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知道我俩锁了 - 第80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明道:当年, 闻母临出门时, 小儿病倒了, 她便走不开了。而宫里的采选不等人,闻母只能把女儿托付给忠心的嬷嬷,又安排了闻氏的一位族人,说起来算是那位闻姑娘的远房堂兄,三人搭着商队一起去了闻姑娘的姨母家。但因为闻姑娘自小规矩重,就算和远房堂兄一起出门,也从不和他正面接触,只每天隔着马车帘子问一两声堂兄好。就算中途换了人,堂兄也发现不了。
    堂兄陪着上路是为了威慑路人,叫人知道这行人中有男丁,不好欺负。中途被换了一个身形相似、声音相似、生活习惯相似的姑娘,他肯定发现不了。
    那不是还有一个嬷嬷?颜楚音问。
    问题就出在这个嬷嬷身上。她是闻姑娘八岁时才到闻家的,据说女红极好又稍微会点医术,闻母偶然帮了她一次,得知她无处可去,便留她在闻家做事。因着忠心和才能,她很快成了闻姑娘的贴身嬷嬷,把奶娘都比了下去。
    这个嬷嬷有问题?
    她自称丈夫嗜赌,趁她不在家把女儿卖了充赌资,女儿悲愤之下投河死了,她伤心欲绝只能与丈夫和离。结果和离后无处可去。因着闻夫人心善,在她快饿死时给了一口饭,她便把自己卖给闻家,从此死心塌地伺候闻姑娘。
    杜明去当地衙门翻过这个嬷嬷和闻家签的卖身契,顺着契书上的信息找了过去,确实有那么一个丈夫,嗜赌卖女,妻子要和离。但这个嬷嬷是不是那个和离的妻子,就不好说了。当地有说妻子和离后跟着行商跑了的,有说去了富裕人家做嬷嬷,还有说被娘家强行二嫁去深山,但娘家人为面子不承认这点。
    宫里采选的时候,如果某人的身世像这嬷嬷一样,好像是有这么一个人,但细查以后又不确定这个人就是那个人,那么这人肯定是进不了宫的。只有像闻周氏那样,她到了姨母家后,可证明她身份的人很多,才有可能通过采选。
    但是,这个嬷嬷凭借这些想留在一个普通地主家里贴身伺候这家的姑娘,已经很够了。就算闻家人为着小心去查探过她的身世,只要查到真有那么一个嗜赌的男人,妻子真和离了,和离后了离开家乡,就会相信嬷嬷说出来的话。
    颜楚音听得目瞪口呆,这简直比话本还要离奇:太可怕了吧,这个嬷嬷难不成是被特意安排到闻家去的,只为了帮牟小妹顺利取代闻姑娘的身份?
    不止如此。闻家姨母那边,有阵子一个卖香料人的媳妇,天天约闻家姨母玩纸牌,输给她不少孝敬。玩纸牌的时候,今天说一两句,明天说一两句,闻家姨母渐渐入了心,这才萌生了送外甥女参加宫女采选的想法。杜明说。
    之所以能查到这条关键的信息,全是因着一点点巧合。
    杜明蹲人家墙根时,闻家姨母刚收到周闻氏寄来的信,随信还送了一些礼过来。闻家姨母便对着丈夫感慨道:我当年真是猪油蒙了心了,竟然想送妍儿(周闻氏的小名)入宫,都怪那个卖香料的,天天在我耳边嘀咕。幸好这事没成,妍儿才能得着这样一门好亲事。哎,可惜我妹妹没福气,没见着
    要是杜明没有听到闻家姨母的这番絮叨,这条信息就错过了。他后来特意又去查了那个卖香料的人,果然早不在那镇上了,说是去外地行商了。他们满打满算也就在镇上待了一年半。如果是正常的生意人,按说他们已经给主簿的妻子塞了不少银子,肯定是想要在镇上常住的啊,要不然这银子不是白塞了?
    后来周闻氏没有通过采选,闻家出事时,她不回去参加葬礼了吗,那个时候竟然也没发现换人了?颜楚音问。就算近亲都死了,那也还有族人呢,族内的嫂子婶娘之类的,难道以前都没有见过闻姑娘吗?她们没看出不对来?
    说来,要是闻姑娘顺利通过采选,那闻家人就用不着死了。死了反而显得突兀,活着更好。一入宫门深似海,他们这辈子都见不到闻姑娘了,上哪知道换人没换人?过上几年,闻姑娘如果有幸成为贵人,再叫闻母出个意外,但还可以留着闻父和闻家弟弟。反正他们进宫也不能直视贵人,瞧不出问题。
    但因为闻姑娘没入宫,所以他们只能死了。
    杜明答道:一来,她身边有贴身嬷嬷陪着,她只说伤心欲绝病倒了,所有事情都由那个贴身嬷嬷出面,能见到她面的人自然就少了。二来,她在病床上同意了族中过继,守灵摔盆招待宾客都由继子出面,她的存在就弱化了。
    杜明犹豫了一下:第三属下怀疑现在的周闻氏和真正的闻姑娘是有一些相似特征的。比如说,她们都是大眼睛双眼皮,都有饱满的耳垂等等。
    不是说周闻氏和闻姑娘长得像。
    天底下大眼睛双眼皮、耳垂饱满的姑娘多了去,总不能所有人都长着同一副面容。但周闻氏和闻姑娘的基本特征肯定是一样的。好比考秀才时,某书生的身份证明上写了个高、塌鼻、三角眼的字样,那他矮胖、高鼻、大圆眼就不对了。闻母和姐姐书信往来时肯定也提过儿女如何,说我儿眼睛大之类的,如果幕后人找个眼睛小的去取代闻姑娘的身份,那闻家姨母肯定会心中生疑。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