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30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作者:孙皓晖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30
》及其正义所引文献的粗线条记载,越国的历史脉络大体是这样的:因大禹葬于古“大越”的“会稽”之地,夏少康时期,担心禹陵与夏宗庙的祭祀断绝,夏王少康便正式分封自己的庶子无余为诸侯,名号为“越”。此后,这个越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代,一直在自发状态中存续着。
殷商与西周两代,并没有见到王室承认越国的记载。但是,依据常理推断,古老的越国应该是得到了殷商与西周承认的合法诸侯。因为,越人族群是大禹的后裔,完全符合确认为诸侯国的传统。到了春秋末期的周敬王时代,古老的越国已经经历了三十余代的存在发展,其国君名曰“夫谭”,名位是“越侯”。夫谭之子“允常”,已经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扩张,宣布称王了。应该说,这是天下的第三个王——越王。大约从此时开始,越国才真正进入了中原诸侯群的视野。
春秋初期的越国,与吴国一样落后于中原诸侯群。但是,吴、越两国毕竟是当时华夏文明在江南地区的真实发展,其在华夏文明史上的意义,在于他们以不断成长的国家文明,引导了当时的东夷族群向华夏文明不断靠拢,有效地促进了华夏文明的融合发展。
在春秋争霸的尾声阶段,古老的越国以在春秋时期的不断扩展为根基,在与吴国的对抗中爆发出了灿烂的光华,一时成为春秋末期与战国初期的大邦之一。
6.大国争霸之前的华夏格局
自公元前679年开始,周王室东迁后大体百年,春秋社会拉开了大国争霸的序幕。
小霸时期,天下格局的基本框架是:处于中原腹心地带的诸侯群,以率先挑战王权的形式,掀起了天下变革的思潮。这一地域的老牌中小诸侯国,利用其率先扩张的优势,特别具有活力。当时,诸如齐、晋、楚、秦、燕等新老大国,尚都在储备积累实力的阶段,对中原的小国争霸相对保持了疏离。周室王权虽然不断衰落,对天下大势不作为,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小霸末期,天下格局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变化元素,这就是戎狄与蛮夷势力四面侵扰华夏,从各个方面渗入了当时中国的腹心地带,或建立政权,或抢占适于放牧的河谷地带,或突然袭击富庶的城邑,对各个诸侯国都形成了或大或小的威胁。
在这种大形势下,王权衰落,中小诸侯涌现的小霸又不足以组织与号召天下。故此,华夏文明圈在这时处于事实上的混乱无序状态,各相自保,大局开始了真正地动荡。也就是说,华夏文明在夏商周三代之后,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的存亡危机!
当此之时,大国霸业拉开了序幕。
虽然,我们不认为所有的历史现象都有必然性,机械得如同机器一般。但是,在许多重大的历史关头,社会所以能出现貌似突如其来的大转折,一定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的。这里,偶然性与必然xing茭织在一起,往往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复杂性,甚或是戏剧性。但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住构成大局底色的基础事实。正是这种普遍的基础事实,构成了历史发展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交织。大国霸权的适时出现,正是历史必然性与偶然xing茭织的体现。
齐国崛起,是大国霸权开始之前华夏大格局中出现的最主要变数。
齐国,是周武王灭商后分封的第一批最主要的诸侯国之一,是第一号功臣大诸侯。齐国的始封君主,是太公姜尚。其时疆域,大体包括今日胶东半岛、河北南部、河南东北部、江苏北部等地区,是个一等一的东海大国。这个齐国,从一开始受封建政,便是周王室镇抚天下的主要力量之一。无论是周公东征,还是后来对江淮东夷的战争,齐国与晋国、鲁国,都是辅助王室的三方最主要力量。
