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盛年代 - 6-42毫州之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在往前冲锋的国民党士兵们,也就是王钧和叶开鑫的士兵,他们现在是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也就是国民党的士兵,很多士兵突然就发现自己身边少了很多人,刚一停一回头,自己也就失去了感觉,
    如果他们的眼睛还能睁开,如果他们还能再看一眼战场,就会看见自己现在看见的战场跟以前的战场不一样了,以前子弹打身上就是一个眼,要么是一个洞,可是这子弹打身上,直接把人都打断了。
    战场上出现的变化让王钧和叶开鑫一身冷汗,白天他们也能看到从城墙上射出的子弹轨迹,只能说明射出来的子弹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量,这就是下弹雨啊!俩人心里都滴血了,作为一方军阀来说有人有枪才是自己的立足之本。
    俩人同时喊“撤退,撤退”。
    也不用他俩喊,士兵们已经往回跑了,军阀们的士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撤退逃命的时候本事一个比一个高,有经验的找隐蔽,找藏身,没经验的转身就往回跑。毫州城上所有步枪都停止了射击,孙殿英的部队也是第一次使用这种重武器,
    这效果把所有人都下住了,城下还有他们曾经认识的朋友和兄弟,孙殿英也没有下令让手下继续开枪,机枪却一直没有停,把战场上的所有人追着跑出视线范围,才停止射击,
    有些机枪水冷套筒里的水都已经要开了,因为负责水囊的士兵站起来看战场,根本就忘了自己的职责。
    如果孙殿英和王钧还有叶开鑫去过一战的任何一个大战役的战场,或者他们听说过一战战场的故事,他们就会知道,毫州城下的战场只是小巫见大巫。
    这种枪最有名的几个战役都是以少胜多,英国人在中非五十人小队以四挺马克沁打退五千人,射杀近四千人,取得罗的西亚殖民地。
    德国索姆河战役,一天有射杀英国六万士兵的最高纪录,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次战斗死亡人数最高的一次,以后包括二战至今也没能打破。
    王钧和叶开鑫的失败,让蒋介石非常震惊,两个军拿不下一个毫州,两个军四万多人,还被打残了。
    王钧和叶开鑫也是被吓住了,那种人被打成碎片和两截的场景当兵十几年没见过,被炮炸碎的他们也见过,却没有这么恐怖的。
    马克沁第一代步枪用的是铅弹,清政府当年仿造的时候发现不适合,江南制造总局就放弃了,只制造了十八挺,南昌起义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
    在南昌起义油画里,周安来举手的左下方那一挺就是其中之一,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选在这里就是因为有汉阳兵工厂,
    后世所说的什么这里群众基础好,这里的守军思想觉悟高,有大量共产党高级干部,
    试问如果没有汉阳兵工厂,他们会选择在这里活动么,所以这才是最根本原因。
    早期的马克沁威力强大是因为他跟德纳连队使用的冲锋枪一样,使用的是11.43mm子弹。
    也就是柯尔特系列手枪弹,这么大的弹头以步枪的枪口初速和冲锋枪火力,打到三十乘三十标准的水泥柱子上或者胸围二十厘米的树干上,
    都可以迅速拦腰截断,更别说人了,只要有扫中人身,以它的子弹初速加上它每分钟六百发的速度,肯定不止一颗打中,血肉之躯,被打碎或者打断在正常不过了。
    蒋介石电令韩复渠带兵攻打毫州,韩复渠如今是山东王,还兼着河南军政主席。韩复渠的军队如今已经扩大到了三个军十万人,韩复渠本来是蒋介石一招平衡棋,被逼的没办法现在就启用了。
    韩复渠带兵五万直逼毫州,在毫州城外见到了王钧和叶开鑫战败的战场,虽然尸体已经被收掉,战场也打扫过了,还是能看到当时的一面倒,士兵被割麦子一样扫到的情况。
    韩复渠已经确定了对放拥有重机枪,数量比自己还多,自己一个师也就五挺,带来的两个军也就十二挺,原以为用这些机枪就可以把毫州给打下来,看着如意算盘要落空了。
    韩复渠打算启用自己的镇山之宝了,电令朱孝文驰援毫州城。
    朱孝文是跟了韩复渠七八年的老手下,韩复渠向德国人订购了几门75mm山炮,一直留着做镇山之宝。
    就是蒋介石新成立的中央军,每个军配备的山炮团就是装备的75mm山炮,如今,已经是中国中央军的制式炮兵装备。
    打走了两个军,又来一个军,常守孤城不是长久之计。孙殿英就是想试试自己的底限,人自己带了一个军,在这毫州城里确实挤了点。
    子弹炮弹非常充足,他就是想跟这些老军阀斗一斗,自己是新军阀的代表之一。
    如果能把毫州守城成功,自己就有了底气好本钱,不管是阎锡山还是蒋介石那个胜利,都有自己的落脚之地。
    毫州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处在安徽鱼米之乡大范围的北部边缘,一年两熟,大豆,小麦和大米混种。陕西在闹旱灾,安徽水网发达,可不存在旱灾,只存在水灾。
