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梦 - 分卷阅读3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间,要么更强压倒他们,要么便只能软弱调和他们了。
    刘盈选择了后者,可惜却没成功。
    黄欣面临的则是另一种困境,他同样有一个太强势的父皇,但同时也有一个更弱势的母妃,他们两个强弱互补,珠联璧合,竟是没了自己插足的余地,所以,所谓的刘邦宠爱刘如意,到底有多少是看在戚夫人的面上呢?
    精致的眉眼中藏着深深的忧虑,却又无法向他人叙说,良久,转身往自己的房间走。
    因为戚夫人是农女出身,她并不识字,所以宫中并没有多少书籍之类的东西,黄欣想要了解一下之前的历史也不可能,他无从判断自己现在是在哪一次梦中的延续,又或者真的是一次正史。
    为此很苦恼的他在房间没有待多久就走了出来,在花园中转了转,突然想到了刘盈,问了一下宫人他的去向。
    刘盈比刘如意大三岁,如今正是学习的时候,他幼时受苦,曾在逃亡路上被刘邦丢下车子,自此就有些怯懦,等到后来情况好转了,他也没有获得刘邦的喜爱,更多时候都是跟吕后待着。
    知道刘盈可能在吕后宫中,黄欣放弃了找他借书的念头,与其送到吕后门上找死,还不如在戚夫人门外等刘邦出来,直接跟他要书读比较好。
    在这种时候,黄欣突然有些感慨,有一个会把孩子的学习统一抓起来的父皇似乎也是不错的,总比刘邦靠谱多了。
    他大概从来没想过好好培养下一代帝王吧。
    是啊,谁能知道自己几年后就会大病一场呢?
    等到晚饭时分才再见到刘邦的黄欣提出了读书的请求,得到了刘邦一个诧异的眼神,不过他也并没有反对,而是直接吩咐人可以领黄欣去宫中藏书的地方阅读,基于黄欣的要求,他还让张良为黄欣的老师。
    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能够改变历史上的一个细节,黄欣大喜过望,对刘邦这个吃饭极为“豪爽不羁”的也有了好感,饭桌上笑语不断。
    当夜,刘邦留宿戚夫人处。
    后宫之中哪里有什么秘密,吕后听到消息的时候面色阴沉,说:“竟然知道拉拢留侯,我倒是小瞧那个小崽子的聪慧了。”
    跟戚夫人斗了这么久的吕后好歹知道那位绝对没有这个脑子,于是,也只能是那个不知尊长的小贱、种的错了!
    浸淫在各种斗争中的吕后并不缺乏敏锐的判断,她第一次开始重视起刘如意的存在,如意,哼,想要如意,也要看如谁的意。
    ☆、第110章 求名师
    留侯张良,字子房,谥文成,乃是汉初三杰之一,是汉初的开国元勋,刘邦的“帝者师”,素有才智,而他的才智最大的体现或许不是什么桥下拾履,什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又或者是安一仇而坚众心的权术,而是他的功成身退。
    在刘邦安了天下之后,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秉持着黄老之学,并不多问世事,甚至于刘邦的私事,更是遵循着“疏不间亲”的原则并不为皇室争斗多加谋划,甚至在吕后大肆出手剪除异性王的情况下,他都不曾出来抱一句不平,只因为他更明白这些可能都是刘邦借吕后之手所为。
    细细谋划了好久自己如果见到了张良,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让他对自己真心喜爱辅佐,而不至于最后给吕后出主意,请出什么商山四皓断了自己的上进之路。
    然而,黄欣没想到的是,刘邦这个人说话跟放屁其实是没什么两样的。
    是啊,始皇帝到现在也不过是才过了一位皇帝,即便有一位大儒叔孙通弄出了一些皇帝该有的规矩礼仪来,但这位草根出身的皇帝大概是不懂的什么叫做“皇帝金口”的,前一刻说的话,后一刻忘却,他也是无所谓的。
