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五零炮灰原配 - 第119页
“我是无所谓的,孩子都这么大了,养起来也不需要特别费心。但刘家人可不好打发,孩子的人品也还得再观察观察,而且也要征求朵朵她们的同意……”
现在各家生的孩子都多,基本没什么独生子女心态,只是家里要多两个陌生人,还是需要尊重一下姚朵朵他们的意见。
赵青山当初也是领养的,姚雪薇不过就是负责他的吃穿而已,但他在家也能帮不少忙,既懂事又孝顺,反正养了他,姚雪薇是从来没后悔过。
多养几个孩子,对姚雪薇来说,也不废什么事,但却能改变这几个孩子的命运轨迹,这种事,姚雪薇还是很乐意做的。
只是这俩孩子她就只见过这一面,虽然乖巧,但还是得再多观察一下。
这种事情,自然是交给赵明理来做,接济以前战友的遗孤,是他做惯了的事,而且他看人也还算准,不会领白眼狼回家。
姚雪薇抬手看了看表上的时间,说道:“入学的事情搞定了,接下来咱们去老乡家里买粮吧,都是今年新收的稻谷,我都跟老乡说好了,今天会去搬。”
“粮站也有新米卖,为什么要特意去买稻谷,到时候你还得自己脱壳,麻烦得很。”
“没脱壳的禁得住放。我之前看报纸上说,以后农村生产的粮食可能会统一收购,再加上咱们现在又在搞增产节约运动……家里囤着粮食,我放心一点。”
赵明理也看报纸,上头流露出的信息,确实有粮食短缺的征兆。
华国战火肆虐这么多年,人口也还没恢复,建国后又在大力发展工业,□□半年前就发表了劝止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的文章,农村劳动力缺失,又没有化肥跟良种,粮食的产量可想而知。
辉水今年还算风调雨顺,水田的亩产也才三百斤左右,现在脱壳的工艺也粗糙,如果想磨成平时吃的精白米,最后就只剩两百多斤……就这产量,想喂饱华国这么多年,确实难。
这次姚雪薇大手笔的买了两千斤稻谷,看得赵明理头大,“这么多粮食,都够我们吃两三年了。我们经常吃食堂,用不着买这么多,要吃的话,明年再买新粮嘛。”
屯粮这事,赵明理是支持的,毕竟只要是华国人,都爱在家屯点余粮,但姚雪薇一次性又买得太多了。
只不过姚雪薇坚持,赵明理有再多话都没用,只能老老实实的帮着老乡搬粮食过称。
称好重量,搬到板车上,老乡还赶着他的牛车,送货到门。
卖了粮食,拿到了钱,老乡脸上的笑都没断过,直说道:“你们买我家的粮食不亏,我跟我几个哥哥都是老实人,谷子都晒得干,一点潮气都没有……”
“这几年可算是过上好日子了,以前地主还在的时候,一半的收成都得交租,剩下的那点粮食,糊口都不够,哪还有多余的拿来卖。”
赵明理也熟络的搭话,“我看你家人不少,当初分了不少田吧。”
“是呢。就是家里人太多,住不开。今年卖完粮食之后,我们就得起新房子了。”
第72章
刚解放这几年, 土地都分给了各家,种什么怎么种, 都是自己做主, 交完公粮之后,不论是自家吃,还是拿去卖都没人多管。
这时候, 买肉买菜都方便得很。不过到了53年底,因为粮食紧张,农村的粮食都是统购统销,到了55年底, 粮票更是新鲜出炉。
拿着新发的粮油本,姚雪薇忍不住说道:“幸好你半年前就把刘家俩孩子接了过来, 不然粮本上没她俩的份额还挺麻烦。”
“还是你有先见之明一点, 一看情况不对,就买了粮食回家。”赵明理呲了呲牙,说道:“就咱们家平时的饭量, 粮本上的份额不够咱们吃的, 就那俩孩子的份额, 能抵什么事啊。”
“有总比没有好吧。”姚雪薇白了他一眼, 粮票政策可是实行了几十年的。
自从打了收养的主意, 赵明理就开始暗中观察了, 一是观察刘家对这两个孩子的态度,有没有发生改变,二是观察俩孩子的人品。
等看得差不多了,赵明理就把这俩孩子给领回了家。
姚朵朵她们的年纪比刘愉他们要大, 知道刘家的事, 对这两个新的弟弟妹妹, 自然也是照顾居多。
只不过家里能住人的空房间就剩一个,刘乐就被安排去和赵青山一起睡,刘愉单独再住一个房间。
领养回家之后,也征求他们的意见,全都改姓了赵,他们姐弟俩对刘家那堆人,是一点好感都没有,巴不得赶紧改名字。
刚来赵家的时候,赵乐他们还有些不习惯,但周围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都非常的照顾,不到一个月,他俩就彻底融入了家属院。
不管是赵乐他们的亲爹,还是赵青山的亲爹,虽然都已经牺牲,但还是留有香火情在的。
他们在原来的家的时候,那些个叔叔们,空了都会去看看,时常伸手帮忙,住到家属院了,他们受到的照顾自然也就更多。
等他们兄妹几个从外面回家,立马就得了姚雪薇的嘱咐:“明天我跟你爸爸都要上班,你们拿着粮本去把家里这个月的口粮份额都换成粮票。”
“我今天都听大宝哥哥他们说了,粮站那边排老长的队呢。”姚朵朵建议道:“要不咱们过几天再去吧,到时候人少一点。”
放着寒假,孩子们都在被家里使唤着干活。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