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帝国 - 第五章京城流血夜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个地痞模样的人,见对方人多,逡巡不敢进。后活起,有些人胆子大了,横下心挥舞着菜刀杀了过去。有一个带头的,就有跟脚的。几百个地痞高举菜刀、铁锤,嘴里发出野兽般的叫喊,杀了过去。
    那个少年也不惊慌,带着人后退,退入了胡同里面。有些痞子见状,就跑到了无人看守的店铺去抢钱,有些皮子想先把对面的人打倒,这下几百人的队伍马上就乱了起来。那少年见了,大喊一声“打”后面的家丁齐刷刷上来几十个,抡圆了铁锨就打。顿时把前排的地痞放到十几个,这些家丁打完之后拖着铁锨齐步退下,后面一排又抡圆了开打。几个回合下来,那些地痞已经被放倒了大半,剩下的见事不妙都逃之夭夭。
    等到军队开来的时候,领头的军官发现,最有钱的这条街,竟然没有任何损失。不由对领头的人刮目相看,等到他看见领头的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更加惊讶。“这位小公子,叫什么名字?”
    那个少年扬起头,努力的装出大人的样子:“我叫乐松生,不知将军大人贵姓大名。”领头的军人有些尴尬:“你叫我常火烛好了,我现在还不是将军,但是以后会当上将军的。”
    看看其他地方还是火光冲天,也不在多说带了人马就去灭火。
    1897年519日的暴动,造成地伤害实在巨大。满人直接承受了这些伤害。据事后分析,在5月<:||。死亡、15万人失踪、超过140人被关押起来。超过六万公顷(亩)的满人所有地土地被收归国有、还有三亿六千多万两白银八百多万两黄金以及二十多万处房产。
    而且,令赵刚也想不到的是,在群众的鼓励下,出现了一股危险的扩大化倾向。只要是满人出现,就会有人喊打,有些人甚至提出了将满人灭绝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悲剧出现了。军警、民众到处搜捕满族人,只要是听见把“肉”说成“又”就杀,毫不手软,只杀得血流成河,三百年的民族仇恨一旦爆发是非常可怕的。很多满族人都隐瞒自已地民族属性,满族人数量剧降。
    而可以控制事态的几个大佬都装糊涂,乐得看见满族灭亡,都袖手旁观。这种血腥的屠杀引起了各国的惊恐,纷纷致电北中国外交部询问此事。感觉到事态严重的唐绍仪马上给赵刚去电,说明了目前发生的一切。
    很快的,赵刚回电“收购满人,一个情况良好的满人收购价两。”就是这一封电报。就了无数满人的命,而且更巧妙地是,财政部打白条给这些人,等到事情平息下来之后。按照当初留下的地址。将得钱最多的一千个人全部捉拿归案,倒是破获了很多积年大案。
    流血之夜过去了,但是对中国的影响才刚刚开始,以后中国都会被这个流血之夜所刺伤,有时候不能饶恕别人就意味着不能饶恕自己。肉体消灭虽然痛快,但是一旦角色发生变化,被屠戮者变成自己地时候。始作俑者终于开始发现这种政策的问题,只是这个时候多半已经无法回头,一场大悲剧再次上演,而社会的资源就这样一次次的内耗。
    北中国政府用几十万颗人头确定了自己地权威,原本有些首尾两端的人,马上明智的作出了选择。原本不愿意为北中国出力的人纷纷积极起来,北中国本来有些停滞的国家机器,开始加速运转。
    新的官员制度实行了、新的行政制度出来了、新地农民制度出来了、新的商业制度也出来了、几乎是一夜间,原本推行了半年都毫无进展的新政,在一周之内到位了。不得不让人感慨血腥执法的威慑力量,就连赵刚也是极为心动,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赵刚是非常了解这种执法的坏处的,靠屠杀是不能建设一个新中国的。
    1897年6月1日|。政策正在紧张的研讨中。
    早在1894年,赵刚就开始改革村治政”是提倡水利、种树、蚕桑、禁烟、天足、剪发“三要”是种棉、造林、发展牧畜。1895年,赵刚又提出了“土地村公有”的基本设想即“土地公有私种,凡属农民生则自种,死则归公。”力图实现“人群之真富真强真文明。”为了实现他提出的农村改革设想,赵刚主张实行“村本政治”
