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不良人 - 第六百五十五章 急流勇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在战乱时期,许一凡麾下的这些军团,是很大的助力,西征军需要他们,炎军也需要他们,可现在大战停歇了,这些军团在战场表现的越是勇猛,越是耀眼,其受到的关注就越多,从而引来多方的关注。
    现在,殷元魁和李承政他们这些高层将领没有出手,不代表他们没有想法,只是现在大战初歇,有很多事情需要他们处理,顾不过来而已,而其他人则不同。
    威逼也好,利诱也罢,趁着这些军团伤亡惨重,又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趁机将他们掌握在自己手里,那是一大助力,若是等到他们恢复和成长起来,再想得到他们,就需要极大的代价。
    除了炎军当中的这些将领和他们背后的势力之外,随着捷报送往长安,这三支军队不可能不被朝廷注意到,一介布衣豢养军队做什么,你想干嘛,难道是想造反吗?
    当然,这个时候,谋逆的罪名肯定不会扣下来,但是,肯定会有人拿这件事说事儿。
    封赏肯定会有,而且许一凡预计,朝廷肯定会大大的封赏这三支军队,让其成为众矢之的,这样一来,肯定会引起其他武将和军队的不满,而在封赏之后,朝廷肯定会趁机把这三支军队编入到炎军当中,然后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的从许一凡手中拿走这些军团。
    许一凡会给吗?可能给吗?愿意给吗?
    当然不会给,也不可能给,更不愿意给,然而,现在的许一凡已经是庙堂中人,他想不想,愿不愿意已经不是他说了算,当朝廷以大义,以国法压下来之后,许一凡除了屈服还能怎么样?
    当然,这也只是猜测,也有可能,朝廷会淡化这三支军队的存在,而是选择其他更委婉,更柔和,更隐蔽的手段,想办法从许一凡手里拿走这三支军团,如果朝廷采取这种办法的话,那许一凡不给也得给。
    既然如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趁着战乱尚未平息,朝廷的旨意还没有下达之前,提前把这三支军队撤走,然后让其消失,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就这三支军队而言,侠义军可能会很委屈,因为侠义军之所以时隔十余年,再次汇集成军,就是想恢复侠义军的番号,而这次西北大战,侠义军再次证明了他们,重新获得番号,是指日可待,铁板钉钉的事情,而这个时候,许一凡让他们离开,难道就不怕侠义军的将士寒心吗?
    许一凡当然怕,可他也不怕,相对于其他两支军团而言,侠义军可是曾经跟朝廷打过交道,而且是很深的那种,朝廷是什么尿性,他们比谁都清楚,在许一凡没有彻底在朝堂站稳脚跟之前,侠义军恢复番号,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儿。
    即便朝廷给侠义军恢复了番号,那统领侠义军的还会是许一凡吗?
    当然不会,就算炎武帝愿意,其他人也不愿意,现在西北的战事是告一段落了,可北蛮那边呢,南唐那边呢?
    朝廷既然恢复了你侠义军的番号,那作为回报,你们是不是应该为朝廷做些什么,在证明一下自己呢,比如去北蛮,跟北蛮军干一架,或者去南夷,跟南唐军干一架。
    而一旦侠义军再次置身战场,不管是面对北蛮也好,还是南唐也罢,都会遭到刻意针对的,如此一来,侠义军的伤亡肯定会很惨重,几番大战下来,这支才恢复编制和番号的侠义军,还能剩下几个,很难说。
    更何况,不单单只有大炎有侠义军,在侠义军被缔造出来之后,在其沉寂的这些年,北蛮、西域、南唐可都有样学样,缔造出属于他们的侠义军,比如这次跟西域的作战当中,那些苦行僧军团,不就是西域版的侠义军吗?
    因此,许一凡在这个时候把三支军队撤走,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不管这三支军队,是回到东海城,还是去往其他的地方,朝廷暂时都得不到他们,而其他人就更别想了。
    当然,除了这些原因,许一凡之所以把他们撤走,也是为了自身利益考量。
    西北大捷,这是普国同庆的大好事儿,作为这场战役的指挥者之一,许一凡肯定会一跃成名,在朝堂之上占据一席之地,可危机也在这个浮现出来。
    首先,许一凡在来到康城之后,做的事情太多了,其风头已经盖过了所有人,包括三军统帅殷元魁。
    解决瘟疫,杀死叛将申屠侯,平叛许凯歌,深入敌后,收服石族和马族,更是在丹赛之战,取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光说都要说半天,而对应的功劳有多大,可想而知。
    从一介布衣,商贾之人,一跃成为朝廷栋梁,其风头更是盖过了殷元魁这位大将军,你让其他人怎么看许一凡?