    黄欣等了两三天,发现刘邦的确是把这件事忘了,而他身旁的人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竟然无人提醒他这件事,不由有些着急,忙去找了戚夫人商量。
    “书有什么好读的,你看你父皇,读书也不好,还不是当了皇帝?你是皇子,以后的身份自然跟那些读书人不一样,何必那么辛苦?”戚夫人对着镜子簪花,宫女换了几朵花她都不甚满意,左照右照,看了又看,在那珠光宝气的梳妆盒中挑了又选,十分认真的样子,跟黄欣说话便有了几分漫不经心,“我看你上次跳舞,你父皇看了都说好,不如你跟我好好练练,也好得你父皇欢心。”
    在戚夫人心里,刘邦就是天,即便她跟着刘邦过了四年的征战生活,但她的那种性子,又是不掌管事情的,从来不知道战争的凶险在哪里,又或者说刘邦把她保护得太好,以至于她觉得汉王就是天,如今更是天下之主,而这一切,都不需要怎么筹谋,天生就会有的。
    跟这样一个真正的“不学无术”的母亲,黄欣又能说什么?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黄欣试探性说着还在年龄范围内的话,“哪有男孩子学跳舞的,不然我学些武功也好,我看父皇的武功就很不错,他肯定喜欢我学武功的。”
    文官的路子走不成,武官的路子或许能走一下,只不过,没有智谋,光抓住兵权也是没用的,居住在深宫中的他根本不可能亲自去统帅兵马,到时候还是会为人所趁。那一个汉朝中,吕后不就是那样对自己“去首”了吗?
    说起来,那时候吕后对自己的容忍度真的已经很高了,竟然能够容许自己最后图穷匕见才下了杀手,而这时候……想到自己已经发现了好几次的投毒事件,黄欣就觉得保卫生命安全刻不容缓。
    他倒是想要如同最初的秦梦中除掉赵高一样除去吕后,可是吕后那人怎会容他接近,更何况,比起差不多是农妇出身,身体健壮的吕后,他这样的孩童还真是一点儿杀伤力都没有。
    能够跟着刘邦这个不会多么怜香惜玉的人一路走到现在,吕后这位糟糠之妻的武力必然是要有一些的,且权谋方面,也并不差,不然也不能在后来临朝称制八年之久,若不是最后封诸吕为王犯了众怒,又因病去,是不是从她这里就有一位新的女皇,还未可知。
    作为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吕后实在是不容小觑的人物。
    可是这些,为什么刘邦和戚夫人就看不到呢?刘邦那个因为当上皇帝而志得意满的投机者就不说了,戚夫人这样受宠的也不算是不聪明的,怎么就只知道那点儿小聪明呢?果然是知识决定命运吗?
    “如意怎么想起来学武了?那多辛苦!”戚夫人自己没有受过学武的劳累,但却见过那些学武的将士,整天一身大汗,膀大腰圆的,一想到自己面容可爱的儿子就要受那样的苦,十分舍不得,但想到刘邦可能喜欢,面上又有了犹豫之色,“你父皇会喜欢你习武吗?”
    好容易见到一点儿曙光,黄欣自然是不愿意放弃,忙点头道:“当然会喜欢了,父皇肯定会喜欢跟他像的儿子,我若是习武,定然也会如父皇一样英武,那时候父皇定然欢喜!”
    厚着脸皮夸赞刘邦的英武,黄欣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过这么没有下限的时候,结果才说完,就听得身后一阵浑厚的笑声,下一刻就被一双大手举高高,“我儿果然有志气!”
    刘邦那个痞子,没轻没重地把黄欣抛了两下之后,就把他放下来,再对上黄欣亮晶晶“求学武”的眼神儿之后,二话没说就允了,儿子想要向自己学习,应该值得肯定!
    “父皇这次可要说话算话,身为皇帝应该一言九鼎,父皇上次说要让张良做我师父,可是到现在都不见人,这次说了让我学武,可一定要今天就把师父找来,不然可是赖皮!”黄欣趁机提出要求,顺便“提醒”刘邦上次答应的事情。
    刘邦闻言,忙一拍额头,“哎,这两天事情忙,都忘了,放心,这次下午父皇就把人给你找来,你想要谁当你的武师父?”
