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帝国 - 第四十一章水库三谈五
潼关往北,可以称道的还有两座关隘:一为蒲津关,一为龙门关。蒲津关还有遗迹可寻。龙门关则应在韩城市和河津市之间的黄河侧畔龙门山旁。可是在龙门东西山坡同遍寻,皆无所获。史从文的第二站就是这里,虽然关城需要寻找,不过山下河水湍急,舟渡艰难,却是险要去处。
此处交通仅有铁索浮桥。桥上铺板,可以行人,偶遇大风,即将所铺之板撤去。史从文运气不好,那天刚巧碰到大风,只好冒险踏着铁索过去,上面是盏盏蓝天,下面是冰冻银海,浮动着一层层沙浪,目为之眩,神为之多,战战兢兢几不能行。
到了榆林以南,搜索十几日仍然不能找到龙门关遗址,以往作为查找定位的县城已不可考。在以前悠久的年代里,山和原都有变迁,而原的变迁特为显著,原上一些县城要邑也不能不为之一再迁徙,尤以洛川县城最为显著。
洛川县就在洛川原上。洛川原迄今犹为陕北的大原,其旧城在今县城东北,已近于原边。旧城始建之时,史料记载是缘山,由于附近的沟头伸延,竟然成了临壑,最后不能不另行迁徙。而根据洛川县城查找龙门关就成了刻舟求剑,史从文不得不悻悻而返。
黄土高原的侵蚀是悠久存在的现象。黄土高原多沟壑,就是侵蚀的具体显现。史从文在黄土高原带的时间长了,对于沟壑就不感到陌生。
不过即便如此。黄土高原地沟壑还是会引起他的惊叹,以看看过去是数不尽地沟壑。到了高岭上。徘徊瞻顾,极目远望,竟然都是纵横的沟壑,难得见到一块平川。不仅没有任何树木,也几乎无绿草。
这才是黄土高原的特殊!史从文后来走到的地方不断增多,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先注意到沟壑,观察它的宽度和深度。并探索沟头的所在。沟壑到处都是,仿佛成了正常的现象。黄土高原本来到处都是有原地。原是高起而上面平坦的地形。这应该是黄土高原的一大特色。可是这样的特色已经在减少,甚至已经不再具有特色。
因为原上已经有了沟壑,有的还不只一条,甚至原面为许多沟壑所切割,已经不成其为原了。前面提到过大原、彭原、良原还有董志原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变迁,遭遇到破坏。黄土高原也和其他地区一样,设了许多县。县有县治。
以前县治都筑有城郭,颇具规模。沟壑的切割使县城内外难于有立足之地。县城也就不能不另迁新地。这样例证不少,史从文也多次看到荒废后的县城。县城迁都如此普遍,至于乡镇村落那就难说了。有许多村落被沟壑冲毁了,当地的人们就只好居住到沟壑地边缘或坡道的顶上。
黄土高原的侵蚀是普遍的现象。县城和乡镇村落地迁徙只不过更为显著而已。应该说,只要地面有倾度,就会出现侵蚀。黄土组织疏松,也容易被侵蚀。地面有倾斜度,经过侵蚀就更显得低凹,若不予以整治,就逐渐发展成为沟壑。
这不仅地面不能耕种和从事有关的建设,所侵蚀的泥土必将辗转经过溪涧以及黄河的支流,汇集到黄河之中,使黄河下游河床抬高。甚至引起决口泛滥,以至于改道等灾害。这不仅不是什么小事一宗,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地要务了。
在他的日记中,对榆林地区的淤地坝建设给了一定的认同,这些淤地坝修建得比较规整,而且有明显的淤积,有些小沟壑已经出现了弥合的痕迹,长久下来,在榆林地区的黄土地,将会变成早前地平原,而且史从文还注意到,有些地方种了树,为了防寒,这些树身上都紧紧裹着一层稻草。
陕北一些县城濒于黄河,其间设置都有一番考究,大都是为了能够易于利用地理形势,而以吴堡,佳县最为独特。故途中绕道前往,一探究竟。吴堡县城位于河畔原头,原头高耸,河岸陡峻。道路就在河岸边缘,又复狭窄难行,若是发生战争,确实是易守难攻的要塞。吴堡县城夹处于府州和麟州之间。
府州和麟州都有沟壑,具体情况却不尽相同。麟州治所即今杨家城,到处都是沟壑。府州治所高耸原头,还不至于有这样的现象。今府谷县有几条川道,其中清水川的涨水,特别引人注意。河川以清水为名,想见川中流水的清沏。清水川在无雨之时,名实倒也相符。
稍遇大雨,所挟带的泥沙独为最多,水头形同壁立,水流为之不畅,这在黄土高原实为少见。史从文专门到过府谷,瞪了半个月才看到这样的奇观。当真是壁立千,让人不敢置信。史从文冒雨将照片拍了下来,还得到了一家报社的一千块奖励!
