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吃这一套 - 第28章 争夺话语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寅心里有鬼,一见穿着黄袍的年轻人进来,不由自主地腿一软,噗通一声跪下。
    “皇上明鉴,草民冤枉啊。”
    朱厚照倒是一愣。
    你冤枉什么?朕叫你来是做事,这还冤枉了你?
    “唐寅,你有何冤情?尽管说来。”
    “回皇上,这个什么大明时报跟草民毫无关系。草民是到了这里,刘公公给了,才看见的。报上的文章,跟草民毫无关系啊。”
    “朕知道与你无关,这跟你的冤情有何关系?”
    “写那个《骗廷杖》的朱寿,草民从不认识。今天是还是一次看见此人的名字。”
    哦,原来如此啊,这家伙是害怕了,看来朕这篇文章写的还不错。
    “唐寅,你觉得这篇《骗廷杖》写的如何?”
    “不好,都是胡说八道。诋毁朝臣,贬低儒者。”
    唉,这个家伙,经不起考验啊。
    本来想把他的科场舞弊案平反,这一上来就开始维护那帮腐儒。便是你不知底细,也该慎重说话才是。
    看来还得考验他一段时间再说。
    “唐寅,那篇《骗廷杖》,便是朕所做,朱寿便是朕的化名。此刻,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如何?”
    什么,皇上写的?
    坏了,坏了,这回糟糕了。
    是啊,敢这样说大臣们的,也就只有皇上一人。别的人谁敢这样骂那些大臣呢?
    “皇上鸿篇巨制,针砭时弊,入木三分,好文章啊。也只有皇上这样的如椽大笔,才能写出如此不朽之作。”
    呵呵,这个家伙,转向倒还算快。算了,懒得跟他一般见识。
    “唐寅,平身吧。刘瑾,赐座,赐茶。”
    赐座,赐茶?看来没事儿啦?这可是天大的礼遇,回去之后,可以跟人吹一辈子。
    “草民谢恩。”
    唐寅爬起来,战战兢兢坐下。
    “唐寅啊,你不必紧张。朕召你来,是有件差事交给你做。虽然不是做官,但是给朕做事,也不会辱没了你。”
    “你看看刘瑾、李宽他们,虽然不是朝廷命官,却也不比他们差。”
    谁说不差?那下面不是始终差了半截儿么。
    老天啊,皇上不会是要我净身,入宫当宦官吧?
    皇上啊,我唐寅虽然夫妻反目,可也不想当宦官啊。
    不过,唐寅到底还是机灵人,《骗廷杖》那事儿有了教训,这回也就没有轻易表态。
    “你这差事,不当官最好,正适合白身之人。”
    “草民甘为皇上效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没那么严重,就是写文章骂骂人。好人当然是不能骂的,不仅不能骂,还要写文章赞扬。骂的都是坏人坏事。”
    “大明时报你也看了,这就是朕的主意。你的差事,就是今后编撰这份报纸,你为总撰修。”
    办一份大明时报,朱厚照酝酿已久。
    他准备目前暂时出十天一份的旬刊,对开四版。
    除了时政新闻,还有士农工商,医疗卫生等信息,同时还可以办一个科普园地,普及科学知识。
    现在印刷书籍仍然是一个比较浩大的过程,成本比较高,书籍普及率很低。
    这份报纸,还可以作为一种书籍来使用,帮助那些穷人学习文化知识。
    从南宋以来,官方对城市的控制越来越松,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尤其是到了现在,市民社会已经逐渐形成。小说等文学作品逐渐出现,报纸也有了受众。
    出版一份报纸,已经成为可能。
    报纸本身可以卖钱,还可以刊登广告赚钱,在经济上已经有了盈利的可能。
    更加重要的是,朱厚照需要自己的舆论阵地,传达自己的思想。
    以前都是文人掌握话语权,社会舆论、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都是文人说了算,其他阶层甚至皇帝在内,都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朱厚照的目的,就是把话语权从腐朽文人那里抢过来,用新思想逐渐武装大明百姓。
    报纸的受众,面向所有人。
    当然,目前识字的人还不多,但是可以通过读报人的形式,让那些不识字的人也能听懂,
    甚至还可以让说书人在说书的时候,向听众宣读。
    报纸全国发行,可以通过驿站传递,也可以让经商的商人们携带,甚至购买倒卖。
    朱厚照相信,大明社会绝对需要这样一份报纸。一份报纸一文钱,在经济上也承担得起。
    因为是个新生事物,朱厚照尽量跟唐寅解释的详细一些。
    当然,跟文人争夺话语权这类的隐秘目的,是不能直接说出来的。
    “每份文章,根据篇幅长短,是否重要,给予一定的润笔钱。文章可以约稿,尽量短小精悍。也可以接受投稿。只要不违反我大明律法,不违反公序良俗,便可以刊登。”
    “朝廷命官,勋贵宗室,便是朕做了错事,也可以抨击。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怎么可以批评皇上呢?万万不可。”
    当然,每一期朕都要审查,批评朕的,自然不能见报。
    “无人不可以批评,但批评要言之有理,有理有据。不可捕风捉影,凭空猜测,诋毁造谣。”
    “表扬,人人都高兴。批评起来,有人自然不愿意,是要得罪人的。不过也不要怕,只要言之有据,自有朕给你们撑腰。若有人敢挟私报复,朕一定严惩不贷。”
    文人们都喜欢议论朝政,有的还动不动就上书言政。听他的,他就高兴。
    不听他的,就说你堵塞言路,甚至不懂朝政。不排除有的建言正确,但有很多人不过是书生之见,不切实际。
    现在让你说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天下人自有评判。
    报纸就发声的渠道之一,也是对官员们的一个监督。
    谁敢胡来,做了坏事,就在报上给你曝光。让天下人都知道你的丑事,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成为千夫所指,让你社会性死亡。
    就问你怕不怕?
    大明时报由唐寅率领两个人负责组稿、编撰,由司礼监印经厂刻字印刷。
    “已经在印经厂那里预备下一个院落,你们就在那里办事、食宿。一应用具,司礼监会给你们提供。大明时报馆,也挂在司礼监名下。”
    “你作为总撰修,每月十两內帑银。另外两名撰修,每人每月七两,由内库发放。”
    “这里有一份《大明时报》条例,你们照此办事即可。唐寅,这便是朕给你的差事,你敢接了这份差事吗?”
    有吃有住,每月十两俸禄,比正五品还多。闲来无事的时候,自己还可以在京城卖书画。尤其痛快的是,如今想骂哪个狗官,就名正言顺地骂,还有皇上给撑腰。
    如此痛快事,为何不干?
    “皇上,草民接了这差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刘瑾宣旨吧。”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