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 第367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像是当初苏葵给国际关系学院提的那份关于华苏两国关系的分析一样,这份长达七万字,内容详细,数据分明,有理有据,有猜测有论证的关于大陆与港城的关系分析的报告很快就在苏葵本人这里得到了真实性的保证,而后不知道到了哪位领导的桌面上,又被封存在哪里。
    苏葵只知道不久后中央很快就出了第一个政策,立刻调配资源为东市解决目前的粮食短缺问题,并且限制购买其余地方到东市的火车票,在当地加强武装力量,强行遣返偷偷跑过去的人。
    由于提前准备,这场多达七万人口,导致东市下面十室九空,甚至有干部带头离开的大规模逃港暴动风波终于被提前抑制住,大大减轻了边防的安全隐患。
    没有人知道,这想要偷渡的七万人口其实最终只有一万多人成功,而其余人的结局不过是为这个比例增加一个分母。
    *
    暗中的汹涌普通人不会知晓,在报纸上看见了新闻也只是会高兴地夸一句咱们国家真好,哪里有灾有难的立刻支援。咱们国家的人民也真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次好多地方都为东市捐了不少物资。
    好多人还说搞不明白那边咋想的,只要有困难,国家就一定会管,咋就一心奔着港城去呢,说不好还得把命搭上,听人说去了过的日子还更差。
    能有这个结果苏葵也松了一口气,证明上面确实重视了,也提前发现了端倪。
    她的分析报告不止写了这些,其余的暂时没有动作。不过她提出的建议没有动作,但孔孝文提出的想法却有了结果。
    之前的会议上他提出要商议在大陆拍摄现实题材电影的选材问题。这个任务被宣传部交到了京城电影制片厂那里。
    京城电影制片厂自建国时期就建立了,说起来这个制片厂和苏葵之前参与的新闻记录制片厂其实是一家。
    一开始的京城电影制片厂是综合性的,既拍新闻纪录片也拍故事片。直到56年的时候,将新闻记录制片厂分了出去,专门拍新闻纪录片,而京影就专门成了专门拍故事片的制片厂,同样隶属于宣传部的领导。
    由于这个年代的特色,京影在革命题材,农村题材,历史题材,传统戏剧上面颇有建树,基本和现在的文学作品保持一致。
    五六十年代正是京影的辉煌时期,创造了许多优秀的知名电影,在后世依旧脍炙人口,拥有不俗的口碑。
    这次的重任交到他们手上也是众望所归。但现在他们要做的第一步不是拍电影,而是让为电影选材。
    京影的现任厂长罗夏开口道:各位同志都已经知道了,这部电影不仅是在我们国内播放,更是要引进到港城,目的是为了展现我国的风貌,粉碎港城那边对大陆的抹黑造谣,所以在选材上一定要慎重。
    我们同样打算采用小说改编的方式,各位同志都有什么好的推荐?
    第一部是试水题材,最好打一个开门红。
    于是有人说道:最好是具有知名度的作品,而且是在大陆港城两地都发行过的。如果在其他地方也发行过就更好。不然没有群众基础。
    要想更快吸引人也吸引更多人,最好挑选要节奏明快,让人愉悦的作品。
    要故事强,具有可读性也具有可看性,能更多地展现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风貌,乡村和城市,劳动人民,知识分子都要有所体现
    其实还可以是曾经引起过争议的作品,讨论更高,比较具有话题性。
    说着说着,想到的条件就列了一大堆。
    所以,到底是哪一部作品?
    说了半天没有一个举例。
    大家其实也在思考,这时有一个声音开口道:《小草青青》怎么样?
    《小草青青》?厂长重复了一遍。
    就是它。刚开口的人解释道,这部作品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是作协的作者苏葵创作的,当初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报纸上争论了好久,这个话题度绝对够。
    大家确实是知道的,一说就反应过来了:确实是知名度不小,在两地都发行过,她好像还翻译了法语出版到法国去了?
    是出版国外了,应该效果还不错。而且在那边也是引起了争论,那边的一位作家都亲自过来跟她探讨了。
    有人还挺了解的,又说道:这部小说节奏就特别快,而且作者当初就说过,这本书是兼有娱乐性质的,所以读起来让人愉悦。
    这小说讲的就是女主人公李小草从农村一路走向京城,完成梦想为国奉献的故事,倒是各个阶层,各个地方都有涉及。
    说来说去,竟然都是在点头的,罗厂长都笑了笑:真是难得见大家的意见这么统一。
    这部作品当初闹出那么大的动静,它的作者苏葵这几年闹出的动静就更大,更别说她还参与了原来和他们一家的新闻记录制片厂那边纪录片的制作,罗厂长还是了解过苏葵这个人的。
    投票吧。他说,赞同《小草青青》的同志请举手。
    唰唰举了一片,也有几个不举手的,他们其实不太喜欢苏葵的作品,不过也找不到反驳的意见,说了几个也不太满足这些条件,一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干脆就弃权了。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