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科举日常 - 第239页
方舒怡会偷偷观察这些孩子的品性,记录下来,然后再看他们的学习情况。
过一段时间,挑出各方面都不错的孩子再送到京城的方瑜家。
方瑜这边也做好了准备,他准备出一个专门的院子,善书现在学得不错,以后可以在白天教导这些孩子。
这个“人才计划”还要徐徐图之,眼下方家的正经人才马上就要动身前往省城参加乡试了。
方老太太和宜文正在给程彦之准备行李,顺道还给没了贤内助的方瑾也准备了一份。
老太太这次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全程跟着宝贝曾孙子,不让曾孙和她这个太奶奶离心。
在方老太太看来,唯一的孙子在长大后向着妻子不听她话,其根源就在于她没一直跟在方瑜的身边,从而导致了后面她和孙媳妇斗法失败,被迫离京。
曾孙彦之是她最后的希望了,她必须要把握住。
对于曾孙的婚姻大事,老太太是很看重的,她必须要吸取方瑜娶亲的经验教训,给方家挑一个家世好又孝顺柔弱的好媳妇。
与之前不同,老太太现在可不着急让曾孙成亲生子了,晚一点挺好,就让曾孙多孝敬她这个太奶奶吧。
程彦之现在周岁都十六了,按古代的算法都是十七岁的大小伙子了,按理说也应该成亲了。
府城里有想法结亲的人家不少,只是方家人不着急,他们也没办法。
临出发前的半个月,老太太特意和孙女宜文商量了一件事,又把方瑾叫来,让他这个做堂舅的去和外甥说。
原来是老太太学着富贵人家的做派,要给年纪到了还没成亲的曾孙安排两个通房。
方宜文有些顾虑,对奶奶说:“福娃最反对这些了,之前还在信里对我说呢,不能让彦儿弄这些有的没的,就专心学习。”
老太太却对孙女讲了一番大道理:“你弟弟哪里都好,就是性子过于清高了。你去看看和咱们交际的人家谁不是这么安排的啊。”
“那男孩大了就要懂这些,咱们家里不给他预备好,难不成还要让他从外面那些不干净的地方知道啊。再者说了,他的那些同学都娶妻纳妾了,就他没有,你说出去让孩子怎么抬头做人啊。”
听完这些,宜文也开始犹豫了。
老太太又继续说:“要是家里不给彦儿安排好,万一外面有那些狐媚子坏心眼勾引带坏咱们彦儿怎么办啊!你看看方瑾他爹,不就是没娶亲之前在外面就被人给带坏了。再看看方瑾,到时候就娶亲纳小,家里都有,也不会在外面花了。”
凡人多双标,尤其是身为母亲的,在子女的事情上尤为双标。
宜文被奶奶给说服了,反正就是个通房丫鬟,关在家里谁也不知道,弟弟远在京城,也不会知道。
方家现在不缺丫鬟,老太太和宜文就在家里挑了两个性格老实模样中等的,叫过来训导一番。
等到吃完晚饭,方瑾带着程彦之上了一堂生理卫生课。老太太让其中一个丫鬟梳洗打扮好,在她院子的西厢房等着。
程彦之上完了课,老太太就把他叫到身边来,谆谆教导:“男子汉大丈夫就要在外面立起来,至于男女这点小事不要在乎,家里给你安排这个也是怕你在外面学坏。”
“平时别多想这些,对于身边的女人也不要多在意。男人就要有男人的样子,读书科举才是正事。就算你以后娶了妻子,也不能分心,家里还有我和你娘给你管着呢。”
程彦之稍微有些脸红,不过还是态度端正地听完了太奶奶的教导。他还说:“您放心吧,曾孙一定专心读书,不会为别的事分心。”
“那就好,你去吧,今儿就歇在这边西厢房吧。”老太太看着曾孙进了那边的屋子,又等了一会儿,还去偷听了一刻钟的墙角。
第二天起来,程彦之接受良好,确实没留恋这些,还是照常地学习用功。
老太太把丫鬟关在她院子的后屋里,不许她再见到曾孙。
又过了两天,老太太又安排另一个通房去服侍曾孙,然后也是再隔开。
老太太见曾孙确实不对女人动心,照样学习,就放心了。
程彦之一心扑在科举功名上,对其他的东西都不太上心。现在又接受了方瑾舅舅那套对待后院女人的那套理论,程彦之以后能长成什么样子也是个赌局了。
作者有话说:
嗯,依照老太太的性格,她必定会干出这种事……
第143章 龙凤兄妹联手坑菜
程彦之这人聪明孝顺、勤奋好学, 是个优秀的古代富家少爷。
在家里听长辈的话,在学堂听先生的话,在外面文质彬彬, 就算独处时也是牢记圣人所说的君子慎独。
临出发前, 方瑜的岳父特意派人过来问候送礼, 又请程彦之和方瑜过府说话,嘱咐了许多话。
他还说冯方两家是实在亲戚,不分彼此,等到了省城就住在自家宅院里,方便省事又意头好, 方瑜当年就是在那里考上解元。
方老太太谢过亲家的好意,这次就说好住在省城的冯府了。
三月末, 程彦之跟着太奶奶、母亲和堂舅一起出发去省城。
路上走了二十多天, 一行人准备充分,又有丫鬟小厮精心照顾,路程也不赶, 走走停停,还有闲心停下来赏花赏景。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