    忙?忙着跟美人玩儿吗?黄欣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一句,他可是知道的,刘邦这位皇帝远没有秦始皇勤快,自己不怎么批奏折就算了,因为他字认识得不少,但是写在奏折上的官样文章,他总是觉得看了头疼,想当初看到秦始皇的车架他能够直白地说出一句“大丈夫当如是”的话,就知道他的功底不强了。
    若不是他后来真的成了皇帝,那么当初的那句话也不过是白日做梦的妄想,会被人嘲笑的,而现在看来,倒像是早早定下了他不同于燕雀的志向一样。
    能够把朝政托付给朝臣,还能够说是信任朝臣的能力,但还把部分朝政分给吕后,甚至自己还会跟吕后讨论朝政,听取她的意见的刘邦,已经不是“知人善任”那么一个词能够形容的了。
    “不是都说父皇文胜张良,武胜韩信的吗?我是父皇最疼爱的儿子,自然要找最好的来教,父皇忙,不能时时教我,不如就让仅次于父皇的他们来教吧!”黄欣状似天真地说着自己都肉麻的马屁,还不忘用期待的眼神儿看着刘邦,他跟戚夫人长得像,最像的便是那一双妙目含情的眼。
    这样的眼神儿攻击对刘邦来说本不算什么,但是耐不住旁边还有一个美人儿加强攻击,用更加柔情似水的目光注视着刘邦,刘邦的大男子气一上来,再加上被儿子夸得心神舒畅,哈哈笑着也就应了。
    还不知道一向可以算是猪队友的戚夫人怎么涨了智商,黄欣就听得戚夫人在刘邦应了之后来了一句:“我儿如意自然是要得到最好的,既然最好的已经是他父皇,他便也只能求其次之,委屈我儿了。”
    这一记马屁拍得刘邦更是开心,再加上美人在怀,哪里还在乎其他,笑着让人把黄欣送到张良处,说让他拜见师父去,自己则拥着戚夫人走了,还能听到他跟戚夫人调笑说:“我可是放下家国大事来陪夫人,不知夫人可准备用什么陪我呢?”
    然后就是戚夫人的娇嗔声:“人家身上一丝一线都是你的,可让人怎么陪呢?”
    “自然是把身子陪我了!”刘邦微微压低了声音,低沉的男音带着胸膛震动的浑厚感出来,又惹得戚夫人娇笑不已。
    黄欣理会不得这一对男女,忙吩咐下人备车,送他到张良府上。
    比起武来,这一位的文显然更加令人重视。
    大约是这些人并没有真的领会到什么叫做皇帝,又或者说除了始皇帝那位威震四海的,其他的人都对皇帝这种生物没什么敬畏,完全没有后世“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的张良,在听到黄欣带来的皇帝口谕时,表情却是先皱了皱眉。
    “陛下并不曾与臣说起此事。”张良这般回复,言外之意就是“这件事我不知道,除非陛下下旨说,否则我只当没有”。
    听出这个潜在含义,再看对方一副拒客千里的模样,黄欣兴奋的头脑终于冷静了一下,好似年龄一变小,自己的人也跟着不怎么成熟了,他怎么想当然就以为张良会同意呢?这位罕见的得以善终的智囊可还曾为吕后出谋划策,又怎么会真的在意自己这个小小庶子呢?
    皇子的身份放到别处可能珍贵,但在这个曾经辅导过帝王的帝者师面前,也不过是个衣着华美的孩童罢了。
    “听闻先生圯上敬履,始得今日学问。不知如意可得效仿,侥幸得先生赐教?”黄欣端正了神色,恭敬询问,小小孩童,站于地上,还不如人腰高,然言语之间,已经颇有儒雅之气。
    张良眯了眯眼,他已不年轻,视力多少有些受损,这时候认真看那孩童,良久,一叹,道:“臣年老体衰,不得为皇子师,殿下当另请贤明。”
    言罢,返身离去,自有下人送客。
    跟随黄欣身边的宫人都知道他规矩大,跟戚夫人是完全不同的,见到这种局面,莫不噤若寒蝉,生怕惹了黄欣迁怒,哪怕从不曾见他发落人,但不知为何,就是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走。”黄欣深知这一次出宫有多么不易,恐怕不会再有下一次了,而这样的动作在吕后的眼中,也不是能够被容忍的了,若是不能得偿所愿,恐怕他也没什么好命躲过下一次的毒杀。
    来到大门口,看着那自己一离开就轰然紧闭的大门,黄欣一撩袍角,对门而跪,神色坚定而执着。
    “殿下!”
