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霸主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拿来主义(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浩田的话如同高能灭火剂一般,将在座几个人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间熄灭,当然郭青山等人也知道,作为军工部门的领导干部,刘浩田的话并没有错,卢嘉栋所提出的便携式火箭筒的概念虽然很先进,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材料和发射方式方面却是无法回避的技术难点。
    虽说郭青山等人都是从战场上摸爬滚打走出来的汉子,对所谓的技术不甚了了,不过这么多年的装备使用经验也让他们知道,一款武器装备的研制并不那么容易,有时一个小小的技术点都有可能耗费数月,
    甚至数年的时光也未必能够有效的解决,而便携式火箭筒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的技术难点却着实不小,到时候能不能按照既定进度完成研制任务,确实是谁也不知道的未知数。
    其实郭青山等人并不是不知道装备研制的艰难,只是他们都是部队的军事主官,看问题的角度常常是以装备的效能出发,对于如何研究制造并不怎么关心,正因为如此,当卢嘉栋提出便携式火箭筒后,郭青山等人才会如此兴奋,当然也因此在听了刘浩田的话后,迅速回归现实。
    “小卢,老班长说的没错,这款便携式火箭筒好是好,可是现在实现起来是不是难了点儿,要不咱们再想想其他办法?”郭青山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以至于数道困惑的目光犹如数展明亮的探照灯一般,直直的投向卢嘉栋。
    卢嘉栋对在座几人的想法可谓是心知肚明,于是在听了刘浩田和郭青山的话后,卢嘉栋环顾了下周围人那充满疑惑的神情,最后将眼神定格在郭青山和刘浩田的身上:
    “郭参谋长、刘主任,诚然便携式火箭筒会遇到重重困难,但根据现在的国内国际形式看,我们难道就没有解决方案吗?”
    “国际形式?”听了卢嘉栋的话,刘浩田的眼睛不由得一亮:“小卢,你是说.....”
    “没错,我们如果要开展便携式火箭筒的研制,尽可以依托目前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没等刘浩田把话说完,卢嘉栋便带着自信的笑容点了点头:
    “我们目前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关系逐渐升温,而这个升温的基础就是我们都有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威胁,那就是北方的苏联,我们所研制的便携式火箭筒,虽说在配备温压弹后,主要对付躲进坑道中的越南猴子。
    可是从长远来看,这款装备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反装甲作战,应对的目标也是北方苏联庞大的装集群,从这点上看,西方世界非但不会对我们有任何限制,反而更会乐见其成,甚至大力支持!”
    听了卢嘉栋的话,刘浩田也不由得点了点头“小卢,我明白你的意思,依照目前咱们跟西方的关系,可以得到所需的材料设备,不过.....”可说着说着,刘浩田脸上带着一丝深深的疑虑继续说道:
    “这样一来,他们的产品定会铺天盖地的冲进来,咱们本来就薄弱的技术和产能将被他们彻底摧垮,就算他们会将技术转让给我们,可咱们如此轻易的就得到技术,今后会不会有过度的依赖性,导致对于基础科研的投入大幅减少,如果要是这样的话,将会伤及咱们国家最核心的研制基础!”
    刘浩田不愧是军工领域的老干部,眼界不但开阔而且很敏锐,一眼就看出对外引进的某些弊端,不过在弊端的另一面则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其实对外引进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关键看人,而不是剑,正因为如此,当刘浩田说完这番话后,卢嘉栋便毫不犹豫的开口说道: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一套良好的引进消化机制!”
    “引进消化机制?”
    “没错,就是引进消化机制!”迎着众人惊奇的目光,卢嘉栋不由得点了点头,然后带着自信的笑容继续说道:
    “而这个机制建立的基础就是强有力的需求,咱们都知道任何新产品、新装备的研制,都有着他内在的需求在里面,人们也是因为有需求才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进而会有意识的进行创新!
