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回到军营 - 第52章:鹏飞之殇(2)
革命老区沂蒙山的某个小山村,躺在病床上的田鹏飞的父亲,正在向准备前去部队处理孩子后事的田妈妈以及田鹏飞的伯父交待事宜:
“他大爷,他娘,娃当的是解放军,是为国家去的,光荣。你们到了部队后别给首长添太多的麻烦,咱们家困难,该咱们得的你们拿着就行,不该拿的一分也不能要”
“不能给孩子丢脸”!
当这个噩耗传到这个不幸的家庭犹如晴天霹雳,鹏飞的伯父抗战的时候当过民兵,在一起与小鬼子的肉搏中被刺伤了腿,造成了右腿行动不便,也因此一直没有娶妻,鹏飞是两家的唯一孩子。
鹏飞的父亲长期卧病在床,每年的医药费都压的这个家庭喘不过气,田妈妈听到噩耗后一夜白头,田爸爸更是当场晕了过去,这才醒转过来就强忍悲痛交待妻子和自己的大哥不能给部队添太多的麻烦。
经过了一晚上哭泣的田妈妈现在已收起了哀容,点头表示记下了。
这个时候她知道自己更不能倒下,他大爷腿脚不便,自己更是要坚强,尽快去部队处理好娃的事,回来还得照顾娃他爸。
2天后一连迎来了两位老人,田鹏飞的大伯和母亲为了节省路费,一路乘坐绿皮火车,啃着煎饼来到了南国的z市,这是两位老人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
一连指导员邓斌负责接待两位老人,并协助两位老人处理好田鹏飞的后事,夏辉去旅部办理田鹏飞的抚恤金的事去了。
邓斌把两位老人安顿好后问两位老人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一连一定尽量满足。
田妈妈只是说不想麻烦领导,如果可以。希望能早点把鹏飞的事了了,好早点回去,娃他爸还卧病在家等着,没人照顾。
邓斌不知道是怎么走出那间客房的,田妈妈的满头白发让自己心生愧疚,没有照顾好他们的孩子,愧对两位老人,自己现在能做的就是向领导汇报田妈妈们的想法,尽快把鹏飞的身后事处理好。
旅部礼堂,一场给自己战友的捐款正在进行,大家都将自己身上或家里能挤出来的钱都捐了出来。
这个年代的部队待遇还很低,一个军官每月的工资才700多块钱,志愿兵的工资也才几百块,大部分的义务兵更是领着几十块一个月的津贴,大部分的家庭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
凌峰前天请假出去了一趟,在那张卡上取了一万块钱,不能再捐多了,这个也只能分装开几个信款偷偷的捐。
来自后世的凌峰知道捐款也是要将策略的,不能好心办坏事,鹏飞的事大家都难受,捐款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捐了2到3个月的工资或津贴,这个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毕竟都是要养家糊口的。
如果让别人知道凌峰一个义务兵捐了一万,那这不是让别人难做吗?到底跟不跟,跟又跟不起。确实没那么多钱,不跟就显得自己捐的那点钱太少了,把别人架火上烤的事凌峰肯定不能做。
三天后田鹏飞的事处理好了,田妈妈两人也拿到了孩子的骨灰盒,夏辉和邓斌代表旅领导将抚恤金连同全旅官兵共计116545.60元的捐款一并交到了田妈妈手中。
这两笔钱分别打在了两张银行卡里,抚恤金是专款专用只能单独打到一张卡,为了方便田妈妈拿,全部捐款也存在了一张卡里,密码是单独告诉了田妈妈,是田鹏飞的生日。
夏辉一直为没能为田鹏飞争取到烈士名份而愧疚,荣誉上的差别不说,烈士与因公死亡在抚恤金上的差了一大截,愧疚的都不敢看田妈妈,夏辉昨天将准备年底结婚的10000块钱全捐了,当然他也是分开捐的。
田妈妈不肯要捐款,说领导和孩子赚钱也不容易,这个年岁谁都不富余,来之前娃他爸就交待了,不该要的不能要,捐款他们不能拿。
在夏辉几个都快要哭的情况下,田妈妈才同意收下,说不让领导们为难,他们收下。
第二天早上8点,夏辉和邓斌如约来到田妈妈住的部队招待所送田妈妈他们去火车站,到了房间门是锁着的,连忙去找值班的战士,值班战士说田妈妈一大早就走了,并寄存了一包煎饼说你们来了务必要交给你们。
夏辉一听有种不好的预感,连忙打开田妈妈留下的布包,里面有一捆煎饼,还有一张用信纸包着的银行卡。
纸上写了几行字:“这个钱我们不能要,请领导帮忙还给大家,这是娃他爸的意思。”
夏辉铁一般的汉子抱着煎饼哭的像个孩子。
三天后a旅首长办公室,夏辉站在首长的面前:“夏辉,我给你5天假,这枚迟到的二等功你必须亲手送到烈士父母的手中,捐款必须要送到,就说是部队批下来的田鹏飞的补助金,我跟政委又凑了些,凑了个整数,免得田妈妈他们怀疑。”
“这次我允许你说一次假话,我们愧对烈士的父母家人!”
“保证完成任务”!夏辉一脸肃穆。
10月20日,演练庆功大会如期在a旅举行,凌峰因在演练中第一个登上滩头,并在后续的战斗表现出色,荣立三等功一次。同时荣立三等功的还有其他5名同志。
一连连长,旅嘉奖一次。
画面往前翻10天,舰队首长办公室,少校谭志雄正在向首长汇报演练情况。
“那个叫夏辉的连长在受到首轮打击后,用一个残缺的连拼掉了你差不队一个分队?”
谭志雄老实回答:“是的,他还觉得吃亏了!”
“那个列兵在500米远的距离差点用81-1狙杀了你?”
谭志雄再次老实回答说是,并且向首长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首长沉默了1分钟,那就再看看,如果证实了再优秀也不能要。
这一章笔者几乎是含着热泪写完的。这是一个发生在笔者身边的真实故事,也是来自于沂蒙山的年轻的战士在一次深潜水训练中发生了意外,当时也是抚恤金不多,整个单位捐款,当时部队工资也不高,包括笔者在内每个人都捐了两到三个月工资。
当时战士的大伯就是不要捐款,说只拿该拿的。
谨以此章献给天堂的战友和他可敬可爱的家人。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