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 - 第862章 兴修水利,重修运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大河文明中,农业历来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必须要注意农业生产中的精工细作。
    这就要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水利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而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根本就无力对抗诸如水旱之类的自然灾害,所以为保证农业生产,必须要重视修建水利工程。
    种地毕竟是靠天吃饭。
    如何在人力干预下改变,在面临干旱时,可以有水浇灌,在面临洪涝时可以疏通避免。
    关宁早有这个打算,但至从新朝建立以来,都不具备条件,那时他要对国家改造,等安下心要整了,战争又开始了。
    现在终于是安定下来。
    为此他做过详细统计,关宁注意到在大宁中北部地区,绝大多数的土地都是旱地,没有灌溉设施,没有固定的水源,完全的靠天吃饭,自然也无法提高产量。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新建水利设施。
    关宁准备要做的就是,修整运河!
    大宁朝有一条现成的运河,名为澜沧大运河,这条运河也是连接南北的主要水路运河,其存在已久,经过几代皇帝修建才有如今规模。
    南起江州临安,北至澜州通县,主要干道为沧江。
    但在关宁看来,它并不是一条合格的运河,人工开挖的部分实际上很少。
    大多都是顺应自然河流开挖连通。
    也就是说,它并非以人工设计为主,而是遵循自然条件。
    比如这个地方有分支小河,那个地方也有一条分支,然后把这两条小河连通。
    大概就是如此。
    再对原有的自然河流进行扩宽开挖,达到通行条件。
    这样做确实能极大的减少人力,但也因为太过追求自然条件,而导致运河曲折弯绕,某处两地距离直接打通,只需半个时辰,可绕来绕去,却要用两个时辰。
    只是为了开通而开通。
    运河的实际作用很大,不止是增加运输渠道,也要起到引水灌溉的作用。
    澜沧大运河对于后者的作用也有限,只是少数地方得利。
    其实也可以理解。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修建时只能大规模动用人民劳力,使民众生活相对困苦,最终便会引起矛盾。
    这在历史上有过先例。
    大宁因北方有蛮族之患,经济重心始终在南方,运河可加强朝廷对南方的管理,也能保证南方粮食供应北方,可以连通两地经济,还能促进两岸农业生产及商贸发展,好处极大……
    垂拱殿。
    关宁召集众臣,将这一决定宣布。
    “朕要重修运河!”
    在他的示意下,成敬和几个太监将一张大图展开。
    这就是运河规划图。
    是他多次派人勘探,并亲自前往,实地测绘汇集而成!
    众臣围了过来。
    标注很详细,有地名,有河流湖泊,还有整体的线路图。
    并且还标注了需要改动的地方,能够很直观的看到。
    “新朝建立起来,朕便有想法重修,期间陆陆续续的勘探,花费三年多的时间,才形成这么一张图。”
    关宁在旁边介绍着。
    “首尾不变,依旧是北起通县,南至临安,主要以修复改道,取直疏通为主,贯通之后以其特有的沟通功能将全国政治中心上京与经济中心连接,更重要的将不同江河流域的生产区域联系在一起,可改善沿河的农田水利,确定农产提高……”
    “重新规划的澜沧大运河共分为七段,分别为……”
    关宁对图说明,介绍的很是详细,使得每个人都能明白。
    但在他说完之后,众位朝臣并未第一时间开口,皆是面色凝重微沉。
    “有什么想法,可直接说明。”
    关宁坐了下来看着几位。
    除内阁大臣外,还有工部尚书贯丘,漕运使陈渲等专事官员。
    “澜沧大运河积弊严重这是事实。”
    赵南星第一个发言。
    “这条运河存在日久,泥沙淤积,河道变窄等问题繁多,前朝僖宗即位后,倒也拨款重修过,但当时漕运司机构庞大,同时负责漕运和河道治理,内部贪腐严重,已非民用,而成为捞钱之所。”
    “没错。”
    费田开口道:“当时陛下起兵,澜州缺粮,僖宗从南方调粮,却被人把控,以运河不通耽搁,直至最后也没把粮食用来。”
    这事情很多人知道,后来关宁还因此受益,最终这批粮食被他所得,缓解了当时困境。
    “拨款并未落到实处,都进了漕运司官员的口袋,年久失修,大大影响运输能力,陛下有心重修,乃是大好之事。”
    赵南星沉声道:“这等规划也是极好,惠及南北,得优两岸,然这般重修不是简单的整治,重开河道,重引江湖,工程浩大,这需要征集大规模民夫,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铺垫这么多,才是说到重点。
    “我朝虽日新月异,实则民众困苦,如此征调短时间还行,长时间怕有问题。”
    “赵大人所言极是,还请陛下三思。”
    几位朝臣相继劝慰。
    谁都知道重修运河,兴修水利是利好之事,但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大宁正处于恢复期。
    国力恢复,民生恢复。
    这个时候,不能搞太大动作。
    他们都觉得这步子太大了!
    历史证明,强征民夫都不会有好结果。
    或许短期不显,长期必出问题。
    “你们所说的问题朕都明白。”
    关宁开口道:“朕在具体实施时,也会考虑到实际情况,因而朕准备一段一段的进行,从重要部分开始,完成一部分,再进行下一部分。”
    听到此,几位朝臣都松了口气。
    陛下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诸位,这件事迫在眉睫,我们重修一段,就能促进这片区域的粮食增量和经济发展,等有钱了,再继续重修,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短时间能够实现。”
    关宁考虑的很周到。
    听得众臣也是连连点头。
    “那征用民夫的问题呢?这可不是小规模的。”
    “朕不准备征用,而是雇佣!”
    “雇佣?”
    “对。”
    关宁开口道:“基建拉动内需,这可是很不错的办法……”
    ps:好好看,穿越用的到。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