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细雨文集 - 商没有市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商不奸”是一句中国的老话,也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过去中国人“重农轻商”认为商人就是为了赚钱,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铜臭气”尤其是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小商贩,为了多赚点碎银子,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的事时有发生。
    可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正日益走向健康、成熟和法制化。那些奸商们也就没有市场了。曾在报上看到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个奸商的陨落”说的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刚开始的时候,这位“奸商”确实发了点财(确切地说赚了点昧心钱)。一次,他将进价每付一元伍角伍的手套,按每付一元伍批给一家建筑公司。猛一听,他还每付赔了伍分钱,而实际上,他是将每包400付的手套当成500付卖给了人家。后来,那家公司带着工商的人来找他。他一口咬定:“我没有骗你,我没有说成500付”死不认帐。由于对方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工商也拿他没办法。
    后来,边贸生意火的时候,这位奸商与俄罗斯人又有过一笔更“奸”的生意。人家和他讲好了买400个闹钟,单价10。5元一个。他装货时,偷偷地将每盒里的闹钟拿出来,换成了破砖头,只是在包装箱的上面放了两层真正的闹钟。俄罗斯商人取货时也没有仔细检查,只是简单地看了一眼,就比划着让那位“奸商”用胶带封好扛走了。这次“奸商”又着着实实地赚了一笔。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位“奸商”的生意却慢慢地衰败了,他家店里的顾客越来越少,生意清淡地几乎到了门可罗雀的程度。生意实在做不下去了,这位“奸商”终于在1999年冬季撤出了北京市场,回老家了。
    健康、成熟的市场经济,讲的是信誉和货真价实。生意也不是靠一天、两天做的,更不是靠“宰”一两个客人就能发财的。它是一种长期地、诚实地、慢慢地经营过程。需要的是大批的回头客。
    就说饭店吧,记得在我国刚改革开放时,城里的饭店很少,吃饭时要排队,那时“宰”客、“坑”客的现象时有发生。饭店少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你不吃,就没地儿去。现在就不一样了,大街上的饭店一家挨一家,顾客可以挑着去,谁家的服务好,饭菜可口,就去谁家。为了竞争客源,商家纷纷打出“让利销售”“买一送一”等促销手段。在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下,商家还敢“宰”客吗?当然,不能否认仍然会有一些害群之马,但可以断言,这些“奸商”的生意决不会红火起来,也决不会做久的,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法则就会将其淘汰了。
    早就听说中俄边贸生意刚开始时,一些“国际倒爷”将国内的一些伪劣产品,以次充好地卖给俄罗斯。开始时,蒙了不少俄罗斯人,有一些人也确实发了一笔,但是时间一长,我们的货就“露馅”了,皮鞋穿不了几天开胶了,羽绒服里面塞的是鸡毛。后来,中国货在俄罗斯市场被搞得声名狼籍,遭到俄罗斯人的抵制“不买中国货”“中国货全是伪劣产品”结果是“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本来红红火火的边贸生意,就是让个别“奸商”给搅黄了。随后,日本、韩国、欧洲的货很快占领了俄罗斯市场。 至今还给中俄边贸的恢复带来很多后遗症。
    过去河北的白沟、浙江的温州也是假冒伪劣产品的集散地,曾一度在国人的心目中形象不佳。现在完全变了,你再到这两地看看去,商家的精品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已大大地改观了,过去象农村大集似的市场,现在变成了一个一个的精品屋、高档店。那些宰人坑客的事也很少发生了。这些都是市场经济发展使然。
    老老实实地做人,实实在在地经商,才是真正地立足之本,发财之道。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