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 - 第815章 从根源上改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说出来。”
    赵南星可不是普通官员,他之前是莲阁阁首,就属于清流中的一员。
    也最能明白这其中之事。
    “那臣可就直言了?”
    赵南星说了一句。
    “说吧,你应该知道的,朕虽然有暴君之称,外人都言朕阻言路,不能纳谏如流,但那是因为那些人本身就目的不纯,若出发点是好的,朕自然能听得进去。”
    赵南星暗自点头。
    陛下在南方六州时,他跟接触过很长时间。
    他很清楚,陛下绝不是外界所传的那样。
    其智慧卓著,非常人能及。
    就陛下在南方所做之事,人们只看到了他大肆杀戮,却不知内涵几何。
    先是以二桃杀三士之计破坏地方勾结,令其自相残杀,随即一系列手段都相当高明,可谓是一箭多雕。
    思绪闪过,赵南星开口道:“臣发自内心的敬佩陛下的魄力,敢于下如此决心,改变原有弊端,这是很多皇帝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这第一句话,就让关宁知道赵南星的水平不一般,他是同道中人。
    “臣曾也认真思考过该如何改变,也曾查阅过历代有志改变此道的皇帝所行之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什么结论?可行还是不可行?”
    “不可行!”
    赵南星开口道:“这件事情真正的阻力并非来源于考生罢考,或是其他什么抵制,而是新政对于科举制度本身的破坏!”
    关宁眼睛一亮。
    他说到点子上了。
    官绅一体纳粮,是前世雍正皇帝推行的改革。
    事实上,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并未真正执行下去,当时更是引得各地考生大规模罢考,迫不得已之下,雍正还把当时负责推行新政的主官推出来处置,以平息节奏。
    那时,这项政令实际上已经夭折。
    而到乾隆即位后,更是直接取缔。
    为何?
    根源其实就是赵南星所说的。
    科举制是朝廷选拔官员的根本制度,再进一步说,是对千年科举制度传统的挑战,是损害以儒治国的政治思想体系。
    权力阶层的科举考试以儒家为基本内容,所以儒家和权力的关联是通过科举来实现的;
    科举对于从事儒业的人来说是一条“利禄之途”,如果科举制度被破坏,也就是切断了儒家和权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那么儒业之无人问津也就自然而然了。那么,朝廷以儒家思想构建的统治体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整个社会丧失了制度体系运转的基石。
    这便是治天下再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矣。
    其意为,治理天下的关键在于民心,想要治理好天下就要得到民心,读书人是优秀的百姓,得到读书人的支持,就相当于得到民心。
    而官绅一体纳粮,就是取消读书人的特权,只要推行,必然不会支持,那便得不到民心。
    这是永远不可能调和的矛盾。
    “您可能不太清楚。”
    赵南星开口道:“有很多宁愿不做官也要反制的,您离开南方后,不少官员都这样做了,空缺职位很多,臣可真的是想尽办法找人来当官。”
    “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最终朕找来的,都是出身贫寒清苦之家的读书人来做官,因为他们寒窗苦读,没有别的选择,否则就白白付出,可这样的人又有多少?”
    赵南星显然是有准备来的。
    他接着道:“事实上,寒门贵子的依旧是少数。”
    “古话常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套用在此同样恰当。”
    这说的又是大实话。
    门阀世家一直便掌握着大量优质资源,他们有充足的能力培养后辈。
    可穷苦的人又有什么?
    在认知上及自身所拥有的能力上就相差了很多。
    古代是这样,现代又何尝不是。
    关宁深有感触。
    思绪闪过。
    他便问道:“那你觉得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赵南星开口道:“除非朝廷能有新的方式来选拔人才,但除了科举制之外,臣再想不出别的……”
    听到此。
    关宁心有感叹。
    “朕去南方,最大的收获并非是推行了行政,而是发现了你这么一个人才。”
    “陛下缪赞,臣惶恐。”
    赵南星忙得跪了下来,他万万没想到关宁对他竟然有这么大的评价。
    不过他也知道,若是这番话跟别人说,那是对牛弹琴。
    若跟别的皇帝?
    他是万万不敢说的。
    “起来。”
    关宁说的可是实情。
    赵南星的难得之处,就在于他有很高的学识,但又不是迂腐之人,思想很是活泛。
    其实科举制也并非尽选拔出先庸才。
    事实上,能从全国杀出,成为那仅有的几个人,绝对是人中龙凤。
    不过总体而言,还是弊大于利。
    “吏部尚书卢照龄年纪大了,朕再拖着不让其告老,恐怕要死在任上,那也显得朕未免太不近人情。”
    关宁开口道:“其实还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等这次事情结束,你来吏部任尚书吧。”
    赵南星微微一怔。
    随即开口道:“臣全凭陛下安排。”
    从地方州牧到吏部尚书,虽然同级,且州牧还是封疆大吏。
    但后者还是更有权势。
    吏部可是号称第一大部,主管人事,且还是内阁大臣,进了中枢。
    不过赵南星很平静。
    他的志向不是做官,而是跟着这位陛下见证一个辉煌王朝的诞生。
    不过现在他更好奇的是,陛下到底是用什么方式代替科举制?
    看陛下的神情,应该是早就想到了这一层。
    念及此处。
    他便开口问道:“陛下是已经有应对之法了?”
    “有了。”
    “那是什么?”
    赵南星更加好奇,因为他也认真想过,可就是想不到。
    “办学!”
    关宁吐出了两个字。
    “办学?”
    赵南星开口道:“现在也有学府,县有私塾学堂,府有府学,州有书院,这与办学并无差别。”
    关宁解释道:“朕所说的办学是分层级的学习,一个孩童从幼童开始读书,所习为基础学识,此为小学,通过考试后,便晋升为中学,再之后读大学,朕要改变的是教育模式。”
    ps:前本书说的是打天下,这本书说的是治天下,大家慢慢看,没准哪天穿越了用的着。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