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冗文集 - 山裹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焦山有座寺,藏在山凹里
    不见形势,谓之山裹寺。
    施耐庵
    “山裹寺”吸引了我,航渡抵焦山。
    山峰高耸,峨崖峭壁,中流砥柱,耸峙在碧波万顷之上。天堑幽深,怪石嶙峋,花卉争妍,香色怡人。江面,船帆点点,龙舟竞驶,汽笛争鸣,飞鸟翱翔,名鱼跃水,俊鹘摩空,凫雁浮江,点缀其间,美不胜收。清朝康熙帝南巡经过焦山时,题写了寺名匾额。古刹梵音,古碑荟萃,古刻纷呈,古树葱茏,给名山增色。
    东汉末年,名士焦光游历大江南北被此人间仙境所吸引,结庐隐居。汉献帝三次下诏书请他出山做官,但他拒不应召,仍在山上采药炼丹,治病救人,后人为了纪念他,改樵山为焦山。据焦山志载:宋真宗生病,久治不愈,忽做一梦,梦见一老人走进金銮殿,自称是东南方的隐士焦光,送丹药为他治病。真宗惊醒后,病果然好了,忙将梦中之事询问大臣。大臣说:“焦光是汉末一位高士,隐居于长江之中的焦山,甘贫乐道,三诏不起,廉节自持。”真宗听后大喜,发下敕文:“封焦光为明应公,里祠春秋祭祀,同时对焦山的田赋、差役一概优免。”
    焦山享誉中外,原因有四:
    其一山耸峙于江心,犹为“镇江之石”气势磅礴;山寺隐约,林木苍翠,水域广阔,环境幽美,宛若人间仙岛。
    其次焦山碑刻,篆、隶、真、草、行诸体皆备,风格迥异,或苍古峭拔,纵逸奇深,或严整舒朗,浑然厚重,汇千年古刻之隽美,融百家书法之精神。气势磅礴的摩崖石刻和碑刻艺术,使焦山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书法之山。藏有许多珍贵文物和著名古迹,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与西安碑林齐名,为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与西安碑林一南一北,各领风骚,有人说西安碑林是雄浑的黄河文化之象征,而焦山碑林则是清奇的长江文化之凝结。其中被称为“碑中之王”的瘗鹤铭碑,为稀世珍宝。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极富有珍贵史料及书法艺术价值。
    其三多禅寺、精舍、亭台楼阁。有定慧寺、别峰庵、自然庵、玉峰庵、香林庵、海云庵等十多个庵寺。
    其四古人誉焦山十六景:华严月色,定慧潮音,山门松影,庵院槐阴,海云墨宝,石屋藏铭,西岸远景,东麓新林,江亭礼佛,岩洞寻仙,自然问道,安隐栖禅,危楼观日,枯木品香,香林花圃,别峰里园。
    郑板桥、柳亚子、康有为等人,曾在此攻读。
    静室焦山十五家
    家家有竹有篱笆。
    郑板桥
    焦山屹立于大江之中,中流砥柱,自古是军事要地,兵家必争之地。
    唐,镇江节度史韩混曾造楼船和战舰30余艘,率海军官兵5000多人在大江上操练。南宋,德柘元年二月,元军攻占镇江后,将领张世杰在同年七月,率领大批军舰与元朝水师决战于此。抗金英雄韩世忠率领官兵数千人反击金兵。明,正德四年七月十六日,直隶右都御史史从兰因江西宁王反叛,率领江淮一带水兵在此江面操演。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英帝发动了扬子江侵略战役,英舰侵入长江时遭到副都统海龄率领镇守焦山的青州兵数千人英勇抵抗,沉重打击英军。
    松寥阁外水潺潺,流尽年光是此间。
    一曲梅花来白鹤,几时骑上碧云山。
    文征明
    北有石门铭,南有瘗鹤铭。瘗鹤铭刻在焦山西麓石壁上,中唐以后始有著录,遭雷击崩落长江中,南宋淳熙间挽出一石二十余字,康熙五十二年又挽出五石七十余字。瘗鹤铭书法意态雍容,格调高雅,堪称逸品,是艺术性术高、影响极大的著名碑刻,得到历代书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碑中之王”;黄庭坚认其为“大字之祖”、“大字无过瘗鹤铭”;东洲草堂金石跋云:“自来书律,意合篆分,派兼南北,未有如贞白瘗鹤铭者。”
    李白焦山望松寥山云: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