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追更[快穿] - 第23页
但现在?
“如果达到上限,那就打破上限。”黑发青年语气平淡,修长的手指放在鼠标上,眼中倒映着屏幕上的一行行剧情,“或者,用句狂妄一点儿的话来说——”
“在这一行,我就是上限。”
*
由于《地球之歌》的读者群体日渐壮大,很显然,光是在评论区催更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了。
他们在微博建立了超话,还在私底下建了读者群,虽然很多人都希望作者能够出面建一个官方的,不过乔镜之前就说过了对此不感兴趣,因此他们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自己在网上寻找同好了。
但到目前为止,只有极少部分人发现了《地球之歌》这本小说真正的价值。
季楠秋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位军迷,他的房间里贴满了各种坦克、战斗机和航母的海报,从一战至今市面上能够搜索到的大部分热武器的发展史、零部件,季楠秋几乎倒背如流。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武器的原理,他甚至还从国防生侄子那儿要来了他们学校的课本,从高中物理一直看到研究生课程,看不懂的就厚着脸皮去网上问,网上没人能解答就写信给大学教授。
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学习下来,季楠秋的水平,甚至比很多在读本科生都还厉害了!
他也不是没想过读个大学,但首先高考考的题目和他平时学的是两个方向,再者作为一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中顶梁柱,家里能支持季楠秋经常买各种军舰飞机模型,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季楠秋只能遗憾地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在网上加了很多军迷的群,并且经常在论坛积极发言,很快就因为掌握硬核知识被人称为大佬。季楠秋对此非常自豪,也会有意识地在国内外的网站上找一些新闻报道、数据论文甚至是小说,发给其他军迷们一起讨论。
而晏河清的《地球之歌》,就是在这个时候撞到了季楠秋的眼前。
“卧槽,这是哪位华科院的大神来写小说了?”
在看到第二十七章 时,就和当初的丁祁一样,季楠秋也当场倒吸一口凉气。
在匆匆看完几十章后,他的表现甚至比当初的丁祁还要更夸张些,一整天都浑浑噩噩的,满脑子都是各种“卧槽”在疯狂刷屏,甚至还惨遭老板点名批评上班摸鱼,差点被扣了这个月的工资。
但季楠秋才不在乎这些呢。
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要是这些理论应用在军事上,那他们国家是不是马上就要研发出核潜艇、核动力火箭甚至是核聚变驱动的大型舰载平台了?
这可了不得啊!
季楠秋毕竟是个自学成才的业余爱好者,因此他也没想太多,都能被自己一个小老百姓看到的资料,能是什么机密吗?
回家后,他立刻兴奋地将这部小说推给了论坛上的军迷们。
果不其然,立刻收获了一堆惊吓和卧槽的表情包。
有小白激动地问道:“大佬,我听说之前就有位华科院的工程师在网上写文,还拿了什么科技兴国的奖,这本《地球之歌》是不是也是行业内大佬写的?里面的很多资料我在网上根本都查不到啊!”
季楠秋当然也不知道啊。
但面对虚心求教的小白,他还是摆出了大佬的逼格和战略忽悠局的一贯传统,神秘莫测地说了一句:
“放心吧,作者在下很大的一盘棋。”
为此,他还举证出了从前办军事科技展览的传统——但凡能摆到展览上给大众参观的,基本都已经不是最新型的科技了,你以为的先进,其实早已被他们淘汰,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都已经在研发试验中了。
他的说法,立刻得到了军迷们的一致赞同。
在确定真的是国家内部大佬写的文后,军迷们当场化身福尔摩斯,开始逐字逐句地分析《地球之歌》的内容。
尤其是几个文中的关键词,由国家机密部门牵头的“蓬莱计划”,和里面关于“应龙大型战略空天载机平台”的叙述,尽管只有寥寥数语,却让一众军迷兴奋得嗷嗷叫,恨不得现在就穿越到十几年后一睹它们的风采。
“时代不同了啊!”有年纪大的军迷在论坛感叹,“零几年那会儿,我们连幻想都是小心翼翼的,只希望二十年后国家能有自己生产的三四台II型驱逐舰和052C防空舰,结果现在连可控核聚变和核动力火箭航母都要出来了。”
底下有年轻军迷附和道:“是啊,国家的科研部门太争气了,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离子推进器、虫洞穿梭舰、曲率引擎还有反物质火箭在地球闪亮登场!也让鹰酱尝尝被火力压制的恐惧吧!”
“不过按照这个速度,可能其中有不少已经研发出来了?”
兔子:?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事儿?
军迷:我不管,我说有就有!
他们还就这些武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不仅总结出了一套像模像样的武器研发时间表,还就这些虚拟的描述开始比较起了它们彼此之间的威力。甚至就这些八字还都没有一撇的东西在网上吵得脸红脖子粗,也算是真爱了。
他们这边热火朝天的讨论着,一直窥屏的008看得吃吃直笑,弄得乔镜有些莫名其妙:“好好的,你笑什么?”
他看了看自己屏幕上的内容,刚发了刀子……应该没什么可笑的啊?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