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500节
团队合作测试的操作方法就像大学的小组作业一样, 首先,所有候选人进行自我介绍,说明长处和能力。
然后, 大家自由选择组员, 配对成组。
最后, 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可以拿出来汇报的东西。
公司只划定一个大方向,并不指明要求他们一定得做什么。
各个事业部的负责人心中惆怅, 有几人私下向安夏提出建议,希望能让候选人做指定项目……其实, 就是他们项目组正在做的项目。
有时候项目陷入卡点, 组内的头脑风暴并不足以推进项目, 他们希望能获得更多的灵感。
这种事情在后世的招聘中非常常见, 特别是广告公司、媒体公司等等涉及到需要创意和灵感的工作单位。
以「测试」为名,出一些局限性非常明显的题目, 要求应聘者做出来。
好一点的是真的要招人,招人加白嫖创意。
更糟糕的是根本就不想招人, 招聘需求一挂几年, 不是他们招不到人, 是白嫖上瘾了。
安夏的朋友被某广告公司骗过稿, 没有被录取, 过了一个月发现自己的创意出现在地铁广告里, 她气得跟公司打官司。
但是法院没有支持她的诉求, 她整个人都不好了,颓了很久,都做不出新东西。
这件事在安夏心中留下了很大的阴影,骗稿骗创意在她心中与美国西进杀印第安人, 哥伦布杀印加人是一个意思。
安夏拒绝了他们的白嫖梦想:“这次筛选人才的目的是为了建成创意实验室,需要不同领域的人。如果把条件限定死了,会影响他们的发挥。”
各位候选人在网上迅速的组成小组,并分配工作。
到汇报的那一天,紫金科技组成了十人的评审团。
不同行业、不同业务范围、不同国籍。
从技术前瞻性、可商业化性、技术的延展性……以及等等做出考量。
几个组汇报完,除了技术方面,安夏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美国那边说是包容并蓄,民族大熔炉,其实阶层划分很明显,白人只跟白人玩,白人还分盎撒白人、爱尔兰人……之类的不同等级。
最后一个组是四个华裔和两个印度裔,安夏本来以为是和谐共处的意思,看线上分组的结果就明白了……
因为一个组要六个人,一共就四个华裔和两个印度裔,白人不带他们玩。
于是首先是亚裔抱团,发现还缺俩,不得不把印度裔给夹带进来,简单来说,就是凑数。
四比二,那华裔在组里肯定是碾压啊。
结果,汇报的时候,上来的是个印度人,旁边的助手也是印度人。
汇报做得不错,说得天花乱坠,很能扯。
在讲内容的时候,讲解人总会说一句:这是我的一点浅薄构想;
这是我从xx中得到的心得……就好像这些都是他一个人想的。
到复杂一点的地方,怎么看都不可能是一个人搞定的时候,他会说拉杰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拉杰,就是另一个印度人助手。
实在是很大的部分,两个人也不可能完成了,他会说:是我和全组一起努力。
「我」是单独摘出来的。
安夏对技术没有那么懂,她的重心都落在看人上面,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其他的技术评审,特别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评审,听得嘴角上扬,连连点头,显然非常满意。
安夏翻动他们小组做的资料,这是展示稿的补充,为评审们提供辅助参考。
在注释中发现了一些端倪,有好几行是用中文写的。
安夏故意找出展示稿里这部分内容,询问讲解人:“这个单元模块做得非常细致,很优秀,是你一个人做的吗?”
他回答:“哦不,还有拉杰。”
只字不提有中国组员的任何功劳。
安夏冷不丁地问了一句:“你和拉杰哪位会中文?”
讲解人语塞,另一位拉杰完全没有吭声,显然是不会。
“你们在这段里的注释用的是中文,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安夏问道。
到此,讲解人彻底无话可说,只能说做这段的时候,其他组员也做了一些资料收集的工作。
应该说,那个项目的设想是好的,安夏舍不得放弃能做出这个项目的人,她说:
“这个项目真正的主要负责人是谁,我想跟他直接对话。如果你不愿意的话,那就算了,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合作。”
到这个时候,一个华裔女生怯怯地出声:“你好,是我……我……我讲得不好……要不,还是让……”
安夏打断她的话:“东西是你做的吗?”