为此,在周成王时期,主政的王族大臣召公,曾经代表周成王赋予齐国一则带有永久性意味的权力:“(天下)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今淮北),北至无棣(今辽西),五侯九伯,(齐国)实得征之。”这就是说,齐国拥有“代天子行征伐大权”,而且是对整个天下,其地位与权力,远远超过了“伯”一级的地区诸侯领袖。在这一点上,西周时期的齐国地位,高过了晋国与鲁国,是天下头号诸侯大邦。
到春秋大国争霸之前,齐国的姜氏政权,已经传承了13代。在将近四百年的历史上,姜氏齐国已经形成了在王权之外斡旋天下的大国传统。正因为如此,齐僖公才能在各个大国都置身事外的时期,独自介入了中原诸侯群的前期争霸,多次会盟诸侯,平衡利益格局,不依靠武功实力却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小霸。
当然,这时的齐国,由于全面实力尚无大的突破,其国虽大,其传统优势虽强,实际影响力却只能与郑、鲁、宋等小霸比肩,始终未能由邦交层面的影响力发展成为真正左右天下格局的大国霸业。但是,在华夏陷入内外交困的文明危机的时刻,深具大国传统的齐国,不期然迎来了一代雄主,一代强臣。由此,姜氏齐国迅速地崛起了。齐国的崛起,迅速地改变了天下格局,成为春秋社会进入大国争霸时期的第一推动力。
迎接我们目光的,将是波澜壮阔的大国霸业文明。
大国霸业文明:政治变革之深化
1.齐桓公与管仲登临历史舞台
春秋齐国的历史转折,发生在齐襄公十二年的连续三场政变之后。
齐襄公,是小霸齐僖公的长子,名叫诸儿。此公职业道德极差,平庸,酗酒,又好色,对国事与邦交几乎是随心所欲。尤其是对待传统盟国鲁国,其荒唐作为使人咋舌。在他刚刚即位的第四年,鲁桓公携夫人访问齐国。齐襄公便趁机与自己的妹妹——鲁桓公夫人乱仑私通。鲁桓公知晓实情后,齐襄公又邀鲁桓公聚酒,借酒醉,使武士杀死鲁桓公,至此与鲁国结下了很深的仇恨。其余国事与政策,此公也是轻率臆断,从来不计后果。如此一个国君,当政12年便引发了不可思议的连续政变,激起了巨大的国家动荡。
第一场政变。大臣连称、管至父不满齐襄公的“屯戍”政策,遂与齐襄公的堂弟无知秘密联络,策动政变。这年冬天十二月,齐襄公外出游猎摔伤了脚,回到宫中,无知等人“率其众袭宫”,杀死齐襄公,无知被拥立为齐国君主。不料,这位无知新君,人如其名,残忍、平庸而昏聩,几近白痴。因曾与齐襄公在少年时期有内斗之恨,非但欣欣然即位,而且没有任何警觉防范意识。刚刚即位两三个月后的春天,此公竟然离开都城,到大臣雍林的封地去作踏青游了。就在这次踏青游中,发生了第二场政变。
这个无知春游雍林封地,已经忘记了他与雍林族群曾经有过的旧怨。这一旧怨是什么?史料没有具体说明。依当时齐国的实情推断,大体当是土地人口一类的大利益摩擦。否则,不可能引起民众普遍怨恨。为此,这个大夫雍林的族群,对春游的无知君主发动突袭,在某个景点杀死了醉心游乐的无知。之后,大夫雍林立即将此事通报了都城主政的大臣,宣称无知弑君自立,是叛逆大罪,雍林人已经“诛杀无道之君”,请大臣们赶快“议立新君”,雍林人唯命是听。
紧接着发生了第三场内乱与政变。无知新君被杀的消息传出,此前因齐襄公乱政好色而逃出都城的两位公子,闻讯立即开始了秘密筹划,都要赶回齐国争夺君主之位。这两位公子都是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一个叫姜纠,也就是公子纠,当时逃往鲁国;一个叫姜小白,也就是公子小白,当时逃居在齐国西南部的莒城。
由于地利之便,公子小白在大臣鲍叔牙、高傒等辅助下,准备立即从莒城秘密返回都城,径自宣布即位。恰在此时,鲁国一支军队也在公子纠的谋士管仲的率领下,进入了齐国,要阻拦公子小白,公然宣称要公子纠继任齐国君主。公子小白不理会鲁国通告,仍然按照原计划北进都城。不想,却在半道遭遇了管仲率领的鲁军拦截。两军相遇,管仲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腰带钩。小白当即落马,佯装被射死。在齐军将士的慌乱呐喊中,管仲也误以为小白果真死了,便派出特使报告了鲁国,同时率领鲁军撤回。这时的鲁国君主,是赫赫大名的鲁庄公,即位已经第九年。也许是轻敌大意,也许是筹备环节过多,也许是公子纠决断力迟缓,总之是,鲁庄公与公子纠集团都共同犯了一个大错误——听说公子小白已死,便放缓了进入齐国的进程,一直延迟了六天。恰恰这六天的时间,使形势发生了巨大的逆转。
