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 第320页
大半夜的,硬是吓得苏梅出了一身冷汗。
是谁,是不是周平,是不是他发现了?居然有人盯着自己,那不是做了什么全被人知道了!
这次是把刀插在她脖子旁边,下一次是不是直接就要插在她脖子上了?
她狠狠打了一个冷颤,明白这是对她的警告,他们也不怕她说出去。苏梅也确实不敢说出去,她太惜命了。有一个无时无刻盯着自己的人,恐怕还等不到她说出去,那张被钉穿的纸就是她的下场!
苏梅就这样大病了一场,什么主意都歇了下来,什么多余的话都不敢说,连吴莲英骂人她都不敢让她骂了,整天疑神疑鬼,不知道盯着她的人到底在哪里。
*
此时,时间已经进入六月中旬。
苏葵终于通过了所有外语专业的跳级申请,以最小的年龄,最快的速度成为本届毕业生的一员。
京大的课程还在高考后面,是在七月下旬才结束,大五也一样。也就是说,再过一个月左右,苏葵就能和他们一起拿到属于自己的毕业证书和学业证明。
学校已经提前为这批毕业生分配了岗位,苏葵看过英语系的分配,班上二十多个人,一半人都选择留在京城,进入学校当老师或各个部门工作,还有两个优秀学生被留校助教。一位同学因成绩不错家境也较好,要出国去继续深造。
一些人选择回到家乡,还有几位竟主动申请要往偏远地区去任教,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只希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的条件艰苦那是真艰苦,他们这样选择让学校老师都非常感动,苏葵就提出能不能给这些同学一些支持和补贴。
在后世的时候,往偏远地区任教都是有补贴的,只是现在好像没有这个政策。
最终学校领导经过商议,决定在希望基金中划出一笔款项,给这批学生一定的补贴。
如今苏葵的希望基金不仅是她一个人注资,仅仅靠着一套教辅资料的钱不足以支撑这么多人。
自从建立以后,学校的老师就率先为它提供了一笔资金。作协的几位老师非常支持苏葵的行为,更是在其中捐了不下于苏葵的钱。后来随着这件事影响力的扩大,曾经京大出去的学生很多都回来捐款支持母校。
当然这其中占比最大的还是以苏葵为代表的作家群体,毕竟几乎没有比他们更高薪的阶层。
现在的希望基金规模已经不小,完全可以支撑这个补贴。他们还听了苏葵的想法,准备拿出一个章程来,如果效果好就可以报给上级领导,其他地区也可以效仿。
大家听了这件事都是感动非常,好几个现在的同学都保证道:苏葵,等我工作挣钱了,马上就回来支持希望基金。
他们非常敬佩那些敢于面对艰苦的同学,虽然没有选择一起,但也用自己的行为来支持他们!
今年的高考依旧在七月二十号进行,整个七月份,是《决胜高考》这个名字被提得最多的月份。
这套书已经成为了所有高三学生的至宝,天天捧着手不离书,连老师们都陪着他们一起分析学习,势必要在今年的高考中一鸣惊人。
这是首届采用了贺县模式,也就是模拟考加联考模式的高考生,也是首届使用了教辅资料学习的考生。
不仅是高中,全国各地的大学,教育部的同志目光全都集中在这届高考上。
高考结束后还不等成绩出来,就已经有新闻媒体进行采访,不仅是采访学生,还请高校老师和教育部的领导谈一谈看法。
在高考气氛席卷全国之时,苏葵这个贺县模式的组织者,高考教辅的主编却没有人来打扰。
因为,她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考试在大学的最后一次考试。
说是考试,其实更像是对学业水平的总结和展示,只不过是把论文换成了考试的形式。
不同系有不同系的考核,东语系下面的日语专业苏葵已经不用考了,俄语系的几位教授考试灵活,并没有采取笔试的方式,而是全部采用口语。其实这比考试更难,但最能检验水平也最节约时间。
苏,你是我见过语言水平最优秀的学生。叶甫根尼拍着她的肩膀夸奖,能亲眼见到你学成毕业,我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苏葵轻声开口:教授,您也要离开了?
是啊。叶甫根尼的表情带着遗憾又带着不舍。
他实在是舍不得离开这个美丽的学校,也舍不得这些可爱的优秀的学生,他很多年前就来了华国,对这里已经有很深的感情了,现在却必须要离开。
一定要走吗?苏葵说完就好像已经有了结果,只是叹了一口气,您什么时候离开?
叶甫根尼看着她温和道:我会等着你们毕业。
就在前几天,苏联突然单方面宣布撤走在华的所有专家,撕毁了所有合同,停止了所有项目。
自从一五计划以来,苏联援助华国三百多个项目,遍布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行业。这一离开,所有项目全部停摆,给所有行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造成了重大打击。
叶甫根尼等俄语系的老师就在撤离的行列之中。本来消息一出最先撤离的就是他们,但孩子们正在毕业的关头,他们不打算一走了之,起码也要等到这一届孩子毕业才能离开。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