县循窟野河北行,至店塔镇偏向西北,可至红碱淖,多斯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上河流稀少,水源缺乏,然亦间有湖泊。湖泊大都集中在高原的中部,南缘却很少见。所可以提到的,应该数得上这个红碱淖。红碱为淡水湖,其中有鱼。湖旁水甘草肥,明代鞑靼南侵,亦尝取道于此,以便厉兵秣马。
不过昔时征战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几十万人日夜施工,巨大的水管有远处旖旎而来,又蜿蜒而去。史从文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之后,防备允许进入工地。在他的印象里,这里原来是萋萋白骨地,现在却变成了柳树成荫的大森林。在某官员的解释下,史从文知道,这里每年接受由贝加尔传输过来的几十亿立方米的淡水,然后源源不断的传输到三北,主要是蒙古和关中这两地。
虽然只是一年光景,不过史从文也能看出来,这些人亦颇费心经营。近来看到旅游者在当地所摄照片,为之惊讶不已。在古战场遗址的城外沙漠中,竟然植起树来,而且纵横成行,绿荫与黄沙并存,虽极不调和,却显得新兴气象。如能继续不辍,不出十年必然绿树成荫,沙漠变成森林!
史从文继续西行,直至定边县。陕北长城已多圮毁,定边东西尚稍完整。长城由定边县南,折向北行。按照现在的情况,仿佛是长城穿过定边县城。其实始筑长城时,定边尚未设县。当时只是在长城之下,设置定边营。定边营是不会设在长城之外的。
定边为多湖泊的县,在陕北是绝无仅有的。这些湖泊都是咸水湖,可以晒盐。定边县以前为盐州治所。盐州始置于西魏时,可知当时这里咸水湖已经可以制盐。其中以芶池为较大。芶池当为唐朝的白池,周围沙土中不时发现唐宋钱币,可见当时已为一方重要的地方。
这样一些行程,可以说绕行陕北一周。陕北在以前相当长久的时期,介于经营农业的民族和从事畜牧的民族之间,战地不少,关隘尤多,一路行来,随处察看,仿佛细数家常。所行道路以通衢大道为主,有时亦不免别出歧途。
离开固原不久,就进入盐碱地区。盐碱地区相当广大,直至距环县不远的甜水沟的沟头附近。盐碱地区遍地都是盐碱,到处泛起白色,仿佛无有边际。有些地方甚至连野草都难于生长,可见当年秦昭襄王所筑的长城是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的。秦昭襄王移筑长城,这块盐碱地区自然诿之于匈奴人。匈奴人如果攻不开长城,也难于在这里久留。秦昭襄王筑长城时虽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显示当时对于自然环境的善于利用。
这次山西执行,史从文印象最深的,则是当时陕西到处可见的治沟工程。这项工程已经竣事,而且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设计人为李仪先生。他是水利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处的处长。
他的治沟设计,是在沟口筑坝蓄水。筑坝的土取之于沟口两侧的高地。这是取土,也是平整高处的土地。我去参观时,亲眼看到坝内所蓄的一泓秋水,坝外禾苗油绿旺盛,沟口两侧的高地经过平整,已成平坦的良田,满植苹果树,树上苹果累累下垂,红艳喜人。
当地农民皆满口称道,说是富裕光景指日可期。沟口坝内所蓄的水,是降水时由沟头流下来的。由沟头流下自然难免挟带有所冲掉的泥土,为日稍久,就皆沉淀于坝内蓄水池中,一旦淤平,就不能再事蓄水。
总会有这一天:也希望有这一天。坝内淤平,可以溯沟而上,再筑新坝。原来坝内就变成新田,也就是日后的一层梯田。新坝再淤平,也就要再往上筑,如此层层筑坝,一直筑到沟头。每筑成一道新坝,坝下就多一层梯田。等到筑到沟头时,全沟都改成梯田。
梯田层层都可蓄水。水不外流,不虞干旱,也都成为肥沃的土地,既可播种五谷,又宜培育果树,既治好沟壑,又增加了良田,相应使农民富裕起来。史从文认为这是治理黄土高原沟壑最为有效的方法,因之称之为模式,并时萦心际,期望能够予以推广,使黄土高原的沟壑都能够得以治理。减少了侵蚀,黄土高原不再残破,泥沙不再随水流下,也就不再影响黄河的安流。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就算多花费钱财,也要做下去的。
史从文这份报告很快的就出现在廉政公署的办公桌上,看着这份完全失去立场的报告,廉政公署只能另外想办法,来证明淤地坝工程是否有贪污情况出现。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