    羡慕嫉妒恨是肯定有的,许一凡在接受世人敬仰和敬佩之际,杀机也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从李嗣源出现在东海城,揭穿许一凡身份的那一刻起,许一凡就已经被人针对了,而在他来到康城的路上,更是遭遇了伏击,北宛城一战,更是差点弄死许一凡,这背后难道仅仅是一个藩王之子,一个西征军副将能制造出来的事情吗?
    显然不是,在许一凡还未曾为朝廷立下大功劳之前,就已经被人如此针对了,那现如今立下大功的许一凡,又会被人如何针对呢?
    许一凡为炎军,为朝廷做了这么多,难道真的一点追求都没有吗?
    当然不是,许一凡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即将得到什么,可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谨慎,撤走三支军团,让其消失在众人的视线当中,不过是许一凡给自己留下的一张保命符,也是他未来的政治资本,有这三支军队在,许一凡至少可以保证自己没有性命之忧,许一凡可是很怕死的。
    “你回来也有些时日了,大战的诸多善后事宜,也都做的七七八八了,你是不是也该露露面了?”文星辰笑着说道。
    许一凡抬起头,翻了个白眼,含糊不清的说道:“文叔,你是嫌我还不够出名,还不够耀眼吗?”
    文星辰闻言,微微一笑,摇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其实,对于许一凡现在的这种做派,文星辰是很赞同和认可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许一凡之前做的事情太多了,也做的太好了,功劳太大了,他的存在本身就让其他将领很有压力,尤其是殷元魁和李承政他们。
    这次丹赛之战,如果殷元魁没有出现在战争的第一线的话,殷元魁的威望会直接被许一凡彻底的掩盖过去,功高震主,虽然殷元魁不是主,可在西征军当中,殷元魁就是当之无愧的主,属下表现优异,这是好事儿,可太过于优异,反而不美了。
    尽管众人都知道,殷元魁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也不会介意许一凡的风头盖过自己,可是作为三军统帅,其威望居然被一个后辈,而且还是下属给掩盖过去,好说不好听啊。
    作为三军统帅,指挥能力要强,可管理能力更要优异,话语权要足够重才行,若是在军中出现一个可以跟主帅相提并论的人,这是军中大忌,在战时,这种情况可以出现,也可以容忍,可战平之时,这种情况是万万不能出现的,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军中呢。
    李承政是皇室成员,还是炎武帝的堂弟,可他在进入西征军之后,不一样要以殷元魁马首是瞻吗?
    许一凡来到康城之后,做了很多不属于他的事情,说到底,他只是一个参将而已,不说殷元魁、李承政这些将领,单单就童真、汤芮这些将领,其话语权都在许一凡之上。
    如果许一凡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进退,跑到中军大帐当中指手画脚,不管他说的话,做的事是如何的正确,是如何的对炎军有利,可依旧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心里别扭,甚至会让人感觉许一凡这是趁机夺权,如果再有别有用心的人,趁机扇阴风,点鬼火,那许一凡的好心就会变成恶意了。
    再有就是,大战虽然告一段落了,可是,小规模的战役还未曾停歇,正是让其他将领趁机捞取军功的机会,比如把那些散兵游勇给剿杀了,在比如把耶呼弟这个西域大将给擒获,或者给诛杀了,都是大功劳。
    除了这些战场上杀敌的功劳之外,像处理大战之后的善后事宜,也是军功的一部分,如果许一凡连这些事儿都做了,那其他人做什么,难不成搬个小板凳,嗑着瓜子,在那看戏不成?
    众怒难犯,一旦许一凡真的这么干了,那之前跟他配合的亲密无间的袍泽,可能都会了为了自身的利益,跟许一凡产生冲突的,就算这些将领不计较什么,可他们麾下的那些人呢?他们难道不多想吗?
    投身军伍,本身就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赌命勾当,谁不想在军中博得一个大好前程,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啊?