    北方旱,南方涝,也是一个规律,虽然今年的庄家还没收到,但是毫州城里的余粮还是够用的。江南的产粮不比北方,是两年三熟,一季的接着一季,不然就得挨饿。
    孙殿英就打起了长久守的念头,自己军队装备的步枪可是比其他部队的步枪好使,在亲眼看过旬县制造的机枪威力后,他还真想看看步枪的威力。
    孙殿英的炮兵部队也没用了,所以可以说是信心十足,就等着你们来了。
    韩复渠的75mm炮在君山也够不到毫州城,只有以上的重炮才能打出五公里以上。
    韩复渠看着自己的七门75mm山炮来了,就心里乐开花了,你孙殿英敢在一个小城里塞一个军三万人,只要炮弹落进去,就是砸也砸死你们。
    韩复渠都没给炮兵休息的时间,直接就在毫州城北城门对面建立炮兵阵地,准备对着毫州城进行炮击。
    城下的一切都被居高临下的孙殿英看在了眼里,孙殿英的炮兵团也开始了调整诸元,让你们这些老军阀和蒋介石的拥护者们瞧瞧我孙殿英的厉害。
    韩复渠跟冯玉祥的时候,孙殿英还是混混在街头打架,韩复渠脱离冯玉祥的时候,也正是孙殿英起家的时候,两个人没有共同共事过,也就不存在什么旧情义。
    韩复渠想的是,不用来什么临阵劝降,直接就让炮兵开炮,先炸了再说,等炸怕了,再劝劝这个同出西北军的后生。
    韩复渠的炮只开了一炮,并且全部落尽了毫州城,而且全部炸响,就当他们观察毫州城反应的时候,发现比他们刚才发炮更刺耳的炮声出来。
    炮弹由于体积太大,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会发出非常尖锐的“啸”声。韩复渠当初就傻眼了,那里还有时间数炮弹,先脱离炮击范围再说,
    韩复渠还没跑几步,就被人给扑倒了,然后炮兵阵地就腾起一片烟雾,刚才还平整的炮兵阵地上,到处坑坑点点,谁还有心情数这个。
    赶紧脱离这个范围才好,韩复渠被一群参谋和军官拉着就跑,韩复渠一边跑一边还不忘回头瞅瞅自己的家当。
    一省之王,居然被一个只有一个军的新军阀打的几乎是逃离火线,韩复渠能忍下这口气么,刚跑到安全地点,就给参谋下令,向蒋介石求援,还有继续调兵,把自己的兵都调来,一定要跟孙殿英决个高地。
    王钧和叶开鑫输的不冤,旧军阀的军队还处于集团冲锋,依靠人数来取胜的阶段。当这种依靠人力的旧军阀军队面对依靠装备的新式军队的时候,往往会付出极为惨重刚的代价,
    王钧和叶开鑫的两个军在毫州城下一共丢掉了六千多人的性命,这还是孙殿英的部队士兵看着曾经的战友份上,只有重机枪火力射击的结果,步兵拿着步枪几乎都是目送着他们逃离战场。
    如果这些步兵进行远程火力交叉替补,这个伤亡数字还有可能翻一番。而这个教训在一战中,欧洲各国军队付出了天文数字般的损失后才总结出来的。
    一战都结束十年了,中国军队还处于一战前的水平,有这种拿着兵力往重机枪火力网塞的例子也就不足为奇。
    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司令部接到韩复渠的求救电报,几乎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王钧和叶开鑫的失败,可以归咎于他们的自大或者自保,那韩复渠了。
    他的就不是巧合了,而是真正的实力比拼,孙殿英的一个军什么时候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了。
    大量的重机枪,大量的火炮,全国只有一个地方有,蒋介石的目光瞄向了陕西旬县。不光是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都是这么想的。
    全国的新旧军阀都互相非常了解,孙殿英并没有向外国势力订购武器,而全国能提供武器的兵工厂就三家,奉天兵工厂,太原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却独独忘了一个,一直没有引起人注意的旬县兵工厂。
    旬县最近引起别人目光的也就是两个,一个是三水军校被蒋介石改为三水士官学校,在一个就是旬县在全国新军阀势力中带头发表全国通电表示中立。换句话说旬县还是承认南京中央政府的,只是不想参与新就军阀的混战。
    张学良的兵工厂能造的武器基本都是日式系列和制造弹药,太原兵工厂基本都是主维修和造弹药,汉阳兵工厂的底子最厚,可以造八八式步枪。
    全国所有的新旧军阀的武器几乎都是靠进口,就是三家有能力制造个别种类武器,也没有进入批量生产,一直因为机器的老旧和技术的落后,很多工序还需要手工进行。
    这样一来,还用问么,孙殿英的武器只能来自旬县兵工厂,不用孙殿英自己承认,他大胜了两仗,绝不是他的士兵有多厉害,都是带兵的,只能说他在装备上占了优势。
    蒋介石向安徽北部毫州增援一个军,帮助韩复渠进攻孙殿英,如果拿不下毫州,就围死他。
    这也就有了毫州长达九十天的围困,直到冯玉祥的五个师来解围,孙殿英退到黄河口,部下被阎锡山收编。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