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 第三十三章 嘎然而止
第三十三章嘎然而止
与以色列总理通了热线电话之后,美国总统立即致电黎平寇,正式提出中美共同出面让双方协商停火。美国总统没有让黎平寇做出决定,但是给出了最后期限,即北京时间十二日中午十二点之前,如果中国仍然不肯采取行动,美国将被迫单方面介入,阻止阿拉伯军队入侵以色列。
显然,这绝对不是小事。
放下电话,黎平寇就在元首府召开了紧急会议。
李明阳提供了确切情报,到达东地中海的六支美军航母战斗群已经做好准备,部署在欧洲的美军战斗机部队也已进入战备状态,本土的战略轰炸机即将升空,驻守德国的第一装甲师正在向港口集中,此外还有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第八十二空降师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收到了战备命令。如果美国决心干预,将首先出动空中力量夺取制空权,用舰队携带的巡航导弹打击埃叙地面部队,然后进行全面空中打击,美军的第一支地面部队能在三天之内到达以色列。
以美军的实力,埃及与叙利亚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显然,在军事干预行动中,中国的处境不太有利。
虽然按照李明阳的说法,只要美军打击埃及与叙利亚,哪怕把打击范围限定在以色列境内与戈兰高地,也会在阿拉伯世界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刮起反美风潮,绝大部分阿拉伯国家与伊斯兰国家将同情与支持埃叙两国,因此中国可以借此机会进军中东,派遣部队协助埃及与叙利亚作战,但是李明阳同时提到,在中东地区与美国决战,仅仅有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还不够,而且不管战争结局如何,中国直接介入都会引起阿拉伯国家警惕,对今后的中东政策产生负面影响。
在军事可行性的问题上,牧浩洋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中国海军只有四艘航母在红海活动,暂时没有进入地中海的能力,也就无法对美军舰队构成直接威胁。相反,在印度洋上,美国能以迪戈加西亚为根据地,制约中国舰队,甚至威胁到中国的战略航线。如果双方动用空军,至少在最初几天,中国的劣势非常明显,因为阿拉伯国家不可能立即表明立场,而距离中东战区最近的空军基地在巴基斯坦,到战区的距离超过了战斗机的最大航程。打地面战争的话,为了打通海上通道,保护后勤补给线,肯定得攻占至少得摧毁迪戈加西亚,还得打击澳大利亚西北地区的美军基地,因此战争将立即失去控制。
对此,牧浩洋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复:如果中美同时干预,将引发世界大战。
问题是,如果美国决心介入,而中国又无动于衷,后果更加严重。
虽然像李明阳所说,阿拉伯世界与伊斯兰世界肯定会刮起反美风潮,美国在中东地区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基业毁于一旦,但是美国有能力保住核心利益,即以色列。更重要的是,将因此引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中国针对以色列的核指控。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后果将难以设想。
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得失,更加不能让美国单方面出兵干预。
摆在黎平寇面前的选择很简单:要么在这个时候与美国打一场世界大战,要么及时结束这场战争。
显然,前者没有可行性。
暂且不论中国有没有能力打赢第三次世界大战,在全球核查还没结束的情况下,谁也不知道对方手里有没有核武器,以及对方有没有能力在战争期间制造出足够多的核武器,因此谁也没有打世界大战的决心。
这下,剩下的选项就只有一个了。
会议结束后,黎平寇立即跟纳杰夫与阿萨德通了电话,在通报了美国的立场后,表明了中国的立场,希望两位领导人能够见好就收,接受由中美共同提出的停火号召,暂时停止军事行动。
为了说服两位总统,黎平寇采取了软硬兼施的办法。
不用怀疑黎平寇的外交手腕,在担任常务副总理期间,他就主要负责外交工作,在总理的第一届任期内,他的精力也主要放在外交上。直到杜小蕾出任外长,黎平寇才不再经常过问外交工作。
当时,黎平寇非常明确的提出,如果美国出兵干预,中国绝对不会躲在幕后。