混乱之中,公子小白被鲍叔牙等拥进了一辆有车厢的辒车,公子小白的军队随后立即撤军,但却没有退回莒城,而是继续秘密前进,直接回到了都城。次日,在国内实力派大臣的拥戴下,公子小白宣布继任齐国君主,并立即开始了对鲁国的紧急备战。
及至鲁国得到消息,已经是六天之后了。按照事件需要的起码时间,此时已经是夏天了。也许是冬夏不用兵的古典传统,也许是鲁庄公与公子纠的意见没能很快统一,总之,鲁国没有立即出兵,而是一直到了秋天才发兵攻打齐国。此时,经过至少三个月准备的齐国,已经缓过气来了。在鲍叔牙、高傒等实力派的策划辅助下,公子小白当即兴兵对抗鲁军。在乾时之地,齐军一举战胜了鲁军。
之后,公子小白一鼓作气,立即派出特使,以兵围鲁国相威胁,逼鲁国杀死了公子纠。同时,迫于齐国压力,鲁国连辅助公子纠的两位谋臣也要处置。当此之时,召忽自杀了,管仲自请囚禁,被鲁国关进了牢狱。至此,公子小白成功继任齐国君主。这位公子小白,就是雄才大略的齐桓公。这一年,是公元前685年,周庄王十二年,距离周王室东迁已经八十余年了。
齐国命运的转折,开始于齐桓公任用管仲主政。
关于管仲走上政坛,历史上有许多传奇故事。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管仲与鲍叔牙那种基于精神理解的友谊。可是,“管鲍之谊”并没有构成后来齐国改革的实际节点,所以,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只需明白三个基本事实:首先,齐桓公有不计仇恨而重国家大义的用人胸襟,这是最重要的启动点。其次是大臣鲍叔牙出于公心的坚持举荐。再者是管仲敢于率先变革的历史勇气。管仲出身平民,曾经是一个家境平困的布衣之士,他的知识构成与改革思想,来自于对当时社会变化的切身体会与深刻洞察。也就是说,这种切近社会深层脉搏的改革思想,在当时,既不可能来自贵族阶层的鲍叔牙们,也不可能来自其他与管仲一道主政的大夫们,而只能来自管仲这样的布衣名士。
齐桓公任用管仲,是阳光政治的典型之一。发动改革之前,管仲对当时齐国落后穷困的评估很严重。这段记载在《史记·齐太公世家》的话,用当代语言表述大体如此:“齐国弊端丛生,国家穷困、治情混乱、兵力弱小、民众贫穷。要想强盛,只有修齐国政,一体大变。舍此,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齐桓公接受了管仲的形势评估,特命管仲立即任职主政大夫,与鲍叔牙、隰朋、高傒三大臣一道,“修齐国政,富国强兵”。
值得注意的是:管仲推行的改革,在当时既不叫做变革,也不叫做变法,而是叫做“修齐国政”。依据历史语境,这四个字,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概念,“修齐”是动词,“国政”是名词,“修齐国政”是一个整体性的合成概念,在当时的语意是“整治提升”之意。修与齐,都有整治意涵,齐,又有提升意涵。“修齐国政”,就是整治提升邦国实力。后来,儒家创立“修齐治平”之说,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简称,其意涵也大体相近。
需要注意的是,后世的中国佛家人士翻译佛经,借用了许多先秦经典的语汇,譬如《吕氏春秋》中的“执一”、“不二”等,其中也借用了“修齐”这个概念,转意为聚集信徒于某地大作佛事。于是,后世学人多有人以为“修齐”为佛家语汇。实际上,这是个大大的误解。如上简单考据,是想说明:这场春秋社会最早的全面改革,是以“修齐国政”的名义开始的,其语意包含的实际目标是整治并提升邦国实力,并不如何激烈。
历史大变革,往往都是从有意而不经意的探索开始的。请注意,这是非常高明的变革策略。
当时的历史大趋势是:天下已经经过了近百年动荡,旧秩序已经基本上消解崩溃了。可是,各国的经济政治变革,尚都处在自发的摸索阶段,尚没有一个诸侯国出现整体性变革,没有涌现出一个足以为天下方向的新发展模式。所以,各诸侯国对于社会变革的前景,还处在一种相对混沌的状态。从另一个角度说,历经近百年动荡变化,社会已经涌现出了制度化变革的普遍需求,哪个国家能够率先实行变革,那个国家就领先了历史潮流。
2.管仲全面“修齐”
要了解管仲的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30在线阅读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30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