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风雨下西楼 - 第164页
“啊唷,这是个什么!斧头吗?”
羌笛奇怪地看着。长长的一根杆子躺在地上,真要去搬也是能搬动的,可实在是奇怪。单子上没记这玩意儿,那这像斧头的东西会是谁家送来的?
谁家给未出阁的姑娘送礼,会送一把斧头啊?
朝云刚要打开书房的门,听到羌笛这话,停下来手。
她转过身来,看到地上躺着的一杆钺。
虽有日光照耀,但长长的杆子仍如寒冬时节一般反着冷光。
羌笛喊道:“韩婆婆,您来看看,这个铁杆子可怎么办?”
说着,她便要和胡琴一同把这东西扛起来了。
朝云快步过来,说道:“放着别动!”
羌笛被吓一跳,立刻放下它,呆呆地看向姐儿。
朝云俯下腰,仔细地看起了这一杆长钺。
这钺的杆子泛着寒气,凑近了看,上头还有点纹路,像是点了花上去。不近了看便不明显,有种韬晦的煞气。
她上手轻轻摸过,心中想着:这不是铁。这是银。
她从前为了演女戏,曾有过一柄长钺。但那时她年纪还小,为了趁手,那钺打得便也颇小,钺片是铁做的,怕她拿不动,还镂了好大一块。那柄钺的杆子是木头做的,拿在手里虽然不轻,但能让她耍得动。
而今这一柄,毫无年纪和气力的顾虑,便是最实打实的分量。银杆子比铁杆子还沉,朝云单手根本拿不动。
换了双手,才把它拎了起来,横在胸前。
威风瞬时间上来了,真有种女将军的风范,像是画里的后母辛活了过来,生生地出现在了山光阁中。
“啊呀,姐儿,当心!”赶过来看的韩婆婆吓了大跳,用手往自己胸口顺着气。
朝云问道:“这是谁送的?”
羌笛摇摇头:“单子上没写。”
韩婆婆嗔道:“单子上怎么会没写。但凡来送礼的,肯定都附了单子的。”
羌笛和胡琴凑在一块儿,把送礼单仔仔细细又翻找了一遍,还是没找着有谁家的礼单上有“斧头一柄”这一条。
“是哥哥送的吗?”朝云问。
羌笛抽出了李莫惜寄来的礼单,说道:“不是大郎君送的。”
“哦。”
朝云浅浅一笑。
不是哥哥送的,那就是他送的。
不必再核对礼单了,朝云自己已经能猜到。
她怀抱着这捧得手酸的长钺,撞开了书房的门。
韩婆婆跟过去,急切地劝:“姐儿,这东西可不兴往书房里头摆啊。”
却只吃了个闭门羹,被朝云关在门外。
随即,又听见书房里头传来重物落地的声音,是朝云把那杆长钺放在了地上。
等到五月,朝云的嫁妆收拾好时,朝烟抱着易哥儿过来看,在库房外与王娘子说笑道:“到底是云儿有福气,这嫁妆可比我那时丰厚多了。”
王娘子也有些羡慕,当年嫁朝烟,已经是良田千亩,十里红妆。
如今嫁朝云,竟然更添一筹,官家和娘娘自宫中赏下来的添妆便有十八抬,何况淮南李家丰厚的家底,加上许家、冯家、曹家的添妆,再加李莫惜遥寄来的东西,齐了足足一百二十八抬,红红火火地堆满了李家。
王娘子道:“到底是官家赐婚,就是体面。”
朝烟随便打开一个箱子,看见里头的云锦,啧啧夸赞:“也是妹夫争气,好赖也是一举就中了进士,虽说不是一甲,但二甲也了不得了。若不是这里争了气,别人还道云儿这下嫁得委屈,要用嫁妆撑面子呢。”
姜五娘笑道:“你也真是,云儿还没嫁过去呢,妹夫就先叫上了。”
“就几日功夫的事,早叫一天,便早让我儿子沾一沾进士老爷的光。”
朝烟抱着易哥儿,乐呵呵地笑。
姜五娘凑上来逗小孩儿,被易哥儿抓住了手指。小孩儿温热而软糯的皮肤像粘在了姜五娘手上,怎么都不肯放开。姜五娘惊异地睁大了眼睛,看向朝烟。
“你儿子喜欢我呢!”
朝烟轻轻掂着易哥儿,问道:“你要不要抱抱?”
姜五娘连忙摆头:“这还是不了。要是给我抱,我怕把你儿子摔了。”
朝烟呵呵地笑:“昨日我让羡真的表妹来抱,他表妹也说不敢,生怕把易哥儿摔着。”
王娘子看着朝烟怀里抓着姜五娘手的许易,心里有许多羡慕。
她和李莫惜成婚十年了,却还没有过自己的孩子。
李莫惜并非不近女色之人,当年年少夫妻,也曾同吃同住,她却迟迟怀不上孩子。
李莫惜不着急,李家看起来也不着急,从不曾催促过她,可她却是着急的。
私下里去三清观拜过许多次,也都无济于事。
可这也不是她着急就有用的事,李莫惜不在她身边,且如今在应天府任期已满,收到了去往青州的调令,夫妻团圆不知在何时。再看李莫惜的宠妾姜五娘也同样,不曾有过孩子。不说是生出个儿子来,便是连个身孕都没有过。
朝烟比李莫惜小许多岁,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她从前生怕李莫惜哪天来信,说他在任地的通房或是妾室有了身孕云云,可这几年过去,她倒是盼着能有这么封来信,起码让大郎有个儿息,不至于如今这般孤零。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