    跟着的宫人惊呼一声,看到黄欣不悦的眼色,忙闭了嘴,紧跟在他身后哗啦啦跪了一地,在街上一时竟成奇景,有不少人家悄悄开了门缝细看。
    ☆、第111章 拜师
    刘邦这个人吧,黄欣自以为摸准了他的性子,可是他总会弄出些奇怪的事情来,比如说他跪求名师这件事,刘邦觉得张良损了他的面子,不去强令张良收下他,反而埋怨了几句张良体质差,就换了别人来教黄欣。
    韩信在封地,并不能轻易为此事赶回,于是刘邦便命萧何为皇子师。
    萧何也是汉初三杰之一,计谋也是出众,以一功曹之身得从龙之功,眼光见识都不缺,只可惜功高恤民而被刘邦见疑,六十多了还被下狱,幸得王卫尉于刘邦建言,为其辩白,这才能当天被释。
    饶是如此,萧何也是受了不少苦,当他蓬头垢面,赤足散发带着刑具麻木地走上殿时,哪怕是刘邦这等粗汉也觉得过意不去,有些歉意地为自己装裱了几句好话,说自己是为了彰显丞相的贤德才把他入狱的。
    这样言不由衷的话怎能骗得过萧何,只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许是为了描补一下,不让自己的过失显得太过,又正好最近如意总是说师父的事情,刘邦当时就说:“幼子如意正待启蒙,丞相才德具备,可为皇子师,后日当让如意到府上请教。”
    轻易把师父之位许出去的刘邦很是得意,觉得自己一下子搞定了两个人,很有些才智,回到后宫少不得跟黄欣说了。
    黄欣先是谢过了父皇的“好”,随后就开始思量这件事的利弊,因为他跪求张良为师无果,所以这时候再去拜萧何为师,会不会让萧何觉得自己看低了他,认为他不如张良,成了替代品,又或者让他对自己有什么意见?
    完全不知道刘邦干了什么坑儿子的事情的黄欣这时候对拜师还存着美好的幻想,可是当他看到谨言慎行到诚惶诚恐的萧何时,就知道自己把一切都想得太好了。
    “殿下乃陛下爱子,下臣怎敢怠慢?”萧何如临大敌地把黄欣迎进府中,做足了礼仪,半点儿不肯逾越,同样,他的教导也是毕恭毕敬,唯恐哪里不周到了。
    那些熟悉的书册终于出现的时候,黄欣的眼睛一亮,也不是太在意萧何的态度了,第一次见面而已,以后总会好的,倒是要让他先研究一下这历史才是。
    这个时期,司马迁还没有出世,不过不要紧,写史记之类历史书的从来不止他一个,只不过那些或毁于战火或失于传承,并不是后人所能看到的了。
    萧何摆出若干书籍,询问黄欣学到何处,可有什么想学的。
    “师父不妨拿些历史书让我看看,我在宫中,也是略认得几个字的。”黄欣大言不惭地说谎,完全不怕萧何去查证戚夫人的宫中有没有书籍。
    对于“师父”这个称呼完全推拒不得,更何况已经下了旨意,算是定下了师徒名分,萧何也只能接受,唯一能够安慰自己的就是黄欣这个弟子看着还算比较好相处。
    萧何从一大摞书中挑出了几本薄薄的册子说:“这些便是。”
    黄欣也不用萧何讲解,迫不及待地接过书来,大略翻过,秦朝前半截的事情跟他知道的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后半截,因为古人写历史总是过于简略,两句话便可以概括生平,所以黄欣翻到自己要看的部分,便格外细致地看。
    “……诸侯兵至,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宗室,虏其子女……惜婴有庸主之才,中佐乱局,积重难返,终不得善尽……”
    看到“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时,黄欣不自觉捏紧了手中的书册,再看到“屠咸阳”语时,忍不住出口道:“项氏该死!”