只是,黎平寇没有忘记提醒两位总统,中国的行动速度肯定比不上美国,而且中国将尽量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因此中国的军事干预产生的效果远不如美国,也无法阻止美国对埃叙进行战略打击。如果战争失去控制,最大的受害者肯定是埃及与叙利亚。以美国的军事实力,在埃及与叙利亚击败以色列之前,本土就将遭到毁灭性打击,因此消灭以色列并不能给埃及与叙利亚带来实质性好处。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停火,既能争取到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的支持,也能获得更多国家的认可与同情,更能表明埃及与叙利亚是在遭到以色列入侵之后,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并非主动挑起战争。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埃及与叙利亚才能在停火谈判中掌握主动权。
必须承认,黎平寇的话很有道理。
纳杰夫最先表态:只要中国出面调停,埃及就将接受由中国提出的停火请求,在以色列也宣布停火之后,暂时停止军事行动。
阿萨德有点抗拒,因为叙军还没有完全收复戈兰高地,但是最终仍然接受了黎平寇的提议,因为没有埃及,叙利亚根本打不赢。
开罗时间十一日夜间十一点,埃及外长率先发表申明:在以色列接受停火的情况下,埃及将从十月十二日六点开始,暂时停止军事行动二十四小时,并且派遣代表前往北京,在中国协助下与以色列进行停火谈判。
两个小时后,叙利亚外长也发表了类似申明。
这下,难题交到了美国手上。
埃及与叙利亚率先表态,但是都提出了一个前提条件,即以色列必须接受停火,不然埃及与叙利亚就不会停火。
问题是,以色列愿意在这种情况下停火吗
在叙利亚外长发表申明后不到两个小时,美国国务卿会见了中国驻美大使,提出埃及与叙利亚军队后撤三十公里,以色列才会宣布停火。
对于这个要求,中国大使的回答很简单:这是埃及与叙利亚的问题,与中国无关,而且停火谈判还没开始,就算中国有影响力,也无法说服埃及与叙利亚,至于是否撤军,得由停火谈判决定。
显然,以色列不大愿意接受这样的停火条件。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在这个时候停火,以色列的处境将非常不利。只有让埃及与叙利亚撤军,以色列才有足够的安全保证,也才有机会在停火谈判中把丢掉的土地夺回来,不至于连一块筹码都没有。
也就在中国大使与美国国务卿会晤的时候,前线的战斗再次打响。
埃及与叙利亚军队以停火为名,对以军进行了持续数个小时的大规模炮击,似乎要在停火之前打光所有炮弹。以军进行了猛烈的还击,只是在炮战中没有占到多少便宜,毕竟以军炮兵本来就不够强大。
前方打得热火朝天,以色列当局却保持了沉默。
在这几个小时里,以色列总理面临着建国之后最为艰难的选择。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当时以色列总理与美国总统在热线电话上谈了几个小时,主要就是以色列的安全保障。按照以色列总理的说法,在这个时候停火,埃及在埃拉特地区的军事占领以及叙利亚在戈兰高地的军事占领都将变成既成事实,而以色列也将因此失去最重要的战略屏障。美国总统的答复很直接,只要以色列接受停火,美国的安全承诺将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
在埃及与叙利亚宣布的停火时间前一个小时,以色列当局宣布暂时停火。
因为埃及与叙利亚已经提出,只在北京进行停火谈判,所以北京时间十二日下午,以色列与美国的谈判代表先后抵达北京。
这个时候,戚凯威也登上了返回北京的专机。
离开大马士革之前,阿萨德亲自为他颁发了叙利亚友谊使者勋章,并且给予他叙利亚荣誉公民称号与叙利亚陆军荣誉上将军衔,还陪同他检阅了三军仪仗队,给予了几乎所有褒奖与荣耀。
随后,戚凯威还收到了纳杰夫派人送来的埃及陆军荣誉上将军衔。
可以说,戚凯威凭一己之力,扭转了战争局势,改写了中东历史。后来,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把一支王牌装甲旅命名为戚凯威旅,还分别在西奈半岛与戈兰高地建立了一座戚凯威战争纪念碑。有趣的是,几年之后,很多参与了这场战争的埃及与叙利亚军人都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凯威。
当然,在国内,戚凯威的名字很快也变得家喻户晓。
只是在当时,因为中国当局一直没有承认派遣高级将领协助埃及与叙利亚作战,所以民众不大了解实际情况。
牧浩洋没有参与谈判,那是政治家与外交家的事情。
他亲自赶往机场,迎接了凯旋归来的战友。
更多到,地址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