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第143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旁有资历较浅的官员要替朱衣官员说话。
    但朱衣官员抬手一比,示意他?人不必开口,自己介绍道:“老夫姓祝,名维平,任大理寺少卿之?务。”
    谢知?秋有礼道:“原来是大理寺少卿大人。”
    大理寺少卿为?从四品官,当属大理寺的二把手。
    这祝少卿看上去还算宽和,他?对谢知?秋一颔首,就开始给她安排工作——
    “你?来得?正好,全国的疑难杂案都往这里送,我们这里正缺人手。尤其大理寺丞一职,是查下?禀上的中间要职,需要聪慧实干的人才,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你?来之?前,我已经?看过你?的履历,你?在地方上颇有实绩,亦有断案之?能,来我们这里应当十分合适。我对你?颇怀期待。”
    “好了,你?且随我来。”
    说着,谢知?秋就安静地跟上祝少卿。
    祝维平将她带到一间书库似的屋子前,朝里面一指,道:“这里是全国各地这两年送到大理寺来的疑难重案,或因当事人不服判决上诉,或因尚存疑点,皆悬而未决。
    “由于你?来之?前,大理寺丞这个位置空了几?个月,案宗攒下?相当的数量,任务比以往更为?繁重。
    “接下?来,这间屋子就由你?接手。你?觉得?无问题的案宗,直接复审发回,若是要案,交由大理寺正复核。案卷一旦签上你?的名,再有冤诉,你?就要担责,因此?务必谨慎。”
    谢知?秋往屋内望去,只见这屋子的案宗堆得?一重一重,书架从外到里望不到尽头,甚至有卷宗放不下?被堆到地上,光是看一眼这数量,就足以让普通人头皮发麻,认为?根本?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工作量。
    更别提,这还都是地方官判断不了的难案、疑案,恐怕远比普通案件难断。
    然而谢知?秋天生淡定,纵然看到这样的场面,仍然面不改色。
    她只左右扫扫,便道:“卑职明白?。”
    祝少卿诧异地看了她一眼。
    大理寺任务繁重,大理寺丞更是一个没法偷懒的要职,过往新来者,看到这么多案宗,表情多少会有点变化,但这个“萧寻初”,竟然如此?波澜不惊。
    这是因为?从月县那样的生死之?地出来,沉着程度不同于常人,还是为?了不在长官面前露怯,所以逞强硬撑?
    祝少卿的目光迟疑地在谢知?秋身?上一扫而过,但并未显出异样,只是拍拍她的肩膀——
    “那就交给你?了。”
    *
    却说祝少卿与那书生打扮的年轻人离开案宗库,待到无人之?处,祝少卿一改先前的神态,对那年轻人表现出强烈的恭敬来,道:“皇——”
    “诶,在外面,就不要讲这些虚礼了。”
    年轻人用扇子拍拍掌心,一副好脾气的样子。
    他?往案宗馆的方向看了一眼,好奇地问道:“祝爱卿,依你?看来,朕给你?挑得?这个人如何??”
    这个年轻人,实则就是新君赵泽。
    赵泽对“萧寻初”这个人,兴趣非常浓厚。
    他?继位不久,手底下?都是他?兄长以前留下?来的官员,而这个“萧寻初”,是他?第?一次亲自发掘并提拔上来的地方官,故而赵泽对“他?”,便有几?分不一样的感情。
    赵泽是个不太按常理出牌的人,若换作他?父兄那样的君王,提拔官员多半有多方面的考量,就算提拔上来,也不会多加关?注,只等以后?看对方的政绩即可。
    可赵泽不同,他?自觉第?一次出手做了件了不起的大事,他?情绪激昂,非得?亲自来看看不可。
    在他?看来,这就像是他?亲手种下?去的小树苗,打从一开始就跟别的树苗不同。
    他?当然迫不及待地每天要来给这树苗浇水施肥,好让它长得?又高又大,以证明自己能力出众。
    而祝少卿却有些迟疑,沉吟片刻,道:“现在还看不出什么。”
    在他?看来,大理寺丞可不是一个好干的职务。
    大理寺丞要处理的是每日地方上送上来的疑难杂案,但是梁城官员不比地方官,只能看卷宗断案,并不能实地了解细节。
    大理寺丞要处理的案件,不但数量庞大,而且误判的概率很高,也时常会被上诉,绝不是一个谁都能做好的工作。
    或者说,能在这个位置上最好的人本?就是凤毛麟角。
    这皇帝年纪还轻,连朝中局势都没太看懂,只因为?这个“萧寻初”在民间断案有名,皇帝出于个人的想法想要提拔他?,就将这只当过两年知?县的“萧寻初”放到大理寺丞的位置上,其实有些太草率了。
    这个“萧寻初”升得?太快,实绩也少,祝少卿本?人并不是太看好。
    不过,既然是皇帝亲自提拔的人,祝少卿不好驳了皇帝的面子。祝少卿和当年的甄奕一样,是个不站队的墙头草派,谁都不想得?罪。
    反正朝廷里,浑水摸鱼吃皇粮的官员多了去了,也不必太介意,先这样随便用一阵,当皇帝这阵子热情过了就行。
    *
    另一边,谢知?秋站在书库里,望着深不见底的卷宗,默然片刻,叹了口气。
    看到大理寺里这么繁重的工作,她害怕吗?
    当然,有一瞬间确实很有压力。
    不过既然已经?走到这里了,那就只能继续走下?去。
    而且,如果她没猜错的话,她这回能从月县调回梁城,多半是因为?新君赵泽。而刚才站在祝少卿身?边的那个年轻人,更加坚定了她的想法——
    那么年纪轻轻,就能理所当然地让一个四品少卿专门为?他?引路的人,放眼梁城,恐怕也只有新君赵泽。
    对方隐姓埋名造访大理寺,难不成就是来看她的?