    无论上一个秦梦中对自己下手的是谁,黄欣对秦的那份感情始终是最深的,此时此刻,哪怕早已想到秦会有这样的结局,却还是忍不住咒骂那项氏一族。
    “项氏的确该死,并且已经死了,殿下不必动怒。”萧何从容劝了一句,并未认真看黄欣翻看的史书在哪一页,只以为提到的是项氏种种。
    成王败寇,无论当时那个和刘邦相争的项羽是何等的英雄豪杰,他最终的结局也不过是史书上那略略的几笔。
    这些书萧何都看过,也不知那写史的人是否为了迎合当今,言辞之中总是多了些对项羽的鄙夷,甚至对其屠杀大书特书,完全忽略了其武勇。便是有些说其武勇的,最后也要给其冠以一个“武夫”的帽子,完全忘了那人也打过几场著名的战役。
    被萧何一语惊醒,黄欣忙收回怒意,含笑道:“师父说的对。”敛了心神之后再看那秦史一节,细细数来,子婴分明是三世,于是,这一世的汉果然已经不是上一个了。
    “殿下可是要从史学起?”萧何询问着也要去拿一本史书。
    “学史使人明智,自然是要从史学起,只不过,我却不愿意学前史,对今史,不知师父可有教我?”黄欣言辞间已然忘了自己的年龄,竟是说出了别有深意的话。
    萧何惊诧莫名,是他理解的那个意思吗?抬眼看黄欣,却只能看到那身着华服的孩童正坐着冲他微笑点头,甚至直言询问道:“宫中不易,忧患长存,师父可有教我?”
    这样的话何益于直言吕后不妥?萧何眼露骇然,表情却还镇定,询问:“殿下可有问过陛下?”
    “忧患不加身,何人得此惑?纵然坦言询,不过杞人忧。”黄欣摇头叹息。
    刘邦那人……他真的是爱戚夫人吗?若是真爱,怎不见他为戚夫人安排后路,是真的想不到吗?他那么聪明,又怎么会想不到自己的宠爱会将人害成什么样,又或者是吕后现在的忍耐让他以为即便自己去了,吕后也不会怎样?还是说他根本不在意?正如那句话所说“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总之,戚夫人最终成了人彘,而他的儿子,也被吕后毒死在刘盈的床上。
    “殿下……”即便这个师徒名分是皇帝给的,但师徒这种天然的关系联盟一旦建立就不是那么容易瓦解的,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正在于此。
    “师父还要与我如此生分么?直接唤我如意便好,父皇也是这样唤的。”黄欣再次跪下,俯身冲着萧何磕头,这一次,萧何没拦着,看到他磕了头起身,上手扶了一把,道:“殿下如此信任,臣必当保得殿下性命。”
    听到萧何这样说,黄欣有些失望,他也明白,这样才智过人的人是绝对不会轻易交托信任的,何况他还被自己的好基友刘邦屡次见疑,早已存了胆怯,但只是“保得性命”显然离他的期望太远,而且,萧何到底有多么值得信任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句话流传千古,当年的韩信因萧何举荐而有了今日,后来,却也是因为萧何之谋,而被吕后害死。
    举荐之恩,不亚于伯乐,然而,却又是这位伯乐亲手送上置他于死地的刀柄,不知道韩信死前可有悔恨过这一段成败萧何?
    “师父不必急于下决定,如意还可等,只如意求师父一件事。”
    “何事?”萧何松了一口气,这么大的公子就会逼人站队可真是……
    “师父可听说过商山四皓?”见到萧何点头,黄欣开口道,“如意求师父秘密杀了商山四皓。”
    历史上若是所记不差,刘盈的太子之位曾经差点儿保不住,要不是吕后向张良问计,最后请得商山四皓出山跟随刘盈左右,恐怕太子之位早就落在了刘如意的头上,而若是商山四皓不在……他倒不指望张良再无他计,只希望如此能够多拖延一些时间。
    至于商山四皓那四位高义隐士,既然是隐士,不妨隐得更加彻底点儿!