“是……”
“是你做的就行。”
安夏没有再客气,让她从头开始,把项目的预期和设想说出来,然后回答评审团的问题。
她在讲述的时候,声音都在抖,还有一些凌乱,不像印度人讲解的时候循序渐进,有主有次。
到回答的时候就好多了,在问到一些别人做的东西时,她也会把主要负责的人拉过来,让他回答。
所有的汇报做完,评审开始对所有参与测试的人进行打分。
以英语为母语的评审那里,那两个印度人的分还挺高。
评审还需要一段时间,安夏忍不住找那四个华裔候选人打听这次到底是什么情况,明明他们做得比较多,为什么让印度人上来讲解。
华裔女生中文名叫云珍,她讲述了整个合作的过程:
组里认领了任务之后,就开始分组做,印度人也认了一部分。但是做得非常慢,在需要一起讨论的时候,他们总是因为各种理由迟到,最后才加入。
眼看着要交不上了,他们四个华裔只得把那两个印度人应该做的工作赶出来。
最后统筹的事情由她负责,统好了稿子,他们听说这次的评审里有好几个说英语的高级技术顾问,觉得他们才是整个项目通过的重点,必须打动他们。
这四个华裔都不是从小生活在美国的,对英语……或者说对自己都不够自信。
七八十年代的生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谦虚」「团结」「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总之,就是绝对不要特别优秀,绝对不要让别人看见自己的优秀,反正……是金子总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xx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他们犯难的时候,印度裔的合作者站出来,表示愿意接下这个重担。
于是,四个华裔就这么高高兴兴的把功劳拱手相让。
安夏问道:“那他们在讲的时候,只提他们的功劳,没说什么,你们是什么心情?”
片刻的沉默之后,一个人说:“我们在注释里有用中文写,这个……表达的已经很明显了吧,您不是就看见了吗?”
安夏一口气差点没上来:“我看见,是因为我故意去翻的,别人根本看都没看。你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前途寄托在别人的眼睛是不是雪亮的、别人的良心上面?”
四人又无言以对。
安夏叹了口气,也对,民国时,能力强又能说会道的留学生是什么人啊,那是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生,回来那是什么成就,那是能让人愿意以性命相托,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他们干革命的超级大佬。
在现代,特别有能力又有想法的人,则一般会「不受这鸟气,自己当皇帝」,转头选择自己创业当老板。
其余的大多数人在传统风格的规训下,都是觉得只要埋头做好眼前的事就好,被冤枉被误会也没关系,不争不抢,自会有青天大老爷下降,或是皇帝微服私访,来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
于是不久之后,在硅谷的许多大公司里,特别能逼逼,也喜欢抱团的印度人成了高管。
以前安夏就听说过这种事,这次让她看见活的了。
安夏顿了顿,问道:“你们可以把这次合作中,谁具体负责了哪些发给我吗?”
“可以可以。”
安夏收到他们的文件之后,发现印度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在择定项目方向,以及考虑落地操作的包装时,主要是他们做的。
必须得承认,他们的商业眼光和沟通技巧是强大的。
而且也真的懂技术,不然根本就无法通过前期的笔试题筛选。
王娇娇和陈嘉两人全程陪在安夏身边,也跟着听完了全程。
安夏问:“你们觉得这两个印度人怎么样?”
陈嘉就事论事:“抢别人的功劳,这种人在我们公司,可能会引起麻烦。”
紫金科技里的普罗大众是内敛的,但是能在事业部当组长、主管及以上的人,都不是凡人。
因为他们稍微让一步,可能就被其他组给白嫖了,或者是被硬塞了不想干的工作。
要是这两个印度人的本性就爱抢功,将来不管进哪个组,都会造成诸多矛盾。
王娇娇的想法则与安夏相似,有才,但得想好怎么用他们。
安夏决定了,如果他们愿意来,就让他们走管理秩列,而不是技术序列,要斗,就跟势均力敌的人斗,别欺负不爱说话的程序员。
最终的名单公布,offer发出,创意实验室正式定名为「盘古计划」,安夏希望这个实验室里,能产生有着开天辟地意义的产品或技术。
这个实验室里的绩效考核也不像其他部门,按销售额或是做出多少产品来考核,而是「想做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做了什么」,「如果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
不以结果为导向,而是以过程为导向。
在后世,这个不叫kpi,而叫okr。
同样是安夏很烦的东西……但就像高考一样,烦归烦,已经是比较合理的考核方法了。
盘古实验室的管理扁平,直属在技术总监名下,有想法的人可以随时提出,他们可以自由组队尝试。
安夏对他们唯一的要求是做的所有工作,都要留痕。
包括创意过程,不需要他们写日报、周报和月报,有摄像头全程记录。
出了成果之后,再落实在纸面。
安夏也告诉他们这么做的理由:不是为了看谁在摸鱼,而是防止申请专利的时候,跟别人撞了时间,有详细的记录,才有机会翻盘。
“该争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争取。别总指望别人能伸张正义,我说的这个争取,不止对外,还有对内。”
安夏定了基调,不过后面会怎么样,还得看他们自己怎么想,人的性格始于娘胎,培养于家教,定型于青少年时期,她也不指望几句话就能让沉默寡言的人彻底改变性格。
盘古实验室正式开始运营,其他组的业务也在稳定推进中。
紫金对桂林旅游业务的统合,让其他脑子活络的旅游城市也产生了想法。
接到西安文旅的邀请时,安夏有些意外,老牌古都了,游客应该人很多吧。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