    若真是如此?,那即使谢知?秋心间惊讶,那也绝不能有丝毫怯态了。
    谢知?秋定了定神。
    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对方想要见识见识她的能力,那么她只能拿出十二分的本?事来,让对方亲眼看看。
    谢知?秋稳稳上前一步,取出手边最近的一份卷宗,一目十行地一扫,便抬手批阅起来。
    *
    鸡鸣声过,日头从东面升到正中,约摸到了午膳的时辰。
    新君赵泽说是要来看萧寻初的情况,但是他?这个人不太坐得?住,不知?去哪里跑了一圈,直到这个点才回来。
    他?一来就直奔大理寺少卿祝维平所在之?处,迫不及待地问他?:“一个上午过去了,那萧寻初干得?如何??”
    祝少卿闻言,心头一揪。
    这皇帝未免性子太急了,才过去半日,就算真是什么难得?一见的能干之?人,也没有那么快上手做事,更别提这“萧寻初”十分年轻,经?验亦不足。
    而皇帝他?抱了如此?大的期待,一会儿若是看不出什么进展,恐怕要觉得?没脸,他?这个只是陪着天子一起去看的人,也要徒增尴尬。
    他?只得?含糊道:“臣还没去看过,一般官员想来要一两日才会适应,陛下?不必操之?过急。”
    但赵泽哪里忍得?了这么久?
    他?道:“无论好坏,先去瞧瞧!没准儿这人真有特?异之?处呢?”
    说着,赵泽摇了摇手里的扇子,便自顾自往案宗库走去。
    祝少卿暗叫不好,暗自后?悔自己先前没去稍微提点一下?那个“萧寻初”,至少表面功夫做得?好看点,能哄皇帝开心。
    这皇帝小孩子脾气,想来高兴过,也就没那么在意了,不过便宜那萧寻初罢了。
    而眼下?懊悔已来不及。
    赵泽年轻,步子走得?飞快,转眼已经?到了案宗库外。
    他?躲在窗户一侧,探头探脑地往里一看,接着,面上便露出惊讶的神色。
    光看这神情,祝少卿也判断不出是什么情况,只得?快步过去,也从窗口往里一看——
    然后?,他?也不禁大吃一惊——
    第九十五章
    案宗馆内, 窗棂糊着厚厚的窗纸,窗牖只开了半页,故而比外面昏暗。
    午时已过, 但谢知秋并未同其他官员一般去用?午膳, 仍在桌案前奋笔疾书。
    只见在她身侧,批阅过的卷宗整齐地堆成小山状, 竟是短短半日, 就做完了不少工作。
    祝少卿面露愕然, 他犹豫片刻,迈步踏入书房中。
    谢知秋注意到上司的身影,抬头与之对视, 并点头致意。
    祝少卿亦回?以颔首。
    然后, 他走到谢知秋桌边,从她批好的卷宗里拿起一卷,开始阅读。
    只见卷宗记载的是这样?一桩案件——
    赣州淳县于天顺二?十?一年发?生的一桩命案, 死者?为一对年迈夫妻。
    报案之人为这对夫妻的二?儿子,他说自己父母平常与大哥同住,但于当年十?一月失去音讯, 大哥宣称是父母单独外出,到远方去探亲了,并拿出父母留下的信件作为凭证。
    次子当时并未起疑, 然而一个月后,他得到一棵枇杷树苗, 自己家中已无空地, 便想种到大哥后院中。谁知他挖洞之时, 竟从大哥的院子下面,挖出父母的尸首。
    据当地知县调查, 当年十?一月,老夫妇最后一次露面之前,长子家附近的邻居曾听到老夫妇与长子之间爆发?剧烈争吵,长子与老夫妇先后夺门而出,不久长子归家,但老夫妇并未再出现。当时长子媳妇正?好带着孩子回?娘家休息,故家中只有?他们父母儿子三人。
    经?县衙审理过后,当地知县判定凶手为老夫妇之长子。儿子杀害父母,乃不孝不义之大罪,按律处以极刑,判秋后问斩。
    然而老夫妻之长子拒不认罪,他说自己有?妻有?子,小孩才一岁大,非常珍惜当下的生活,绝不会因为一时口角,冲动犯下如此罪行。
    更何况,他虽然那晚确实与父母发?生争执,但平时与父母关系一直不错,不至于因为区区一次争吵,就杀害父母。
    父母留下的说要去探亲的书信,也的确是父亲本人的笔迹。他是见到书信,才认定父母只是赌气离开去了别处,没有?多?加寻找,并没有?想到父母已经?丧命。
    经?当地朝廷核验,长子提供的父母书信,确定是为其父本人笔迹无误。
    当地知县反复权衡,觉得这桩案件的确缺乏决定性的证据,故而按照方朝规定,将疑案呈送大理寺复核。
    祝少卿读完此案,一凝,又往后看谢知秋的审批。
    只见谢知秋如此批复道——
    本案中,次子的证言存在较大疑点。
    其一,按照他的说法,他去兄长家中种树的时间,应当是当年十?二?月,这个时期当地气候寒冷,并不适合种植枇杷树苗。如果是经?常务农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非要在十?二?月去别人家种植枇杷树,此举略显刻意。
    其二?,种树通常挖坑不超过两尺深,而埋尸为了不被人发?觉,通常不会少于六尺深。如果次子单纯只是为了种树而于其兄园中挖坑,不太可能挖得这么深,以至于挖到父母的尸首。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