之上的文字。
    如何将这些文字付诸于现实,这不仅仅是需要制定者的强制执行。
    还有无数个小吏,如此庄重,如此细致,如此贴近实际的去执行。
    路上风景,何必只是山野清风。
    跟随老农回到家中。
    茅屋小院,正堂三间,左右各有厢房,灶台建在一处草棚之下,正有一个老妇人在其中忙碌。
    烧火的是那个小孩,看见自己大父身影,带着喜色叫了旁边低头做饭的老妇人。
    “来得巧,先去正堂候一会,一刻后就能吃饭。”
    此时天色已晚,阴雨不知何时散去。
    迎着漫天的红霞,在这处无名的小乡里,无数炊烟渺渺。
    试试番茄的ai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