    村为政治本位,设立村长、村副和村公所,每一编村设若干闾,每闾五邻,每邻五户,闾有闾长,邻有邻长。以村、闾、邻的行政力量,推进农村建设。
    1896年89月。了“土地村公有”的主张,并制定出土地公有案办法大纲。其办法是:第一,除宅地坟地外,举凡私人及祠庙之田地山林池沼牧地等,均由村公所发行无利公债,估价收买全村土地为村公有。第二,由村公所就田地之水旱肥瘠,以一人能耕之量为一份,划为若干份地,分给18岁至58岁之><|分地;
    58岁的村民,将原领之田缴还村公所;兵役期内的村民:本村耕农平均代耕;死亡、改业、放弃耕作、迁移、犯罪已判决者,收回其耕地。第三,农地经营,如经村民大会讨论,议决为合伙耕作者,即定为合伙农场,耕农可使用雇农。第四,收买土地之公债,以产权保护税、不劳动税、利息所得税及劳动所得税为担保,其中主要是劳动所得税及产权保护税。第五,地物推行土地村公有之初,耕农对省县地方负担仍照旧缴纳田赋。
    赵刚认为,土地村公有,就是“按劳分配之社会革命。”他说:“土地村公有,即是按劳分配的之一部分的实施,与中国古代井田制度之意义相同。”他认为,推行土地村公有,可以将不公道的剥削分配制度永久革除。为了推进这一改革,实现“公道”赵刚还成立了“主张公道团”自任会长。
    在推行土地村公有时,赵刚还较为注重农村的基本建设,提出了“无山不树林,无田不水到,无村不工厂,无人不入校”的口号。
    赵刚主持的东北村本政治和土地村公有,成效比较显著。他的成功之处,在于重建了乡村权力机构。在赵刚的方案中,以中农为主要依靠力量。在他看来,那些一贫如洗的穷人,连自己的生活都管不了,不可能成为农村政治的中坚,而那些地主,在土地村公有政策下明显要损失自身的利益,也不可能主持公道。
    只有中农,才是农村改革的支持者,是依靠对象。平心而论,赵刚的策略,既避开了力。赵刚农村改革的结果,是造就了一大批新中农,稳定了农村社会。
    这套政策在东北实行成功地另外一个原因是东北人少地多,而且人民富裕,所费不多。但是这套政策在西北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抵制,赵刚认为如果找到一套适合西北农民的政策,先得到西北人民的心,那么收复西北会变得更加容易。
    经过一番探索,赵刚发现了症结所在:“西北土地贫瘠,缺少雨水,植被也不够。再加上几千年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造成此地民风强悍,并不喜耕种,盗匪多如牛毛。加上这几年清朝缺乏整治,除了八百里秦川之外,竟然是赤地千里。”
    最后,赵刚得出了结论“免税三年,与民休息,限制税收,鼓励参军。”这个修改后的条例得到了刘锦棠的赞许,1897年6月2,赵刚任命刘锦棠为甘陕总督,负责甘陕境内大小适宜,同日颁布了新的西北六省农业政策(试行版)
    里面规定,免税三年,衙门的开支由北中国统一调支。这一招把原本不听赵刚调遣的那些官员给牢牢控制,一下子就将这个还不算联盟的联盟打破了,陕西大部分的官员经过盘算之后,还是投靠到赵刚门下,但是甘肃的官员却在马占鳌带领下公然拒绝新政。善感的形势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
    第二条是,对于参军的农户,家中所有租地,所交税率不得超过35%,如果两个人参军,政府负责提供贷款购买一定数量的土地,这些贷款可以由军饷里面扣除。这一条引起了广大贫农的兴趣,一个4钱,这个太合算了。一时间,西安城挤满了想要参军的西北健儿,到6月15日为止,竟然有5多人报名参军。
    面对这么多人,赵刚也不言语,他自己有一个挑兵的原则。现在倒想看看刘锦棠是如何挑兵的,这些报名的都是好小伙,估计不严格点,至少会留4人。话,西北的事情可就麻烦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