    黄欣从来没想过商山四皓能为自己所用,因为刘盈此时已经是太子,在刘邦登基之初,无论是不是为了稳定人心,都已经宣布刘盈为太子,哪怕此时礼制不全,但拥戴正统,拥戴嫡长,几乎是读书人的原则,那四个老头是绝对不会因为自己长得可爱得刘邦欢心就拥护自己的,除非刘盈能够有重大过失。
    然而,想也知道,刘盈这个没有半点儿实权的太子,怎么可能犯什么重大过失?他生性懦弱敦厚,就是想要犯错,也不可能吧。
    “殿下何出此言?”萧何惊呼,他实在是想不到这样一个小小顽童竟是到了轻言决人生死的地步。
    黄欣一笑,并不想解释此间因果,也无从解释,只问萧何:“不知此事,师父可能做到?”
    萧何言道:“商山四皓隐士高人,皇上敦聘不至,可知节义,殿下何苦与他们过不去?想那四皓恐已八十有余,人生八十古来稀,怕也没有多长时间好活了,殿下若是真的不喜他们,平日也见不到,过几年也就没了,实在没必要此时提前下手。”
    听得萧何这是不肯的意思,黄欣无奈了,人小就是这点儿不好,身边儿没人就是这点儿不好,想要动点儿什么先机,总要畏手畏脚。
    “罢,是我强求了。”眸中难掩失望之色,再看萧何的时候,心情反而平静了许多,可到临走的时候还是不甘心,张了张嘴,还是道,“师父……”见得萧何躬身回:“臣在。”黄欣无奈长叹一声,改了已经到嘴边儿的话,恭敬行礼说,“师父不必远送,请回。”转身上了马车,重新回到宫门之中。
    ☆、第112章 汉终
    三年后,刘如意被封为代王,这个代王听起来有些古怪,而且还和刘邦二哥刘仲的封号重了,大概刘邦后来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却不好马上更改,自己打脸,坚持了两年,又把刘如意封为赵王。
    此时,刘邦已经提出了废太子之事。
    作为最受刘邦宠爱的儿子,黄欣的日子过得还是可以,至少比起五年前,他的手中已经有了一二能用的人,但这样的能用还是需要斟酌的,刘邦并不是一个会体察细微的人,而他给自己的人,很多都可能是别人通过他的手送来的,为了能够早日放心安睡,黄欣借助了萧何之力。
    然而萧何那个人,即便名义上是黄欣的师父,但他从不做什么多余的事情,便是这样讨要人手的事,若不是黄欣强求,也不能够得到,即便如此,黄欣对这些人也不敢放太多的信任。
    同年,如同历史上所写的那样,商山四皓还是来到了太子刘盈的身边儿,让刘邦一时无可奈何。
    听到刘邦无奈地对戚夫人说出那句话:“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
    黄欣忍不住走出来:“父皇所谓羽翼何在?若是四个老头便能主宰天子之意,那这天子当之不若傀儡。所谓难动,不过不想矣!如意不敢奢望太子之位,原能苟且得活,如今父皇捧雏鸟于匾下,撒手撤之,不死奈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求父皇毒酒一杯,就此谢过一场父子情意。”
    说罢,黄欣跪了下来,他头一次这般意气,不管不顾地高声说了心中所想。
    戚夫人本来只知道哭泣,这时候见儿子竟然求死,一时竟是懵了,“不,不能啊,如意……”
    “我劝母亲也求速死,父皇亡日,便是你我母子沦为鱼肉之时,母亲得罪吕后甚矣,必不能苟活,且一死快之!”
    “孽子!”不知道是不是被某一句话言中了心事,刘邦怒气滔天,扬手便是一个杯子冲着黄欣扔了过来,黄欣微微侧头避开,直视刘邦的眼睛中再无了伪装出来的孺慕之情,黑眸中冰冷淡漠,暗含一丝嘲讽,这一出拙劣的剧目,这一位蠢笨的演员,真的当别人看不透他的无情吗?
    这么多儿子,别人都以为自己是他最爱的那个,可是,他何曾为这个“最爱”考虑深远,可曾想过这一次把吕后这般得罪,等他死去,这个“最爱”是何下场?