    别的不说,就拿刚刚说的便携式火箭筒为例,如果要做到发射筒轻便,筒体材料最好选用玻璃钢,而国内玻璃钢不但技术落后而且产能很低,如果我们要研制新式火箭筒必然要引进更先进的玻璃钢技术。
    但这种技术的引进会不会冲击我国现有的玻璃钢的技术研制呢?我觉得应该不会,因为我们有便携式火箭筒这个现实的需求,要知道便携式火箭筒是打完即扔的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
    所以可以预见未来这款便携式火箭筒的装备数量必然很大,况且咱们目前已经放开对外军售,类似便携式火箭筒这种轻兵器在对外军售中并不受到限制,如果我们按照既定的方针和技战术指标完成研制,这款火箭筒的性能定会吸引众多潜在装备国的关注,
    到那时所需的数量更是成倍增加!我们可以试想下如此一来,玻璃钢的需求量定然会成几何数字提高,如果国家再在这个基础上,扶持相关研究,内外动力一结合,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进技术,利用数量需求推动产能提高,再通过产能基础扩大创新.....”听了卢嘉栋这番话,刘浩田嘴唇轻启,口中不由自主的喃喃说着,可说着说着他的目光中闪出异样的神采,进而抬起头看着面前的卢嘉栋,脸上更是露出抑制不住的兴奋:
    “小卢,你这哪里是在研制便携式火箭筒,简直就是在推动产业的发展嘛!”
    “刘主任说的不错!”刘浩田话音刚落,卢嘉栋便将他的话头接过来继续说道:
    “咱们军工要进步,要发展,从长远来看不可能单打独斗,更不能闭门造车,咱们要依托整个国家的工业基础,也要学习世界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用着学来的技术推动整个国家工业的进步,只有这样,咱们的军工才才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
    更何况咱们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还有数量庞大且素质一流的科研队伍,如果我们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我相信依靠咱们中国人独有的智慧,总有一天咱们会爬到巨人的头顶,站到比他还高的位置!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相信凭借着咱们骨子里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咱们定会让整个军工行业上演一幕华丽丽的产业升级大戏!”
    “好!真是太好了!”卢嘉栋话音刚落,刘浩田的脸上便闪出异于常人的激动,连说话的语气都有些颤抖:
    “以军工发展,推动整个国家工业进步,再以国家进步反哺军工发展,小卢,你这个思路很好,非常好,简直可以上升到咱们军工系统的整体战略了!”
    “我看那,上升到国家战略都不为过!”刘浩田刚说完,坐在一旁的郭青山便带着兴奋的笑容,看着面前的卢嘉栋:
    “记得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拿来主义》,可今天听了小卢这番话,我觉得他把鲁迅的拿来主义升华了,将其作为促进国家发展,技术进步和不断创新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如此一来,小卢这个拿来主义可以称之为新拿来主义了!”
    听了郭青山的话,刘浩田带着满脸的笑容,赞同的点着头:“没错,没错,没想到老郭你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呀,都能说起鲁迅来了,不过说的确实不错,小卢这个就是新拿来主义!”
    就这样,几个人就新拿来主义说了一阵后,便再次就便携式火箭筒的具体立项情况、经费保障以及申报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在这方面卢嘉栋的经验可谓十分丰富。
    毕竟他在万山厂所研制的各项武器装备的申请立项都是他在背后帮着出谋划策的,各种规避和绕杆可谓是轻车熟路,以至于在场的人除了曾在万山厂担任过军代表的吴天明以外,所有人都被卢嘉栋这种看似出格,实则又在框架之内的做法听得一愣一愣的。
    “所以如果要立项,最好是以改进62破的名义申请,当然了这种集合程度高,又涉及材料学的装备项目,不可能像枪械一样的轻武器由军工厂或科研院所独立完成,所以牵头单位一定要有分量.......”
    就在卢嘉栋对立项申请问题向在座的几人进行着详尽的介绍时,刘浩田的一只手不经意间碰了下身旁的郭青山,郭青山不由得将头向刘浩田一侧靠了靠,就在这时,刘浩田一阵细小的耳语,在郭青山的耳畔轻声响起,还没等听完,郭青山便向刘浩田轻轻的回了句:
    “不瞒老班长,我也是这个意思!”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