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成反派大佬的女儿后我躺赢了 - 第828章 全家都是造反狂魔(1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8章 全家都是造反狂魔(112)
    “报!”
    “大捷!”
    “陛下率军深入敌后,活捉匈奴单于及左右贤王等一百一十八人,斩杀匈奴七万四千三百一十二人……”
    捷报传来,天下震惊。
    朝堂上众臣听完半晌还无法回神。
    谁?
    陛下?
    走之前不是说好了他只是去坐镇后方,稳定军心,不会亲上战场杀敌的吗?怎么还绕到敌后直戳匈奴心脏腹地去了?
    有些从北地就一直跟着萧羁,每次出征前都要劝他不要冒进的老臣直接就让人掐起了人中,但更多人却是对此见怪不怪。
    将在外还军令有所不受呢,何况陛下!
    作为帝国最高统帅,他的话就是圣旨,军中又有谁敢违抗他的旨意,硬将他留在军中镇守后方呢?
    他是言而无信,食言而肥、出尔反尔,愚弄朝堂了,但那又怎么了?
    他还不是打了胜仗!
    还不是活捉了匈奴单于!
    还不是歼灭了匈奴有生力量!
    最重要的,这一切的发生,竟然是在三日之内!
    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改变战局,彻底摧毁敌人防线,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减少我军伤亡,替国库节省钱粮……除了天子,还有谁?
    天子大驾尚未归来,朝臣们已经为他找好了最为合理的借口。
    之后又有捷报从北方传来,虽然大都是胜仗,但战绩相对于天子而言,就没那么可观了。
    也是在这时,不少曾经对萧羁持怀疑贬低态度的人才明白,为何当初陈帝下旨让人平叛之时,那些个身经百战的武将会装病甚至断腿了。
    他们并非不想封侯拜相,并非不想声震华夏,他们只是打不过萧羁,只是清楚结果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所以不想去送死而已!
    这也就能够解释当初长安城为什么能在一夜之间被攻破了。
    不是守不住,而是没想守。
    前朝不亡,天理难容啊!
    ……
    对匈奴之战进入收尾阶段,漠北再无王庭,这也意味着匈奴对中原长达几百年的侵扰彻底进入了尾声,北方将再无大的战事发生。
    连日来,朝堂上一直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氛围,太子收敛了他狠辣无情雄心勃勃的一面,众臣都在猜测他这么做是不是因为陛下即将回归长安时,一个很少出现在早朝的人走入了大家的视野。
    “拜见太子。”
    王毋穿着一身常服,颇有些风尘仆仆的味道,嗅觉灵敏者更是从他带来的风里闻到了肃杀的血腥气。
    晦气。
    这位一来,准没好事!
    有人这般想着,便听王毋说起了什么。
    众人先是一愣,当“私通匈奴”、“出售铁器”,“资敌”以及“害我军损伤一万多人”这些字眼传入耳中后,一些人愤怒非凡,目眦欲裂,只恨不能亲手杀死这些败类。
    而一些人,却是瞬间脸色惨白,浑身冰冷,颤抖不止。他们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却不知怎么露出了马脚,还让人屠王毋抓到了重要线索。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长安展开“锄奸”行动时,锦晏对北地也进行了一次大清洗。
    在长安为质的时候,她给阿父送过马鞍马镫的制作方法,后来墨家联手北地的工坊,为所有铁骑都配上了马鞍马镫,这不止是为了对抗当时的朝廷,更是为了对匈奴之战做准备。
    她在信中并未明言,但阿父深知这一点,故而在保密上面做了很多工作,后来清君侧入长安,骑兵功不可没,在封赏大军时不可避免地走入了众人视线,自然而然也就有了泄露的风险。
    这次对匈奴之战,当看到匈奴人脚下踩着的马镫时,萧羁心中便已经想好了几百种杀人的方法。
    对待这种出卖民族的败类,就该让他们承受这世间最残酷严峻的刑罚,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最为惨烈的代价!
    消息传至北地,锦晏第一时间让亲卫围住了负责制作马鞍马镫的工坊,墨家巨子得知原委,也是第一时间控制住了所有弟子,并一一进行了排查。
    查来查去,查到了工坊一名工匠身上。
    那工匠有个做生意的叔叔,常年行走在边地,一次偶然听工匠提起可以最大限度让双手解放的骑马工具时,他便动了一些歪心思。
    起初工匠不愿出卖秘密,可巨大的财富诱惑下,他动摇了,最终将马鞍马镫的制作方法透露了出去。
    尽管因为时间和材料都不足的缘故匈奴未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可他们自小在马背上长大,对马的驾驭本来就很厉害,有了器物辅助,便更是如虎添翼,生产以及购买的马鞍马镫少了些,可依旧还是对大军造成了伤害。
    那工匠跪地忏悔,求饶,称自己一时鬼迷心窍才会做出这种背叛之事,希望锦晏可以饶过他,放过他的家人亲眷,给他一次赎罪的机会。
    他知道锦晏心善,心软。
    可他不知道,锦晏的心可以很软,也可以比世间所有东西都硬。
    工匠死了。
    他的家人亲眷,所有在北地工坊做活的人,一一排查之后也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那些与他们来往密切的友人乡党,也受到牵连,永不录用。
    这是一次教训,也是一次警示。
    不仅让所有人看清了锦晏不为人知的一面,也让他们都认识到了背叛的代价。
    这事之后,锦晏许久都没再露面,有传言称她是被行刑那日的惨烈场面给吓到了,因为杀了太多无辜之人,心绪不宁,就病倒了。
    但这种说法一出来,就遭到了广大百姓的诅咒唾弃。
    杀几个败类怎么了?
    他们该死!
    还有他们的亲眷,难道他们不知道工坊每月能发多少钱吗?不知道自己吃穿用度的钱来得十分蹊跷吗?
    他们深知工匠有问题,却装作不知,不询问,不阻止,不举报,看着那工匠在犯错的路上越走越远,直至无法回头。
    作为享受了利益好处的他们,哪里无辜?无辜的是本可以活下来,却因匈奴有了马鞍马镫而死去的那些将士,是在家中苦苦等待他们回去的父母妻儿。
    造谣者没能如愿,百姓非但不觉锦晏残忍,反而大肆称赞她的做法,他们见不到锦晏,便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
    对错与否,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