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乡下小女工踩点暴富 - 第159页
同学们纷纷鼓掌。倒是有些人是整整睡了一节课,听着下课铃声才醒过来,也不知道为什么鼓掌,反正跟着鼓就完事,反而比其他人还鼓得热烈呢。
等到秦菲上课,所有人都精神抖擞起来。秦老师的课,那是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有些本科生都跑过来混在一起听呢。
理工大女神英文老师,走在校园里,都是一道风景。况且英文那么好,据说是地道的伦敦腔。
纪舒也不例外,早上刚见过,下午来,秦菲却又换了一身打扮。早上的打扮太华丽,下午她便换了一条素色的裙子,肩膀上答着一件浅绿色的开衫,显得她身材更加婀娜。
纪舒也细细欣赏。
上课刚开始,秦菲忽然说:马上全市要举办一次英文演讲比赛,大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我们虽然是夜校,但是我也为大家争取到了名额。每个班有2个名额,我推荐我们班的纪舒同学和胡珊珊同学去,你们说怎么样?
班上同学自己都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已经是下学期,却很多同学句子都读不连贯。阅读和语法还可以死记硬背,这演讲比赛可太难了。夜校毕竟是夜校,学习时间和全职日比,也差了太多,老师们也自动降低了些难度。
谁去,谁就是去丢脸的,大家见秦菲直接推举了人去,都鼓掌起来。
好!好!
纪舒两腮上染了一抹红,不知道说什么。
胡珊珊却是班上的一个奇女子,她在附近的百货公司做销售员,见过几个老外之后,就心心念念要学英语,以后能出国去,所以报名了夜校。
她口齿不清,英语口语破碎不堪,而且语法课也不认真上,单词也不背。
下课的时候,她经常大放厥词:你们说,会写会看有用吗?关键是要会说!能说,就能去国外!我就学会说就行了。现在的课程安排,无聊死了,天天学习什么主谓宾,有毛病啊!
因着家里是百货店的小领导,胡珊珊不缺吃,不缺穿,从小麦乳精当做零食吃长大的,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谢谢大家,我一定不负众望!胡珊珊站起来给大家鞠躬。
有些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就拼命鼓掌:加油!,语气里却是带着讥诮了。
纪舒,你看行吗?
秦菲微微笑着,眼睛直视纪舒。
纪舒考虑了一下,有点犹豫:可是我的口语也不太好
按说,班上口语好的另有其人,比如一个坐在后排的男生,因为从小是英文爱好者,所以口语讲得不错。
秦菲却说:口语只是一部分,纪舒同学外形好,我推举你,同学们认为呢?
纪舒的颜值在班上也是引发过讨论的,这下子,大家也都起哄:班花!去吧!没问题的!
纪舒想了想,应允了下来。
下了课,已经是日暮时分,天色渐渐沉下来。
随着气温的升高,武市的夜晚也似乎活了过来,沉寂了一个冬天的,除了蛇虫蚁兽,还有人本身。
路上的行人挨着行人,纪舒本来准备去店里帮忙,忽而记起来,家里已经请了一个服务员,据刘彩娟讲,是进城来打工的一个小妹妹,人很能干。
她借宿在亲戚家里,一直发愁找工作。这时候农村进城打零工的小妹妹越来越多,都是投亲靠友找事情做的,那天她找上门,刘彩娟见她利索,就招了她,叫做叶春芝。
纪舒想了想,便搭上电车。
下班时期的电车,上去是一件困难的事,下去似乎更困难,等纪舒好不容易冒着掉了一只鞋的风险下了车,终于到了江边的码头。
这里就是纪舒中午提到的蚊子码头的旧址,她循着记忆,在江边的宽阔却不太干净的道路上行走。不知道城市里哪里能产生这么多垃圾,不过改革开放这么些年,竟然城市环境就大不如前了,进步的另外一面,是某些方面的恶化。
路边飘来一股腥味,是海产市场的味道。靠着码头,就是武市最大的海产市场。
纪舒的味蕾被这咸腥味唤醒,转身去市场里买了几斤鱿鱼干,才又往码头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走过去。
小巷子逼仄无比,天顶上都是一根根晒衣服的竹篙子,纪舒不以为意,快速穿过。
等再走几步,却有一大圈人正在围着一个大泥炉子,一口大铁锅架在泥炉子上,一柄锅铲在来回翻炒,田螺被铁锅铲触碰,又撞击到同伴,发出清脆的叮咚之声。
握着锅铲的是清瘦的老板娘,不知道她哪里来的这么大力气。
她手下不停,嘴里还吆喝着:等几分钟就好!后面的先排队!
这就是纪舒在饭局上提到的辣炒田螺店,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店。
食客有附近的居民,有码头的工人,也有一些和纪舒这样年轻凑热闹的上班族。
饕餮之客自古就有,也不独独在网络时代有网红店,任何朝代,都有知名小吃店,区别大概是一个是口口相传,一个是在网上传播吧。
从这个角度上说,互联网改变的只是联结的方式和效率,不改变联结这个事实。
纪舒的思考被打断,一个矮小留着胡子的男人说:小姑娘伢你为什么插队?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