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说书人,我讲的故事全成真了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历史研究价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在书籍翻开首页以后。
    罗教授拿着放大镜,先是简单的扫了一圈,接着复述着对众人说道。
    “在这一卷书的序言位置,记录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可以初步断定这本书就是徐福写的。”
    “大家做好记录,注意认真听我复述。”简单叮嘱了一下之后,罗教授随即开始诵读了起来。
    “吾名徐福,本为秦宫人。”
    “得邀天之幸,承蒙陛下不弃,寻得长生不老灵药。”
    “得以竞苟活于天地之间,弹指已数百年光阴。”
    “先帝龙驭宾天,公子胡亥权谋暗害公子扶苏,伪造先帝之旨,随即继位为帝。”
    “为躲避公子胡亥追捕,吾乃率徐氏族人隐匿于此,不敢肆意出焉。”
    “时至今日,已有数十年之久,闻外界天下巨变,大秦分崩离析。”
    “吾心感伤,虽吾已服长生不老药,所得寿数,百年不过瞬息之间。”
    “但吾乃秦人,此为不可更改之身份,且长生不老药乃拜陛下之因缘。”
    “但使吾活千年万年,吾徐福亦为秦人。”
    “故前后十载,编篡秦书五卷,记录大秦山川地貌,风土人情,食货文典,亦有史家编撰之意。”
    “唯以此书,聊表安慰!”
    一段较为漫长的文言文。
    前后全部都是用秦朝小篆书写而成。
    等罗教授念道一个段落停止之后,在场众人全部陷入了震惊之中。
    整个屋内一片沉默寂静,无一人说话,也无一人发出任何声响。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的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
    首先可以确定的一点。
    那就是这套书的作者,当真是那个长生不老的徐福。
    其次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徐福在这段序言当中,自己主动承认了,他当初的确吞服过长生不老药,而且还是秦始皇赐给他的。
    虽然这所谓的赐予,大概率就是秦始皇让他负责试药,但徐福依旧对秦始皇给他长生不老药的命令感激涕零。
    这便是让众人最为震惊的一点。
    虽然前后历经几座古墓,也得到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包括罗教授在内的众人,已经有六七成相信这个徐福真的就是长生者了。
    但毕竟还没有看到真人,也没有得到非常确切,让他们不得不相信的证据。
    所以概率再高,也不能说完全确定,只是说偏向性的怀疑。
    但到了此时此刻,随着徐福自己手书的这段文字,直接承认了他这个长生者的身份。
    而且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对当初阴帝中史官田良所作的记载给出了印证。
    要说一次两次,很可能是历史的骗局,或许是一个流传了几百年的谎言。
    可现在已经三番五次,而且还是完全不相干的两块地方的前后关联验证,这已经由不得他们不相信。
    同时徐福也在序言中说了,他获得了非常漫长的寿命,百余年对他而言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那这样一来,徐福活到西汉末,甚至东汉末,乃至更为久远的历史记载,也就成为了真实。
    这如何能够不令众人感到震惊?
    怀疑世上有长生者,和世上真的有长生者,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如此已然令众人的三观有些崩坏。
    而除此之外的一个重要信息。
    那就:是徐福写这本书的动机。
    居然是因为秦朝灭亡,这位长生者感念自己永远都是秦朝人,不论活的时间再怎么漫长,他也是秦始皇身边的宫人。
    对于自己获得长生不老药这件事,徐福更加认为是秦始皇给他的莫大赏赐。
    所以这几个因素结合下来,徐福才毅然决然地,决定写一本关于秦朝的全方面记录书。
    包括了山川地理,风土人情,人文文化,经济历史,以及政治等相关内容。
    这本书的作用,就是他用来感怀自己秦朝人的身份,给自己心灵上安慰作用的。
    到了这个地步。
    众人总算明白,徐福为什么自始至终都是使用的秦朝小篆。
    不论是秦朝的文书,还是出现在东汉末年的内容,一直都使用秦朝小篆,像隶书楷书之类的,那都丝毫没有出现过。
    这恐怕也是这位长生者怀念秦朝的一种体现。
    毕竟秦朝小篆笔画繁多,书写起来较为复杂,不论是比隶书还是比更为简单的楷书,书写起来都要困难一些。
    徐福作为文化人,而且是整个桃花源遗迹中唯一能够自由出入内外的人,他想学习一种新的文字其实并不难。
    但他依旧选择自始至终使用秦朝小篆,从这个方面恐怕也能够印证他所说的,对秦朝念念不忘,自认为永远是秦朝人的说法。
    在搞清楚这些细节以后。
    众人看向这本书的目光,显然发生了变化,瞬间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起来。
    尽管在罗教授把这些内容读出来之前,众人就已经猜到了,这所谓的秦书五卷是长生者徐福所写。
    但知道作者的身份,并不代表他们就会认可这套书的价值和真实性。
    毕竟绝大部分人在写书的时候,都会倾注大量的自我情感,以及个人的倾向。
    同一段历史,同一个历史事件,在态度截然不同的人手里,所进行的描绘简直南辕北辙,截然不同。
    立场影响叙述。
    作者是某件事情的受益者,那自然是吹得天花乱坠,有负面消息也一笔带过,或者干脆不写。
    反过来,如果是某件事情的受损者,那与这件事情有关的任何正面消息都会被直接忽略而过,会咬着牙一顿黑。
    想要客观评价是很难的。
    因此,即便是那些经过了官方认证的史书典籍,国内的史学大家们在进行研究参悟的时候,都是抱着不能完全相信的态度。
    毕竟兼听则明嘛。
    当然,如果是那种像写故事一样写小说的民间野史,那干脆就看都别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徐福所写的秦书五卷,其历史客观性就有待商榷。
    但是在这位长生者的自叙序言出来之后,众人顿时间就精神一振!
    这一套有关秦朝的史书,其价值和真实性,瞬间就往上飙涨了几个档次。
    因为根据徐福的这段自我叙述,他并不是整个秦汉之际的局内人。
    在秦始皇驾崩,秦二世胡亥登基之际,他就已经率领徐氏族人尽数隐居于此。
    秦朝灭亡,与楚汉相争,和他都没什么关系。
    而要说他在秦朝依旧存在的时候,享受了多么大的福利,从而让他改变政治倾向,这其实也不太靠谱。
    因为在他吃下长生不老药之前,他可是一位秦朝的太监啊!
    本来就已经是不完整的人生,既然都自我阉割入了宫里,还能指望着他对这个世界抱有多大的善意吗?
    但是在吃下长生不老药以后,徐福又觉得是秦始皇给他的机缘,从而对秦朝抱有怀念的态度。
    所以在一正一反两种态度的相互制衡抵抗之下,就巧妙的达成了一种平衡。
    徐福总不可能精神分裂,今天写写秦朝的好话,明天就写秦朝的坏话吧。
    所以在更大的可能性下,这位长生者会以一种比较客观的态度来书写这些内容。
    如此一来,这一套总共五本书,在历史研究方面就具有相当大的价值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