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文集 - 记忆里的那片河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到油菜花开的时节了,以往故乡的河滩上又是一片金黄。
    可以说河滩是江南小镇固有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家乡的河滩约有四、五里长,最宽处大约有200米,窄的也有好几十米。到了冬季,河水退了,河滩就显现出它的美姿。这时农民就抓紧时间,把滩地犁一遍,然后从几里路以外田地里拔来油菜秧,一棵一棵,细心裁好。一场冬雪过后,油菜就开始疯长,来年的二、三月间,陆陆续续,油菜花开了。
    就在开花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总在星期六、星期天,各人带上一只小竹篮,到油菜地里,去挑野菜,挑的野菜有两种,一种是给小鸡吃的,大人说这野菜小鸡吃了“收黄子”现在想想其实就是能防治小鸡腹泻。还有一种是人吃的。这时候的油菜地里到处是小孩和妇女,当然在菜地里挑野菜要特别注意,因为在扬花期,碰掉了一朵花,就减少了一串果实。
    河滩出来后,卖包子的三老爹,就不用天天过河到我们这边小镇来了,而是从他们那边,撂一块长约三米多的跳板,到河这边来。三老爹卖的包子是用米粉蒸出来的,可是没有馅的,蒸之前头天晚上,要先将米粉发酵,我们这儿称之为馊包子,记得小时候,往往在处里疯玩回来后,身上出了一身汗,外婆总是不停地说“看你疯的,身上都成了馊包子了,还不快到河里洗洗去。”
    三老爹的包子,是用一只小木桶装着,那只木桶是一个椭圆形的,有点像一只竹菜篮,桶上面有一个木板盖,这盖是有两片,有点像两个正反的d字,一般只要拿开一个d字,就能打开木桶,包子外里还用一个洗的干干净净的白纱布包着。但那时候我可不是天天能吃到的,虽然每只包子只卖两分钱,一是因为在那个什么都是要凭票供应的年代,唯有这米粉包子不用凭票,但“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可要管理,禁止卖包子,说是这样打乱了市场。二是就算三老爹每天上街都要从我家门前走过,但也没有钱来天天卖。每天早晨,我都是在他那“卖——包——子——呵”声音中醒来,然后,就趟在床上,闭着眼睛,想像着外婆从被一小块布包裹了好几层的钱包中拿出一毛钱,说:“毛毛,快起来,三老爹来卖包子啦,你去买五个来,我俩吃。”其实,哪能每次都有那么好的福气呢。大多数时间,总是听到外婆说:“毛毛,快起来,吃了烫饭,上学去。”虽然死劲闭着眼装睡,但还是被外婆喊起来,吃着那淡而无味的烫饭上学去了。
    冬天里,市里纸板厂每年都要到我们这儿来收稻草了,收来的稻草要打成捆才好用木船运到厂里去,上高中时,有次三老爹的小儿子喊我和他一道打草捆,好像是两分钱一捆,打草捆,先要用草做成一个草筋,然后再用草筋,将草打成捆。做草筋,是用一根铁丝,在前面弯成一个钩,中间穿上一根竹管,后面的铁丝上横放一根或竹棍或木根,一个人先将几根草放在前面钩上,一个旋转着铁丝,这样不停地加草和旋转,一个草筋就做成了。虽然只是两分钱一捆,但一天累下来,也能挣个块把两块钱。
    说到挣钱的事,我倒又想起一件事来,也是在上高中时,小镇里有一个患小儿麻痹症,落下腿疾的人,学理发,由于他勤奋好学,手艺不错,生意很好。他让我每天给他挑水,两块钱一个月。于是我每天放学,放下书包就给他挑水,从河埂上上上下下,每天都要挑四、五趟,这钱挣的有点辛苦,但也还是很高兴。
    这些事情,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成了难忘的回忆。现在的年轻人,也许认为这些事有什么说头,也许他们没有到了我这样的年龄,更没有我们这些经历,所以就像我小时候天天吃烫饭一样,淡而无味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