    他或许想过,所以派了周昌跟赵王去封地,可是一个周昌顶得什么?
    或许,是他没想到自己会早早死去?
    瓷器落在青石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正在散场的众人尽皆死寂,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偶有几个飞快抬眼的,却也急忙低了头,以示恭敬。
    不久前刘邦击退黥布,回来后自己也是病势沉重,这时猛然发怒,掷出杯子之后眼前一黑,有些站立不稳地扶住了桌子,双手重重地拍击在桌子上,与那杯子碎掉的声音相应,旁边的宦官见他站立不稳的样子,忙上前去扶,却被他一把甩开,指着黄欣道:“逆子,你……”
    黄欣的嘴角勾出一抹薄凉的微笑,这样的酒宴,吕后是不在场的,在场的女子只有舞姬宫女,戚夫人之所以能够过来,是刘邦把她叫过来的,而叫她过来,就是想要让她看看那四个不知所谓头发白了的老头离开的背影,然后说那样一句无奈的话。
    他想要证明什么呢?证明自己已经做过了,却没有结果,所以他没有责任了?
    就好像他关押了萧何之后把他放出来的那句解释一样,空洞而无力,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宽心的借口。
    “父皇何必如此生气,儿臣所言,难道不是事实吗?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自己就可以问心无愧了吗?呵呵。”
    被这一出父子□□吓了一跳的太子刘盈这时候合上了因惊讶而微张的唇,抿了抿说:“赵王快快住嘴,怎可惹父皇动怒?”
    他于此时插言,把黄欣的注意力转移了过来,看向这位被商山四皓宣称“为人仁孝,恭敬爱士”的太子兄长,他的表情却是不忿的,之前胸腔中的怒气已经平息了许多,但这时候覆水难收,已经出口的话显然要面临之后的惩戒,而他,也已经不准备再这样隐忍。
    一次又一次,他已经忍了太久,既然是梦,既然总会醒来,既然总会平安,那又何妨让他痛痛快快,一舒胸中抑郁?
    “还未请教那商山四皓,不知如何知道太子仁孝?对吕后言听计从就是仁孝,对父皇不敢劝谏就是仁孝?还是说唯唯诺诺就是仁孝?至于恭敬爱士,倒要请问太子花了多少财帛才能请得商山四皓出山?想来除了财帛还要有一条好口舌,几辆宽敞大气的马车吧!”
    这一句实在刻薄,堵得刘盈说不出话来,见到他涨红着脸,半张着嘴却不知道说什么的样子,黄欣突然觉得畅快多了。
    他跟刘盈从来没有仇怨,虽不是同母的兄弟,但刘盈这个人的确是个好人,历史中,他知道吕后要杀如意,还跟其同食同寝,就怕一个疏忽失了兄弟性命,饶是如此,他最后还是疏忽了,于是赵王被毒死在他的床上。
    而他对此泪如雨下,之后见到戚夫人被拔发、断手脚、挖眼、毒哑、熏聋养在茅厕中的惨状时,忍不住放声大哭,甚至最后因此忧愤而死。
    他有良心,是个好人,可那又怎样?
    “殿下此言太过……”萧何忍不住发言,却也只说了这么半句,就在对上黄欣那双冷漠的眼时说不出后面的话了。
    刘邦深呼吸了一口气,直接下令道:“来人,赵王酒后疯癫,把他押下去醒醒酒!”
    早已忘记哭泣的戚夫人好像被这一声惊醒,忙道:“陛下,如意……”
    “没事,先让他下去。”搂住戚夫人的肩膀,刘邦安慰着她,言语还算温和,并不像是迁怒的样子。
    因为刘邦这般处置,下面摸不清他的心思,也不敢对黄欣不恭,把他“请”下去之后,酒席继续散场,而那些人离开的脚步都快了几分。
    吕后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就收到了消息,呆了一呆,而后大笑不已:“我还道那小子是个有心计的,不想也是个莽撞的,这一次,却是他自毁长城,与人无干了。”
    本还存了一肚子的气,想着以后如何收拾那母子二人解恨的吕后这时候竟是心气畅快了许多,笑过之后,说:“既然陛下已经说他疯癫,那还不快去请太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