    真以为之前那些前来拜访许一凡的将领,单纯是来笼络感情的,更多的人还是来试探许一凡的,看看这个年少成名的白袍小将,懂不懂得做人,懂不懂得为官。
    现在的许一凡,最好是什么别做,现在的他,不管做什么,说什么,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本来现在内部就功劳的事情,已经出现了矛盾分歧,如果许一凡这个时候再站出来,那这些矛盾和分歧,不断不会被压制下去,反而会瞬间变得尖锐起来。
    文星辰作为一个曾经陪伴许淳征战沙场的人,他岂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道道,本来,在许一凡醒来之后,他还想提醒许一凡一二的,可看到许一凡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之后,他就放心下来,这段时间,之所以还留在这里,就是担心许一凡少年心性又上来了,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而不自知,现在看来,他的这个担心有些多余了。    这段时间,许一凡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带人搞烧烤,当然,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恰恰相反,在这段时间里,许一凡反而做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比如放权,比如自污。
    放权的事情,很简单,石族大军在这次战役当中,表现的十分亮眼,之前对石族拿下弓月城,杀害炎军将士,还有之后攻打北宛城的事情,而心生芥蒂的人,也在这个时候,慢慢接纳他们。
    本来,石族加入炎朝阵营,是许一凡跟石安懋等人谈的,按理说,现在大战停歇,石族还应该是许一凡去负责才对,可许一凡没有,他虽然没有离开府邸去见殷元魁,却也给殷元魁写了一封信,在信上详细的说明了他跟石族达成的协议,以及之前的一些设想和安排。
    不过,这些协议和安排,在经历了这场决战之后,很多东西都要重新谈,重新安排,而这个任务自然是殷元魁李承政这些大佬去负责,而谈成之后,收服石族的功劳,就是他们的,跟许一凡关系不大,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
    除了石族之外,马族也是如此,马?在离开之前,许一凡就直接告诉他,你想要在炎朝立足,该怎么谈就怎么谈,我不过问,而炎朝这边提出什么样的要求,能答应的,不能答应的,也需要你自己考量,无也不过问。
    换而言之,马族若是能够跟炎朝谈拢,加入到炎朝阵营,那这也是一个极大的功劳,而这个功劳谁能得到,那就要看殷元魁他们怎么安排了。
    对于谈判的结果,许一凡不担心,谈拢是必然的事情,至于细节如何,那就要看他们彼此之间怎么谈了,但是炎朝肯定会亏待马族,而马族也不会要求的太过分。
    除了把这两个大功劳送出去之外,许一凡还把其他的功劳,比如歼灭铁牦牛军团,俘获安得利的功劳,也全都送出去了,可以这么说,除了之前立下的那些功劳之外,许一凡在这场决战当中,并没有斩获多少功劳,至少表面是这样的。
    既然是参将,那就该只做参将该做的事情,只拿参将该拿的功劳,态度一定要明确,这是很关键的。
    “接下来你打算如何?”文星辰又问道。
    “你觉得我说了能算?”许一凡反问道。
    “哈哈......”
    文星辰闻言,不怒反笑起来,点点头,说道:“确实,接下来该如何,你说了确实不算,不过,你可以猜猜接下来会怎么样。”
    许一凡已经啃完一只牛腿,油乎乎的手在姜三甲的袖袍之上,随意的擦拭一番,然后端起酒坛,狠狠地灌了一大口,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大呼道:“痛快!”
    放下酒坛之后,许一凡这才缓缓地说道:“还能怎么样,无非就是论功行赏,该升官的升官,该提拔的提拔,该贬职的贬职,该论罪的论罪呗,还能如何。”
    文星辰闻言,点点头,然后又问道:“那你说说,接下来西征军会怎么样?”
    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经此一役之后,炎军也好,西域联军也罢,都元气大伤,暂时肯定不会再起大战,而西征军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驻守康城,彻底掌控这西北十八。
    不过,在这期间,西征军肯定会要进行一轮换血,西征军的主力基本是打没了,为了西北的安稳,不管是从关内抽调兵源也好,还是就地征兵也罢,恢复西征军的编制是首要任务。
    既然西征军要补充兵源,那很多官职都需要有人去做,战死的将领,需要有人顶上去,而升上去的人的位置,也需要有人接替,如此一来,西征军就是一个香饽饽,只要稍微有点门路的人,都会来插一脚。
    除了西征军之外,镇西军的编制也要恢复起来,西征军的前身是镇西军,而镇西军现在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如果西域和炎朝经此一役之后,不在开战,那西征军很可能会划入到镇西军当中,沦为镇西军的主力,而如此一来,镇西大将军的位置,就成为的重中之重了。
    镇西大将军的位置谁来做,这是很关键的,殷元魁?许一凡?秦之豹?还是童真?
    这些人都有可能,但是殷元魁和许一凡的可能性不大,殷元魁在成为西征军统帅之前,他是镇海大将军,虽然现在海洲沦陷了,镇海军也不复存在了,可他毕竟顶着一个镇海大将军的头衔,如果他接替了镇西大将军的位置,那镇海大将军的位置不就空悬下来了?
    按照眼下的局势来看,殷元魁不可能担任镇西大将军,他很可能会回到海洲,想办法收复海洲。
    至于说许一凡,想都不用想,年龄小,资历浅,又没有靠山,更何况他的身份也很复杂,朝廷不可能让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成为大将军的,与理与法都不合!
    ps:月初,求票票!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